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就跑。日本人划着小船,准备火烧“赤壁”,给美国军舰点厉害。美国人一开炮,打不着日本船,太小了,炮弹掀起的浪,就把日本的船全弄沉了。日本人明白,这回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对手。
中国闭关锁国的时候,对外界的事情不屑于了解,英国在哪儿关我什么事,我知道这个干吗啊?日本不一样,每一艘来日本的船和日本归国的船,都要给幕府交“风说帖”,哪怕道听途说的事都可以,在国外有什么见闻,现在世界形势怎么样,你必须给我个交代。幕府利用这个来了解外部,虽然它闭起了国门,但对外部世界并不陌生,所以日本人一看就明白了,这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我们打不过人家。人家的船是蒸汽动力,几层楼高,自己那小船,还没有人家一片螺旋桨大呢,干脆别打了,开关!这一开,国门就被打开了,西方列强开始侵略日本。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日本有什么可侵略的?要啥没啥,市场、原料它哪有呀?
被侵略中的日本,处境跟中国一样。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通商口岸租地造屋……但是今天日本人提起佩里,热泪盈眶,认为是开国恩人。如果没有佩里打开日本大门,我们还是那样闭关锁国。日本国内给佩里立像,立纪念碑,纪念碑上写着: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佩里登陆处,落款是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每年将佩里登陆的日子,作为日本的狂欢节,老百姓扮演成佩里威武的样子。小日本太搞了,真想得开,谁打败了我,我跟谁学,我玩你的东西,还能玩得比你更好。咱们一说辉煌就是四大发明,但是我们发明了火药,人家打响了鸦片战争,什么都是我们发明的,但是人家都玩得比我们好,还能战胜我们。而小日本的国门一被打开,日本人就更了解外部的情况了,认识到再这样统治下去不行。特别是有的日本人认识到幕府统治是日本发展的最大阻力,于是掀起了倒幕运动。
日本的倒幕派是以中下级武士为首组成的。1860年,一艘叫千龙丸号的日本船来到了中国上海,船上有后来明治维新的几位领导者。他们到上海一看,中国人住的地方,房屋低矮、污水横流,华人衣衫褴褛,面有菜色,看见洋人就点头哈腰。而洋人衣着光鲜、屋宇壮阔、街道整齐,下水道、排水沟之类的弄得特别科学。再一看清军士兵装备的武器低劣,日本武士说,给我一万铁骑,纵横大江南北,打这兵,一万人足够了。日本武士的发型比较怪异,英国兵没见过,围着看,中国人就够搞的了,男人留根大辫子,日本人更搞,发型更酷,非主流啊。英国人上来就要夺日本武士的刀,日本武士对刀比对他老婆都好,就是卖老婆,也不能卖刀。英国兵想夺,日本武士把宝刀拔出来,随手一挥,英国兵手中的枪全都给砍断了,削铁如泥!阳光下的宝刀,晃得周围人都睁不开眼。中国兵手里的刀砍树都会崩,破铁片子怎么跟人家的百炼精钢打仗?日本人认识到,我们跟中国学了一千多年,唐化了一千多年,现在中国被洋人打成这样,“不虞清国疲弱之至斯也”,再跟他学,没好下场,必须改弦更张,学习欧洲。当务之急,打倒幕府。
倒幕派形成之后,就开始进行倒幕战争,推翻幕府的统治,建立了以睦仁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日本天皇的年号都取自中国的古籍,明治天皇的年号就是出自《易经》:“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昭和”出自《尚书》:“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今天平成天皇的年号出自《史记》。他们学会了中国文化之后,背信弃义、忘恩负义。
四大绝招练体格
明治政府成立,通过战争的手段推翻了统治日本长达265年的德川幕府,开始了明治维新的措施。
明治维新的措施,第一就是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原来的大名被废掉,这事中国在秦始皇的时候就开始干了。日本在中国唐朝的时候取法唐朝的制度,推行大化改新,也是这么干,实行中央集权,但是不到200年。武士阶层崛起之后,长达六七百年的分裂,到了明治维新,废藩置县,中央委派知事管理地方。日本国今天的行政区划是一都一道二府四十三县:一都是东京都,一道是北海道,二府是大阪和京都,还有四十三个县。都府道县的级别,相当于中国的省,实际上日本一共就中国一个省那么大,所以你到日本会发现县长比市长级别高得多,县长叫知事,跟我们过去的知县一样,而市长相当于咱们的区长。二战以前,日本的官员是有品级的,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知事是正二位,市长是正六位。废藩置县,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统一的市场。
四民指的是原来的士、农、工、商,维新时日本把农、工、商合并成了一个族。明治维新之后,社会等级划分为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皇族就是皇室贵族;华族就是原来的大名、明治维新的功臣,有爵位的;原来的武士称之为士族;原来的农工商都称为平民。除了皇室不跟平民通婚之外,剩下的三个等级可以通婚,身份也可以转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四民平等。四民平等能够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其实不光提供劳动力,也提供资本家。武士阶层的俸禄由朝廷出资赎回,武士拿这个钱去经商。原来商居四民之末,这个阶层是很被人看不起的,武士又不会经商,所以中下级武士往往大量破产,破产之后又没有固定的俸禄收入,他们就只能出卖劳动力。而高级武士和原来一些大名们,俸禄被国家赎回,给的钱比较优厚,他们就可以投资、做买卖。这样日本的资本家阶层和劳动者阶层,通过四民平等,都得到了壮大,所以这两项措施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充分的自由劳动力。
原来日本的土地是不允许买卖的,明治维新后,土地变成私有,承认了新兴地主的土地私有权,也就解决了土地问题。由原来的等级占有变成了绝对私有,只要有钱,想买几亩买几亩,想买多少买多少,这就叫解决了土地问题,至于这地在农民手里还是在谁手里,不是资产阶级革命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日本也就确立起了小农经济,对工业发展是有阻力的。
第二点措施就是殖产兴业。1871年,日本政府派出一个高级代表团,右大臣(相当于首相)岩仓具视,率领着名的岩仓使团,与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伊藤博文等重要官员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访问了欧美十几个国家,探求改革之道。这个使节团的官员总数占了明治政府高官总数的65%,所花经费占到当年日本政府财政支出的2%。他们对于西方发达工业文明的表现是始惊,次醉,终狂。一开始看到西方发达的物质文明,他们表现得很惊讶,人家都过上这日子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咱还灯笼呢;次醉,看到这些太刺激了,就晕了,陶醉了;终狂,最后发狂,我们日本也要学习,也要做到这些。
受了刺激的日本人,坚定不移地要把国外好的东西移植到日本国来,发展日本的经济。中国在1875年派出了第一批驻外使节,正使郭嵩焘还好一点,副使到了外国之后,这儿不好,那儿不好,哪儿都不如我们大清,出去老挑人家短,这样的话你跟谁学?反过来看日本,全面地学习西方,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大搞殖产兴业,最高明的一招就是扶植私人企业。中国的洋务运动也是学西方,但洋务派的企业都是官办,官办企业发展起来后,对私人企业进行打击、打压,怕私人企业跟它竞争,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官与民争利。为什么说洋务运动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呢?因为它不但对私人企业不支持,相反还压制。直到甲午战争之后,朝廷才不压制私人企业,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如果说朝廷彻底抛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得到实行新政的时候了。
而日本国在明治维新一开始,就对私人企业进行扶植。因为私人资本薄弱,所以政府兴办工厂,兴办工厂之后低价卖给私企,基本上跟送差不多。比如日本的兵库县造船厂,国家投资59万日元,创办了这家造船厂,那会儿日元是银洋,不像现在这么不值钱。若干年后,这个造船厂的固定资产有110万日元,账面上的流动资金是9。1万日元,还有造好的3艘船,所有这些东西,以12。5万日元的价格,卖给了三菱,实际上相当于白送给它了。三菱拿到这个造船厂之后,用了半年时间,就垄断了从日本到上海的航线。又过了一两年,基本上远东地区的海上航运都被三菱公司给垄断了,原来处于优势的是英国的太古轮船公司。你想,政府扶植私人企业,私企发展起来,政府就只管收钱,工人下岗了,也不会上市政府门口坐着去,那得上三菱他们家门口坐着去,跟政府没关系。二战以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也搞国有制,但没有一个国有制企业能搞好。不是自家的东西谁都不心疼,就这么个道理。所以发展扶植私人企业,对于国计民生的贡献是相当大的,这一点日本人是很能整明白的。
第三个措施就是建立新式军队。明治维新的目的是要富国强兵,日本建立起了一支所谓的皇军,效忠于天皇。原来的日本军职被武士垄断,明治维新之后废除了武士佩刀的特权,变成了什么人都可以参加到军队当中,形成了义务兵。这样一来,就出问题了。武士大量破产,他们只会打打杀杀,最希望的就是在战场上出人头地,让他们到工厂开机器去,或者让他们到村里种地,这活儿他们不爱干,所以武士纷纷加入到日本军队当中。日本的军队虽然是现代化装备,但他们的思想意识水平,基本上还停留在战国时代,强调武士道精神。日本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不是以善战闻名,而是以野蛮闻名,虐杀俘虏,虐待平民,这干得最来劲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世界各国军队军纪最败坏的就是日本皇军。德国军队胡作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