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告诉世界我能行-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攀比,好好想一想,人和人到底应该比什么?
“不比穿戴比学习,不比文具比志气,不比吃喝比成绩,不比家庭比能力。”这是沈阳市下岗职工子女的铮铮誓言,相信对你对我都是一种鼓励。

面对追星——清醒比狂热重要
Fans在追什么?
“明星”,是人们崇拜和追逐的偶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英雄。比如: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是从五六十年代走过来的人心中的英雄;舍己救人的小英雄戴碧荣、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英,就是你爸爸妈妈小时候崇拜的偶像;《中国少年报》上的“知心姐姐”,也曾是我小时候追逐的明星……每个人在少年时代都有自己崇拜的“星”。所以,我特别能理解今天孩子们的偶像崇拜。虽然崇拜的对象与父辈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少年对未来的一种向往,一种精神的飞翔。那一个个曾经在生活中存在过的偶像,注定会成为我们记忆中一道又一道风景,成为我们回忆往事的一段背景音乐——那上面有我们的欢歌笑语,以及我们成长的记录。
但追星是要花费精力的,也需要大量感情的投入。当我们热衷“追星”的时候,就不能不冷静地思考:我是谁的Fans?究竟我为什么要追这颗星?我该怎样追才有利于自己的成长?我是不是值得为一颗星而错过了满天星斗?
很多同学喜欢周杰伦,某中学牟老师采访了本校JAY的最忠实的Fans:
问:“为什么你们都喜欢周杰伦呢?”
“因为他的歌曲好听,很有动感,人又长得帅,很另类,又会作词作曲。”
“因为他酷,有魅力,歌好听,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爽!”
“因为他的歌有个性,很投入,在音乐中那种张扬的个性,我喜欢。”
除周杰伦外,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明星,例如:S·H·E、林俊杰、孙燕姿、谢霆锋……不难看出,同学们喜欢明星崇拜明星的原因无非是这么几个,男的长得帅,女的长得靓,歌曲唱出黯淡或明媚的故事,有的顽皮,有的深情,有的神奇。有个性,很另类……
我觉得,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充满了生命活力,所以以充满青春与活力的影视明星为自己的偶像无可厚非。但是,追星要失去了自我就不划算了,如果达到狂热甚至走火入魔的地步就更错误了。
2003年6月21日,大连一名16岁少女在家中自杀,起因是母亲说张国荣“变态”,并且没有给她买张国荣的CD。这名少女生前曾是父母和老师的骄傲,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还能讲一口流利英语,擅长演讲,喜欢弹奏电子琴。
面对女儿灿烂如花的照片,妈妈满脸泪水,她哭诉:“我对她这么好,她为什么会为张国荣去死?”
“6月21日中午,我带孩子去超市。在音像专柜前,孩子看到张国荣的CD碟非要买。我想她马上要考试了,就没买,她非常生气。回家后拿了钥匙,说去姥姥家,摔门就走了。不久姥爷打电话告诉我孩子在暖气管上吊死了,我都傻了,到现在我都接受不了。”
“孩子高兴时就放张国荣的VCD让我看,没想到她陷得那么深。最近要我给她买白衣服穿,不断换头型,我现在才明白原来都是学张国荣。”
“她日记里说10年后到香港找张国荣的墓碑,去看他。笔记本上写满了张国荣的名字。”
“眼看还有四年孩子就上大学了,她却突然离我们而去。我多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在别的家庭重演。”
然而这几年,这类的悲剧一再上演:
2002年,浙江温州一名17岁的初中生因为没亲眼见到赵薇服毒自尽;四川,一位13岁的女孩在连看8遍《流星花园》后,独自离家出走,下落不明;还有4位黎明的影迷,因不满自己心中的偶像与舒淇交往,竟扬言要结束黎明生命……
看到这样的消息,我真是心痛。
我真是想问问同学们:为一个明星去死,值得吗?夜晚,抬头仰望灿烂的星空;你会发现有多少星星在闪炼;你怎么能让一颗星遮住你明亮的双眼?又怎能因一颗星的陨落而毁灭了自己!
面对追星,请记住:清醒永远比狂热重要。
仔细想想,跟在明星后边追半天,你自己还是你自己,人本来就是一个独立个体,只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能成为别人的第二。
“追星”先要看懂“星”的精神实质。你可以为你所爱的明星鼓掌喝彩,分享人家的成功,但这种成功永远都不是你的,成功要靠自己。挖掘你的潜能,发挥你的特长。
中央电视台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出现了令所有人屏息凝视的一幕——敦煌彩塑中的千手观音。人们牢牢记住了21个创造惊人之美的聋哑演员,尤其是秀美沉静的第一尊观音——邰丽华。
邰丽华出生在湖北宜昌,两岁时因高烧而聋哑。7岁那年,邰丽华走进了聋哑学校。在这里,一堂律动课改变了她的一生。那天,老师踏响了木板上的象脚鼓,把震动传给站在地板上的学生,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节奏。邰丽华全身匍匐在地板上,她指着自己的胸口“告诉”老师:“我喜欢!”邰丽华突然发现,有一种语言是属于她的,那就是节奏。
15岁时,邰丽华正式学习舞蹈,对一个专业演员来说,这个年纪算大了,由于骨骼韧带已经成型,每一次劈叉、抬腿都要付出痛苦和艰辛。然而对舞蹈的热爱和痴迷支撑着她。邰丽华十分崇拜舞蹈家杨丽萍并酷爱她跳的《雀之灵》。
完整地跳完《雀之灵》一共需要8分钟,分解动作的话,一共是1000多个8拍动作。开始时,邰丽华根据老师的拍子跳,第一个8拍是这样的动作,下一个8拍又是另外的动作;她觉得很累,甚至有些绝望,那么多8拍,怎么记得住呢?于是她改变方法,把不同的动作归到不同序列的8拍,先记前10个、再记10个、又是10个……
舞蹈中高难度的旋转动作,她要重复上千次,有时累得昏倒在地上。记不清多少个日子,她真像一只圣洁而柔弱的孔雀,在那里不停地旋转、旋转……不敢有丝毫地松懈,她在心里对自己大喊:你要争气!
一天,她练舞的情形被著名编导张继钢先生看见了,非常感动,便打电话给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说有一个聋哑姑娘,特别喜欢她的孔雀舞,请她看一看。杨丽萍当时说:“看看可以,但我不会教跳的。”来到艺术团,邰丽华给杨丽萍跳了一遍《雀之灵》。杨丽萍惊讶地说:“假如把我的耳朵捂住,我无法想象自己能够完成《雀之灵》。”杨丽萍当即脱掉鞋子,全身心地指点起邰丽华跳《雀之灵》的每一个动作。
执著加上天赋,使邰丽华很快脱颖而出。她经常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国演出,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她和伙伴合作的《千手观音》在雅典残奥会上震惊了世界,随后又来到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
一个舞蹈演员的艺术生命是有限的,邰丽华说,自己已经28岁了,如果身体允许,她就再跳几年,如果身体不允许,她将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毫无保留地教授给那些和她一样的聋孩子。对邰丽华来说,人生就是一段跳不完的舞,不懈的努力就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同样是靓女,同样在追星,为什么追逐张国荣的女孩变成了冤魂,而崇拜杨丽萍的女孩却成为舞台上耀眼的明星?
我看有两个不一样:一是追星的目的不一样:前者是痴迷,并因此盲目地迷失自我。后者也是痴迷,却清醒地成就自我。
二是追求的内容不一样。前者追发型、衣着、星座,而忘记了根本——明星的成功之道;后者追品德、艺术、成就,最终业精于求,学艺到手。
面对追星的潮流,你的头脑一定要清醒,不要盲目地随波逐流。“走对路才能有出路”。请记住三个“尊”:尊重你自己,追星别丢了自己;尊重别人,别去干让明星难堪的事;保持尊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期盼在那璨灿的星空中,你是一颗同样明亮、能给世界带来光明的星。

面对手机——自律比自由重要
手机的利与弊
你有手机吗?你会科学地使用手机吗?你的学校有没有限制学生上学带手机?带手机上学有什么利弊?亮出你的观点吧!
“知心姐姐”在“中少在线”网站的“知心论坛”上发出帖子,立刻得到热烈的反响。
“知心姐姐”问:“你们学校使用手机的人多吗?”
樱桃小丸子:我们学校六年级的同学几乎都带手机,特别是女生!
凌波丽:现在很多初中生用手机发短信,我们学校好多啊!
甜妖天:我们学校大多数同学离家较远,带手机可以方便联系,几乎人人都有手机。
“知心姐姐”发新帖问:“带手机做什么用?”
回帖七嘴八舌。
回应:
单纯@开始:考试时字不会写可以用手机查出来。
坏丫头:父母有什么紧急的事情要找你,有了手机不就方便多了?!
白日梦:上课无聊可以打游戏啦!
Q阳光starQ:无聊时可以打电话、发短信。
漂亮的美眉:如果有什么当面不好跟他说的话,发个信息不就OK了吗!
“知心姐姐”接着问:“带手机上学的心态是什么?”
Holmes:好时尚哦……
琳惠:带手机上学好酷的!
清爽绿茶:因为手机(通话)比较方便,而且给朋友发短信会让别人很羡慕很嫉妒的,显得比较有个性。
Rain:我有手机,经常带,我觉得没什么,反正拿手机也不是做什么不正经的事。
龙神战甲:带手机无非是为了炫一炫,谁有本事带个笔记本电脑!
接下来的讨论集中在用手机的利和弊上。
小文:我认为带手机上学不好。因为:1、上课不能集中精神。2、别的同学看到了会仿效,使校园没有宁静的环境。3、或许会收到一些不健康信息。
VICTORIA:有些同学离家远,有时学校有些特别的事耽误时间,有手机就可以方便与家人联系,不用叫他们担心。经常带着钱或电话卡容易丢,很不方便的!考试作弊或是同学之间攀比,这是我觉得带手机不好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