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剩女重生记 作者:萦索(起点vip2013.03.29完结,剩女、权谋、平凡生活)-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歹毒都不足以形容。
  她随阮星盈进了皇宫——报仇的意愿那么强烈,玄冥老道长的谆谆告诫“你是上天的宠儿”总在她耳边回响。是了,只有靠近皇帝,靠近端宸她才能复仇!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但,她也不打算牺牲……色诱的话,太违背她做人的原则了,做不到!
  具体怎么办,她毫无头绪。只能凭着女人的直觉,进了宫廷,为了那一丝复仇的可能。
  次日,慈宁宫热闹极了。皇后过来请安时,近距离看到了传说中“京城明珠”的绝世容颜,可俞清瑶再美上十倍,她也想象不到沐天华是什么美法。所有人都说端宸迷恋姿容超凡脱俗的沐天华,如何深情,如何痴心,可她不信了,再美也不过是死了的女人,能比得上活生生的容颜?
  她盈盈下拜的时候,斜瞟了一眼俞清瑶,“给母后请安”。同时暗暗嘲讽,惠安太后也不过如此么!还以为会出什么高明的招数呢!

    三九五章 惊天之变

  惠安太后的招数老套不够高明吗?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六个月后,端宸五年的九月——亦是端宸皇帝登基第四个整年。按道理而言,端宸是赶上好时候了,他继位之初,国库虽然称不上十分充盈,可也没留下什么烂摊子,盐政改革,江南的盐商比任何时候都乖觉,每年的税款少说有几百万两银子进账,比隆正时期官员发俸禄都捉襟见肘好多了。武力上,多了北疆南疆的众多劳兵疲将,可大周的国防比任何时候都强,不惧任何外敌的侵犯。文政呢,文武百官没有激烈的党争,或是奸邪当道,正义无存,算得上政通人和了。
  可就是这样的“明君”“贤臣”,理应谱写一段佳话,创造繁荣富足的“盛世”,居然在短短两年间,爆发了三次谋反大案!第一是废太子联合原端王妃母家栾氏谋反案,其二是贵妃因妒生恨撺掇秦王矫诏逼宫案,第三,却是皇太后串联国戚连家下毒软禁帝君案!一次比一次惊天动地,一次比一次造成的后果恶劣、影响深远!
  一个皇帝,连他的生身母亲、亲生儿子,还有相伴多年的妻妾都想他死,都想推翻他当政,这说明什么?往大里说,是端宸本人不配做龙椅,往小处说,也是端宸的母亲妻妾儿子品德败坏——不是一个,而是身边亲人都是如此,不也变相说明端宸自己有错么!
  可怜广平,千挑万选选了这么个连小家家主都做不好的人当了继承者,可呕死了!若他能眼睁睁看到这一幕,怕是会从帝陵中跳出来,痛恨的掐住端宸的脖子——你个混球,老子好不容易把天下治理得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了,你倒好,看不住老婆管教不好儿子,尽让他们败坏朕的江山!
  谁也没有前后眼。广平不会知道他看错了人,百官也没想到皇太后的野心这么强大,摆布不了儿子就想逼端宸退位,立不足一岁的皇后嫡子登基!当端宸在金銮殿上呕血。精通医术的丞相诊脉发现中毒后,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查,这是肯定的。后、宫中居然有人敢对皇帝下毒,活得不耐烦了吗?弑君的罪名古往今来都是罪不容赦的。本来惠安太后是可以抹去痕迹,做得干净不留尾巴,可她忘了一件事,这宫廷中看似她地位最尊。但毕竟离开宫廷三十多年了!短短三五年内就想牢牢控制所有人,可能吗?早有人布好了局,就等着引线点燃,轰隆一声炸响!
  文武百官进不了内宫,郑重的托付长公主——以长公主的年龄并资质,皇家也只有她有绝对的威望了。凤头拐杖一举,她亲自坐镇,挑选了两队慎刑司的人跟去查探。半天时间就顺着蛛丝马迹追到慈宁宫。什么,慈宁宫不准乱闯?不错,按正常的规矩来说。乱闯慈宁宫跟弑君的罪名也差不多少了。但这不是带队的人不同么?
  长公主有什么好畏惧的,对虚空一拜,言道“陛下龙体安康,关系天下江山黎民!本宫若轻纵了下毒之人,那就是大周的罪人,死后也无颜面面对大周的列祖列宗!若是与慈宁宫主人无关,本宫愿意此生跪在父皇灵前恕罪,若是……”余下的话也不多说,直接下令,“搜!出什么事情都是本宫担待!”
  惠安太后吃亏就吃亏她是宠妃出身。先天就低了一层。而长公主呢,天家骨肉,身份高贵,和亲东夷,对大周是有巨大贡献的,此外还守寡四十年。品德好不让人敬重。前后一对比,信服后者的人自然多些。有长公主的保证,奉命搜宫的人没了顾忌,把慈宁宫的大小侍婢押着,分开看管,有的威逼利诱,有的大刑伺候,不到天黑,证据水落石出。
  连家是那位女眷进宫,怎么把毒药藏在荷包里,怎么在暗处交给惠安太后的贴身侍女,又是怎么参杂在端宸平时饮用的甜汤中——那药本是慢性毒药,无色无味,吃个一年半载的死不了,且死因就好像睡着了,查不出原因。唯一的缺陷就是跟另一味中药相冲,这才激起端宸的快速毒发。
  铁证如山!惠安太后还想抵赖,拒不承认,可长公主把连家参与的消息传到前朝,文官之首陆丞相和武官之首齐国公,宗人府并勋贵一方的人,第一次没有意见相左——虽说抄家只有皇帝下令才行,不过事急从权,未免人证物证被转移,几人担保,命京城近卫军的人行动快速的封了连家。
  连家参与的人还以为谁也不敢查皇太后的慈宁宫呢,没有想到连夜被封了,大门也出不去。不过他们不担心,因为毒药早就处理干净了,谁会把毒药藏在自家中等待官兵来搜查啊!一口咬死跟他们无关,还能屈打成招?
  这么想,原也不错,但前提是没有人出面指证连家有人购买毒药的情况下!
  这压根就是一个局,有心人把什么都埋伏好了,走街串巷贩卖狗皮膏药的道长,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侧面证实了是连家人购买的毒药——就是害皇帝中毒的特殊药粉,也是连家人送到内宫。惠安太后就算浑身是嘴,也洗不清了。
  大周历史上,也有犯了过错无声无息死亡的皇太后,不过端宸醒过来后,无论如何也不同意处死惠安。那是他 亲生母亲啊!十月怀胎,辛苦孕育,唯有端宸自己,才知道他的母亲在他身上凝聚了多少心血,耗尽了多少精力。他怎么能恩将仇报,杀亲生母亲呢!
  可这一回,百官劝谏不成,长跪不起了。浩浩荡荡进三百个穿着“衣冠禽兽”官袍的人,长跪乾清宫外,那场景,难得一见。
  经不起第四次了!第一次皇太子谋反,就该除以极刑的。就因为那次影响不大,轻巧的就摆平了。百官也不好劝皇帝狠心杀死太子,太子也曾是储君,以臣子之身议论储君的生死,非人臣之道。那时就错了。谋反还是储君吗,正如狠心毒害皇帝的,再也不能称之为“太后”了。
  惠安那一点配母仪天下!
  问题是经历生死的端宸,不知怎么想的,宁可顶着文武百官巨大的压力,就是咬牙不松口。最后还是长公主出面,想出了折中的办法——发配冷宫。对惠安来说,以太后之尊进了冷宫,可谓巨大的羞辱并折磨了,也不是非要她死才能抵消得了她犯的罪孽。而对文武百官呢,进了冷宫的太后,此生此世都是个罪人,再也没办法掀起风波了。皇帝若有空去看她,尽尽为人子的孝心,那也是没办法的。
  通情达理的,不免接着台阶就下来了。可一些偏激的,则公开叫嚷——皇帝暗弱!不然嫡皇子敢欺,庶皇子谋逆,太后也敢加害?皇帝慈悲有慈悲的好,可那是对着嗷嗷待哺的黎民百姓,对天下万民表现仁爱胸怀啊!端宸把他的仁慈都给了罪犯十恶不赦的谋反罪人,那让忠臣如何自处?
  不知不觉中,朝堂人心浮动了。而人心浮动的后果是,勤政的人不思政务,一心报效朝廷的人也思量着何为忠、何为义?读圣贤书,做贤良臣,遇到一个心慈手软的皇帝是很罕见的,但这位皇帝身后的皇子妻妾太不靠谱了,动不动谋反,且后面牵连太广了。
  连家抄家灭族!谢家抄家灭族!栾家的下场同样!
  他们是什么人?除了野心勃勃外,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本该是端宸的心腹,一个是生母的母族,一个是发妻的娘家,还有宠妃的本家,若是调和好了这些家族关系,利用他们,那端宸的江山稳稳当当,谁也不敢起了谋逆的心思。
  眼看端宸毫无担当能力,原先广平留下来的赤胆忠心之臣,还能有几分辅佐真心?
  当东夷、北狄,并南疆的蛮族叛军同时紧逼边境时,端宸倒是拿出十二分抵御外敌的决心,可惜,太晚了。大周的朝廷,不是死于外患,不是毁于内斗,而是被一连串的谋反……闹得动荡不堪,君失臣心,臣失君心。
  御花园还是一片鸟语花香,祥和平静。
  端宸听说齐景昕率领的五十万兵马不是远赴了北疆,若是掉过头来包围了京城封锁城门,他没有多少愤怒的感觉——是不是报应?他没有严惩谋反的亲子和母亲,所以真的有人来推翻他时,也没了立场斥责。
  “跟朕走。”
  端宸漫步悠悠的沿着桂花林向前走,越走越是幽静。俞清瑶不敢拒绝,垂着头,面色默然的跟随。
  也许,这是她的黄泉路吧?
  但她猜错了。
  路的尽头,是一处机关,机关下通着密道。
  “密道是通向宫外的。放心,朕早就派人检查过了,没有塌方,里面还有食物和水,你现在就走吧!不然再过几天,怕是朕……也救不得你了!”

    三九六章逃命

  “你……想救我?”俞清瑶痴痴呆呆的问。她自己都没打算活下去,在做了那样的事情后。设想中,也许端宸会看在她跟母亲沐天华长得九成相似的份上,给她全尸?可以体面的死去?
  “不然呢?”端宸凄凉的一笑。事到如今,他才知道自己做皇帝的最大失败之处——不够心狠。或许广平传递出那道旨意,逼他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