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功夫之王-第6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明报》之外的其他报社都在报道关于王小虎“发展路线错误”、“不知天高地厚”、“协和国际距离倒闭不远”的各种风言风语。

协和国际内部也是先经过一阵小小的恐慌,只不过这点恐慌并没有持续半天,因为员工们看到老板依旧悠闲的上班下班,年底的工资和各种奖金、福利照发不误,他们的心立刻安稳下来。

不为别的,跟着虎哥闯荡了快十年了,若是协和国际真如外面传言的那样危险,高层们早自乱阵脚了。

于是大家该干嘛干嘛,做好本职工作,然后领着薪水高兴的回家置办年货准备过年。

王小虎也正忙着置办年货,这几天和妻子把家中的装修风格调整了一番,较之以往那种简约的风格,多处一份优雅和厚重。

换做几年前的话,王小虎绝对不会操心这些事情,毕竟家里有赵雅芝这位贤内助操持,还轮不到他操心的份。

今年不同,一是岳母大人多次叮咛:你们马上要踏入而立之年,家中的装饰和格局必须要换一换,这叫而立翻身大装修。

王小虎也不知岳母从哪听来这种荒唐的说法,不过他还是很照做,况且李小龙一家人也会住进来过年,不把家里收拾的温馨点不像话。

接连忙活了好几天,王小虎这才松了一口气,正坐在新置办的沙发上休息呢,阿宝进来说:“虎哥,有位余先生想见您。”

“余先生?”王小虎眉头一挑,心道不会是余永健吧?

好像在他的记忆中,也只有他一个人姓余。

“快快有请。”王小虎忙道,又让祥婶准备好茶点。

听的院中传来脚步声后,王小虎起身出门迎接。

“想不到还真是余老来了。”

余永健呵呵一笑:“无事不登三宝殿,我长话短说吧,我是来问问你究竟想要怎么样的。”

“嗯?”王小虎一愣,邀请余永健坐下后问道:“这话从何说起?”

“小虎,难道你不看外面的新闻吗?”余永健说。

王小虎这才恍然大悟,笑着说:“看那些东西做什么,尽是胡说八道的东西,看了还生气,不如不看。”

余永健闻言连连摇头:“你是图了清心,却害我担心了好久呢。”

“余老,你担心什么?”王小虎稳稳给他倒上热茶问道。

“现在外边传什么的都有,我真不明白你究竟是怎么想的,这样下去对协和国际的声誉不好。”

余永健说:“香港电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好不容易迎来第一个黄金发展年,而协和国际又是香港电影的龙头,我不希望看到刚刚腾飞的巨龙忽然没有了龙头。”

“呵呵。”王小虎喝了一口茶,他还真没有想到第一个上门来劝说自己的人会是余永健。

要说余永健算是香港电影的元老级人物,对香港电影的热爱有种令人敬佩的痴狂,特别是在他当上《电影双周刊》主编后的几年时间中,不仅将电影评论引向正面发展的渠道,还为第一届金像奖各种评选规则制定倾尽心血。

而且刚才他所说的那些话,句句透着他对香港电影的热爱,和对王小虎做出这样决定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的担忧。

第一集与龙共舞744金像奖主席的良苦用心

744金像奖主席的良苦用心

余永健从不到二十岁就投身香港电影发展的事业,可以说他见证了香港电影从峥嵘到黄金阶段的整个发展历程,当年有太多的电影大公司因为走错了路线相继销声匿迹。

余永健从来没有见过哪家电影公司如协和国际这样,从一开始成立就高歌猛进发展成为香港电影企业的龙头,并同时影响中国大陆,辐射整个亚洲,进而在好莱坞这样的电影王朝中站稳脚跟。

加上香港第一届金像奖顺利举办,对提高香港电影在东南亚的主导地位更加坚固。

作为香港金像奖主席,余永健非常不希望协和国际出现任何问题,正是鉴于协和国际发展的势头过快过猛,膨胀的让人吃惊,所以才让他隐隐搞到不安。

“小虎,说真的,我不敢想象香港电影群龙无首会是多么可怕的样子。”余永健满脸写着担忧和后怕说道。

王小虎点点头,他能理解这位香港电影元老的此时的心情。

“余老,其实香港电影发展到现在,已经不需要我做太多的干预,这也是我为什么强烈要求自己执导的电影不参与香港金像奖的主要原因。”

余永健却是摇摇头:“现在缺了谁,也不能缺少你,即便是你不参加金像奖,也能为香港电影做出榜样作用,大家都会以你为奋斗的目标。”

王小虎没料到他会这样固执,固执的有些可爱。

轻轻的笑了笑后,王小虎说:“也许我现在解释太多都是无用功,不如余老且先看着我可劲的折腾,真要是折腾的不像话了,您老再来劝我。”

“那时候恐怕说什么都晚了”余永健面带苦涩。

“对我而言没有晚的时候,一切尽在我的掌握之中。”王小虎嘴角浮现一缕自信的微笑,笑吟吟的对余永健道。

“哎”余永健叹口气,忽然站起来说:“小虎,我带你去个地方。”

“去哪?”王小虎说。

“跟着我走就行。”这个固执的老头也不说去哪,拽着王小虎上了汽车,跟司机嘀咕了几句后,车子开始出发。

汽车并没有离开多远,而是渐渐驶入九龙塘和新界沙田的大围之间。

“到了,就是这儿,我们下车吧。”余永健说完率先下车。

王小虎一头雾水也跟着下车。

映入眼帘的是王小虎再熟悉不过的一座山,看着山前那一栋栋破旧的棚户区,王小虎回想起11年前自己刚刚穿越的光景,那时候自己和元彪就是在这儿租了一间阴冷潮湿的小房子。

“狮子山?”王小虎苦笑着对余永健说:“您老带我到这儿来做什么?”

余永健并没有答话,而是抬手指着山前那些在为春节忙碌的人说:“小虎,你看到他们没有?他们是我们香港在最下层努力拼搏和挣扎的人,虽然他们一年的薪水可能不如你一天的所得,但是他们依旧没有放弃。”

王小虎点点头,因为他也是从草根阶层一步步爬上来的,自然明白其中的酸甜苦辣。

“你知道这座山的名字,但是你明白这座山代表的含义吗?”余永健问道。

“当然知道,对每一个香港人而言狮子山代表着香港的精神高地,有狮子山在,精神就在,香港就在”

王小虎说完这句话,顿时明白了余永健要带自己来狮子山的用意。

虽然王小虎的精神世界中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地地道道的香港人,但是他的躯壳,他的产业,他的家庭,他的一切一切都是在香港。

作为香港人中的一员,他知道狮子山代表着太多的含义,综述起来就是狮子山精神。

说起狮子山精神,应该追述到李小龙刚刚去世的1973年,那时候香港电视台开始播放一部单元剧《狮子山下》,历经10个年头这部电视剧一直在播放。

为什么一部单元剧能吸引港民观看,其实很简单,因为它讲述着香港普通市民逆境自强的励志故事。

物化的狮子山,百多年间,见证着香港由一个小渔村到今日经济腾飞时代的大都市艰辛历程。

精神化的狮子山,鼓舞着几带香港人顽强不息。

香港从一个寂寂无闻的小渔村,演变成举世知名的东方之珠,离不开香港精神。

许多老一代的香港人当年身无分文,白手起家,发挥聪明才智,历尽千辛万苦,创造了辉煌业绩,离不开香港精神。

“步入70年代后那些在香港出生的孩子已经成为香港社会的主要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浮躁、投机、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等负面的东西都在考验着青年一代。”

余永健一边说着,一边看着王小虎。

“小虎,不管你做出如何的决定,我希望你在困难的时候能记住狮子山精神,如果真的失败了,也希望你会哼唱《狮子山下》。”

余永健说罢,忽然对着狮子山高声歌唱:“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随,无畏更无惧,同处海角天边,携手踏平崎岖。。。。。。”

在那一刻,王小虎发现这位老人当真是用心良苦,他知道无法劝说自己改编主义,续而带自己来到狮子山下,用狮子山精神,用这首所有香港人都会吟唱的主题曲来鼓励自己。

“余老,谢谢你。”王小虎真诚的说道,他被余永健感动了。

回到自己的家里后,王小虎感觉心里边沉甸甸的。

坐在书房中良久后,他拿出那份已经易稿三次的《叶问2》认真翻看着,“也许应该在剧本中增加一些狮子山精神,那样会更加贴切吧。”

正是余永健的启发,让他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叶问携妻带子来到香港后,香港外来人口压力巨大,英国殖民者对中国人充满了各种歧视,这个时候国人能做的就是湍急,你帮帮我,我帮帮你,慢慢的熬着,这就是狮子山精神,也是中国几千年来的隐忍精神。

王小虎这样想着,抽出钢笔在剧本几个地方进行着第四次局部修改。

。。。。。。

腊月二十八,李小龙、琳达、李国豪、李香凝一家人从西雅图来到香港。

王小虎和妻儿亲自到机场迎接。

“嘿,泰格,angel,我们有很久没见了。”琳达笑着走过来,先和赵雅芝热情的拥抱,又和王小虎轻拥了一下,这才抱起王嘉恩说:“这是你们的儿子吗,比照片上还要精神,还要帅气,简直和泰格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琳达姐姐好。”王嘉恩笑嘻嘻的打招呼。看得出来,小家伙对任何女性张口姐姐闭口姐姐的,难怪被很多女人宠爱着。

“哈哈,你儿子比你的嘴巴甜多了”琳达笑着对王小虎说。

王小虎无辜的耸耸肩,对于儿子这种天生的本能,他也没法说什么。

李小龙悄悄对他说道:“我和琳达办理了结婚手续。”

“。。。。。。”

“用另外一种身份。”李小龙见王小虎不解,忙解释道。

“哦,反正不会有人起诉你们重婚罪。”王小虎笑着说。

就在这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