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谢宗玉文集x-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长时间,懋全本来可以补充弹药,但他被眼前凶猛的一幕弄呆了。直到野猪冲过来,他才惊叫一声,猴一样上了柿子树。公野猪就用它锋利的獠牙猛咬树桩。树杆晃如秋千,懋全就死死抱住树枝不松手。但没一会儿,树就嘎嘎嘎地响着,向一边倾倒下来。懋全想,这下全完了,我这一铳虽然累计千斤之肉,可自己这一百来斤肉也给赔上了。
  但就在这时,公野猪却力竭气尽而死。懋全恍惚爬起来,拍拍手上的泥巴,看着地上东倒西歪的死物,叹一声:瞎子真是仙人。回家后,懋全把金钱豹的皮送给了瞎子章贤做褥子。
  懋全的那一铳瞄准的是公野猪又红又大的卵子。我们都知道,卵子是雄性动物的精要所在。卵子被击后,公野猪痛疯了,碰什么咬什么,而且气力数倍于平常。
  想想也是,击中了卵子,还不像引发了一个原子弹?先人懋全真是聪明!
  先人懋全是我的曾祖父。我出世的时候,他早死了。所以这个故事我是听现在的村人说的。
  后来我进城,在一本书上读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那一刻我就犯迷糊了,我搞不清是我先人的故事被人记载到书上了呢,还是书上的故事被人嫁接到我先人头上了?我不可能再去问我先人,先人懋全坟边的杉树都可合手抱了。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故事一定是真的,因为它超出了人们的想像之外,胡编是编不出来的。 
回谢宗玉文集'关闭本窗口' 


莽昆仑文学艺术网站 
白马
作者:谢宗玉 



  南方多牛,马在南方可算是一种稀罕之物。
  村小学校长家就有一匹马,而且是纯白色的,白得不染一丝杂色。那时我们太小,不知道校长是基于什么原因买回了这匹马。总之,校长家有了瑶村的第一匹马。
  马跟牛不同,马潇洒,威武,飘逸。而白马更是马中之王。白马来到我们村庄的第一天,一村子老少都围着它看稀罕似的看不够。校长夫妇一脸的笑容,招呼村人喝酒喝茶。校长的儿子磊却在人群中走来走去,一脸神气不完。
  后来我们就经常看见白马拖着一副板车,拉着柴禾粮草、砖砂土石什么的。校长坐在车旁,晃荡着两只腿,一副悠闲的劲儿。这情景我们只在电影里看见过,不由我们不羡慕。等到后来,白马又被配上了辔头和鞍马,校长的儿子磊骑马出去遛时,常常是打马走过村庄,风一般地来,风一般地去,那样子真是酷得没法说。
  马从我们身边经过,我们就会恍惚半晌,然后怀着空空落落的一颗心,看着白马扬尘而去。说实话,我们真是羡慕得想哭。我相信,不单是我,整个村庄的小孩都希望拥有一匹马,并为此央求过自己的父母。可一直以来,村庄里没有出现第二匹马。我母亲拒绝我的理由是,马的性子太烈,从上面摔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父亲则说,这东西中看不中用,又不能犁田耙田;而高低不平的山路也不适合马车,有什么挑的拉的还不如搁在肩上方便。我想别人的父母拒绝他们孩子的理由一定都差不多,我就不知校长是怎么想的?我很遗憾不是校长家的孩子。
  校长的儿子磊跟我们同龄,他是个歪嘴,长得特难看,村里的男孩女孩都不愿跟他玩。好在他读书不错,我们就常借他的作业操,开始他只能以此来讨好我们。但自从白马到他家后就不一样了,他一下子就成了孩子王,成了我们心悦诚服的英雄。我们都以能够做他的朋友为荣。他本是一个卑琐懦弱的人,开始还不习惯众星捧月的感觉,后来就心甘理得地接受了这一切。而他打点我们的赏赐,就是让我们常摸摸白马飘逸的鬃毛,美丽的臀部和那张俊俏的脸。除他自己外,他不让村庄任何一个孩子上他的马背,而这,又是我们最最希望的。我们都相信,骑马感觉与骑牛的感觉一定是天壤之别。
  也许你会觉得我们的崇拜来得毫无道理。但只要你看过当时战斗片里的那些骑兵,那些跃马扬鞭、挥刀杀敌的情景,你就会知道我们对马有多向往。而现在,在这样一个闭塞的山村,马,居然活生生地站在了我们面前,我们真是要多迷醉就多迷醉。而打马走过村庄的磊,比电影里那些远镜头也要真实得多,也就潇洒得多!马蹄踏在村庄古老的青石板上,声声脆烈,仿佛一遍一遍,辗过我们的心脏。马从我们身边跑去好远了,我们还感觉裹在那股肃杀之气中出不来。
  校长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女孩,比磊小四岁。所以牧马一事一直是由磊担任。磊不想失去他既得的地位,在我们羡慕的目光下,他日日苦练骑马技术。日子长了,他的马技真算得上是炉火纯青。骑在奔马之上,他就像白浪之上的一只灰鸥。他可以在奔马之上做各种各样的动作,还可以俯下身子,扯一把路旁的野草。那一幕幕惊险的场景足够让我们记一辈子。有时他也从马上摔下来,但也不像我母亲说的那么可怕,只见他一咕碌爬起来又跳上马背了,全没有塞翁之子之灾。
  在钦羡和怅然中,我们走过了童年的尾声,然后纷纷去了外地读初中。只有磊,为了他的白马,选择了留守,继续做更小的孩子们的偶像。校长为此差一点将他打死了,但他宁死不屈。这些,大人们不能理解,但我们能。若换成我们其中的任何一个,只怕都会选择他的选择……
  读初二的时候,有一次回家,我看见校长夫人正怒不可遏地举着一根长篙,往自家的窗子里直捣,而她家的大门却是紧闭的。从她的谩骂中,我知道磊正在屋里。我想,磊把自己的母亲气得可真够呛。
  读高三的时候,有一次回家,我听母亲说,磊与邻村几个小伙子组成了一个抢劫团伙,被公安局一网打尽。
  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天我读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小说《唐。吉诃德》,没来由就想起了磊。想起磊后,我在空寂的阶梯楼内发了半天的呆。我想校长当初买马的目的,是不是想借马的烈性来纠正自己儿子卑琐懦弱的性格呢?我又想,塞翁的故事是不是又在以隐性的形式发生在他家?当然,最后的结果却是不一样的。我父亲常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回忆过去他对我的种种苛刻,我想他是对的。
  说这么多,其实我只想说一句:白马既是过程;白马也是结果。白马非马。唉,我大概武断了点吧?但谁又能将成长的秘密理得丝丝分明呢……(2001。11。12) 

回谢宗玉文集'关闭本窗口' 


莽昆仑文学艺术网站 
秧雀
作者:谢宗玉 



  秧雀儿可能是瑶村最小的鸟儿,跟一颗核桃差不多,在瑶村我是没见过比它们更小的鸟儿了。
  六月的瑶村,所有的树木都长成最茂盛的样子,又没有一丝风,所有的树冠就凝固成一朵朵苍老的绿云。那时的阳光也不再是灵动的那种,才一出来,就有些狰狞的意味了。反射在树叶上的那些光亮,也像一堆堆破碎的玻璃碴似的,一动不动,在树叶上一呆就是一天。幻觉中似乎可以听见强光摩擦树叶时尖锐的刺耳声。而事实上,盛夏瑶村的白天,比月夜还要沉寂得多。在阳光最烈的时候,所有的生灵都会恹恹地躺在凉阴处,进入沉沉的梦乡。
  惟有秧雀和小孩例外。小孩似乎是瑶村最不怕晒的动物了,在盛夏的正午,他们可以从这条田埂渡到那条田埂,从这道山梁翻到那道山梁,但却什么事也不干。他们只是太无聊了,漫长而沉寂的正午让他们实在不知如何消磨。
  然后他们就发现秧雀了。浑身绿色的秧雀躲在树荫之中,首先当然看不到它们的形影,而是听到无数声符在树叶间跳跃,这时就像听《秋日丝语》那种轻灵的琴声,通体一下子就凉爽了,仿佛是一场音乐雨突然把全身浇了个透湿。秧雀与叫天子不同,叫天子是属声嘶力竭的那种,带有点摇滚的味道。秧雀的声音则是怯怯的,俏俏的,清清的,比我们横吹柳叶可要听动多了,与钢琴弹奏的声符比,也毫不逊色。秧雀的声音才可用得上鸣啾一词。呀,在那样的酷暑听它,全身每一个毛孔都会迷醉的。
  秧雀一般是成群的,但别担心它们的声音会因此乱而无章。秧雀才不会像叫天子那样,一个劲地猛叫,全然不管别人,秧雀很注意群奏的效果,所以它们的声音尽管密,却没有重叠的。秧雀这种生灵又特喜动,它会在树叶间一刻不停地跳着,因此其特质的音符也会在树叶中这这那那地跳跃,这样一来,它们的乐声就像万花筒似的不可捉摸,却又妙不胜收。仿佛微雨落在安静的池面,泛起的涟漪似乎毫无章法,却又井然有序的样子。那实在是造化中最高的境界啊。后来我听人为的音乐,惟有《百鸟朝凤》一曲,那种东跳西跃捉摸不定的音符似乎才有这种神韵,我敢肯定,当初的创作者一定借鉴了秧雀儿的这种合奏。
  秧雀儿突然像约好了似的,齐齐地从树荫中飞了出去。乍眼一见,还以为是树荫被拓印了一张被风吹走了呢。秧雀儿飞出时的队形,往往保持树冠的形状,而秧雀儿本身又是淡绿色的,所以这种幻觉是常存在的。秧雀儿在这棵树上唱一阵,又齐齐地飞到那棵树上再唱一阵,好像要用它们清凉的歌喉,唤醒正午沉睡的一切。秧雀儿过后,我们再看草看木,看村庄看山野,一切就真的没有那么呆滞了呢。凝固的正午也似乎一点点松动起来。(2001。12。14) 

回谢宗玉文集'关闭本窗口' 


莽昆仑文学艺术网站 
叫天子
作者:谢宗玉 



  是在初夏,雨季过去了,阳光布网一样,丝丝缕缕,把整个村庄连同村庄周围的山坡全罩进去了。生活在四月的瑶村,就像生活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罩里似的。再加上那满眼的新绿,再加上那醺人的暖风,人就算在梦里,心情也是明亮的。
  四月放牛,把牛往山坡上一赶,就万事大吉了。满山满野的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