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是妃不卿 作者:月下清言(晋江2014-01-04完结)-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想必他比谁都撇的干净。”
  
  王隽摇摇头,他是真不想管这些烂摊子:“万石镇的瘟疫蹊跷的很,主谋可是煞费心机啊。瘟疫爆发后,县令一家表现的就很奇怪,不是积极救灾,而是四处求神问佛,还组织民众到万石祠堂,说什么只要诚心祭天,就能得到宽恕。”
  赵元俨低头沉思了一下,继续道:“县令一家并不奇怪,因为他们被人掉包了,你难道没去地牢看看?”
  
  王隽有些尴尬:“我是夜探的,粗略看看,都是死尸。”
  
  赵元俨斜了他一眼,又继续道:“县衙为什么空了?之前派来巡查的兵呢?”
  “赵青一直都是明察,我则是暗访。他来了以后就一直被追杀,现在应该再万石祠堂监视呢。而县令一家,都在祠堂。至于派来的兵,我想应该是被他们抓到山上了,这些人本就有兵符,而且地方官兵也不知道万石镇具体发生了什么,被骗走也很正常。我们没敢有什么大动作,等着你这边的消息呢。”
  赵元俨点点头:“搜证差不多的话,就准备清剿,我提前吩咐过赵十三,等青阳那边稳定了,就带兵过来。先随我去看看那小孩吧,他也是证人之一。我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万石民众,怕他们已经被洗脑,容易被人煽动。”
  王隽用手摩搓着下巴,开始为这个问题而烦恼。
  
  当赵元俨和王隽进入安同药房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副让人不忍心打破的宁静。任非清用手撑着下巴,蜷在椅子上睡觉。此时,已经洗干净的男孩,躺在床上呼吸清浅。唯一没有休息的七七,正在安静地配药,屋子里只有轻微中药摩擦声。
  二人觉得自己来的不是时候,正准备离去时,七七抬起头,放下手中的药,过来见礼:“见过王爷。公子,奴婢正准备去熬药,是否需要叫醒任小姐?”
  王隽摆摆手,示意七七先出去,这里不需要伺候。
  
  而任非清早在这二人进来的时候就醒了,她不愿意起来,是想看看赵元俨的反应,同时,她还知道躺着的公孙策一直没睡着。
  赵元俨就坐在床尾,丝毫看不出王爷的架子,而王隽自己拉了一把椅子,坐在较远的药柜旁边,这二人丝毫没有扰人清梦的愧疚。
  “令堂的尸骨运过来了。”赵元俨开口必击死穴,虽然方式不够温和,确实是最直接最见效的办法。
  公孙策听见这句话后,立刻坐了起来,一双乌黑的眼睛紧紧地盯着赵元俨,似在询问,又或是在乞求,像小动物一般。
  
  任非清也没有办法继续装睡了,只好起身,把公孙策按到在床上,又责怪地撇了一眼赵元俨:“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继而她又转头看着公孙策,说道:“你给我躺好了,好好休息,我可不想刚刚救完你,又再救你一遍。”
  王隽看着任非清明着给赵元俨脸色,很是惊奇,他知道这个王爷可不像表面上这么温和好惹,一肚子阴谋诡计,不过他可不想管,对着公孙策说道:“我叫王隽,这位是八王爷特别前来赈灾的,救你的人是任小姐。因为天气的原因,令堂的尸骨王爷已经着人安排下葬了,你不用担心,先安心养病。”
  
  公孙策挣扎着从床上起来,给几人行大礼,这回任非清也没有拦他:“公孙策感谢任小姐的救命之恩,感谢王爷、王公子帮我安葬父母。我公孙以此立誓,以民为先,以国为重,只要是几位恩人的吩咐,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元俨点点头,觉得公孙策虽然年幼,但家教甚好,是可塑之才:“你是哪的人?你父亲公孙无泽可是万石镇半年前上任的县令,你们又为何在地牢?”
  
  任非清给公孙策拿了个软垫,让他靠在床上说,又给他倒了杯水,这小子现在还烧着呢,逞什么强。
  
  公孙感激地看了一眼任非清,清了清喉咙说道:“父亲大人本是庐州人士,去年由于不肯与嘉陵贪官奸商同流合污,自动请命到万石镇当县令。可惜未曾上任,就先行被贼人扣押,冒名顶替,并将我们一家三口囚禁于地牢中。所以,万石镇所发生的事情,我们并不知情,但是从三个月前,牢房里的犯人就开始减少,大概一周前开始往牢房里运送死尸,同时还有很多犯人感染了疟疾。父亲略通医术,说万石镇发生瘟疫,让狱卒通报上去,可根本没人理他。因为我们在最里面,所以是最后被传染上的,娘先染了病,爹为了救我,把粮食剩下来,并想尽一切办法让我逃出。可惜,都一一失败,直到他也染病,还念念不忘想让我出去……”说到这里,公孙策声音哽咽,眼泪不自主的流下来,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以他这个年纪,能忍到现在已经很优秀了。
  
  “你父亲的事情,我们会调查,你家中可还有其他亲人?”王隽问道。
  公孙策摇摇头:“公孙一族向来一脉单传,这一代只剩我一人。”
  “可愿跟着我,还是想跟着任小姐学习医术?”赵元俨也不问任非清的意见,直接安排上了。
  王隽和任非清都觉得公孙肯定是跟着赵元俨,毕竟这种机会旁人求都求不来。
  
  “承蒙王爷厚爱,我想跟着任小姐学医,以吾身济民。”公孙策想都没想就回答道。
  
  任非清一阵头痛,自己这么懒,还要带小鬼,不过话说回来,公孙策倒是乖巧懂事,不似这个年纪的孩子,心思缜密,一身风骨,确实很适合学医、奇门遁术,是个不错的徒弟人选,遂说道:“你可想清楚了,像你父亲一样为官,可以帮助一方百姓。学医只能救眼前能救之人,并且没有大好前程,清贫度日。”
  “师傅,请受徒儿一拜,我不求光耀门楣,但求问心无愧。”公孙策虽然小,但是跟在父亲身边,又遭逢巨变,对官场很是反感,倒是希望可以学医治病救人。况且任非清还是他除了父母之外,第一次感受到温暖。
  赵元俨和任非清同时点点头,对公孙策甚是满意。
                      
作者有话要说:  




☆、万石祠堂

  
  万石祠堂位于镇东边,在通往栖梧山靠近半山腰的位置,四面都是密林,十分隐蔽,很少有人把祖祠建设在这种地方,蹊跷的很。
  赵荼留下照顾公孙策,王隽带着赵元俨、任非清去祠堂,一路上众人脸色凝重,栖梧山的显然是被人动过手脚了,道路暗含八卦阵,而且设岗设哨,怕是易进难出,怪不得一直没有赵青的消息。
  三人都是人中龙凤,王隽虽然擅机关,但显然不如赵元俨这个满肚子黑水的人,他走在前面带路,驾轻就熟,轻易避过许多危险。任非清走在中间,摸摸鼻子,忍不住调侃道:“王爷,你到底是吃什么长大的?”
  后面的王隽听见任非清没头没脑的话,噗的一声,笑了出来:“他当然是吃饭长大的,不然你以为他吃的是……”‘是’后面的话王隽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斯’的尾音清晰可见,大家都明白。
  任非清强忍着笑意,又在心里大大的崇拜了王隽一下,居然敢这么编排赵元俨,他也算千古第一人了。不过,她也挺佩服赵元俨的涵养,居然忍得住没有回击。
  
  王隽越发得意了,自动将任非清升级为妹妹:“非清妹妹,你知不知道,表哥小时候就特别阴险,我们都出去玩的时候,他习武读书。我们读书的时候,他一派轻松自得,摆着一张谪仙一样的脸,把老夫子骗的一愣一愣的。”
  “王隽,北边夏、辽联姻了,边境也集结不少人马,怎么你也想去练练,我不介意奏明圣上,帮你达成心愿。”赵元俨一边说,一边翻看着路边一片不起眼的树叶。
  王隽知道赵元俨可是说到做到,立马老实不敢出声了,不过他心里清楚,表哥动怒的原因肯定不是因为他的调侃,而是因为那句‘非清妹妹’。
  
  就这样约莫走了半个时辰,赵元俨一摆手,示意两人停下:“到了。”
  三人站在高处,观察祠堂内的情况,赵元俨和王隽皱了皱眉,即使在浓雾中,以他们的目力依然可以看见院内的情况。
  镇上大概三分之一的人都聚在祠堂外院,此地瘴气重,周围潮湿,人口密集,只会加重病情传染。
  守在祠堂外院入口处的两名衙役,正在派粥,大家排好队,按秩序领粥。其余人坐在院正中,黑漆漆的一片。祠堂内的情况看不见,但外面的人面色潮红,更有甚者已经神志不清,被关在笼子中。而另外一队人正拿着碗,一边跪拜,一边排队进入祠堂,其中出来的人,都双手捧着碗,向东朝拜一番,然后把碗中的‘水’喝下去。突然,队伍的端一名中年妇女倒地抽搐起来,口吐白沫胡言乱语。
  
  一个男子在一旁大喊道:“让我先进去吧,我妻子快不行了。”
  
  旁边的人一脸冷漠,仿佛没看见一般,机械性地一个一个往祠堂内走,而那个男子一边哭喊,一边磕头:“求求大祭司,就我妻一命,让我们先进去。”然而回答他的是一片沉默。
  男子赤着脚,抱起妻子就要往祠堂内冲,四周隐藏的黑衣人立即上前把他拦住,不由分说的关进笼子里。
  那个妇人片刻之内,就响起凄厉的哀嚎声,衬托着寂静的祠堂格外恐怖,其他人的反应也很奇怪,基本分为两种,冷漠和惧怕。
  
  王隽轻声问道:“怎么过去,等到晚上?”
  任非清摇摇头,她虽然看不清里面的情况,但是能听见那个女人的哀嚎:“里面什么情况?我感觉祠堂内的人有些不对劲。”
  王隽很诧异,扭头问道:“你怎么觉出来的?不是看不清楚吗?”
  
  任非清白了他一眼,继续道:“虽然疟疾后期会有并发症,且人神志不清,但听里面的声音像是遭受了极大的痛苦。而那些人我虽然看不真切,却能隐约感觉到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