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卧龙逆天-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千余人下山投降,从此武陵、零陵郡,五溪蛮人的历史彻底结束。

仅仅一年时间,吕岱就完成了诸葛亮所托,彻底了解决了武陵和零陵两郡之事,诸葛亮随即升任吕岱为平蛮将军,依旧屯扎零陵,至于投降的蛮人,迁入武陵和零陵各县,赐予田地户籍,与汉民通婚。

至于顺平营的五千越兵,经过这一年的征战,早已经死伤殆尽,所部现今的六千士兵,皆是蛮人士兵,但诸葛亮却没有亏待安庆伯和蒙乐山两个统领,二人皆赐爵为五千夫长,并且各自拥有五千蛮人奴隶,为此诸葛亮从长沙郡的阴山城划出了万顷良田,分别赐予二人,以供奴隶耕种。

至于统率顺平营的希格力,全营士兵虽然几经伤亡,但蛮人投降之时,诸葛亮依旧让他把军队编制满员为六千人,并且赐爵为五千夫长,把夫夷城正式赐给了他作为族人的栖息地。

虽然两营的军士几乎全部战死,但吕岱所部的飞甲军,却折损了不到一千人,这里面自然是因为每临战阵,吕岱所部皆为后部,蛮人和越人为前部,对于吕岱消耗心思,无论是越人的安庆伯,还是蛮人的希格力,心中都很清楚,但他们却装着不知道。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被诸葛亮许诺的利益遮住了双眼,万夫长的诱惑,对于他们来说,实在太大了,现在他们一心,只想立下大功,争取早日获得更高的爵位,至于士兵死了,可以再补充,所以军士的死活,他们直接就漠视了。

接着仅仅过了数日,诸葛亮接到了交州苍梧郡太守步骘给他送来的紧急情报。

从步骘的情报中,诸葛亮获悉交州南海郡太守士武病逝的消息,步骘在奏表中建议诸葛亮立即派兵南下,趁南海郡群龙无首之际,迅速占领南海郡。

对于步骘的这个建议,诸葛亮深表赞同,当即派飞马给吕岱送去了令箭,任命吕岱为南海郡太守,率飞甲军和顺忠营迅速占领南海郡。

但为了预防武陵和零陵归降的蛮人会骚乱,所以诸葛亮留下了安庆伯和蒙乐山所部的顺平营,各领三千人马,分别驻扎在武陵和零陵城,受零陵长史刘巴和武陵长史潘浚节制,另外两城分别驻有两千城防营衙兵。

远在交趾的士燮,得知远在南海的弟弟病逝的消息时,就预感到要糟糕,虽然他立即派飞马,让合浦郡的二弟士壹,赶去南海坐镇,但士壹却并没有出行成功。

原因是合浦和南海隔着苍梧郡,士壹要想去南海,就必须经过苍梧,而步骘这一年来坐镇苍梧郡,虽然没有对其它郡用兵,但却把苍梧郡治理成了铁板一块,如今苍梧郡内的七支越人部落,在顺义营统领勾荣北的镇压下,皆已归降,近八万人迁入苍梧郡,大大的增加了苍梧郡的综合实力。

能够这么轻易把境内的越人部落覆灭,正是应了那句古话,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若没有勾荣北这个越人出身的统领领兵镇压,步骘只怕再用三年时间,也难以把藏于深山的越人剿灭的。

同样吕岱在武陵能够大胜,也是因为有了五溪蛮人出身的希格力出力,才能够迅速的平定五溪蛮人。

因此合浦太守士壹,虽然接到了大哥的命令,但他却并没敢行动,而是给大哥士燮回了封书函,意思是说,南海局势已经糜烂,若是强势介入,只会引起他们士家跟诸葛亮双方的战火。

为此他建议大哥士燮,派人向诸葛亮表达归顺之意。

交趾郡郡守府。

士燮接到次弟士壹的书函时,思虑了一番,随即叫人把谋士和长子叫到府邸,商议处理的办法。

士燮目前倚重的几个谋士,都是中原避难到交州的人士,如长史程秉,就是汝南人氏,因避战乱,移居在了交趾,士燮闻其名,遂任命他为从事。

另外几个谋士,分别是汝南许靖,徐州沛国的薛综,沛国的桓邵,以及袁忠等人,皆是徐州一代的人氏。

士燮对于这些中原来的俊杰之士,都是颇为礼遇,然而这些人,虽说都有才子,治理政务,也是好手,但说到阴谋诡计,战略方针,却不是他们的强项。

这不众人得知士燮招他们来商议之事时,不由都保持了沉默,好一会许靖才开口道:“明公若想保住交州的和平,下官到有一计,只是怕明公不肯采纳。”

“文休(许靖字)有何计策,快快道来。”士燮这会也没主意,听到许靖有计策,自是颇为高兴的问道。

许靖作揖道:“现今诸葛亮雄踞荆南,先派步骘占据了苍梧郡,又拉拢任命了原郁林太守谷任为交州刺史,目的很明显,就是想占据交州,现今能与抗衡的,也只有中原的曹操和江东的孙权,然曹操远在北方,鞭长莫及,所以下官建议明公,派出两路使者,一路去见诸葛亮,暂时先稳住他,另一路去江东,并且把南海郡太守的印绶呈给孙权,表达我们的归顺之意,这样一来,诸葛亮要是占据南海,必然得罪孙权,双方一旦交恶,明公就可以坐山观虎斗,到时再决定打压或归顺,方为上策。”

“文休此策大善,就这么办。”士燮欣然大笑道。

—://。。

第一卷龙出深山第一百三十六章孙权的决策

更新时间:201292219:10:49本章字数:3869

第一百三十六章孙权的决策

江东丹阳吴候府。

头戴紫金冠,身穿浅红色锦袍的孙权,端坐在主位之上,目光威严环视了下首的张昭、张紘、鲁肃三人一眼,道:“你们都说说,这交趾太守士燮献南海郡太守印绶,表达归顺之意,究竟是何之意?”

“主公,不管其用意如何,对于归顺之人,咱们都不应推拒门外,若我们今天拒绝士燮的归顺之意,天下还有何人愿意归顺?如此岂不是自绝人后?”徐州彭城人氏,现任江东长史的张昭,忙作揖进言道。

广陵郡人氏,现任孙权帐下参议,扬州别驾的张紘,思虑片刻,道:“张长史所言不无道理,不过现今荆南的诸葛亮,已经派兵占据了苍梧郡,而且还任命了交州刺史,若我军接受士燮的归顺,那势必要跟诸葛亮一争长短,可我江东这几年来,天灾内乱不断,如今好不容易得以休养生息,若是再介入交州之争,势必烽烟再起。主公,以我们江东目前的状况,只怕很难再负担与诸葛亮长期作战的能力了。”

其实这点正是孙权所犹豫的地方,若现在他手中兵精粮足的话,他也就无需召集众人商议,而是直接派兵南下,先把南海郡抢在手中再说。

正如张紘所言,江东这几年,旱灾,水灾,疫病,加上山越人不断的叛乱,几乎把孙权的库存掏空,现在出兵作战,而且还是长途南下交州,别说军队所用粮食,光这一路崇山峻岭的运输粮食,只怕就得消耗十万徭役,如此大的代价,孙权确实不得不慎重考虑。

“子敬,你意下如何?”孙权随后把目光投向了一直未发言的鲁肃身上,鲁肃虽然是周瑜举荐给他的,但孙权却十分倚重他,现今他在孙权帐下,担任从事郎中,实为孙权心腹谋士。

鲁肃虽然是文人出身,但却颇有侠士之风,慷慨大义,精通兵法谋略,其才能甚至连周瑜都自谦不如,他能够让孙权倚重的原因,也是因为他给孙权谋划了一个战略,鼎足江东,剿灭刘表,固守长江两岸,成就一番霸业。

张昭眼见孙权折节下问鲁肃,脸上不由闪过一阵不快,在他看来,鲁肃轻浮不够沉稳,岂能担当重任。

鲁肃淡然的作揖道:“二位大人说的都有道理,不过下官有句话要问主公和二位大人,南海真是一块肥肉吗?”

张昭和张紘彼此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摸不清鲁肃话中之意,孙权想了想,叹道:“南海对于现今的江东来说,算不上肥肉,只能算是根鸡肋,正如子纲(张紘字)所言,我江东目前无论是兵力,还是粮食,以及民力,都经不起长线作战……”

“主公所言甚是。”鲁肃肯定了孙权之言,接着道:“这交趾太守士燮,往日与我们并没有交集,如今他无缘无故派使者来归顺,不过是因为他感觉到了诸葛亮的威胁,所以想出借我们的手,来跟诸葛亮打擂,他好坐山观虎斗罢了;下官以为,这印绶我们接下,选派个人去上任便是,至于能否坐稳太守,这并不重要,只要占个名分就可以,这样对士燮也算有个答复,现今对于我们来说,首要大事,就是平定百越人,抓紧休养生息,若吾所料不错,两年之内,曹操必定会南下,此人才是主公真正的大敌。”

“子敬之言,实为当务之急,就这么定了吧。”孙权思虑片刻,点头赞同之余,想起令他头疼的百越人时,他不由苦笑道:“百越人实在吾之心腹之患,可这几年来,只要我们大军一动,百越人就钻入深山,根本不跟我们交战,可我们大军一退,他们就四处劫掠,实在可恨之极。”

“主公,下官最近得到到一个消息,说是诸葛亮仅仅派一万五千人马,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平定了盘踞在武陵和零陵百年的五溪蛮部落,因此下官特意研究了诸葛亮的战略方法,发现他那一套,虽然简单,但却十分管用,现今我们江东最大的内患,就是盘踞在境内的百越人,若我们能用诸葛亮那套方法,拉拢重赏越人部落首领,以越治越,再善待归顺的越民,实行招抚并用的办法,当可一劳永逸解决境内的百越人。”正如鲁肃自己所说,他对于诸葛亮那套平蛮战略,确实仔细研究过,也觉得是较为妥当的办法。

“哦,子敬快快道来听听,究竟是何策略。”孙权大喜的问道。

“其实这套策略,说来并不难,首要制定一套封赏安置制度,然后施行剿抚并用的策略,对于投降归顺的越人,让他们迁入城中,安置他们住宿的房屋户籍,分发田地耕牛,对于部落首领则厚加赏赐,而对于那些反抗者,则严酷镇压屠杀,如此当可收到奇效。”鲁肃从容的把诸葛亮那套策略,给孙权叙述了一遍。

听完鲁肃的策略,孙权不由点了点头,道:“诸葛亮这套策略,虽然运用起来并不复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