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称孤道寡-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不能统军为帅。给老将们做个前锋什么的。却是绰绰有余。

刘坤派出近侍。打探那少年的消息。

这小将连胜数场之后,见上来的都是些没本事的人,逐嘲讽道:“你们这些人都是废物,连我一个十三岁的少年都胜不了,还敢前来争夺武举,都回家种田去吧!”

不少人不愿意上台,是不愿意欺负他一个少年,而这番话一出。等于向在场诸人开了地图炮,婶可忍叔不可忍呐!

一个二十来岁的壮汉飞身跳上擂台,不满的道:“你这少年太过无礼,某九江蒋钦,前来领教!”

闻得来人报名,刘坤甚为欣喜,蒋钦字公奕,九江寿春人。此人虽非猛将,却是以为严以律己的统兵大将,目前的刘坤倒是不缺猛将。反而是蒋钦这样的统御型人才。

此时,近侍打探消息回来。回报道:“陛下,奴婢探得,擂台上那小将名叫凌统,乃是和其父凌操一起来的,其父还没有上场!”

刘坤闻言更加欢喜,他对凌统深有印象,知其是吴郡余杭人,三国时期东吴骁将。他爹便是凌操,也是东吴名将。

三国志记载;凌操,吴郡余杭人。为人侠义有胆气,孙策锋起淮南时,征讨吴贼严白虎,白虎不敌,奔走余杭,于路劫掠;凌操便与儿子凌统引乡人杀败之。

父子二人来投孙策,孙策使为从征校尉,同引兵渡江凌操多从征伐,常登先冠于军中,履行先锋之务。后守永平长,平治山越,使奸猾之徒敛手,迁为破贼校尉。

孙权统军后,凌操讨伐江夏黄祖。军入夏口,凌操先登,破其前锋,轻舟独进,为黄祖部将甘宁流矢射中,伤重而亡。

刘坤思绪翻飞,擂台之上,凌统已经合蒋钦斗了数十招!

蒋钦虽非以勇武出名,然而已经成年之人,即便凌统武艺不凡,也终究是年纪尚小,目前已露败势。

一人飞身跃向擂台,只见此人身高八尺,面貌凶恶,尚未落下便出声喝道:“阁下身手不凡,不必欺负一个小孩子,某吴郡凌操,来领教阁下高招!”

儿子被欺负了,老爹上场了。

凌操虽然死的比较早,不可否认的是,他确是一员猛将。

蒋钦明显不是凌操的对手,仅仅支撑了二十余合,便露败象。蒋欣自知不敌,认输下场!

这时,一人飞身上台,朗声道:“某九江周泰前来领教!”

凌操向来人望去,只见此人英姿熊毅,气宇不凡,抱拳施礼之后,挥刀直奔周泰而去,二人乒乒乓乓站在一处,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上百合未分胜负。

刘坤看的出来,此时的凌操,约莫三十几岁,正直巅峰时期。而周泰最多不过二十,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来的成就,比在凌操之上。

二人久战对手不下,竟然打出了真火,竟然玩起了拼命的招数,对于受伤的攻击,开始不闪不避,自损八百,必要杀敌一千。

凌操死的早,其性情如何,记载并不详细,三国志描述其;‘凌操多从征伐,常登先冠于军中,履行先锋之务。’

以及;‘凌操从讨江夏黄祖。军入夏口,凌操先登,破其前锋,轻舟独进,’单看这两句便知,此人乃是勇将。

而周泰的勇猛比之凌操,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贽曾称赞周泰:东吴周泰不减魏之许褚、蜀之赵云也。壮哉丈夫!可用可用!不独救权,且再救徐盛,益不可及矣!而仲谋报之,亦可谓一知己矣。‘

罗贯中的三国中,也曾有诗赞曰;三番救主出重围,忠勇如公世所稀。遍体疮痍犹痛饮,血痕残酒满征衣。

二人不顾伤势的互相拼斗,不仅令场下观战的武者,个个目瞪口呆,即便是刘坤,都被二人惨烈的气势心折,逐挥手在二人之间,竖起一道土墙,打断了二人的战斗。

被分开的二人,松懈了心神之后,双双跌坐在擂台之上,大口的喘着粗气。

刘坤令道:“招军医为二人疗伤!”

能够收获这么多的干将,刘坤颇为欣慰,这场武举开的太值了。

二人被军医请走包扎伤口不提,刘坤四处一望,远处更有一员小将,表现的同样不凡。

那员小将年约十六,手持一杆铁枪,刁钻之极,已经连胜数场,引得场下诸忍纷纷喝彩。

刘坤的近侍已经学乖了,不等刘坤命令,便去询问那人的信息,而后回报道:“启奏陛下,那人是扬州吴郡吴城人,名叫朱恒。”

又是一个有名号的人物,刘坤记得,朱恒不仅仅是一员将领,同时,他还会处理政务,属于文武双全型的人才。(未完待续。。)

ps:感谢拼搏的小磊,一百打赏!

第一七三章天下英才尽入吾彀

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孙权为将军,桓给事幕府,除馀姚长。

后来孙权迁其为汤寇校尉,授兵二千人,后丹杨、鄱阳山贼蜂起,攻没城郭,杀略长吏,处处屯聚。桓督领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被封为裨将军,封新城亭候。

后代周泰为濡须督。黄武元年,魏国大司马曹仁来攻,当时他手下的兵马只有五千,而魏军数万,实不能硬拼。

桓偃旗熄鼓,外示虚弱,以诱致仁。待曹仁分兵之后,桓部兵将攻取油船,火烧曹营,大败曹仁。孙权封其为嘉兴侯,迁奋武将军,领彭城相。

朱恒有一个天赋技能,见过的人便不会忘,三国志曾赞其;轻财贵义,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部曲万口,妻尽识之。爱养吏士,赡护亲,俸禄产业,皆与共分。及桓疾困,举营忧戚。

刘坤回忆朱恒资料的时候,又一员十六岁左右的小将蹦上擂台,朗声道:“某乃会稽山阴人贺齐,看你打的不错,某来陪你玩玩!”

贺齐!

刘坤饶有兴致的望向此人,但见其人身高七尺,手持一对大号单手戟,一幅英武不凡的模样,满脸玩世不恭的表情。

后世对于贺齐的争议很大,有人说他武艺一般,有人则说他堪比吕布!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几乎没有贺齐的出现,因此,贺齐究竟如何,详知者不多。

刘坤认为。贺齐战斗力如何暂且不论。至少统兵能力非常的强。若是说朱恒长期抵御外敌,那么贺齐主要的功劳便是平定内乱。

《三国志。吴书。贺齐传》描述;建安元年,孙策临郡,察齐孝廉。

恰逢王朗奔东冶,商升助王朗起兵。孙策策遣韩晏领南部都尉,征讨商升。

韩晏战商升失败,贺齐代韩晏领都尉事。商升畏贺齐威名,遂送上印绶。出舍求降。贼帅张雅、詹强等不愿随商升投降,暗中将其杀害。

张雅自称无上将军,詹强自称会稽太守,继续率叛军与贺齐为敌,当时贺齐兵少,逐对二人施展离间之计,而后率部进讨,一战大破张雅,强党震惧,逐率众出降。

这是大汉王朝第一次正式在福建地区立县。当时正是孙策‘居会稽、屠东冶’。征服闽越故地,设立‘建安’、‘汉兴’、‘南平’三县之时。贺齐是创立这三县的实施者。

此时,原冶县(东冶)地就有了四个县,其中建安县(今建瓯)是以汉献帝年号命名的首个县份,在四县中地位居首。

建安五年,孙策逝世,趁此孙氏政权中枢交替之际,建安等县的山越人要求自立自治、反抗接掌权力的孙权,孙权无奈,不得不派出猛将贺齐,进兵建安,立都尉府,以制山越。

建安八年,会稽郡南部建安、汉兴、南平等地的强族首领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起兵反对孙权,孙权还是任命贺齐平叛。

贺齐到达之后,聚集各县之兵,斩杀不尊号令的松杨县长丁蕃。亲率主力攻打洪明,连败洪明数阵,并阵斩洪明,迫使吴免、苑御、洪进、华当投降。

其后,携大胜之势击败驻扎在盖竹的吴五,军锋转向大潭,击败其部山越军,迫吴五、邹临投降。

十八年,豫章东部民彭材、李玉、王海等聚集匪众万人叛乱。依旧是贺齐率兵讨伐,诛其首恶,余皆降服。功迁奋武将军。

凸显贺齐战斗力的记载是;建安二十年,孙权征合肥,为魏将张辽所败。孙权退兵时,张辽率部出击,徐盛被创失矛,幸亏贺齐引兵拒敌,并率三千人反攻张辽,抢回徐盛所失之矛。

能率三千人抵挡张辽,其战斗力便可见一斑,值的一提的是,当时张辽的军中,还有乐进和李典这两员猛将。

由此可见,贺齐的战斗力,至少不弱于张辽、乐进、李典任何一个人。

朱恒与贺齐这两个人,都曾被孙权任命为青州牧,假节,虽然三国演义中寥寥几笔带过,却皆是吴国重臣。

二人的比武算是旗鼓相当,百余招后,贺齐稍胜一筹,由此可见,他并不像旁人说的那样不济,也不像某些贺粉吹的那样无敌。

三日后,武举大会结束,凌操、凌统父子、周泰、蒋钦、沙摩柯、徐盛,朱恒、贺齐以及其他百名武将,被刘坤纳入大汉军校。

这次收获的武将不同以往,以南方将领为主,例如凌操、凌统父子、周泰、蒋钦、朱恒、贺齐等人,皆精通水性,正适合为大汉南征南洋诸岛。

鉴于沙摩柯、凌统尚未成年、刘坤将其收为记名弟子,打算亲自培养一番,过几年再外放为将。

闻得陛下欲收小儿为弟子,凌操自然大喜,成了陛下的弟子,将来定然是前途一片光明呐!

三月十六,大朝会之上,陶谦眉开眼笑的出列奏道:“吾皇英明,陛下推行的这次科举,臣等录取人才八百,其中更是数十人,皆是能够胜任一郡之守的大才!”

刘坤来自后世,科举对读书人的吸引,那是毋庸置疑的,俗话说的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但科举打破了这个规律,只要你来参加科举,朝廷的大儒们便能给你评出一个第一来,至少在参加科举的人之中,会选出一个名副其实的第一,这个第一,谁也不能否认。

刘坤笑容可掬的道:“招成绩优异者上殿!”

随着近侍一声高唱:“宣——前百名士子上殿!”

白名士子们浩浩荡荡的走进大殿,躬身施礼道:“参见陛下!”

刘坤站起身来,衣袖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