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准备在菲律宾海全力实施〃阿号〃作战。6月13日,联合舰队主力从塔威塔威驶向
塞班。同一天,正在驶往比亚克的那支日本舰队掉头北航,前去与主力部队会合。
日军在企图从海上增援的同时,还抽调了大量飞机前去支援比亚克岛战斗。尽
管金凯德的对空炮火和肯尼的战斗机积极拦击日军飞机,但日军航空兵仍冲破重重
阻拦,反复轰炸了比亚克岛盟军的滩头阵地和瓦克德机场,击毁机场上的60余架飞
机,并炸毁了一座弹药库,严重削弱了盟军在比亚克岛上的防空力量。幸运的是,
那些来自北方的日本飞行员很快就患了疟疾和丛林热病而躺倒,这些空袭也很快失
去了威力。
由于尼米兹在马里亚纳群岛所采取的行动转移了日军的。注意力,使麦克阿瑟
在比亚克岛的行动大大减轻了压力。6月中旬,敢干敢拼的艾克尔伯格亲临前线指
挥作战,激发了部队的斗志。他们与日军进行了艰苦的争夺战,用火焰喷射器和炸
药将日军从洞穴中一批一批地赶出来,然后再加以消灭。经过10余天的激烈战斗,
形势才趋于明朗,但直到7月22日,日军的抵抗才基本停止。这次战斗,日军有
7000余人被打死,200余人被俘;美军亡400人,伤2000余人。由于艾克尔伯格在比
亚克战斗中指挥有功;麦克阿瑟提升他为刚刚组建的第8集团军司令。
6月15日,尼米兹将军在中太平洋战区如期开始了他的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盟
军共有600余艘舰只、1600余架飞机和12万余人的登陆部队参加了这次战役。他们
首先在塞班岛登陆,遇到猛烈的抵抗。其间,尼米兹获悉日本联合舰队主力正向马
里亚纳开进,企图与太平洋舰队决战,这正中他的下怀。他早就想把联合舰队引出
来,彻底整治它一下了。6月19日和20日,美、日舰队在菲律宾海进行了一场著名
的大海战。由于美军占有近一倍的优势,第一天就击落日机300多架,美国飞行员
把这次海上空战戏称为〃马里亚纳打火鸡〃。同日,尼米兹的两艘潜艇击沉了小泽治
三郎的旗舰〃大凤〃号航母和久经疆场的〃翔鹤〃号航母;第二天;第58特混舰队全力
追击西撤的日本舰队,又击沉击伤3艘轻型航母,击伤战列舰和巡洋舰各一艘。〃阿
号〃作战以日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塞班岛战役经过22天的艰苦战斗,于7月6日方告结束。日军阵亡和自杀者达2.
6万余人,其中包括驻该岛的第1航空舰队司令南云忠一上将和守岛部队司令斋藤中
将。7月21日和24日,美军又先后在关岛和提尼安岛登陆,在经过一场殊死的搏斗
后,于8月1日和10日占领上述两岛。马里亚纳战役是美日开战以来双方伤亡最惨重
的一战,日军亡近6万人,美军亡5000余人。此役对太平洋战争进程具有决定性的
影响,它突破了日本的内防御圈,基本切断了日本与南方资源地的联系,同时以塞
班岛为基地,美军的B一29轰炸机可以直接对日本本土进行空袭。马里亚纳的失守
也引起了日本统治集团的极大恐慌,东条英机不得不承认日本已面临空前严重的危
机,并于7月18日率全体内阁辞职。
尼米兹在马里亚纳的胜利使麦克阿瑟感到时间日益紧迫。如果他不尽快结束新
几内亚战役的话,就会影响他极力鼓吹的进攻菲律宾的计划,从而使金的战略占上
风。因此,在比亚克岛战斗还未结束时,他便命令部队再向前跳一步,于7月2日在
比亚克以西70英里的农福尔岛登陆,随后又于7月30日登上了日军在新几内亚的最
后一个据点鸟头半岛,占领桑萨波。这样,麦克阿瑟在三个多月时间里向西跃进
1000余英里,并沿整个新几内亚海岸建立起一系列海空军基地,使日军无论从空中
还是从海上都无法在哈马黑拉一菲律宾战线以外作战了。
夺取桑萨波,标志着新几内亚战役的结束。从上一年6月底以来的13个月时间
里,麦克阿瑟的部队采取蛙跳战术一层一层地深入日军的弧形防线,西进了1800英
里,北进了100英里,距棉兰老只有500英里了。数股敌人被孤立,断绝了与外界的
联系,因而无力组织有效的进攻力量,无法牵制盟军的主要作战行动。唯一对盟军
的作战计划造成威胁的是被围困在韦瓦克地区的日军,他们绝望地在雨季中期待外
援,但海陆补给线均被切断。这样,由于得不到补给,经过两个月的孤军困守后,
他们再也支持不住了。统率这支部队的安达二十三中将意识到,与其消极地在那里
等死,还不如积极地采取行动,也许还有一线生的希望。在采取行动前,他对他
的将士们说:〃我再也找不到什么办法来摆脱目前的困境。因此,我打算以我
们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来战胜它。我决心集中这个地区的兵力,狠狠地打垮艾塔佩
的敌人。这是我们利 用自己的全部力量,消灭敌人的最后一次机会,让我们发扬
皇军崇高的牺牲精神吧!〃
7月11日,2万日军在海岸丛林中行进了100英里后,向艾塔佩发动了疯狂的进
攻。此前,克鲁格已加强了这一地区的防御,使守军达到一个军的兵力。同时,金
凯德和肯尼的海空军则有效地破坏了日军的补给线。日军在正面进攻受挫后,转而
向南迂回,企图突破盟军右翼防线,但被前去阻击的第43师击退。经过三个星期的
激烈战斗,盟军于7月31日发动了一次双重包抄反攻,把敌人分割成三部分。至8月
3日,战斗基本停止,日军的突围企图被粉碎,损失了近一半的兵力;美军伤亡
3000人。其后,麦克阿瑟令瓦齐将军率澳大利亚军队前来接防,承担了极其艰巨的
〃肃清残敌〃任务。他们向韦瓦克发起进攻,但很快陷入旷日持久的丛林战,直到第
二年的5月10日才最后攻克这,据点。而那时的美军正站在马尼拉海岸,享受着解
放菲律宾的荣誉呢!
就在这一年,麦克阿瑟受阿瑟·范登堡等人的鼓动,首次参加了总统竞选,结
果一败徐地。支持麦克阿瑟的多是右翼极端主义者、孤立主义者、美国至上主义者
和仇视罗斯福新政的人。范登堡在1943年就开始寻找能击败罗斯福的候选人了。从
共和党的投票记录看,麦克阿瑟虽远在澳大利亚,而且不是正式候选人,但他的票
数仅次于当时呼声很高的威尔基和杜威。因此,范登堡认为,如果后两个人票数相
当而形成僵局的话,那么麦克阿瑟就很可能作为一匹〃黑马〃而被提名为候选人。
麦克阿瑟在公开场合从未表示过有意竞选总统,但据艾克尔伯格回忆说:〃在
1944年大选前,他跟我多次谈及选举总统之事,但他往往把自己的愿望隐藏起来,
说要不是他憎恶或在一定程度上看不起罗斯福,他才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对范
登堡的好意,麦克阿瑟曾致电向他表示感谢,希望将来有机会加以报答,并表示对
他绝对信任。范登堡则把这看作是麦克阿瑟暗示愿意被提名为候选人,并坚信他是
共和党中唯一能击败罗斯福的人。于是,他立即开始幕后活动,为他的〃黑马〃计划
招兵买马,并开动宣传机器大造支持麦克阿瑟的舆论。1944年2月,范登堡公开站
出来支持麦克阿瑟,他在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支持麦克阿瑟》的文章中,提出了三
个主要理由:第一,麦克阿瑟将全面改变美国的军事战略;第二,他是使国家战后
恢复经济的最好人选;第三,他具有完成此任的伟大思想、勇气、能力和基督徒的
献身精神。
但没过多久,范登堡的〃黑马〃计划就受到致命的打击。4月4日,在威斯康星州
的候选人预选会上,24名代表中只有3人投了麦克阿瑟的票。杜威得了17票,威尔
基则一票未得。这样,范登堡希望在选举中出现僵局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然而
10天后波澜又起。内布拉斯加州一个初出茅庐的保守派议员阿尔伯特·米勒不知出
于什么目的(可能是想以此抬高自己,抑或挽回麦克阿瑟的败局),公布了他与麦克
阿瑟的两次通信。在写给麦克阿瑟的两封信中,他对罗斯福的新政进行了猛烈抨击,
并指出国内正出现一个反对实行新政的群众运动,希望麦克阿瑟能接受民众的推举,
无所畏惧地帮助民众消灭新政这个怪物。麦克阿瑟在复信中表示同意米勒的看法,
并认为最重要的是把事实真相摆在民众面前,依靠他们来克服国家的危机。
这些信件的发表立即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它们不但表明麦克阿瑟不安于军人职
责、积极渴望争当总统候选人,而且在反对他的人看来,这是不忠诚于总司令罗斯
福的犯上行为。在这种情况下,麦克阿瑟不得不于4月17日发表如下公开声明:
我注意到米勒议员发表了我写给他的私人信件。我从未打算要发表这些信件。
任何正直的人在细读这些信件后都会看出,它们既没有政治用心也没有完全同意米
勒议员的观点。我完全拒绝那种恶意的解释,说它们是对什么政治哲学或什么身居
高位的人提出批评。我的信不过是对一个我国最高立法机关的成员写给我的、对我
进行赞扬和友善评论的信件表示致谢而已。把这些信作另外的解释,那就歪曲了我
的本意。我没有收到米勒议员的第三封信,据说在那封信中他劝我宣布作为美国总
统的候选人。……我再说一遗我过去说过的话,我不是总统候选人,也无意于此。
我把一切都用在指挥战争上了。我唯一的抱负就是完成已赋予我或将赋予我的任务,
帮助我可爱的祖国打赢这场生死攸关的战争。
但批评并没有平息,这迫使他于4月30日再次发表声明:
我注意到一些报纸上的文章以强硬的措词公开宣传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前线
有一个服现役的高级将领在谋求总统候选人提名,这势必有损于我们正致力于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