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昨天怎么回来的啊?”我明明记得昨天晚上我跟踪了那个神秘女子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古宅的啊,是古槐大街77号,我还记得清清楚楚。
老姐用一个古怪的眼神看着我,说:“怎么回来的?当然是走回来的啊!”
“我一个人?”我立刻追问。
“是啊,你一个人啊!”老姐又想了想说,“不过你昨天晚上回来的时候脸色非常不好,白得吓人,我问你怎么了你都不理我,径直就躺床上睡着了。还是我帮你脱的衣服,盖的被子哪!”
“是吗?”我尴尬的笑了笑,看来昨天晚上的事情应该并不是在做梦,可是自己怎么就回来了哪?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我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难道自己真的的了健忘症吗?
“你想什么哪,看看都几点了?”老姐把闹钟一下子摆到了我的眼前,然后,就是我哇的大叫了一声,连滚带爬的进了厕所。
我坐在了出租车上,望着窗外的景色,又看了看手表,希望不要迟到了才好。古槐街77号,我心理默念着这个地址,虽然来这个城市不到三年,走的地方也蛮多了,可为什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古槐街哪?
看着身边的出租车司机,好象是四五十岁的样子,人家不是说出租车司机就是这个城市的活地图吗?打定主意,我装作漫不经心的问:“师傅,您开出租车有些年头了吧?”
“是啊,都快二十几年了。我可是这一行里的老前辈了哪!”司机一脸的得意。
“哦,那您对这个城市一定很熟悉了吧?”我问。
“那当然了,这个地方没有我不知道的。做我们这一行不熟谁熟啊?”
“是啊,是啊!那我向您打听一个地方好吗?”我赔笑着。
“行啊,你说吧!”司机倒也豪爽,马上让我继续说。
“就是那个,古槐街77号。”我话刚一说完,那司机的脸色顿时一变,一脚就踩上了刹车。
“吱~~~~~~~!”刺耳的刹车声传来,一个重心不稳,我就一头往前砸去,幸好有系安全带才幸免额头撞玻璃的命运。
“干吗哪?”我忙抓住身旁的扶手,质问司机,前面的路况很好,根本没有什么需要这么急刹车的原因。
司机看了我一眼,默不做声的换了一个挡,汽车又开始动了起来。
“我不知道。”司机冷冷的回答了我,我听的出他声音里的颤抖和恐惧,这并不是装出来的。我还想问什么,可是一看到司机板着一张脸,一言不发,我也没有再好意思问下去。车厢里的气氛冷了下来,只有发动机轰鸣的声音,就这样,我和司机都沉默着,一直到了警察局的门口。
我付了钱,接过司机递来的发票,正犹豫着要不要说声再见的时候,那个司机却突然开了口:“小伙子,那个地方还是不要再打听的好。”说完,竟然招呼也不打的一踩油门,车立刻呼啸而去。只留下我一个人傻愣愣的站在了原地。
第一卷 城市三鬼谈 第二十五章 李洋和曹颖
第二十五章 李洋和曹颖
“林逍!”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了过来,我回头一看,竟然是李洋和曹颖。
“你们怎么会在一起的啊?”我好奇的问,看来曹颖是没什么事了,还白害得我担心的要死。
“说来话长,走!”李洋拖着我就走。
“等一下,等一下!”我站定,问:“这是要去哪里啊?我还要上班哪,都快迟到了啊!”我指了指手表,我可不想扣奖金。
“放心啦,我已经代你向陈凯请了一天的假!”李洋气定神闲的回答。
“什么?请假?我有要你这么做吗?”我生气的扭过了头。
“哎呀,有心湖命案的重要线索,你听不听啊?”曹颖拍了我一下,问。
“哎,假都让你们请好了,我能不从命吗?”我叹了口气,任凭他们又把我拽上了车。
我们三人进了一家茶馆,刚坐定,李洋就迫不及待的拿出了一个录音机,对我说:“还记得我跟你提起过我去问过心湖命案里唯一生还的那个人,沈健吗?”
“记得,你不是说问不出个所以然吗?”我问。
“是啊,因为他只知道哼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调调,就象这样。”李洋按下了运行键,录音机里传出了一个男人含糊不清的声音,咿咿呀呀的不知道在哼着什么,好象是歌,又好象是在喃喃自语。
“他在哼什么?”我问。
“你有没有听过昆剧?”曹颖突然发问,我摇了摇头。
“昆剧是一种很古老的剧种,其历史非常悠久,而且国际文化遗产组织已经正式把昆剧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但是它的普遍性却远远不及京剧那样,现在已经很少人懂得欣赏了”曹颖回答。
“你是说?”我立刻灵光一现,“沈健哼的其实是昆剧?”
“不错。”李洋兴奋的回答,“而且他哼的还是牡丹亭里的一段。牡丹亭是昆剧中一出比较有名的戏。”
“那又怎样?”知道他哼的是昆剧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最多说明可能他在发疯以前很喜欢昆剧,所以即使现在疯了也还记得。
“你知道我们怎么知道这是昆剧的吗?”李洋没有立刻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反问了我,“说来也真是太巧了,或者说老天有眼。那天我和曹颖又去了市西精神病院看了沈健,并把他哼的东西录了下来。一开始,我们怎么也猜不透他哼得是什么,没想到我们在一家饭馆里边吃边不断的放这段录音的时候,一个老人家突然跑过来对我们说:‘你们年轻人也听昆剧啊?’直到那个时候,我们才知道这是昆剧。后来,那个老人家告诉我们,昆剧在这个城市已经很多年没有人演过了,他还以为没有人会听的懂,没想到现在还有人听。他因为以前很喜欢听,所以一听就听出来这是昆剧,而且还是《牡丹亭》,这出剧曾经在文化大革命前在这个城市演出过。在这之后,就再也没有昆剧上演过了。”
“演过?那老人家还记得具体的时间吗?”我忙问。
“是1965年,正好是文化大革命的前一年,两年以后,心湖命案的死者就出现了。”曹颖关掉了录音机,回答。
“1965年,昆剧《牡丹亭》,心湖命案,沈健。”我把到现在为止可以串联起来的线索念了一遍,却发觉还是缺了些什么,总也串不到一块。沉凝了好一会,我说:“或许我们应该去查一下当年的那出昆剧《牡丹亭》。”
李洋和曹颖互相看了一眼,很有默契的一起点了点头。
“哪里去查哪?”曹颖问。
“市图书馆啊,还有什么地方能比那里更好哪?”我尝了一口绿茶,慢悠悠的回答,看见他们都没有意见,我终于忍不住的问了一个我十分好奇的问题:“你们怎么认识的啊?”
曹颖立刻白了我一眼,说:“还不是那天晚上你放了我鸽子以后,我等了好久见你没有回来,刚想去找你,就看见他了啊!”曹颖指了指身边的李洋。
“哦,你把他当作是我刚才要找的那个人了吧?”我恍然大悟,原来是曹颖也犯了和我当初同样的错误,错把李海当李洋了。
“哼,我和那家伙有这么象吗?”李洋冷哼了一声,一脸的愤愤不平,看来他是知道我们指的是李海了。
“你也知道他来了啊,不过话说回来。”我一脸的坏笑,存心要气气李洋,“你们的确不是非常象,好象其中一个人更帅一点啊!”
“那当然!”李洋得意洋洋的挺了挺胸。
“我说得不是你啦!”我强忍着笑,一本正经的道。
“你!”李洋立刻气得差点憋过气,操起桌上的茶杯就要向我砸来。
“好了,开个玩笑而已嘛!”我耸了耸肩,连忙扯开话题,我可不想英年早逝,“后来你们就一块了?”
“是啊,后来我才知道我们要找的都是你就聊了起来,才知道大家都在查心湖的事情。正好李洋提起了沈健,我也正好想去看看他,两个人就商量着一块去了。”
我点了点头,看来这人世间还真是无巧不成书啊,有缘的人自会相聚,挡也挡不住的。我望了望窗外,却没有料到让我瞥见了一个男人的转身而去的背影,只是他的动作太快了让我没有看清楚他的脸,可却让我没来由的心里一惊,总感觉到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这个人,可又一时半会想不起来。
“走吧!”李洋推了推我,“看见什么了啊,这么出神,有美女啊?”李洋一脸的捉鳖,存心要我在曹大美女面前出丑好报复刚才的一箭之仇。
“见鬼啊,还大美女哪!”我瞪了一眼李洋,和他们一起走出了茶馆。
李洋的车子就停在茶馆门口,我快步走在了最前面,可心理还有点不踏实,那个男人的背影在我心头挥之不去,使得我上车以后一直没有开口说话,而李海和曹颖好象也各有心事,车厢里安静的很。
第一卷 城市三鬼谈 第二十六章 车祸
第二十六章 车祸
车子行驶在外环线上,这是一条高速公路,也是去市图书馆的一条捷径。
“看后面。”李洋的话打破了车内的沉默,我和曹颖齐齐看向后视镜,一辆大卡车正紧随在我们的车后面。
“这辆车在我们出茶馆开始就跟在后面了。”李洋扳了一下镜子,说。
“能甩掉吗?”我问。
“没问题。”李洋的嘴角扬起了自信的笑容,这位李侦探的一大绝技之一就是飞车了,他刚说完,我立刻抓住扶手,随着李洋的猛踩油门,车子立刻象脱弦之箭一样急射而出。不过后面的那位老兄好象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紧随其后,立刻,路上就开始上演了一出飞车好戏。
“兄弟,你稳当一点好不好?”我大声对着李洋吼着,他的车技虽快却也晃得厉害,我怀疑我都可以把早饭给晃出来了。
“闭嘴~~~~~~!”李洋回吼,现在因为已经过了上班的高峰时间,马路上的车不是很多,而且市图书馆又临近郊区的地方,路上的车更少了,这虽然可以让车开得很快,可没有想到今天是遇到对手了,那辆卡车竟然丝毫没有被甩掉的可能,甚至渐渐超过了自己,现在的情形是两辆车并头行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