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召唤无双-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王脸上还是那副云淡风轻,但看在士族眼里却冷飕飕的,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那人拜伏在地上道:“大都督,草民见先前八人,尽皆是身披叛国的罪名,但草民却要请求大都督降罪甄氏,否则大都督将难以服众。”

李王眉头一挑,这可不是安排好的,但心下也不慌乱,问道:“你可知甄逸乃是我岳父?”

那人依旧跪在地上,但身子却直了起来,直视李王道:“正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就我所知,甄逸在早先易购漠北战马,赠予贼人袁绍,此举等同通了异族大敌,又资了叛国逆贼,是否当杀?”

李王心头一凛,此人不好对付啊,但此刻甄逸显然也被这个变故雷到了,慌忙拜倒在地上,道:“大都督,非是卑职有意通敌叛国,只是袁绍那时候一门四世三公,其本人也是渤海太守,我等巴结也顺理成章,哪知他此后便……”

那年轻人闻言嘴角勾了起来,李王也听出了甄逸话语中的漏洞,自己故意不容置喙,便是坐实他们通敌之罪,故意忽略了时间问题,此时不敢再任由他说下去,喝道:“够了!”阻止了甄逸再言,又转向那人道:“你是何人,听口音不似冀州人士。”

那人作揖道:“在下河内郡温县人,姓司马,单名一个朗,表字伯达,我虽身为司隶所属,但也接到了金兰会的邀请,自不敢拒绝大都督相请。”

李王愣住了,司马朗?司马氏不是在董卓之祸的时候就迁出去了,按说不该继续留在河内才是,但李王都不关心,他只关心一人,那便是司马懿。

问道:“莫非是京兆尹司马防之子?不知你父亲如今何在。”

司马朗一愣,没想到李王对他老父也有耳闻,拱手道:“家父卸官之后,便前往荆州拜访老友,至今未归,我添为家里长子,自当扛起族长的大任。”

李王点了点头,此时不宜多说,得赶紧将主动权控制回来。

面对剩余的士族道:“过失不问先后,但既然我岳父曾经也铸下大错,今日我却要力保与他,但如此偏袒,自然于民于诸位都有不公,我也不是赶尽杀绝的人,今日便给尔等一条生路,如何取舍还请诸位慎重选择。”

司马朗一愣,旋即反应过来,没想到还是着了李王的道,看他笃定的样子,恐怕早就有了定计,不会对他们赶尽杀绝……转眼看了下甄逸,不出意外,自己便是角色易换,抢了甄逸的台词罢了。

果真有人眼前一亮,只要有一线生机,谁会傻不拉几的去赴死。

一群人陆陆续续拜倒,有人高声道:“大都督,还请为我等指明生路,也好将功补过。”

成功将场面拉了回来,李王长舒了一口气,这时候躲在后面的好几个士族钻了出来,人手捧着一个黑色的袋子不知道是何物。

打头一人道:“应大都督之前的政策,幽州涿郡张氏、涿郡杨氏、渔阳郡周氏被我等拿下,缴获土地共计一千八百亩,特来进献给大都督,以求洗刷自身罪过。”

黑布一抛,散发着恶臭的头颅滚了出来,血液早已干涸,显然死去已有一段时日。

李王呵呵一笑:“不错,你们三位去后面候着,等我传唤再上前来。”

说完转身走下台阶,道:“麾下将士乱出计谋,倒是让诸位见笑了,以别人的性命来洗刷罪过,此举我是不怎么赞同的。”

说完便是一顿,李王说是不同意,但散发出来的意思,分明是不介意大家这样做,有心算无心,那些族长纷纷记在心底,看来回去之后是少不得杀戮了。

第三百一十八章 甄逸引路

李王亲手将甄逸扶起,继续道:“今日与会士族人数共计一百一十三人,其中并州士族族长前来二十五人,冀州六十七人,幽州二十一人,其余士族之人,看来其心必然不在我这里,倒是好叫我为难啊。”

众人大惊,李王这样一说,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李王也不说出来点明,让他们自个猜去吧,哪怕是猜不透,也会有安排好的拖站出来推一把,这不仅能让自己隐在幕后,还能在适当的时候拉拢一批人。

李王再次转身道:“心向我者,便是朋友,若是左右逢源,那没有办法,我李王便亲自为你们选择,如何取舍,烦请大家自行决断,三日之后,我会再次拜访诸位,到时候还望各位有个满意的答案。”

李王转身就走,这里的消息根本封锁不住,也没必要封锁,这些士族都是贱皮子,你给甜枣未必会衷心向着你,但当你举起屠刀,那么这群人就不得不做出选择,无论真心还是假意,根本不重要,李王需要的,只是最后的结果。

当然,他们潜意识里是不敢得罪李王的,所以其抉择就不言而喻,只能选择上船。

是夜,除了被砍头的那几个士族,其余百十人汇聚一堂,甄逸是唯一在邺城得赐府邸的人,地点没有争议,自然就是在他这里。

“诸位,且稍安勿躁,听我一言如何。”

甄逸压了压手,示意喧哗的大厅静一静,道:“大家如此嘈杂也不能解决麻烦,还是得让人主持大局,大家再好生商量才是。”

众人觉得有道理,当下就有人说道:“这哪还用选什么人,甄族长不止是平原大族的当家人,在我们冀州乃至上党都是说得上话的人物,我等自然要马首是瞻。”

甄逸按照王守仁的吩咐,连道不敢,也就没有应下这个差事,否则依照李王的说法,甄家牵涉太深,必然会遭到士族的反噬,这时候还是稳于泰山为好。

那人似乎有些不解,继续道:“甄族长也不胜任,那该推举何人?”

众人又是一阵哗然,甄逸的身份还有李王岳父那一层,自然有人抱着抱大腿的意图,但如今甄逸高高挂起,反而让他们傻眼了。

甄逸罢手道:“诸位皆知我与大都督的关系,但大都督杀伐果断,就连今日之事都没有通知于我,可见其决心不小,若是我此时带头,出了差错今后又该如何面对大都督,诸位还是另选一人,若是值得信奈,我甄氏一门愿意附于尾翼,任由驱使。”

好些老族长暗自点头,甄逸此言说的密不透风,倒像是果真被蒙在鼓里。

这时候另外一个族长道:“日间不是有个小哥,全程与大都督对答如流,心思灵活,我等何不推举他为头人,应对此次难关?”

好些人赶忙附和,但对比百十人来说,相对就稀散了许多。

司马朗拱手一礼,道:“小子不过接手族长之位才半年,辈分更是不及诸位,我看还是又德高望重之人主持,才能使大家都信服。”

说完又退了回去,似乎对那头人的位置丝毫不感兴趣。

这时候人群中传来一道声音:“哼,此人日间开罪了大都督,我等又岂能与他为伍,岂不是自掘坟墓。”

众人一惊,想想也是这个道理,有几个靠的近的人赶紧挪了几步,不敢离得太近。

而司马朗恍若未闻,兀自盯着脚背发呆,毫不在意。

最后经过一番磋商,最后还是决定由甄逸主持商议,但不设头人,主要是谁也没有胆量出头,到时候引火烧身,成为李王主要打压对象就悲剧了。

这时候甄逸突然道:“诸位是否有察觉,今日日间那三位士族族长,全是交好公孙氏的人,而他们并未参与金兰会,却能得到大都督的重视,是否其中有所指示。”

众人纷纷回想起那时候的经过,一个比较年轻的族长道:“日间那几人带来了三个人头,其中有一枚人头我认识,乃是渔阳的王家,家底雄厚,其发家全靠粮食,没想到今日却突然殒命,可谓造化弄人啊。”

有几个年迈经验足的族长意识到了什么,但都不敢妄言,别看甄逸是推举来主持大局的人,但他是李王的岳父,本心肯定是向着李王的,这时候不能表露过多。

另一人问道:“甄兄此刻提到那几人,是否别有目的?”

甄逸木然的点头,道:“我从前年投效大都督后,便添为平原太守,但相比公孙氏就输了不少,其中公孙越同为一郡太守,其兄弟公孙范更是手握兵马大权,此时靠向公孙氏的几个士族都有动作,这是否意味着大都督早就有所谋划,对幽州的士族作出了指示。”

众人闻言大惊,这么说来靠向公孙氏的人就有一线生机不成,想到这里纷纷看向甄逸,脸色古怪,莫非甄宓在内院失宠了?可是她不是才为李王诞下一子吗。

甄逸苦笑道:“诸位无需看我,我与大都督此时也才第一次谋面,更谈不上交情,小女虽有书信来往,但也不会涉及大都督,至于幽州之事,我看确实是有目的的。”

这时候一个老者再也忍不住了,道:“甄老弟的意思是,李王是要狡兔死,走狗烹?”

甄逸挥手道:“也不尽然,以我所见,大都督四方征战,如今却突然从函谷关回返,还要召开所谓的金兰会,结合南地那事,诸位还不明白吗?”

当先几人醒悟过来,忙到:“莫非甄老弟所指的是…孙坚被害一事?”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甄逸不发一言,但话说的如此明了,自有别的人为他讲解。

“我知道了,大都督交好孙坚,其人在江东雄踞一方,麾下将士多不胜数,将多粮广,却因为士族反弹,被暗箭射杀,大都督这是杯弓蛇影,担心自身后方不稳啊。”

甄逸暗中一笑,总算是把他们拉到岸边了,至于接下来的路怎么走,上船还是背道而驰,那就看你们下不下的去手了,但只要你们敢下手,那所谓的士族,便将成为往后的笑谈罢了。

第三百一十九章 杀机隐现

李王此举玩的其实很简单,就暗地里通过甄逸之口,将借刀杀人此计化为阳谋,哪怕是你们知道是我在设计,却也不得不上船。

众人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便告辞离开,他们不同甄逸,他有府邸居住,但其他人就没有这个待遇了,只能在李王安排的地方歇息。

什么?你说他们为何不直接跑了,岂不见门外一个个身披甲胄,手提寒刃的甲士目不斜视,敢逃跑的话,换来的恐怕就仅仅是一道血痕罢了。

甄逸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