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南也就有了希望。
蒋百里也知道张廷兰有些特别的手段,这个年轻人总是能从特殊的渠道弄到钱,这也是张廷兰起家的本事,他们这些人只管干活就好了。如果真如张廷兰规划的那样,中国的工业产能超过日本两倍,那时候小小的岛国就再也不是一个威胁了。
“拙言,现在部队整训基本完成了,各级主官也都选定了,唯独近卫师的师长还没有选定,按照我的想法,最好交给蔚久(张廷枢)。”
近卫师肩负着京津的安全,责任重大,而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让张廷枢出任这个职务,也是理所当然的,而且按照规划,近卫师要增强机械化装备,张廷枢又是装甲作战的专家,交给他也是理所当然。
不过张廷兰闭目沉思一下,然后摆了摆手:“第一师还是交给张贺年吧,至于廷枢,我另有安排。”
蒋百里也是苦笑一声:“二少爷的本事还是人所共知的,拙言,你可不要因噎废食,浪费了一个将才啊。”
张廷兰微微一笑:“我早有打算了,他应该会满意的。”
作为一个上位者,最重要的就是公平,让所有人心服口服,如果把张廷枢放在了第一师师长的位置上,就算他是靠着能力上去的,别人也会当做是裙带关系,正所谓上行下效,就没法管理了。
不过张廷兰也不准委屈了二弟,想来想去,他准备把张廷枢安排到海军陆战队。这支刚刚组建的新部队,受到的关注并不多,毕竟海军都没有成型的,一个海军陆战队能有什么作用。
但是海军陆战队的作用,张廷兰可是一清二楚,这可是海外攻击的尖刀,无论是对付日本,还是对付南洋,海军陆战队都是急先锋,而且这支部队还相对独立,让张廷枢管着,基本上就相当于自己袖口里的部队,可是随时调用,别人也没法说短论长。
张廷兰交代差不多了,然后有对着蒋百里说道:“百里兄,你还要辛苦一下,根据现有的军力,以及未来的发展,拟定一整套对日作战计划,另外对俄国,对南洋都要有相应的战略。只要国内稳定下来,我们就要往外走,至少要恢复东亚的势力范围。”
对于土地的痴迷,几乎深入到了中国人的骨子里头,正好现在也没有核武器,只要是陆地接壤的地区,张廷兰就不相信有人能拼过中国陆军。虽然在接下来要把注意力放在休养生息上面,但是张廷兰已经准备为扩张领土做好铺垫了。
蒋百里刚刚离开,总理唐绍仪又找了过来,一见面唐绍仪就忍不住笑道:“拙言,你还是老神在在的,日本人遭了地震,国内不少人还给日本呼吁捐款呢,甚至有议员建议提供救灾物资。”
张廷兰微微一笑:“清理了这么多亲日分子,怎么还有人不长记性呢。”
唐绍仪不以为意的笑了笑:“拙言,人家这是为了人道主义,冠冕堂皇,想反驳都反驳不了。更何况我们和日本也是邻居,心里头动刀子,面子上也要过得去。”
“也就落一个面子上过得去,这样吧,派过去两艘军舰,帮着日本人救灾。至于他们愿不愿意用,那就是他们的事了,另外再捐款五千元,送点粮食和被子,也就成了。”
唐绍仪一听,脸上也微微抽动一下,苦笑道:“拙言,这未免有些太拿不出手了吧!”
“怎么,还当咱们是天朝上国,要大把的撒钱。何况就算咱们还是,可是人家日本已经不是藩属了,抢咱们2亿3千万的时候,可一点没有手软啊。”
其实5000也不算少了,折合到后世,也有几十万了,记得某大国就给了豢养上百年的狗10万而已,还被一堆人称赞,这是尊重纳税人的血汗,中国也要跟上世界潮流啊。
“总理,我再给你出个主意,要是谁还鼓动捐款,你就下令组织一个志愿者团队,谁叫的最响,就让谁过去,让他们也和日本人同甘共苦。”
“成,就这么办了,反正我是没有多少钱给日本人送去。”
刚刚遭受了大地震的日本,很快就得到了中国方面热情真挚的慰问,充满诚意的关怀,相信遵守纪律的日本人民,一定能够克服灾难,重建家园。
在最后中国政府慷慨的提供了5000元,100条棉被,2000公斤粮食,10顶帐篷,200个罐头,由海容号和黑山号军舰运送到日本,随舰还搭载了50名专业的搜救团队,可以参与救治伤员,搜寻幸存者的行动之中。
看到了这份电报,简直把日本人给气出了内伤,这点玩意连打发要饭花子都不够,而且最可恨的是中国方面还想借机把海军军舰派过来。那些搜寻团队找情报恐怕要远远多于救人吧!
凭着日本人的脏心烂肺,当然体会不到中国的关怀,对善意表示了感谢,不过当即拒绝了中**舰进入日本港口的要求,更不准中国方面派遣救援队。
这下子也打了国内某些过于热情的人的脸,人家不要,和中国自然没关系。
对日本人吝啬,不过对国内张廷兰可是大方到了极点,连续公布了几项大型基础建设投资项目。全国的铁路要统一成标准轨,管理运营也必须统一,结束中国铁路被列强分割霸占的历史,光是这一项投资,就多达5千万。
随即张廷兰有公布了一个教育对口支援计划,也就是以奉天对于直鲁豫三省,以吉林对应江浙,以黑龙江对应湖广,从东三省抽调教学人才,推广中小学教育和扫盲教育。
按照张廷兰的计划,每五年时间,要让人口识字率提升百分之十,也就是说二十年之后,识字率要提升到百分之五十,凭着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在人才的绝对数量上面,中国可以和任何一个列强比拟。
为了这项教育计划,光是中央政府每年就要增加3千万预算,地方财政也要把预算的百分之二十拿出来,而且还要逐年大幅度的提高。
另外张廷兰也准备大力扶持一批高校,在华中地区,形成一个产学研基地群,为中国的工业发展,创造一个新的引擎。
当然为了落实这项计划,把钱真正花到有用的地方,张廷兰决定亲自到湖广走一趟,看看究竟该怎么花出去。
第七百四十三章中原土改
“瀚勃,你怎么看西南的事情?”
常荫槐一听这话,突然愣了一下,张廷兰可是绝少和他谈过政务,现在突然问了起来,怕是有些什么事情吧。
“副总统,以我之见,西南就有两个字形容,一个是乱,一个是穷,越穷越乱,越乱越穷。”
张廷兰微笑着点点头:“一阵见血啊,西南地理偏僻,北洋的势力无法达到,因此就成了民党对抗北洋的堡垒,和北洋作战,内部也有混战,总之是战火不停,百姓受苦啊。”
“副总统,您是有意插手西南么?”
张廷兰点了点头:“在中国这块大棋局之中,西南处在了控制力最弱的一角之上,如果不快点解决,势必后患无穷。只是还没有合适的人选,不知道瀚勃有没有兴趣,到西南干上几年。”
常荫槐急忙诚惶诚恐的站了起来,脑门上面也冒汗了,战战兢兢的说道:“副总统,卑职自知调查局的工作没有做好,但是还请副总统给我一个机会,我保证能弥补漏洞。”
常荫槐的确是有点吓坏了,直军叛变,他的特别调查局一点消息都没有拿到,放在哪里,都是一个巨大的疏漏。张廷兰现在提到了这话,难道是要把自己给撤换了不成?
“瀚勃,你不用着急,平心而论,你是愿意继续管情报部门,还是愿意担任一方大员?”
相处这么久,常荫槐也很了解张廷兰,从他的话中,常荫槐已经读出了坚定的意思,他只能低头说道:“全凭副总统安排。”
张廷兰笑道:“瀚勃,我是觉得让你单纯管理情报部门。有些大材小用。而且西南局势复杂,还是一堆土皇帝,派军队过去不成,派文官过去,也很为难,想来想去,只有你最合适。你放心,只要在西南干出成绩,一样能够扶摇直上,而且行政系统远比情报系统更宽广。只要好好干,五年之内,我许你一个副总理之职。”
“副总统您既然这样说了,我就保证把事情做好。”常荫槐的脸上终于恢复了一丝镇定。
“嗯,就该有这个信心。我先委任你出任西南铁路督办,主抓川汉铁路的建设。这条铁路四川老百姓可是盼了多少年。为此还引发了保路运动。最后甚至推翻了满清。你以此为切入点,四川的那些军阀没有人敢公然反对,不然就是和四川几千万老百姓作对。再给你配一个快速机动师,名义上就叫筑路保护队,全部归你指挥,该怎么做。全靠你运筹帷幄了。”
张廷兰这个安排也是深思熟虑的,西南的土皇帝都要清理掉,但是西南道路艰难,而且经历几次战乱之后。民众都十分排外,贸然入川,很有可能激起四川军阀集体抵制,这样就不美了。
因此张廷兰的策略就是温水煮青蛙,先把势力插进去,然后再进行分化瓦解。不过张廷兰这个煮青蛙可是真金白银的煮,不是某公的鸠占鹊巢。
川汉铁路的施工难度相当大,投资也十分惊人,想要修成,不只要投资,还要调动四川本地的民众支持,招募工人,采购物资,总之这一条铁路就是靠钱堆出来的。
张廷兰笑着对常荫槐说道:“铁路是一个很好的支点,运用到了妙处,就能撬动四川的局面。修铁路就要招募工人,就要采购物资,这些钱就会流入社会,滋养四川的民众和商人。他们有钱了,我们的商品也就进去了,经贸往来会越来越密集,只要控制了越来越多人的钱袋子,就不愁拿不下四川了。”
“副总统,您这是给我指明了路啊,说起来的确是这个理,外蒙和西北的铁路修建起来之后,也有大量的民众获益,我们的脚跟就站稳了,在西南也正好能参考西北的做法。”
张廷兰也满意的点点头,的确常荫槐其实在内政上的才华,远远在情报之上,当时是没有合适人选,不得不赶鸭子上架,现在手上的人才也多了,正好能把常荫槐调到西南,让他能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