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三国马幼常-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张大人来了!”就在孙权摇头叹息的时候,门卫已经是来禀报。孙权闻言眉头顿时皱得更紧了,不过还是下令让张昭进来。

和上次慢吞吞地闹情绪不一样,张昭这次是返老还童了,几乎是一溜小跑着来到孙权的面前。刚一坐下,这个53岁的小老头子就迫不及待地开口道:“主公啊,这事情已经是到了这个时候,为何主公还不答应刘备呢?以区区一个残破的襄阳,换取庐江和淮南二地,这个亏又不是吃不得啊!”

听了张昭的话,孙权苦笑一声,却是把一封信递给他,涩然开口道:“子布啊,你先看看这个再说吧!”

张昭有些纳闷地接过孙权递给自己的信件,张昭打开一看,老脸也不禁抽搐了一下。看到张昭合上信封,孙权这才开口道:“子布啊,你也看到了,公瑾今天又发信前来催粮了,你看这件事该当如何是好啊?”

张昭不假思索,直接开口道:“我江东自去岁起,就征战连连,至今已经是十分荒弊了。而且襄阳离江东相距数百里,粮草运输极为不便。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不到今年的秋收,襄阳数十万百姓只能靠我们江东赈济。加之如今秋节将至,会稽诸郡的山越即将作乱,加上曹操很可能来夺还淮南,张飞势单力孤,多半是守不住的。因此公瑾的大军继续征战在外已是不妥,依我之见,最好还是答应刘备的要求,把大军撤回来,一则是可以协助加强淮南的防备,二来也是安抚江东诸郡,三来也是减轻百姓的负担。”

凭心而论,张昭这话并不是没道理,孙权听了之后眉头也是稍有舒展,但是随即却是皱眉道:“只是公瑾说了,江东欲成大事,必取中原和关陇。不占据襄阳,只靠我江东一隅之地,如何能进取中原?再者,公瑾说眼下关中马腾韩遂尚在,曹操未必会南下来犯襄阳。只要我们挺过这一两年,他的人马在那里站稳了脚跟,那么日后进取中原,就无往而不利了!”

要说这个时候的孙权,毕竟还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而且刚刚又在赤壁大胜一场,性格里面多少还是有一些积极进取的因素的。面对如今这个进取天下的良机,他是无论如何也是不想轻易放弃的。

不过在张昭看来,这个时候就由不得他不放弃了。听了孙权这话之后,张昭哼了一声开口道:“主公,若是此时不撤出襄阳,那岂不是坐等曹操来攻?至于关中的事,马腾韩遂虽说和曹操一向不和,但是从未真正翻过脸,谁敢保证曹操不会南下荆襄?而且就算不南下荆襄,刘备还在南郡。万一他在背后和公瑾下黑手的话,那么我大军必将陷入两面受敌的局面,不可不防啊!”

听了张昭这话,孙权的心里又开始打鼓了。张昭对孙权极为了解,看他的表情,张昭就知道他还是在为难,当下索性是不再劝什么,直接就告辞了。看张昭远去的背影,孙权长出了一口气,但随即又是一脸迷茫。

就在这时背后一阵脚步声传来,孙权回头一看,却见一人缓步从屏风后面出来,正是他的叔叔,已经年过半百的丹阳太守孙静。丹徒县隶属于丹阳郡,这位丹阳太守的府邸,和孙权居所也不过数步之遥。

“仲谋啊,是不是为了公瑾的事情在烦心啊?”看孙权愁眉不展,孙静也是轻声问道。

“是啊,叔父大人,你说此事该当如何是好啊?”孙权长叹一声道。孙权自己的老爹孙坚在他九岁的时候,就挂在了江夏,他几乎是由孙静一手带大的。在他面前,孙权也是从来不摆什么吴侯的架子。

“我适才在后堂都听得清清楚楚,依我之见,子布所言不无道理啊。此时我江东久经征战,实在是不适合继续再纠缠下去了!”孙静也是赞同张昭的观点。

连续两个重量级的人物意见和周瑜相左,孙权这心里也是逐渐有了谱,不过他还是问道:“叔父所言不无道理,但是就此失去横跨荆扬的局面,岂不可惜?”

“虽然不能横跨荆扬,但是能够一举夺取淮南,我江东此番出兵,也就不能算亏了!至于荆州嘛,以后有的是机会。”说到这里孙静忽然压低嗓音,看了看周围,确定没人之后,这才开口道:“再说了,如今公瑾一直带兵在外,几乎与我江东分庭抗礼。长此以往,难道就不怕生出什么祸端吗?”

“嗯?”听了自己叔父的话,孙权的眉头顿时就又皱起来了。

第八十二章曹操的用意

不说此刻淮河之滨风起云涌,此时于禁派出的使者,一路上马不停蹄,终于是来到了汉中前线,将于禁的紧急文书送到曹操手里。无弹窗更新快

事实上,正如马谡所预料的一般,这一次曹操之所以要挑选这个不是很成熟的时机,主动出兵攻打汉中,为的就是趁着自己还算是有几分力气,把这个可恶的刘备干掉。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很多方面的考虑。

曹操最近的日并不能算好过,丢失关陇以及一系列的军事上的失利,对他而言还只是疥癣之疾。真正让他揪心的是,几个儿之间由于嗣位继承引发的矛盾,已经是越发明显了。甚至就算是在他贬了曹丕之后,也还是愈演愈烈。

曹操的几个已经成年的儿之中,除了早年战死于曹昂,剩下的就是现在的长曹丕、三曹植和二曹彰可以继承嗣位了。三个人各有所长,但也是各有各的短处。大儿曹丕行事稳重,处理事情手段老道,曹操本想把他培养成为自己的继承人,一直以来自己在外征战的时候,都是让他在后方替自己打理一应的政务。没想到这次曹丕居然弄出这些事情来,不止是坏了自己破敌的大事,而且还要趁机打压自己的兄弟,对曹植痛下杀手,一切的一切都让曹操伤透了心,因此不得不顶着重重压力,将他罢黜为一个小小的县令。

二儿曹彰。近年来一直是在边疆军中效力。立下了不少功劳,在军中也是颇得将士们拥戴。但是曹操几经接触之后,却感觉这个儿勇则勇矣,处理起政务来的水平却是一般,而且政治头脑更是不怎么样。一旦让他当了老大,万一碰到一两个司马懿这样的臣僚,只怕被他卖了还在帮忙数钱。

这两个儿都被排除掉之后,剩下的唯一的合适的候选人,就是自己的三儿曹植了。说到这个儿,曹操也是情绪复杂。要说曹植绝对是天才。头脑比起自己好了不止一点半点。问题是天才往往都是任性的,曹植最大的问题就是性情太过放纵,过惯了置酒高歌的富贵公的生活。想要他沉下性情,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曹操此番出征,就把他留在许昌,也是想趁机考察一下曹植的能力,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培养。

想得很美好,但是操作起来难度还是不小。自从他决意培养曹植开始,就陆陆续续有人进言,劝说曹操不要废长立幼,以免重蹈覆辙,其中不乏一些追随曹操多年的亲信大臣,就连曹仁、夏侯惇这样的元老也忍不住进言。一时间搞得曹操也很为难。相比之下,老朋友刘备却没有这样的烦恼,左右也就是那个宝贝儿刘阿斗来继承他的嗣位,全然不需要做太多思索。而且对方现在的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一旦自己有个好歹,无论三个宝贝儿里面谁继承嗣位,结局会如何?

要知道,那可是一个从黄巾时代存活至今的大头啊,顽强的生命力绝不在自己之下,论百折不挠的精神甚至犹胜自己。一旦自己撒手人寰。天知道这三个儿会不会像昔日的袁氏兄弟那样内讧,被刘备趁虚而入。万一真闹出这样的笑话来,那还不叫九泉之下的袁绍笑死?因此他必须鼓起最后的力气,把这个祸端解决了。然后把一个安安稳稳的江山,交给自己最信得过的儿。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执意在这个并不是很合适的时候,尽起大兵来攻打汉中。

因此在接到于禁的例行通报之后。曹操并没有太当回事,甚至没有召集臣僚们商议一下这件事,只是指示于禁全权负责此事,自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和刘备争夺汉中的战斗中来。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决定会让他后悔半生。

而另一边,关羽和马谡在率军离开了襄阳之后,沿着汉江一路顺江而下,终于是在江陵鸟枪换炮,换上了这一年来由陆逊在巴东郡所打造的大楼船,一路浩浩荡荡地沿着长江水道,往江东地界开去。

“奶奶的,这大船就是不一样啊!”登上一艘大楼船的顶层,马谡使劲地跺了两下脚,感觉自己脚底下的木板还是很坚实的。'~'

“伯言,这就是江东的大楼船了吧?”马谡扭过头去,却见陆逊正好是登上最高层的甲板。他们所在的这艘船正是关羽的指挥舰,也是整个舰队之中最为高大的几艘战船之一。

“这个嘛,这几艘船说是,楼船确实不假,不过只是一般的楼船,还不能算是大楼船!”陆逊详细介绍道:“真正的大楼船,一艘可以装运兵员多达2000余人,而现在这艘船,大约只能搭载大约1500人。”

“既然如此,那伯言你为什么不打造大楼船呢?”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却是在他们背后响起,扭头看去,却见正是关平施施然走来。

陆逊耐心甚好,当下也是继续解释道:“江东的大楼船虽然是高大威猛,但是其不耐风浪也是一大弊端。我陆家自上代家主,先叔祖陆康时起,便不再打造这样的大楼船了。现在这艘船,乃是我综合了先前的一些船只的造型,在此基础上还经过一定的改造,这才打造而成的。虽然一次所能装载之人偏少,但是抗拒一般江中的风浪还不是问题。就算是夏日仓促遇上大风浪,只要操船之人技艺精熟,也可以从容地靠岸停泊。”

“原来如此!”关平这才恍然。马谡想起上次的长江之战,以甘宁这样纵横江湖数十年的老练水手,在碰到大风浪之后,几艘大楼船居然都是翻沉,看来原先的大楼船在抗风浪方面。确实是有些不足。

突然马谡想起前世看电视剧《水浒传》时。里面高俅和刘梦龙所打造的那种海鳅大船。那种船和现在陆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