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钱朝廷不能要。乾德后渐渐拾了起来。例如商税不规范,非是富户不交税,交,但只要是权贵,在赵普带领下,从不交税。
这一切,与赵匡胤关系不大,实际赵匡胤下了许多善待百姓,宽松税务的诏书。然而到了下面不同,在中书哪里就卡住了。道理很简单,建隆时宰相是范质,王溥与魏仁浦,他们执行的还是柴荣治国方策。随后赵普为相,增改条例,渐渐变得面目皆非。
也许想得是黑暗,可这时候能看到日后宋朝一些三冗的兆头。
就象今年,太原一战,国家财政马上变得吃紧。
赵匡胤不知道宋九想的是什么,更不知道宋九对他的评价略在柴荣之下,额首道:“今年是不行,朕也不想伐之,已派使通知李煜,让李煜代朕劝说南汉主,只要他投降我朝,朕不会调大军亲临。”
“陛下,唐主能说服他吗?”
“大军出之,也需正名,方为正义之师也。”
打南汉还要正名?宋九不谈了,赵匡胤又说道:“若伐,不可虐待南汉主,朕要他活着来京城。”
到京城还不是早晚得弄死,于是壮着胆子问:“陛下,臣能否在他那物事上踢上几脚?”
“那物事儿……要轻点踢,不能踢坏,它很金贵,价不止六万缗。”
宋九忍不住低下头笑了起来。
“陪朕吃顿晚饭吧。”
陪赵匡胤吃晚饭未必是开心的事,只能说意义重要,代表着皇上喜爱你。宋九道:“谢陛下。”
带到后殿,在路上赵匡胤忽然问道:“丁德裕如何?”
“算是良将吧……”宋九不确定地说,他虽下了湖南,多在下面跑,与几个高级官员将领打的交道很少,在益州也是利用交情,骗了王全斌打了一赌,虽认识,却不知深浅。赵匡胤点点头,未多说。
宋九答得随意,若是他知道幕后,就不敢轻易回答了。
王全斌曹彬等人率军回去,巴蜀还要留下兵卒看守,防止意外发生。丁德裕与王班张屿三人领兵西川。丁德裕从慕容延钊李处耘有平湖南之功,又有平郴州之功,西川也有功,特别是凑合诸路大军之功。因此持功骄纵,于是与几位副将产生不和。看到几人吵吵闹闹,兵马都监张延通就以替丁德裕、张屿化解。
可他本身就是一个急脾气,看不惯丁德裕一些行为,以前面质其短,丁德裕十分不快,如何化解得开,相反认为他与张屿朋党。赵匡胤兵临太原城下,也吃了一些苦头,天又热,他甚至冒着矢石站在城下指挥。使者就说此事,皇上好啊。实际若是宋九来看,赵匡胤那不是吃苦,而是十分开心,又出来了,又能打仗了。只有他一人会这样想,于是张延通说了一句,主上勤劳如此,我们在这里日享安乐,如何过意得去?
实际也没有大不了的事,比起王全斌种种,他们这连鹅毛都算不上。
中使就将李延通的话带给赵匡胤,赵匡胤也没有想到西川几人闹得不可开交,几人进京叙职,张屿先进京,赏赐丰厚,又召问,张屿便添油加醋地说了一番。随后张延通与丁德裕进京,复召张延通问,张延通这时彻底与丁德裕闹翻了,自然不说好话。于是赵匡胤恶丁德裕。
丁德裕感到奇怪,我就是物质上享受了一下,在西川也算是称职,怎么皇上对我冷淡了,派人打听,听出真相,上奏替自己辨解,又说张延通王班三人结党。
这就可怕了,特别是他们手中有兵权,有治理权,又远在西川,赵匡胤大怒,派御史收张屿、张延通与王班三人下狱审讯。
所以赵匡胤才有此问。
宋九茫茫然地说丁德裕是良将,宋九很少阿谀人的,大约不会错了。可张延通三人不服,要御前自辨,赵匡胤引问,张延通不服啊,他就这脾气,否则在西川都没有事了。越说越急。
赵匡胤大怒,当场派人将他拖下去斩之!
冤杀!
屿、班并内臣王仁吉并仗脊,屿配流沙门岛,班许州,仁吉西窑务。
不久丁德裕又奏西川转运使李铉曾经醉酒,说赵匡胤的坏话。赵匡胤又召御史审问,李铉便说丁德裕在蜀屡次以事请求,自己拒之,所以怀恨在心诬蔑他。而且这些都有状书在手,也就是丁德裕写的那些小请条,御史带着小请条上报,赵匡胤止责铉酒失,为左赞善大夫。丁德裕贬为知潞州。但也不为张延通四人翻案,甚至都不将张屿召回,继续留在沙门岛。
所以宋九小心一点是对的,赵匡胤能勉强说善待功臣,但还远不及李世民与刘秀,只能说比朱元璋、武则天或者刘邦要好一点。当然,也比清朝要好一点。
若不识相,屠刀照样随时落下。
赵匡胤也没有心思关心此事,他的眼睛放在五人身上:凤翔节度使王彦超,安州节度使武行德,护国节度使郭从义,定国节度使白重赞,保大节度使杨廷璋!
第二百四十二章抚桑
各人经历不同,心路也不同。
赵匡胤以武将发家,因此对兵权格外看重。又看到文人的懦弱,对文臣反而很放心。只要不贪污者,一般不会重惩。
但这时候国家还不能真正执掌天下兵马,因为有一个所在地,藩镇!它们的主人叫节度使。宋朝节度使非是唐朝节度使,他们手中有兵权,可这个兵权是厢军,而非是禁军,禁军一直养在京城呢。但有一个要命的地方,这时候厢兵还非是象后来的厢兵那么堕落,有的厢兵在这些名将调教下,同样能打,不亚于禁兵。各自人数不多,大镇三五千人,小镇只有近千人。
原来赵匡胤也没有当作一回事,只有几千人,谁敢叛乱?可这次北上太原时,必须要征集各路军队,按照规矩,赵匡胤调遣这些地方部队,必须要经节度使同意。赵匡胤不乐意了,决定再次将兵权往中央收回。而且多年兵财政分权,已削弱了节度使们的实力,到了时机成熟之时。
第二次杯酒释兵权开始。
赵匡胤用叙职名义将王彦超、武行德、郭从义、白重赞与杨延璋召回京城,于后苑设宴款待。都是武将出身,连脱衣舞都出来了,况且是酒宴,什么样的话都说出口。
正在谈论往日友情之时,赵匡胤说道:“众卿皆是国家旧臣,长期掌管重镇,为国家忙碌,非朕优待老臣之礼也。”
武行德说道:“不辛苦,这是臣等应当做的。”
赵匡胤立即不笑了。一张黑脸更黑。
其他几人有持无恐,干嘛呢。我们手中本来权利很小了,又没有犯错,凭什么将我们兵权收回去?只有一个人,王彦超,这些年他一直担心赵匡胤翻他的后账,就是这个节度使也做得战战兢兢。而且他想了很多,例如张延通,说斩就斩了。这是杀鸡给猴看哪。还有一条,他两个儿子在河洲入了契股,每年能分不少钱帛。几个老家伙争来争去,还不是为子孙争吗,自己何苦争之。因此说道:“陛下,老臣本来没有功劳,长期受到荣耀恩宠。老臣心中有愧,现在衰老了,臣恳求告老还乡,请陛下恩准。”
几个老家伙依然不同意,当年皇上投靠你的时候,你用了几贯钱象打发要饭花子将皇上打发出去。现在自然怕得要死,可俺没有得罪皇上,不用怕。武行德先站出来说:“皇上,我们曾经攻城陷阵,拼命捱到今天也不容易。不能说退就退啊。”
其他三人纷纷附和。
其实四人也老了,武行德六十二岁。郭从义六十一岁,白重赞六十一岁,杨延璋五十八岁,这时代早到了退休的年龄。之所以不退,也不是想霸占节度使的位子,而是他们儿子没有荫封,荫封了官不大,还不及宋九。
老武说开,于是纷纷直接说出来,皇上不对啊,若是按照唐朝旧例,节度使后代都是通常世袭的官职,就算不荫补节度使,也能荫补防御使或者团练使这样的次官吧。
团练使若是实授官,那也不小,是杨六郎在河北的官职。
开价总要高一点,这才能还价钱。
赵匡胤慢悠悠地说了一句:“众卿说的丰功伟业,皆是前代的事,不值得拿到这里说。”
这是宋朝的皇宫后苑,非是后周,后汉甚至后唐的皇宫!
你们立的那个功与宋朝无关!
五人捏着鼻子不能作声,难不成他们敢替柴荣翻案?
将这五个代表拿下,又开始下面的动作,自此很少授节度使官职,继续找机会将其他节度使官职收回。
派通判到各节度使身边监督,分割他们的权利。
派出转运使到节镇,专门掌管节镇财赋,定期将财赋运到京城。
笼罩在中国大地上二百多年节度使阴云终于渐渐化开。以至后面的节度使渐渐成为一个虚职。
五人还有官,以行德为太子太傅,从义为左金吾卫上将军,彦超为右金吾卫上将军,重贇为左千牛卫上将军,廷璋为右千牛卫上将军。也就是挂着一个官职好拿退休工资。
听到这道圣旨,五人老家伙面面相觑。还是不甘心哪,就这样退了,王彦超忽然大笑起来,说道:“我们找老石一道去剧院看戏。”
“走。”
几个老家伙骑马来到剧院,偏偏票又卖完了,门口有票,是高价票,杨延璋气得将一个勾票人抓起来:“大母的,连我们的钱你也敢赚啊。”
勾票人生生让他提了起来,吓得不敢作声。几个老家伙持着票要进去,勾票人报告巡逻的河洲仆役,仆役指着其中一人说道:“你不知道那人是谁吗?他就是石守信将军,能与他在一起搂肩膀的那一个是差的。俺管不了,要报你报开封府吧。”
报开封府也不行,几个失意的老家伙正在火头上,赵匡义敢惹吗?
实际赵匡胤此举很难说有多少积极意义,削得太狠,精兵一起放在京城,可领将又不敢象张琼那样练兵,只求学党进发浑装痴,或者象杨林装哑巴,再加上京城是一个繁华所在,能练出什么军队?
柴荣老本啃完了,宋军衰退便开始。
然后各种强军办法,甚至养了这世界上数量最庞大的军队,战斗力还不及宋初这十几万禁兵。
宋九乾德二年写的那个策子,说的有些过头,但放在这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