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群英三国-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8章去一趟常山

第三天,在这群文士的身体调养好了之后,他们的岗位也就确定了。

最低也是担任一方乡长,同时也把涉国的几个佐官也给占了,更大程度的支援杜袭在涉国的办事能力,也是为了更好的控制这个实际上掌控在黄巾军治下的县治。

既然涉国已经可以算是方云的私人地盘,所以他索性大改特改。

取消游缴,改为乡警,主要负责乡里的治安维护,贼人的抓拿等;设立所谓的城管大队,不仅仅是新黄县治下,涉国这边也在小规模在乡里试着管理。其实说穿了,就是最大限度的安顿那些即将被裁军,或者退伍的军人们,让他们回去还有一个不错的工作和收入。

同时,设立监察局,百姓可以针对某些官员的不法行为,在监察局上访并提供情报和证据。监察局开始立案开始隐蔽调查,确认无误立刻逮捕,若情况属实,那么最严重的会被处死,轻则丢掉官帽并被抄家。

这个监察局可以说是方云安放在表面的监督机构,实际上在背后还会有暗部来协助调查。否则真要弄到什么证据,这些游走在太阳底下的人如何能够避开别人的耳目?而这个监察局,很大程度,也是给那些上了年纪,不得不退休的间谍的一个去处。

四十岁的间谍,基本上在这个时代已经不能再战。故而退伍,成为地方监察局的官员,从地下正式回到地面上,也算是可喜可贺了。毕竟在以前。他们这群人。生在黑暗。死在黑暗,一辈子都是没办法见光的……

对于方云的改动,下面的文武没什么意见,实际上在方云强行通过这个决议开始,大家就知道反对其实没什么意义。对于他总是不按照大汉固有的官职和行政设置行事这点,多少有点无语。但仔细一想,或许是因为他出自黄巾军吧?

推翻大汉既然都是他的最终目标,把大汉的那些制度和行政设置任意更改什么的。反而觉得合情合理了。只是那什么警察,那什么城管,还有那监察局什么的,名字真心听得不习惯。

严格算起来,这新黄县里面的商业局和审计局,何尝不也是这样?不过随着这两个部门的开始运转,就算是戏志才也不能否认这两个部门对于一个势力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前者直接关系到势力的经济来源,后者却是关系到行政支出的关键。很显然,这两个部门的存在是有意义的。那么警察、城管甚至是监察局的设立,必然也有其意义!

方云并非胡乱设置这些部门。很显然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大家开始有了这种共识,同时也不由得好奇,他会把大汉,变得多么的面目全非?而这一个个改革,又会在未来,对华夏大地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为此,戏志才甚至写了一封信,给颍川的某个宅男。那厮很拼,人前是一个浪子,人后一本借来的书籍,会读过一次又一次,直至彻底吃透为止。鬼才之名,可不是放浪形骸就能够具备的!

收到信件后,郭嘉觉得自己被打击了。

当自己能够熟练的说出,大汉每一个职位的职责时,方云却是改变大汉的行政机构。若非戏志才第一时间跟进,并且把具体的改革内容和机构职权告诉自己,只怕自己真的会跟不上着改变的节奏。

说真的,方云很打击人,本来他可以走很多路,但总是执着的去走黄巾军这条老路。不过如今看到他不断的在做这做那,别人或许不清楚,戏志才和郭嘉却隐隐察觉到。

似乎不是方云适应不了大汉,所以才走黄巾军这条路;而是大汉的现状已经跟不上方云心中的需要,所以索性摒弃不用,甚至连与大汉虚情假意都懒得去做了。

这家伙,是生而知之的圣人吗?要知道,他二十岁前,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百姓,这点已经荀氏的情报人员,已经打探到了。是什么,能够让一个老百姓,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成长到这个地步的?!

很有意思的一个家伙……看来,自己只怕是要提前出山了……

郭嘉换换站起,伸了个懒腰。当天打开窗户,初升的太阳是那么的刺眼,没想到,自己又读了一宿的书籍……在这不得不感谢文若友情提供的灯油。

同一时间,方云也是缓缓起来,然后迅速换了一条**……正是大好青春时,奈何枕边无人。两个小不拉几的萝。莉,也就中看不中吃。

伸了个懒腰,此刻的他难得的十分惬意。只因为领地的大部分职务,如今都有专业的人手负责,他只需要在大事上面把握住方向就好。社会主义或许是好的,但这年头别说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都未必能够发展起来。

或许自己快要挂掉的时候,快要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吧?

此刻的华夏,唯一能够符合其需要的,只能是封建君主主义,也就是说最终自己要成为皇帝这件事情,已经是无可置疑的了。

后续只需要好好引导一番,进入君主立宪制,应该不会太难。能够在自己有生之年搞定最好,这样子孙后代,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话又说回来,这小妾都还没有,想什么子孙呢……

披上甲胄,拿起蛇矛,方云来到了比武场。今天约好了与黄忠对打,可不能失约了。

此刻他身上披着的,是典杰新打造出来的麒麟亮银铠,鱼鳞甲的一种,上有麒麟装饰,经过特别的加工,整体散发出一种高大上的气质。

“主公一身银甲倒是威武!”黄忠由衷的感慨到,只是这身本来应该高大上的甲胄,在方云身上却是多了几分俊逸秀气,或许是因为方云还年轻的关系吧?

对于自己这身新的甲胄,方云还是非常满意的,无论外观还是坚固都非常不错,是一个装x的大杀器。奈何座下不是白马,手中也不是什么亮银长枪,否则倒是可以混个‘白马银枪’的名头。

这倒也让他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正版的白马银枪那厮,似乎还没有出仕吧?

第二天,对领地丝毫没有责任感的某人,带着典韦和十数个解烦军士卒,开始朝着东北方向走去。那边有一个郡,名曰常山国!(未完待续。。)

ps:很想来个一年二年的跳跃,但放着赵云在身边不远处不去招募,那的确是有点浪费啊!

第二更送上!谢谢各位对本书的支持!

第39章山中的枪神

在东汉末年时期,只知道一个人家乡在常山真定县,要如何找到他。

答案是,几乎找不到啊!若是‘名士’还好说,乡里多少有点名气,故而只要号上名号,本地人多少都会知道他住在哪里,又或者是否在家;但对于赵云这种尚未出名,甚至尚未及冠的少年,谁知道他是谁?!

先不说这一路过来,遇到了n多的关卡,不知道支付了多少的过路费。好不容易来到常山真定县,也就是后世的河北正定一带的时候,方云才意识到自己根本不知道赵云住哪。

询问姑且是没有问题,不过赵氏在这里似乎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姓氏,无语的是赵云这个名字,在这一带就有十多个人同名同姓。年龄也从三岁到六十岁不等。更加令人无语的是,这十多个人基本上都来自各个职业,但没有一个是练武的。

不过也得考虑一下赵云的年龄,实际上方云也不清楚这厮多大,以前好奇也查阅过一些资料,回答也是五花八门。有人说是154年出生,有人说是169年出生,更有人说是173年左右出生。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于公元229年去世,仅此而已。

考虑到长坂坡之战是在公元208年发生的,若其是154年出生,则当时已经54岁。一个54岁甚至比自己年纪还大的大叔,曹操会看得上眼吗?又不是每个人都如黄忠一样,老当益壮。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年纪的话也难怪不受刘备重用了。一个大叔能指望什么?!

若154年出生不靠谱。那么169或者173年出生两个可能性比较大一些吧?

只是经过打探得来的这十个赵云。没有一个是在这个时间段内出生的,故而显然赵云并不是居住在县城里面。换言之,必须要下乡去寻找才行……

方云此时此刻,才真的佩服其他的穿越者,想要找赵云,来到常山立刻可以在某个村落就找到,实际上这年头似乎还没有‘村’这个行政单位吧?!

一开始方云出来,约定是最多两个月内会回去。如今已经过了一个月,时间已经不多。然而在这真定治下的乡里寻找一个叫做赵云的普通人,难度还真不是一般的高。

十天的时间,方云带着典韦寻访了三个乡,但完全没有一个叫做赵云的乡民。不过随着寻访的进行,这搜索范围进一步缩小,找到的概率应该也会有所提高吧?

终于,方云一行人,在第四个乡里,打听到了赵氏一族的所在。这个家族在乡里至少有一百户人口,也就是一个亭的人口。在这个家族里面,就有一个习武的孩子名叫赵云。

又走了二十多里路,一行人才来到了赵云家的门前。

看得出来,赵云家其实也并不富裕,最多就是一个中农级别的存在,好歹有点田地。经过打听,已经确定这是一个三口之家,却没有那传说中的赵风和赵雨(雪),只有赵氏夫妇和他们的儿子赵云三人。当然,考虑到时间问题,不排除在这之后会再生育的可能……

“你们是谁,为什么来到我家门前?”尚未敲门,却不想不远处传来了一个声音。

一行人转过头去,却是看到一堆夫妇扛着农具,就站在他们的身旁。看着他们满头大汗的样子,想来是刚刚做完农活回来。不过此刻,他们的表情有点紧张。

说来也是,方云一行人带着一股军旅的煞气,一般人见到了难免会紧张甚至是害怕。

“两位不必紧张,我的名字叫做方云,豫州汝阴人士!此番游学到这里,听闻令郎是个武学奇才,心中猎奇,故而过来拜访一番!”方云自然早就想好了借口。

这年头想要真正学习到一些实际上的知识,不仅仅要读书,还要游学。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通过游学不断积累经验,拓宽视野,才是一个合格人才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