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眼透着迷离在金五成的陪伴下回到东城的营房区。
这个营区是城内距离城墙最近,被拆掉坊墙的一片坊区。袁兴谋为了更好的防守住东城,在三个城门内都做了这样的改建,并准备好了各种防守方法和器械,他的防守工作不可谓不用心。
可惜,这一切都白费了,袁兴谋成为一个被抛弃者的悲剧者,还要用生命去掩护那个抛弃他的人。
巡逻和守卫的将士们看到自己的主将都在行礼,但同时都看得出自己主将有些失落的神情,以往总会还礼的袁兴谋这次没有还礼,在牙兵和金五成等人的陪伴下直接进入他的临时居所。
“金将军坐,我安排人召集百姓,也做好准备。”进屋后袁兴谋稍稍缓了过来,他长出了一口气,随后一屁股坐在矮几前敲了敲几面:“来人,让陆九过来。”
“将军客气了。”金五成一直很尊重袁兴谋,这位被朱玫看重的手下大将现在有些落魄了,但他的余威仍在。
袁兴谋的眼中透着疲惫,但并没有忘记自己该干什么:“这次牵制作战要好好安排一下,让百姓殿后要做的隐蔽才行。不然,不但起不到作用还会被敌军识破,要做的逼真就要真刀实枪的拼杀,金将军怎么看?”
“将军对作战比在下熟悉的多,全凭将军吩咐。”金五成的任务是监督,只要袁兴谋做出牵制,能够分散一下城外敌军的兵力就行。对于他来说,根本没有指挥军队的能力,一切还要靠袁兴谋。
袁兴谋点头:“那就等阿九过来后与金将军商议一下,看看怎么组织百姓,我去巡视一番城头,也顺便让将士做好准备。”
袁兴谋起身的有些艰难,仿佛在瞬间老了十岁,竟然有些蹒跚的感觉。金五成也明白这是一个九死一生的任务,袁兴谋显然也要做出最后的努力。
金五成理解袁兴谋,他起身相送:“那就辛苦将军。”
陆九是袁兴谋手下最信任的牙将,他并没有让金五成等待太久,在袁兴谋离开不到一刻钟,陆九带着两个手下来了。
两人很熟悉,进门陆九表现的很亲热,他向前几步凑到金五成近前:“想不到几天未见五成就升了将军,恭喜了!”
“老九你就别捧我了,我这将军怎么来的你还不。。。。。。”
金五成的话没有说完,一只短刃自下而上刺入他的腹部。金五成本能的躲闪了一下,可双方的距离太近了,措不及防之下哪里避得开。短刃齐柄而入,陆九那熟悉的笑容变得无比狰狞,金五成感觉自己的力量在瞬间消失了。心潮与力量终于动了,对生命的狂热让袁兴谋没有了其它选择。
金五成不明白袁兴谋敲击案几的意思,但袁兴谋的贴身侍卫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失望加上无助、为了生存,为了不让自己的手下去做无谓的牺牲,袁兴谋做出了自己最后的抉择。
袁兴谋记得很多很多以前的事情,当年意气飞扬的朱玫把他当做自己最信任的身边人,在朱玫的的带领下他与吐蕃人拼死作战,不知杀死过多少异族士兵,也不知多少次在生死间徘徊。随着朱玫的成功,袁兴谋也娶妻生子,随后成为了一名大将。就是这个把自己提携起来的朱玫,让自己生活的更好的主将,他抛弃了自己,变得已经不再认识。袁兴谋不明白,昔日立志忠心报国的朱玫为什么成为这个样子?难道做一个可以左右皇帝的权臣真的那么好?
“还是阿舅深明大义,朝廷定不会亏待阿舅!”
沈垣静静的等待和运作终于有了最后的结果,左睿派人给他送来了自己和孟淑妃的亲笔信。而现在,袁兴谋的举动让他欣喜若狂。
“我已经安排好了,让城外的左将军填壕吧,速度要快!”袁兴谋情绪很低落,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背叛朱玫虽然实出无奈,但总归是不舒服。
“那我马上就去,我知道阿舅不愿意这样,但侍中。。。。。。”沈垣能够理解袁兴谋,因为他当初被朱玫挟持的那种无奈至今还记忆犹新。
“务观记得告诉左将军,无论我的士兵还是其他士兵请左将军高抬贵手,不要杀那些不抵抗者。。。。。。”
袁兴谋声音越来越低,这支军队对他来说太有感情了,此次投降之后,这支军队只剩下王行瑜那些人。而王行瑜能坚持多久,他的后果估计不会比自己更好,昔日的邠州军恐怕将成为昨日黄花,这让袁兴谋悲从心中来。
。。。。。。左睿现在在城北,他正在最东端布置防线,在城北那道环城壕后面,左睿再次构建了一道防线。这道防线还是一道壕沟,壕沟前布置了大量的鹿角,这道壕沟虽然在深度和宽度上不如前面那道壕沟,但距离非常好,正好处在长弓的最佳攻击距离。
有了这第二条防线,左睿的北侧防线几乎达到了极致,让他很满意。
“朱玫会选择北侧吗?”
陈墨就陪在左睿身边,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鹿角,在这鹿角当中还有很多陷阱,陈墨笑着晃了晃头:“我若是朱玫哪个方向也不选,我就选择投降。”
左睿也笑了:“朱玫就是投降也保不住命,他还有几万士兵,加上王行瑜还有些指望,他才不会束手就擒,难道他就不知道自己唯一的出路?”
“要不我这样的人就做不了朱玫?这种事情也只有朱玫才会这样疯狂。”
“东城的事情应该有消息了啊!袁兴谋和沈垣还真沉得住气,真要等到朱玫突围才倒戈不成?那可就晚了!”左睿看着巍峨的长安城,眼中满是期待的神情。
“应该快了,压力足够,只要袁兴谋内心有了动摇,这是早晚的事情,兄长没看到城内有些失控了吗?逃出城的百姓和士兵越来越多,袁兴谋坚持不住几天了。”
“启禀大将军,防守东城的韩将军来了,说是有十万火急的事情要禀报大将军。”没等左睿回应陈墨,一名传令兵飞一样跑了过来。
东城的韩将军就是韩建的儿子韩阔,这个小伙子昨天刚刚跑来了京师。
“好消息来了!”陈墨兴奋起来,他估计一定是袁兴谋来了消息。
左睿也难掩自己的兴奋:“让韩将军速来见我。”
不仅是韩阔,左睿和陈墨还看到沈垣,这位风度翩翩的太学博士穿着一身破破烂烂的普通百姓衣服,配上他的姿容,怎么看怎么别扭。
“下官见过大将军,这是阿舅的亲笔书信,请大将军赶紧行动,朱玫这个贼子明日一早就要在城北突围了,还要阿舅在城东做出突围的姿态来掩护他。”
很明确了,朱玫想让袁兴谋做炮灰,这加速了袁兴谋倒戈的决心。
内容已经知道,左睿并没有直接看那封袁兴谋的亲笔信,而是首先笑着赞扬起来:“袁将军和沈博士心向朝廷,能够协助本将军破了长安城就是奇功一件,陛下回京之日定有封赏!本将军不会忘记今日之事。”
170 倒戈
长安城外,一个庞大的人流出现。
孟淑妃这个环城巡视的习惯几天就会出现一次,不过今天好像出现的稍稍有些晚。
普通唐人的习惯都是两餐,第一餐的时间在午时之前,长安城内的人现在正在等待开饭,或者是在做饭。孟淑妃的习惯让城头的士兵一直很不爽,因现在的形势问题,这种时刻的耀武扬威让他们心情愈加沮丧。
每经过一个城门前,这支队伍都会停下来,壕沟前和城头有距离,但无法阻挡这些士兵和百姓的热情。他们向城头的呐喊和嘲笑就像射出的利箭,刺激着城头每个人的心。
孟淑妃从来没有开口说过劝降的话,但她站在了城外的壕沟前,城头的人看不到那逼视的眼神,可这种威压让城头的人根本不敢直视。
就这样来到通化门前,孟淑妃依旧一言不发,她冷冷的站在壕沟前。
孟淑妃身后的百姓们再次呼喊起来,城头的士兵们有些习惯了这种举动,叫嚣声越来越大,他们干脆扭过头置之不理。
这时候,一些“百姓”靠近了最外围的壕沟,他们在瞬间就来到壕沟前,在巨大的喧嚣声中,孟淑妃被这些过于激动的“百姓”淹没了。
第一道壕沟显然不能满足这些“百姓”的耀武扬威,士气高昂,这些人越过这道相对较窄的壕沟来到更宽也更深的壕沟前。
也就在这个同时,人群后面的人拿出准备好的铁铲。
城头的守卫者没有人回头,他们当然也看不到壕沟在被迅速填平。。。。。。
飞桥适时地出现了,这些人毫不犹豫的推着体积庞大的飞桥冲向护城河。守城的士兵依旧无动于衷,背着身的看客都懒得做,城外的事情好像与他们无关。
长安城的护城河很宽,想要搭上对岸需要费些周折。不少人果断脱掉了衣服入水,随后下水游向对岸。飞桥是木制,它长长桥身被放入水中,借助河水的浮力,飞桥升向了对岸。
在护城河中等待的人都带着绳索,麻利的用绳索绑好飞桥,这些人牵着绳索游上了岸。
“校尉,后面好像不对!”城头上一名背着身的士兵感觉到了什么,他开始提醒身边的一名小军官。
“给我闭嘴!”小军官的声音有些恶狠狠:“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服从军令就是,就是敌军进了城你也只管给我背着身,其它的用得到你管吗!”
士兵不敢说话了,但他仍旧感觉不对,这种感觉让他不停的扭动身体。
“再乱动我砍了你!”小军官的声音更加严厉起来。
“校尉,我想去撒尿。”
“不想死就给我憋着!”小军官是手握住了刀柄。
这次,士兵再也不敢说话了,因为他眼角的余光已经看到这名小军官的手已握住了刀柄。为了不被砍死在城头,他只有乖乖的靠在城垛上欣赏长安城内的景色。
游过护城河的士兵开始动手,即使是这些强壮的年轻人想要把飞桥拉上岸也要用把子力气,好在人多,第一个飞桥搭好。
只要城门打开,进入长安城几个飞桥就已经足够。当几座飞桥搭上护城河的对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