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功夫之王-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正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邵逸夫非常感慨的说道:“我算是明白了,文艺片如果想要卖座还可以拍成这个样子。”他并没有说王小虎投机取巧,更没有说王小虎剑走偏锋,而是很羡慕的口吻赞扬着王小虎。

王小虎闻言咧嘴一笑:“如果不是为了给《最佳拍档》错开放映时间,我会选择年后上映的,不过也没有关系,毕竟年后我就忙碌起来了,再说,最终的票房如何还是要看台湾市场的。”

王小虎这时候表现出的谦逊,让邵逸夫暗中点头,“我记着你说过,台湾才是文艺片的天堂。”

比起香港同时代“乱花迷人眼”的耀眼明星,台湾的明星更多拥有“在水一方”的优雅气质。一部部琼瑶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在荧幕上展示着曲折的爱情故事,成为台湾人注目的焦点,而秦汉、胡茵梦、归亚蕾、林青霞等明星效应,也使得爱情文艺片的制作热潮持续增温。

台湾电影进入了琼瑶时代,脱离现实生活的爱情剧大行其道,与之相类似的便是此时也同样流行,被称为靡靡之音的流行歌曲,这些歌曲是琼瑶电影的典型伴奏。

所以王小虎才有了台湾是文艺片天堂的说法。

“你可能还不知道吧,很多人已经把你称之为香港文艺片崛起的代表人了。”邵逸夫笑着拿起一份报纸,赫然是金庸在《明报》个人专栏发表的一篇名为《阿郎的故事为本地文艺片复苏吹响号角》。

“《阿郎的故事》讲的不仅仅是父子,不仅仅是爱情,也不仅仅是家庭。他讲的是一个曾经狂傲的浪子在年华凋尽之后,懂得了自己的错误,却没有失去自己的激情。我老是觉得,一个男人如果真正深爱一个女人,一定会近乎赌气地去搏击一次,去证明自己灵魂里永远燃烧着的火种……即便他已为人父,已然苍老,已然需要帮持。”

王小虎看到这里,一下子笑了起来,看来金庸是把电影中的阿郎无形中和自己划上了等号,要不他怎么说:“年轻是一把双刃剑,它让人可以尽情地对自己进行自我原谅,自我放纵,沉溺于声色犬马的享受中,往往会在你进入而立之年的时刻,运用健康、财富等种种似乎是某种冥冥中的惩戒施加要命的一击。该片背后阐述大量的人生道理,融教育意义与商业元素于一体,不能不说,为香港文艺片复苏吹响了号角”

正如佛祖一语点化那样,金庸从《阿郎的故事》中品味出很多别人没有看透的东西,接下来他会如何与长子査传侠之间的关系,王小虎不得而知,毕竟他能做的仅仅是这些,至于事情最终向什么方向发展,他不知道,不过潜意识中,他希望金庸能够用实际行动化解这场悲剧,毕竟,中年丧子对任何人的打击都是足够沉重的。

“查先生还真会给我施加压力,文艺片复苏又谈何容易啊。”王小虎苦笑着将《明报》放在桌子上,换了一个话题说道:“六叔,回头在TVB成立一个单独的节目组吧,配合《电影双周刊》的发行,嗯,就像上期咱们做的《欢乐今宵》谈话互动节目那样。”

“怎么讲?”邵逸夫微微一愣。

“我先给你大致说下这个谈话互动节目的安排方式吧,每期邀请一位文艺界或者娱乐界的明星,与主持人、现场观众一起回忆过去的艺术、过去的生活,讨论人生与世界。”

这是王小虎借鉴前世看到的《艺术人生》节目套路,他继续补充说:“找一个煽情点的主持人,运用戏剧元素…分幕、布局、道具等,深入挖掘艺术家身上的闪光点和矛盾冲突、八卦,使整个节目层次分明,相信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会对这些感兴趣的。”

借鉴并不等于照办,毕竟这种东西过于超前,他必须要考虑到香港本地文化的特色,可以想象的是,这种借鉴最终会发展成为港味十足,将《艺术人生》港化,未尝不是一种创新。

“不错”邵逸夫想了想后,非常赞同的点点头,虽说王小虎借《欢乐今宵》宣传电影的方式很吸引人,但是远远不如这个建议来的更直接,明星们的隐私八卦,不正是提高收视率的法宝吗?

第一集与龙共舞453让文艺片王朝自愧不如

453让文艺片王朝自愧不如

《阿郎的故事》上映30天时,本地票房突破635万港元,这已经让很多从事文艺片拍摄的人高山仰止,想当初他们还为票房超过100万而庆幸欢呼,但是人家王小虎却已经突破了600万大关,两者比较,王小虎的境界超出了他们6倍有余。

这样好的票房成绩,大大的刺激了香港本地的文艺片市场,更多的电影人开始意识到文艺片所带来的巨大魅力,特别是那些早就从事文艺片的电影人,他们多次带领公司员工,抛弃之前的有色眼睛,非常虚心的走进影院被一次又一次的感动的稀里哗啦,这还不算,很多员工都被要求写观影总结,听说这种手法是从王小虎那里流传出来的,能很好的提高剧本创作水平。

剧本,就是剧本,《阿郎的故事》再次向同行们展示了剧本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

影片真的很成功,巨大的票房利益让协和上下传出阵阵喜悦,虽然这个数据较之王小虎记忆中的3000万大关有较大的差距,但是他执意这样做也有明确的目的,就是为了捧红周润发,提携周星驰和吴孟达,如今这个目的已经圆满的完成了,票房价值则是顺手牵羊的成果。

被誉为“吹响香港文艺片复兴号角”的《阿郎的故事》在台湾也获得了很大的轰动。在充斥着琼瑶清纯爱情片的狭小空间里,《阿郎的故事》愣是用强悍的力量撕开一条缝隙,这条缝隙在首映当天就彻底的膨胀,用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台湾各大影院攻城夺池。

自从嘉禾被协和、邵氏联手收购之后,台湾本地的商业电影一直由两家公司提供,而最初和王小虎关系并不是很好的田氏集团,也在王羽的撮合下改善了彼此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协和公司所展现出来的强大实力,由不得田建仁不低头,更何况在王小虎有意无意的授意下,王家兴得到了充足的资金开始加快对台湾本地院线的收购计划。

在香港电影的步步紧逼之下,台湾电影市场势必要想方设法的赶上香港电影人的节拍,虽然他们很努力的在进行着,但是“郎”来的时候,台湾电影市场还是引发了相当大规模的地震。

上映一周,《阿郎的故事》斩获130万台币,这样的成绩也许在台湾并不算最高,但是却让一向以文艺片傲居的台湾电影人羞愧的抬不起头来。

他们可以说《阿郎的故事》里边还是包括充满铜臭味的商业元素,他们可以说这样的父子感情戏很老套,他们甚至还会说结尾的部分显得太牵强了,但任由他们如何的贬低这部影片,就是不能阻挡观众们走进影院中观看的势头。

“我不理解那些影评人为什么贬低《阿郎的故事》,我看过,很感人,可以说前面我是笑着看的,后面,我的眼睛一直在模糊状态,到结尾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一名台湾市民对于当地影评人大肆贬低该片表示强烈的质疑,他们认为这样的影片是非常好的代表作,既能欣赏到与众不同的文艺风格,又能感受到主创团队精心编排的人生哲理,这样寓乐于教的作品竟然被贬低成商业垃圾。

观众们不理解,不满意

“不要这样评价这部影片好吗,这样显得我们本地电影人好没有素质,如果你们有这样的能力拍出比《阿郎的故事》更感人的电影来,我们也会不遗余力的支持你们”

“吃不到葡萄就不要说葡萄算,有本事你们也拍一部,不要整天在这里耍嘴皮子真怀疑你们是否认真看过,如果你们看过之后肯定不会这样说,因为即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为阿郎所感动”

台湾同行们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有将“郎”赶走,甚至起了助涨声望的反作用,他们骂的越凶猛,观众们走进影院中观看的也越多,这样奇怪的现象致使《阿郎的故事》在30天的时间内,票房突破了376万台币的恐怖数据

哪怕是琼瑶的电影也未必有这样强悍的票房成绩

1973年,60年代琼瑶片的重要导演李行心情复杂地回来拍下了打破票房纪录的《彩云飞》、《海鸥飞处》、《心有千千结》。让琼瑶跻身台湾最卖座的小说改编女王,在她开始写作的时候,不再是一位作家单纯写作的状态,而是预计到了改编电影的可能,有的甚至是专为导演的设想而写。而70年代中期开始,一般都是小说出版时,电影就已开拍,小说封面上的主人公画像,就已经是以电影中的主人公为模特。

琼瑶可谓风光无限,但是如今,王小虎执导的《阿郎的故事》以强势的态度登录台湾电影市场,前有各大院线互相支持,后有周润发、张艾嘉等人在台湾各市进行循环宣传,又用强悍的票房数据打破了琼瑶统治下的文艺片王朝。

裂痕出现了,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扩张,让台湾电影人真真切切的品味到香港电影的霸道之处,原来香港人不仅能拍出叫座的商业片,还能拍出感人至深的文艺片,而且,而且还能如此卖座,你让这帮沉浸在自己虚拟构架的王朝中的台湾电影人如何受的了

身在香港准备忙活过年的王小虎,很快就接到了王家兴的电话通知:《阿郎的故事》很有可能获得金马奖提名。

这个消息让王小虎高兴了很久,浑身上下透着舒爽的因子,不为别的,提前13年让《阿郎的故事》上映,本身就令周润发的影响力缩水很多,如果再不拿一个金马奖来安慰发仔的话,王小虎本人都过意不去,不过这个时代没有人知道《阿郎的故事》在另外一个时空所取得的3000万票房,如果让他们知道的话,肯定跌碎一大片的下巴。

王小虎腰间系着围裙,最终哼着《你的样子》曲调,不亦乐乎的为妻子煲保胎汤,随着预产期一天天的临近,他也将公司所有的事情全权放手,反正现在也快过年了,他索性在腊月二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