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荣耀-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心思行事。却是想到,回到了南方,快抵达开封,就遇到这么多事。
    他挺委屈,在与宗泽密谈的时候,忍不住将心里的不满一鼓脑地说了出来。
    “宗相公,真没想到,我领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击败金军,逼迫金人将无上皇和太上皇,还有这么多的宗室成员救回来,还未抵达开封,就有这么多人指责我,上表弹劾我,说句难听的话,他们有这个资格吗?”在宗泽面前,王晨丝毫不掩饰他心里的怒意,愤愤而道:“真恨不得让他们到北方去呆呆看,看看他们,在军中呆上一段时间,还敢不敢这样指责领军的将领。”
    看上去明显比上次看到老暮了很多的宗泽,也是一脸的无奈:“晓初,也不瞒你,在你归来之前,朝中弹劾你的奏表已经漫开飞了。特别是上次你不理会朝廷与金人达成的协议,自己再背着朝廷与金人签订和议的事,更是闹的满城风雨,甚至有人把你之举当作谋逆来看待。许多人都这样说,有时候,也是没有办法,人言可畏啊!晓初,你归朝后,可要学会隐忍,许多事上,不能那么直接,不能太过于强势,这样树敌会很多,希望你能记住这一点!”
    “多谢宗相公的提醒,我记住了,”王晨无奈地苦笑,又非常直接地问道,“宗相公,我能不能这样说,随着我护送无上皇和太上皇回京,朝中的争斗会更加激烈,更加明朗化?”
    “相信你也清楚这一点,这样的情况肯定是会出现的!”宗泽也无奈地叹了口气。
    “宗相公,这段时间忙,没和你有细谈的机会,再过一些日子就要启程归京,希望今天,或者以后的日子里,你能将现在朝中的一些情况,说与我听听,如今我对朝中的情况可是完全不清楚,希望你能将朝中这段时间的变化,细细说与我听,省得我什么事情都了解不清楚!”
    “那也好,今日反正也没什么事,我们就细细聊聊吧!”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为以后打算
    听了宗泽所说后,王晨心里很沉重,他真的没想到,在他率军在北方征战的时候,朝中争斗竟然会这般激烈。据宗泽的所讲,因为小皇帝年幼不能理政,这段时间为了朝中权势的争夺,朝中的大臣们可是各显神通,特别是朝中的宰执大臣们更是如此。
    任何人都没办法避免,都被卷到里面进去,李纲与张浚的争执尤为激烈。
    张浚自恃主镇川陕及抵抗金人入侵有功,在朝堂上非常傲然。他看不惯李纲的独揽大权,数次上表弹劾,向皇帝提出削减李纲的权力。李纲现在不再担任平章军国事之职,但他的职权其实与担任这个职务的时候并没多少区别,朝中大部事务,都是他说了算。
    可以说,如今朝中威望与资历能与李纲相比的人并不多,能扼制李纲权力的人差不多只有宗泽这个老臣。一人独大的情况,自然让其他宰执大臣很不满,只不过大部分的人明哲保身,不愿意就此事得罪李纲。但张浚归朝后,自忖自己立下的功劳,对实际功劳并不是很大的李纲提出了质疑。
    而因为张浚的主动挑战,许多人也都站出来,向李纲的权威挑战。这也激怒了李纲,不过在宗泽的调和下,最终没有暴发激烈的冲突。但各派势力间的相互争斗,却依然持续不断。
    现在朝中的情况很复杂,派系也很多,主要有李纲一系,张浚一系,还有赵构一系,及宗泽的一点力量。只不过李纲系的权势依然最大,而其他各系也是相互争斗,不是团结在一起,宗泽又偏向李纲,暂时还挑战不了李纲的权威。
    在明面上宗泽虽然和李纲站在同一条线上。但因为这一年多以来,李纲在处理朝政上确实经常有独断专行,不愿意听从别人的意见,甚至数次当面驳斥他所提建议之举,宗泽对李纲心里也有成见。
    还好,朝中的争斗并没有波及北伐的大事,小皇帝赵谌在这一点上非常独断,王晨提出的要求,无论如何都要满足。不过即使这样,一些王晨提出的要求。也是被打了折扣。
    宗泽在话中也有掩饰不住的失望,那就是李纲对他的排挤。
    “晓初,想必李相公也是嫌弃我这七老八十的人还在朝堂上混,看来我也该归隐了!”在说了朝中的一些争斗后,宗泽挺无奈地说道:“晓初啊,我的一点想法也不瞒你,我这个老头子,确实不想再在朝堂上混了。我这把年纪,也该回去养老了。你率军北伐的时候。我是担心没有我在朝堂上,你的很多要求没办法实现,所以我就在朝中一直坚持着,尽量不误北伐大计。如今北伐之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你也回朝任职,我也就不需要在朝堂上呆着。所以,在返回开封后,我就准备向陛下上表。辞去所有职务,回义乌去安度晚年。”
    一听宗泽在说了一通朝事后,竟然提出要辞职致仕归隐的念头。王晨大吃一惊,赶紧阻止:“宗相公,你精力还是挺好,在朝中的声望又非常高,理应继续为朝做事。如今朝中纷争不断,也需要你在朝堂上左右平衡,不然争斗会更激烈。陛下年幼,他非常需要你这样忠心为国的大臣替他做事啊!”
    宗泽听了后,苦笑了两下摆摆手:“晓初啊,这个问题我也想过,最终觉得,我不在朝中,可能一切更好。至少对于你来说,应该会更好。我退下后,此职务非你莫属,以你的能力,一定可以处置好朝事。这样的话,宗颖在朝中也能有点作用可以发挥。想必你明白我的意思了?”
    宗泽这话其实说的挺直白了,王晨如何还不明白其意,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宗泽也没过多解释,而是缓缓地和王晨说起了朝中一些大臣的情况,他对这些大臣的评价和认为。
    王晨知道,宗泽这是向他推荐一些人,也向他提醒一些人要小心应付。他也就用心倾听,将宗泽所讲的情况全都记在心里。
    在如今的朝堂上,如果要问王晨谁是他最信任的人,王晨会不加考虑就说出宗泽这个名字。
    他以前觉得这样,现在依然如此认为。
    也许是同乡的关系,或许是相似的抱国心,或者两者的原因都有,王晨觉得,他的这位老同乡,与他相处是非常坦诚,对他的帮助也是无私的。因此宗泽所说的这些私密话,他一定会牢牢记住。
    王晨相信,宗泽也是这样认为两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么亲密,不然许多原本不应该在朝中两位重臣之间交流的东西就不会说出来,比如今天的话。宗泽既然愿意和他说这些,那他如何还会加以怀疑?
    更让王晨意外的是,在两人密议了半天朝中情况后,宗泽将儿子宗颖唤了进来。
    宗颖进来后,宗泽令其跪在身边,在宗颖跪下后,他非常严厉地说道:“宗颖,为父要你在以后,继续跟随王元帅做事,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在朝中做事,都要如此,你明白吗?”
    宗泽已经和宗颖说过此事,宗颖自是知道自己父亲的意思,当下马上叩首答应:“儿子谨听父亲的教诲。王元帅谋略出众,才智过人,甚是让人敬仰。在这次北伐之战中,儿子跟着王元帅学到了很多东西。正是在王元帅的率领下,我大宋王师才取得了北伐的胜利,迎回了二帝。儿子非常敬佩王元帅的能力和为人,请父亲放心,儿子以后一定会继续跟着王元帅做事。”
    看到宗泽父子这副样子,王晨目瞪口呆。他也来不及细想,只能马上起身,对宗泽和宗颖都行了一礼,很尴尬地说道:“宗相公,你这是何意?敬清能力出众,谋略过人,他日成就定不会在我之下,他又比我年长,理应我向他多学习才是!”
    宗泽却是摆摆手,示意王晨不要这样说:“哎!晓初,你不必如何,我的儿子能力如何,我又不是不知道!他只是一介粗人,在你所领下,能独领一军作战已经很勉强,其他方面,能力更是差,性子又耿直,以后如果继续为官,难免会遇到难处,我只希望,到时你能帮他一把!”
    听宗泽这几句话,王晨进一步明白了他这位老同乡这样说的意思。
    宗颖并不是科举出身,这些年能升到这么高的职位,全靠跟随宗泽组建义军,及随后参加反击金人及北伐之战所立下的功劳。老实说,宗颖在作战中的战绩并不是很出色,拿的出手的战功并不是很多。可以说,宗颖的资历浅,根基松,功劳也不能完全服人,继续任现在职位,许多人都会有微词。宗泽是想让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多多照应宗颖,并且让宗颖一直跟着他做事,成为他的忠实跟随者。
    宗泽自己的辞官,也是为了更好地消除朝中人对宗颖的微词,可以说是为自己儿子的前途铺路。
    作为父亲,能为儿子这般想,王晨很能理解。何况地过去的这段时间内,宗颖给予了他很多帮助,他也很信任这位同乡人。要是以后,宗颖能和他团结一心,相互帮助,那在朝堂上,会更有声势的。
    想到这,王晨也没再拒绝什么,只是客套了两句后,就接受了宗泽的建议,表示以后一定会尽力帮助宗颖,并希望宗颖也能帮助他。
    听王晨答应了他的所托,宗泽也是放了心。
    与宗泽这次会谈后,王晨的心思也起了变化。对朝中局势的进一步了解,逼迫他只能做出应对。
    宗泽已经给了他明确的提醒,并且以实际行动为他做事提供了方法,王晨自然要有更多的想法,更多的行动要采取。也就在与宗泽商谈的当日,王晨约随军一道归来的秦桧到他房中秘谈。
    两人相对坐定后,王晨直言相问:“会之,此次随本帅归朝,你有何打算?”
    一听王晨不似以前一样称他“秦相公”,而是以“字”相称,秦桧有点受宠若惊,他脑子很灵,马上明白了王晨这样问他是有特别意思,当下连忙起身,恭敬地回答道:“王元帅,卑职是个罪人,蒙元帅之恩典,不责卑职之罪,此已经让卑职感激不尽。这次归来,什么期望也不敢有,唯想继续跟随王元帅做事,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