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16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重要的是,美国海军决定将刚刚编入现役部队的8艘主力舰派往新西兰,并且以其为核心组建第34舰队。至于要不要让这支刚刚形成战斗力的舰队参战,美国海军恐怕还得再考虑一下。

一时之间,西南太平洋上风起云涌。

到2060年1月下旬的时候,除了第三舰队的3支作战舰队(即第31舰队、第32舰队与第33舰队)通过巴斯海峡进入塔斯曼海之外,第34舰队也已到达西南太平洋,4座海上基地则在豪勋爵岛南面组成了海上基地群,成百上千的美军战机则沿着从美国西海岸到夏威夷群岛、再到圣诞岛(夏威夷南面,属于基里巴斯共和国)、南库克群岛的阿瓦鲁阿、新西兰、最后到达澳大利亚的“太平洋空中战略通道”陆续赶来。

大战一触即发,共和国海军这边却是波澜不惊。

到1月底的时候,除了让“太平岛”号海上基地转移到瓦努阿图南部海域之外,共和国海军仅让舰队在新喀里多尼亚以北海域活动,没有南下塔斯曼海。与之相比,共和国陆战队的行动也不是很积极,出兵接管了新喀里多尼亚的军事设施之后,仅向前线增派了1个旅的工程部队,在努美阿扩建港口与机场,并且在东面的沃尔波尔岛(无人定居的珊瑚岛,属于法国的国有资产)修建综合性陆战队营地。由此可见,共和国军队没有立即从新喀里多尼亚南下的意思。

问题是,共和国海军肯定得提前南下夺取制海权,不然没有必要增派第四座海上基地。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共和国军队内部肯定在如何南下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可以想像,在是否需要攻打澳大利亚的问题上,肯定会产生严重分歧。

必须承认,即便出兵攻打澳大利亚,为的也不是澳大利亚的资源。虽然澳大利亚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早在100年前就有人惊叹,上帝过于偏爱这块大陆上的子民,竟然以鬼斧神工般的能耐给了澳大利亚如此丰厚的矿产资源。从地质学上讲,澳大利亚由几大板块构成,拥有多处由板块积压形成的山脉与谷地,板块的相互运动,将地下的矿物带到了地表。拿铁矿来说,世界上品位最高、储量最大、开采最方便的几座露天铁矿都在澳大利亚。但是对共和国来说,澳大利亚显得过于遥远,而且也过于虚幻。事实上,100多年前的日本,也没有打算通过占领澳大利亚来获取资源,而是把希望放在了更加现实的东南亚地区。

当然,在理由上,肯定有人提到澳大利亚的资源。

从现实出发,就算共和国出兵占领澳大利亚,也不等于能够利用澳大利亚的资源。原因很简单,不管是美军、还是澳大利亚军队,肯定会在沦陷或者投降之前破坏所有矿产的生产设备,甚至会用埋设地雷、定时炸弹、炸毁矿洞等等方式来阻止共和国开采澳大利亚的贵重资源。

总而言之,占领澳大利亚就不是为了资源。

从战略上讲,特别是从战争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共和国占领澳大利亚的唯一目的就是要阻止美军利用澳大利亚的港口与海军基地,向印度洋派遣攻击潜艇,对共和国的北印度洋航线构成威胁。

在目的明确的情况下,达到目的的手段就不见得只有一种了。

占领澳大利亚能够达到这个目的,使澳大利亚丧失作为军事基地的能力也能达到这个目的。

显然,这就是美国当局担心共和国会放过澳大利亚,转为攻打新西兰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这也正是当时的主要分歧。

有意思的是,这次海军与陆战队都主张攻打新西兰,认为没有必要在澳大利亚浪费宝贵的兵力与更加宝贵的时间,而天军也认为应该攻打新西兰,而不是攻打澳大利亚。毕竟这样能够为天军日益壮大的战略轰炸机部队提供登台表演的机会。唯一反对的,就只有刚刚从大陆战场上抽出身来的共和国陆军。

根据共和国当局的相关记录,在1月中旬的时候,袁晨皓就将大陆战场上的善后工作丢给了苏劲辉,一个人回到国内,恢复了其总参谋长的身份。这个时候,共和国当局正在策划攻打新西兰的作战行动,而主要负责人就是得到裴承毅支持的华剑锋。得知华剑锋不打算让陆战队登陆澳大利亚之后,袁晨皓立即找到裴承毅,要求让陆军来承担攻打澳大利亚的作战行动。

比较有意思的是,如果在以往,裴承毅肯定会立即拒绝这种明摆着为了抢功劳的胡闹行为,甚至会再次把袁晨皓“发配边疆”。可是在袁晨皓提出这一要求的时候,裴承毅不但没有拒绝,反而让袁晨皓去做前期分析,并且在1月20日的统帅部(即由元首府为主,由国防部、外交部、宣传司等政府部门,以及总参谋部、各军兵种司令部、各战区司令部等军事机构共同组成的战时最高权力机构)会议上提出了相关计划。

虽然有很多人认为,这是袁晨皓在持功要挟,或者说,想让陆军在由海军主导的太平洋战场上获得一席之地,从而确保陆军在共和国军队中的老大哥地位。但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就算袁晨皓在大陆战场上取得胜利之后,在军队里威望进一步提高,但是受苏劲辉的影响,他还不具备向裴承毅叫板的能力,更不可能震住裴承毅。由此可见,裴承毅在最高决策机构提出由陆军攻打澳大利亚的计划,除了借袁晨皓的嘴之外,肯定与他本人的战略意图有很大的关系。

这一点,从袁晨皓提到的战争理由中就看得出来。

当时,袁晨皓提出攻打澳大利亚的主要理由就是在这个远离美国本土的战场上,大量消耗美军的有生力量。可以说,这个说法也有道理。从地理位置上讲,澳大利亚与美国的关系就像共和国与阿根廷的关系,即在地球的两端。如此一来,不管美国在澳大利亚部署了多少兵力,拥有多么完备的后勤保障设施,美国要向澳大利亚投送兵力与武器,哪怕是一颗手枪子弹,也得跨越半个地球。可以说,美军在澳大利亚作战的最大敌人不是共和国军队,而是漫长的后勤保障线。说得直接一点,如果能够利用这条漫长的后勤保障线,不但能够大量消耗美军的有生力量,还能严重消耗美军的战争潜力,从而使美军在其他战场上的作战行动受到影响。

由此可见,袁晨皓也不完全为了在太平洋插上一手才提议由陆军攻打澳大利亚。

换个角度看,如果澳大利亚变成美国陆军的主场,并且在这里与共和国陆军决战,那么在印度洋另外一端的中东战场上,美国陆军的作战行动必然受到影响。暂且不说共和国陆军能够在中东战场上消灭多少美军,以及能够由此获得多大的好处,设想一下,如果共和国陆军能够借此机会在中东战场上转败为胜,并且利用各种优势力量,迅速取胜,就能让仍然呆在战场外的埃及等北非国家表明立场,到时候共和国海军就能进入地中海。即便欧州国家信守承诺,即不向美国开战,共和国海军也能够与从埃及出发的陆战队或者陆军一同向西推进,将战火烧到北大西洋。只要能够在北大西洋上获得一处港口,共和国海军的潜艇部队就能将北大西洋变成美国舰船的坟墓。由此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对美国战争实力产生的巨大压力肯定不能忽视。

很明显,袁晨皓的目的就是要将澳大利亚变成热点战场,为其他战场创造机会。

同样的道理,这也很有可能是裴承毅把袁晨皓的提议拿出来讨论的主要原因。

问题是,袁晨皓的这个提议中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而且是巨大的问题。说得简单一点的话,那就是本末倒置。

要知道,共和国与美国的主战场是太平洋,而不是中东。

当然,有人会说,如果像前面提到的那样,能够在澳大利亚牵制住美国陆军主力,从而让共和国陆军能够一口气打到北大西洋东岸,那么共和国海军就能进军北大西洋,从而对美国在北大西洋上的航线构成威胁。

问题就在这里,即便能够让潜艇到北大西洋上执行破交作战行动,又有什么意义?

俄罗斯已经战败,美国不再需要向寒冷的北冰洋运送物资,等到北大西洋的海风能够吹到共和国陆军的装甲部队时,美国在中东与北非地区也没有军事存在,也就不需要向前线运送部队与物资了。

当然,在大西洋对岸,还有一个基本上与欧洲大陆国家划清了关系,完全投靠美国的英国。问题是,在承诺不向美国开战的情况下,就算法德意对英国的背叛行为非常恼火,也不可能出兵渡过英吉利海峡登上大不列颠岛,反而会全力保护英国,以便在战后“收编”英国。也就是说,此时的情况与 100多年前完全不一样,美国不需要拼命保护前往英国的北大西洋航线,就算横跨北大西洋的所有航线都被切断了,英国也不会完蛋,美国也不会受到多少影响。

对美国来说,真正的生命航线是经过安德列斯群岛(分为北面的大安德列斯群岛与南面的小安德列斯群岛)与加勒比海,前往拉美地区的海上航线。问题是,这条航线完全在美国海军与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得到了重重保护,除非共和国海军能够派主力舰队进入北大西洋,并且夺取北大西洋的制海权,不然在仅仅使用潜艇的情况下,不大可能对这条航线构成致命威胁,最多只能让美国建造更多的护航战舰。

当然,共和国也可以选择向西进攻,即直接攻打美国东海岸地区。问题是,在跨越了整个欧亚大陆、甚至需要横跨非州大陆,然后还得渡过大西洋才能进军美国的情况下,共和国又有什么理由不选择从完全相反的,而且更加便利的,后勤保障线还要短上好几千千米的太平洋进军线路呢?即便必须攻占美国东部地区,也可以从巴拿马运河进入加勒比海,而不是绕大半个地球从非州与欧州进军美国。

总而言之,明确重点之后,也就能够发现,袁晨皓的提议实际上没有任何价值。

说得直接一点,应该成为热点的不是澳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