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麦克阿瑟-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特比麦克阿瑟年长3岁,军龄长6年,参加过多次海上作战,在海军中建立过
赫赫战功,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凭着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早在几个月前就
强烈地预感到日本人必将从台湾渡海进攻菲律宾,因此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包
括把海军家属送回国内,并把水面舰只(3艘巡洋舰、13艘驱逐舰)调到荷属东印度
群岛的西里伯斯(今苏拉威西岛)和婆罗洲,以避开日机的空袭。而潜艇部队连同3
艘支援舰则仍留在马尼拉湾,以执行支援陆军保卫菲律宾的任务。按照事先拟订的
潜艇作战计划,战争一旦爆发,潜艇部队的1/3将去攻击台湾、印度支那、海南岛
等远距离敌基地,另外1/3在敌可能登陆的吕宋岛周围海域巡逻,剩下的1/3在马
尼拉湾留作战略预备队,执行机动作战任务。根据这个计划,12月8、9日两天,执
行沿海或海外作战任务的潜艇先后驶离马尼拉湾。然而,当哈特于12月9日晚些时
候得知远东空军的具体损失情况后,他绝望地意识到,潜艇支援陆军保卫菲律宾的
计划是注定要破产了,因为麦克阿瑟的空军已不可能提供有效的保护。于是,他在
当天夜里便命令两艘新式潜艇支援舰驶离甲米地海军基地向南逃逸,只留下一艘旧
式的〃卡诺帕斯〃号。
  12月10日正午,日军第ll航空舰队的轰炸机群再次光临菲律宾。布里尔顿将军
的35架战斗机起飞拦截,但在强大的日本空军面前,这些飞机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技
战术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结果,日军轰炸机几乎是在毫无妨碍的情况下再次给远东
空军以重创,并重点轰炸了甲米地海军基地。在两个小时的空袭中,日机一批接一
批地对这个重要的港口实施轮番轰炸。其间,麦克阿瑟夫人和她3岁的小儿子站在
马尼拉饭店顶楼的平台上,失魂落魄地观看着这幅可怕的景象;哈特将军则站在离
基地仅6Q0米的司令部火星人大厦上,眼巴巴地看着从军港上升起的熊熊烈焰和滚
滚浓烟,气得暴跳如雷。
  基地被彻底地摧毁了,两艘潜艇被炸坏,其中一艘报废,另一艘经抢修后南逃;
然而最令哈特痛心的是他所储备的233枚超级磁性鱼雷被全部炸毁。据信,这种鱼
雷是海军装备的最新式武器,它可以发射到舰艇的龙骨下爆炸,一枚就可以击毁一
艘驱逐舰或轻巡洋舶,两枚就可以炸沉一艘战列舰、重巡洋舰或航空母舰。
  这次袭击之后,潜艇作战计划就被放弃了。原来指定的战略预备队驶向大海,
加入到已派出巡逻的潜艇编队。此时,原来的29艘潜艇还剩27艘,但其中的5艘或
是在修理或是奉命调回国,因此只有22艘可供使用。在这22艘中,4艘前往吕宋岛
北部海域,5艘被派往东海岸;13艘被部署在西海岸及南中国海一带。这些潜艇统
由哈特的潜艇部队司令约翰·威克斯指挥。威克斯是个缺乏组织能力、指挥艺术和
工作热情的指挥官,他谨慎有余而勇气不足,平时对部队要求不严,训练不力,战
争打响后又要求他的艇长们小心谨慎,节约使用鱼雷。本来就对战争感到恐惧的艇
长们接到这项命令后便更加谨小慎微,疑惧重重了。
  在甲米地遭袭的同一天,日军第14集团军先遣部队田中支队开始在吕宋岛北部
的阿帕里登陆。第二天,日军营野支队登陆西海岸的维甘。第三天,日军木村支队
登陆吕宋岛东南端的黎牙实比。三路日军分别夺取了当地机场,并向马尼拉方向进
击。麦克阿瑟正确地估计了日军的企图,认为这几次小规模的登陆行动,不过是为
了掩护那即将到来的主要行动而采取的牵制性攻击,因此,他除派小部队与之周旋
外,主力按兵不动。
  当时麦克阿瑟有限的陆军分成若干个集团防守整个菲律宾群岛,准备实现他那
不现实的滩头防御计划。其中乔纳森·温赖特将军指挥的北吕宋部队是最重要和最
精锐的部队,负责防守阿帕里和维甘的滩头阵地及马尼拉以北约110英里的林加延
湾海岸;琼斯将军指挥的南吕宋部队控制巴丹到黎牙实比的海岸;帕克将军指挥的
卢塞纳部队防守比科尔半岛;切诺韦恩将军指挥的米沙部部队防守中部岛屿;威廉
·  夏普将军指挥的棉兰老部队负责该岛全部肪务。此时,在赖以实施全岛防御的
重要支柱远东空军被摧毁之后,麦克阿瑟仍抱着他的自以为是的滩头计划不放,未
免太有点不切实际了。或许,他还期待着有什么奇迹发生:没有飞机不是还有潜艇
吗?美国最大的潜艇部队不是在严阵以待入侵之敌吗?另外,一支护航舰队不是正在
从檀香山向马尼拉开来吗?罗斯福总统不是也亲自拍来电报要他相信援兵正在途中
吗?
  然而,麦克阿瑟的一切救援希望很快就成了泡影。12月中旬,海军作战部长欧
内斯特·金海军上将在得知日本在菲律宾海域部署有强大舰队之后,命令正在前往
马尼拉执行支援任务的〃彭萨科拉〃护航舰队改变航向,开往澳大利亚,以免遭到日
本军舰的拦击。这就意味着海军将不能完成〃彩虹5号〃作战计划规定给它的维持海
上补给线的任务,当然更谈不上护卫接防地面部队及与日本舰队决战了。海军伪无
所作为实际上已经宣告了〃彩虹5号〃计划的破产,从而注定了厄运的降临。
  对海军的〃背信弃义〃,麦克阿瑟一直耿耿于怀。他后来回忆说:〃日本人对菲
律宾的封锁,在某种程度上是纸上的封锁。棉兰老还是可以通行的,而且由我们坚
守着。…幸免于珍珠港毁灭性灾难的美国航空母舰可以来到菲律宾,并且在棉兰老
的各机场卸下飞机。海军在以后两年中没有补充任何新的舰只,不是仍在作战并取
得了很大的胜利吗?……海军作一番认真的努力很可能挽救菲律宾,并阻止日本人
推向南方和东方。谁也说不好结果会怎样。〃
  此时在美国国内,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也正在考虑如何对待菲律宾的问题。12月
14日,他向刚刚到陆军部报到、担任作战计划处副处长的艾森豪威尔将军简要介绍
了菲律宾的形势后问道:〃你认为,我们目前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方针?〃几个小
时后,艾森豪威尔回答了参谋长提出的问题:〃对菲律宾的大规模支援还要等一段
较长的时间,在此之前,如果敌人大举进攻该群岛,那么驻防部队在微小的援助下
是不能坚持到底的。但我们一定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帮助这个群岛。〃他接
着说:〃我们的基地应该设在澳大利亚,我们必须马上扩建这个基地,同时还要取
得通向那里的交通线。〃马歇尔对艾森豪威尔的意见表示同意,并命令道:〃尽你最
大努力去挽救他们吧。〃
  在随后的日子里,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曾竭尽全力向菲律宾提供援助。他们动
用了1000万美元组织舰队和人员偷越日军封锁线,将有限的军用物资从澳大利亚运
往菲律宾。此外,马歇尔还命令航空兵司令阿诺德将军设法把战斗机派往菲律宾。
但遗憾的是,当人们把运到布里斯班的飞机零件进行组装时,却发现飞机翼部火炮
装置的主要部件磁性线圈不见了,结果这些费了好大劲才运去的飞机却成了一堆废
铁。
  12月21日傍晚,正在林加延湾附近巡逻的〃红鱼〃号潜艇艇长在潜望镜里看到远
处有一缕缕黑烟,铺天盖地有20英里长,正在向林加延湾逼近。这是一支拥有76艘
运兵船的庞大入侵舰队,载着本间雅晴中将的第14集团军共8万人的登陆部队。为
支援登陆,日军动用了海军第3舰队和第11航空舰队及空军第5飞行集团。
  林加延湾位于吕宋岛西海岸,这里有平缓而宽阔的海滩,内陆是一片辽阔的沃
野,坦克和其他车辆可以纵横驰骋,发挥最佳作战效能,是最理想的登陆攻击点。
麦克阿瑟正确地估计到日军发动主攻的地点,在那里部署了两个师的兵力驻守滩头
阵地。然而,威克斯的潜艇部队却几乎放弃了对林加延湾的防守,只派了一艘潜艇
去那里。当他接到〃红鱼〃号艇长的敌情报告后,才又派出6艘潜艇前去迎战。
  此时已是午夜,日军舰队已安然驶入海湾,并在海湾入口处布设了一道严密的
驱逐舰警戒线。美军潜艇只有一艘潜入海湾,并勇敢地发起进攻,击沉一艘大型运
兵船。与此同,时,在湾口外的潜艇向日军驱逐舰发动攻击,但一艘也未击沉。就
这样,麦克阿瑟的最后一支支援力量也没指望上,潜艇保卫菲律宾的计划彻底破产
了。在随后几天,潜艇一艘接一艘地奉命驶离马尼拉,哈特、威克斯等海军将领也
乘潜艇弃马尼拉而去。这种明显的逃跑行为,使麦克阿瑟勃然大怒。他在发给华盛
顿的措词强硬的电报中,指责海军没有打仗的愿望,海军将领缺乏勇气。这种尖锐
的批评导致了他与海军之间的深刻分歧,并且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在整个大战期
间,海军中没有几个人对麦克阿瑟有好印象,到处都在讲他的坏话,有人甚至讥讽
地把运输机上的两个头等座位叫作〃麦克阿瑟席〃。现在看来,麦克阿瑟对海军的指
责不是没有一点理由的。可以说,当时的亚洲舰队对保卫菲律宾几乎没有发挥任何
作用,那些潜艇艇长们虽然接受过〃处置危险情况〃的训练,但在作战中却畏敌如虎。
他们不是勇敢地去攻击目标,而是推迟拖延、不敢接敌,或是一交手就垮了下来,
寻找各种理由逃之夭夭。亚洲舰队不是在经过艰苦的努力,而是在根本没有与敌人
真正较量的情况下撤离的,这就难免要受到麦克阿瑟的指责。
  12月22日凌晨,天还一片漆黑,日军第14集团军第48师主力在舰炮掩护下,开
始在三个滩头堡登陆。温赖特将军指挥他的北吕宋部队4个师共2.8万人在滩头阻
击日军,但那些缺乏训练、装备低劣、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