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吸血蝙蝠-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为什么要诬蔑姐姐暗地里向法国军队报信呢?”

  “还不是找机会杀死伊利莎……”

  “他们捏造姐姐通风报信的事实,陷害姐姐的目的是什么呢?”

  “这个我就无从知道了……他为什么要诬陷一个无辜的法国女子呢?为什么要把她处以极刑呢?我不明白那个中校的真实意图……”

  太阳落山了,夜幕笼罩了苍翠的树林,四周围绕着一种幽远的气氛。保罗和伯纳蹲在树的阴影之下,一动也不动,就像两块生了根的石头。

  草丛里沙沙地响着,一只野兔子从草里窜出来,露着头,一动不动地盯着身体僵直的保罗和伯纳,丝毫感不到惊慌,而且也不想逃走,因为那两人就像两座雕像…… 



本e书由老羊皮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书作者所有                     
   

   
 第五章 罗宾大显身手 



  视神圣的国际条约若无睹的德国军队,入侵了中立国家比利时之后,从比利时和法国的边境地区向法国内地进攻。

  法国军队的总参谋长乔夫元帅立即下令全军撤退到马恩河的南面,以待战机。

  马恩河是塞纳河的支流,横贯法国的东北部。马恩河岸边的夏曼地区,就是伊利莎的父亲丹朵尔伯爵居住的地方。它的上游,一部分成了地下水,下游地区有许多喷出地表的泉水,涓涓的流水与山峰密林辉映成画。

  西元1914年9月5日,马恩河战役正式爆发了,那场大会战的战线连绵横亘长达二百八十多公里。

  乔夫元帅作战巧妙,一举击败了德国的军队。德军弹尽粮绝,不得已退至北方。

  战败的德国军队由卡鲁克将军指挥,撤退到马恩河附近,并且在凡尔森与福克森之间,设置了坚固无比的战壕(为了抵御敌人的攻击,在城堡周围和草原的营地上挖壕沟,将挖出来的土高高垒起,士兵藏在土堆后面,对敌人射击)。

  除此之外,法国军队也构造了坚固牢靠的战壕。二军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地拉开了大规模的战争。

  在这场战役中,双方都将坦克、毒气、飞船、战斗机以及可以击落飞机的高射炮等武器投入了战斗中。

  其中,坦克的威力最凶猛,发明了这种武器并将之运用于战场上的国家是英国。

  英国是法国的同盟国,因此对德国也发动了猛烈地进攻,指挥官是佳吉那元帅。

  坦克车是英国暗地里研究出来的强有力武器。当时,坦克被装在运输船上,送往战场。为了不让敌国得到这项军事机密,他们便将其谎称为“水槽”(坦克),即坦克车,这个名字也就一直沿续下来。

  实际上,这种水槽并不用来装水,而用来承载战士和枪炮。坦克车的车盘下装有履带,因而不管多么坎坷难行的路面,它都能顺利地通过。它也可以跨过战壕,甚至还可以在斜度很大的坡地上自由行走,或开进敌人的阵营,摧毁机关枪、步枪,丢盔弃甲慌不择路的士兵也很有可能被它压死。

  因为坦克车是用铁皮包裹着的,所以不但刀枪不入,甚至连炮弹也奈何它不得,真不愧是杀场上的大怪物。

  德国皇太子担任德国军队的总指挥官,对凡尔登进行了狂轰烂炸。

  这是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战役,也是最为悲壮、残酷的大苦战。这场大战直杀得血肉横飞、天昏地暗。

  除了铁、铅等金属制成的炮弹、枪弹之外,这场战争之中的肉搏战也激烈得令人胆战心惊!

  在这场战役中,有一个闻名于世的刺刀战壕永远地留在人们的心中,它象征着法国战士的英勇无畏和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了一件永垂青史的战争遗物。

  请看看下面的记录:

  1916年6月9日,法国第137连队第一大队从凡尔登阵地出发,要在10日夜里,抵达前沿阵地,并且要与第337连队换班,进入堑壕待命。

  11日早晨,敌军展开了激烈的轰击,直到深夜里。

  那是一场流星一般的狂轰烂炸,空中响着轰隆隆的雷声,战壕前后如泉涌般地冒出灰尘烟雾。

  士兵在灰尘之间根本睁不开眼睛,就算开枪射击也是白费力气,因为子弹根本无法到达对方的炮兵阵地。

  所有的法国士兵都紧握着枪杆,静待出征的口令。

  “上刺刀!”

  一声嘹亮的号令,各中队立即拔出刺刀,安装在枪的顶端。在一片漆黑之中,只听见铁片与铁片碰撞在一起的咔嚓声。

  士兵们都各自装好了武器,准备英勇地冲上敌人的阵地。

  突然,一片灰尘蒙住了他们的眼睛,继而厚重的沙土高高地被抛起后狠狠地砸落在他们的头顶。

  炸弹破裂后的碎片被风吹落下来,击倒了好几位士兵,有的再也没有站起来,少数几个爬起来了,而那些手握武器,被击倒在战场底部的士兵全部阵亡。

  呻吟声从四面八方传过来,不绝于耳,身负重伤的战士不可计数。但是没有时间可以用来为他们包扎伤口,所有的人都握紧枪支,静候出击命令。

  突然,一阵天崩地裂的炮声传过来,扬起了一大片沙尘,瞬间瀑布流水一样地从半空中倾泄而下。

  四周一刹那间静了下来,军官的号令,士兵的叫声都没有了。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战壕被埋平了。

  堑场被沙土整个地掩埋了,装着刺刀密密麻麻地在土中暴露着,像一片无法描绘的刺刀林。

  引阵待发的英勇的士兵们很不幸地被活埋了。

  卧倒在沙尘之下的烈士们死不瞑目,仍然紧握枪支,两眼直盯着敌人阵地的方向。

  战争结束之后,法国政府决定挖掘出所有被埋在战壕里的战士的遗体,然后加以厚葬。然而在商讨会议上,有人提出异议说:

  “由于任务没有完成,他们死不甘心,甚至在临死的一刹那,他们的心里仍然燃烧着爱国的熊熊烈火。

  “他们正等待出击命令,不幸被活埋于沙土之中。直到如今,他们仍然紧握枪支,直视敌方;为了捍卫国土,他们将永远地守候在那里。

  “尽管每一个法国人民都希望将他们厚葬在坟墓里,但我们能够让他们的灵魂得到一个安息的乐园吗?

  “他们将永远等候在那里,永远担当守卫国土的天使。”

  参加会议的人们都低垂着头,专心一致地倾听着,最终,他们激动异常地鼓起掌来,决定保留战场的原有样子。

  他们在那些伸出土地之中的刺刀丛之间,竖起了许多洁白的十字架,并将它庄重地命名为刺刀战壕。

  去凡尔登战场的法国人都会去观仰刺刀战壕,而后跪在那里,虔诚地默默祈祷,流下了痛惜的泪水。

  父母们对自己的孩子讲述刺刀战壕的由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绪和顽强坚毅的品性。有些女孩子哭得眼睛红肿,有些男孩子紧咬牙关,凝视着刺刀出神。

  这是一块象征法国爱国操节的圣地。他们将永远地保留这块地方,并把这个慷慨悲壮的故事传给他们的后世子孙,要永远地把这块土地建成永垂不朽的战争遗址。

  马恩河战役是决定法国如德国两国命运的关键之战。

  德、法两国都调动了强大的兵力出击,而且都从东部战线上调动了众多士兵,汇集在马恩河周围。

  从沃尔康城堡撤走的德国军队也是为了参加马恩河大会战的。保罗和伯纳也随大队被派往马恩河战线上,与德军一决雌雄。

  在马恩河附近,他们夜以继日地与敌人周旋。在强烈的爱国情操的驱使下,他们成长为英勇善战的士兵。那时候,保罗是第三小队的队长,而伯纳是该小队的伍长。

  大队长又交给第三小队新的侦探任务,让他们去调查敌人的情况。

  每次,保罗都带领下属潜伏在森林里或村舍中,然后各自匍匐向前,行至树林或堤岸之后,借助望远镜去观察敌人的动静,而伯纳则跟随在队伍后面。

  有一天,保罗和伯纳二人正趴在深及腰部的草丛中向前缓行。前方几棵在德军炮火攻击下幸存的大树裂开着白色的伤口。

  两人将身隐在树的背后,手端着望远镜观看远方敌人的阵地。突然,一阵“嗖嗖”的响声传过来,子弹穿进了保罗面前的参天大树之上。

  刹那间,保罗迅速地伏下了身子,过了一会儿仰头观望上方。只见他头顶上部的树干的皮被刮去了一片,露出了白生生的树心。

  “姐夫……”

  藏在大树后面的伯纳叫道。

  “子弹……你看……穿进我前面的树干外皮的子弹……”

  说着,伯纳用下巴示意他的头部上方。只见距离头顶五、六公分的树干外皮也破裂了,弹痕露在外面。

  “子弹是从后面射来的……”

  保罗扭过头说,但是,后面一个人影也没有。他的下属们都潜伏在右首的森林里,子弹不可能是他们射出的。

  他们两个在草地里轻轻移动,不一会儿聚到了一处。

  “你听见枪响了吗?”

  “没有。我一直一心一意地在探看敌人的动态。”

  两人侧耳听着。辽阔的草原上一片宁静。火辣辣的太阳光直射在他们二人的头顶上,令人烦闷躁热。

  保罗和伯纳长时间地在草原上等候着,不时地有昆虫的鸣叫声传人耳朵里,那是爬到草坝上要做太阳浴的蟋蟀们。

  快速扑扇着翅膀的绿色大蝗虫也在草原上飞来飞去。对他们而言,血肉横飞的战场正如天堂一般。

  两人返回森林里,先是调查了一番,然后才向部下询问有关开暗枪的情况,但下属都说他们没有开枪。

  “不过,刚才我们都听到了那边的枪声,好像连续两次射击……”

  一位士兵回忆说。

  “从哪里?”

  保罗疾问。

  “在那里……”

  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