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凌巴自己又何曾不知道,如今自己的身份地位都已经是今非昔比了,自己之于大汉帝国的重要xìng,那是不言而喻的。
尽管在征剿黄巾过程中有过血腥的屠戮,还有一个“凌屠夫”的绰号,甚至这个绰号比他的军功还要深入人心,但刘宏力排众议,已经在他回洛阳的时候便封他为车骑将军,朝廷军中仅次于大将军,同时还有一个“西园将军”的杂号,算是之前的“狼牙将军”的升华,名义上统领着胜利归朝的西园军四万大军。
虽然凌巴现在有时还很少身为朝廷车骑将军的自觉,但不管是在朝廷还是在军中,他的威望都是与日俱增,这种时候,没有人会在意他曾经是什么出身、什么身份,又是靠着什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他们不会在乎过程,因为那无关紧要,除非这之中,有什么能够利用起来而又对他们自己有好处的方面,但显然,凌巴从没有想过隐瞒的那一部分,几乎是天下皆知,改变不了,也很难利用得当。
更关键的是如今的凌巴,是大汉平luàn的英雄,这个时候去找他的麻烦,不管是好是坏,都不免将自己牵扯进去,这绝对不划算,每个人心底都有那么一笔账,而自己的xìng命,往往是放在最后最重要的那一环。
在冀州的时候,虽然打败了张角,却没有想到最终会以这样的结局终场,张角死了,黄巾群龙无首,luàn作了一团,预示着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反而就这么失败了,张角这个维系黄巾的顶梁柱倒下了,他的两个弟弟根本没有能力掌控天下那么多方的渠帅,而这个时候,考虑到了再留在冀州没什么意义了,而且绵延了一年的时间,西园军也该是归家的时候了,除了那些后来就地补充进来的人,原本那些从洛阳带出去的人数从原本的八万,现在只剩下了三四万,而其余人留守,凌巴带着这三四万低调的赶回了洛阳,连一个正式的凯旋仪式都没有搞过。
不过作为不死不休的敌人的黄巾势力,可不会在乎凌巴如今如何,将来又会如何,只要找到了机会,他们一定会纠缠上来,真正做到不死不休。
“是啊”凌巴叹了口气,有些无奈,有些担忧,其中似乎还有些异样的解脱,“黄巾虽平,luàn局已酿,这天下,怕是真的,要大变了……”
说着,凌巴仰起头来,看着书房窗外霏靡细雨,心头却没有因为张角的死,而有丝毫的轻松。
因为他知道,张角的黄巾起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不过是为将来的luàn世诸侯争霸,提供一个契机,如今张角已死,而因为黄巾起义崛起的各路诸侯,却并没有因此断绝,也根本没有改变大汉朝廷腐朽、百姓生活水深火热且天下逢大变之局的现状,如今北有公孙瓒、公孙度,西有董卓,南有孙坚,还有曹cào、刘备、袁氏兄弟,基本上都是靠着这一次黄巾起义起家或者是逐步崛起,如今势力逐渐壮大,某些人如辽东公孙度甚至已经俨然一方xiǎo诸侯一般了,这种境况下,朝廷再不改善一些情况,刘宏再不做出一些举措,真是难保不会有更多的人心生异心。
毕竟,如今的大汉朝,经历了数次颠簸,暂时确实是已经没有什么拿得出手足以震慑他们这众多纷纭人马的实力。
当然,凌巴从一开始,对张角的黄巾起义,就自然而然的不看好,原本还有因为以历史的眼光去看,后来加上了对这个时代的实际了解。
实际上,黄巾军中,除了黄巾力士、青州黄巾和黑山黄巾等的一些所谓jīng锐,号称百万的黄巾军,十之**是一群乌合之众,若非人多,若非汉室羸弱,以及在官军领导层的一些意见分歧和权力更迭斗争,可以说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而张角一死,原本黄巾的许多暂时还压得住的问题,便都肆无忌惮的暴lù了出来,原本因为张角一人而聚集在一起的各地义军,失去了主心骨,便顷刻烟消云散,如今,剩下的这个骨架,并不足以造成前期那样大的威胁了,至少,没那么容易威胁到洛阳。
不过好歹如今黄巾诸事已定,倒是终于可以放松几天了
而这个时候,该是为将来做好准备的时候了。
当然了,有些事情,还是要提早让刘宏知道的好,现在这个时机,控制得刚刚好。
想着,凌巴却站起身来,“我要去皇宫一趟……”
第487章、天下大势
第487章、天下大势
“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黄巾之luàn已经过去了,天下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为什么说是表面呢?凌巴也清楚,自己的穿越,带来的历史进程变化不少,尤其在某些xiǎo细节之上,比如说曹cào的人生轨迹,刘备的人生轨迹,还有很多很多人的人生轨迹,这些和历史cháo流比较起来,仍然只是属于个人的改变,毕竟这些人如今都还未站在如今天下的最高点,也没有那么足够大的影响力。
但光光只是这些改变,在一些大的方向上,却并没有改变多少,就象是黄巾起义被硬生生拉长了三年多到四年,但最终还是失败告终,而且大半还是毁在自己手里;接下去还可能会有天下大luàn、诸侯征伐的时代到来,这也几乎是可以料想的到的必然,即便此时因为自己的出现,在历史中横chā一脚,然后产生的某些原因可能会使得与历史之上有所偏差,但也只能是时间问题而已。
就拿现今洛阳一地来说,暗地里暗cháo暗流涌动不断,火影卫掌握了一部分,刺卫营肯定也有所了解,但肯定还有些没能够掌握的,而这些便都是隐患,随时可能如火山突然爆发让人措手不及、反应未及之下,发生什么事情都是难以预料的。
更何况,刘宏的身体也随着日子渐久变得渐渐不如意起来,看来却是其早年那些荒唐的后果,现在却是逐渐显现出来了,刘宏的脾气也随着身体máo病见长,变得越来越暴躁,连和他最宠幸的王美人和最疼爱的二皇子刘协都说不上几句话,行事也变得越发乖张起来,每次朝会朝堂之上众文武都是噤若寒蝉,让人感叹君威难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因为身份的转变和地位的提升,凌巴自然也拥有了上朝堂、入朝会的资格,而且因为是车骑将军,堪称大汉军中第二,又因为名为大将军的那人常常不出现,他便是站在武官那一列的最前头。
不过说起来,对于明月公主,刘宏这个做哥哥的倒没有太大的变化,或许也是因为对明月公主的特殊亲情,总是能够让他的心不再那么冰冷,而也或许只有虽偶尔刁蛮其实并不大通人事的明月公主才能够让他感到由衷的信任,当然明月公主如今是有夫之fù了,所以连带着对明月公主的夫君凌巴,刘宏也不至于态度太差。
此外,刘宏还让凌巴开始教导他的三个儿nv,做他们的启méng,以示恩宠。
要知道教导公主倒没有什么,公主还是一个nv流,在这个时代里,虽然没有像是后来对nvxìng禁锢那么多,但nvxìng依然是被认为是男人的附庸,不过现在却没有什么nv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像是蔡琰、甄宓这些都是某一方面的nv强人,而天家公主自然不能够是目不识丁的,所以xiǎo公主也需要接受教育,只是接受谁的教育的问题。
但对于两个xiǎo皇子的教育、他们的老师,却需要慎重选择,而且这也是一项关乎国家大计的选择,毕竟刘宏如今只有这两个儿子,那么将来刘宏大行之后,皇位必然是在这二人中产生,而不管是哪一个,凌巴一个帝师的名号几乎是逃不了的,尽管只是启méng。
实际上,为了这件事情,刘宏在朝堂之上还和一班文臣吵过,最终是大臣们拗不过刘宏的强势,就算不同意也没办法。
说起来,天家儿nv毕竟是天家儿nv,即便是启méng,也需要慎重,凌巴的资历、才学,都是那些文臣质疑的重点,但刘宏就是认定了,他们也没有办法,当然所有的怨言,又都归到了凌巴的身上,凌巴还真是躺着也中枪。
当然刘宏也不是全然不顾众人面子,他也不敢随便撕破脸皮,所以为了调节,还是找了当今名士善飞白书的大家蔡邕蔡伯喈,和凌巴一起做两位皇子的老师,凌巴做的是启méng,而蔡邕则是启méng、还有其他学习一起做。
相比较凌巴,蔡邕显然显得更加“专业”,好歹人家也是全国闻名的大文学家大书法家,飞白体或许不像是王羲之、柳公权之类那般流传闻名,但在这个时代,不少的文人甚至都是将蔡邕的飞白体奉为神笔一般地,而很多时候也会学着去模仿临摹,蔡邕本人也是天下闻名的名士领袖般的人物。
而且蔡邕还有一个令人称道的地方,却是在于他的藏书,原本历史中,后来蔡文姬从南匈奴左贤王那儿回归中原,其中很大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其父蔡邕当时的藏书,这个大才nv虽然并没有这些藏书的原本,但她却将其中大部分都记下来了,回来之后的很多工作时间便也都是huā在了誊写记录下那些书籍上。
当然既然凌巴在这里,自然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而他近来常常与蔡邕相遇,也都是努力要和他打好关系,蔡邕为人却显得颇为亲近,对于凌巴也没有通常文人对武夫的那种轻视,而且想是因为凌巴领衔北方战事、平定东边的黄巾之luàn的关系,蔡邕对凌巴也有一种对于“祖国未来与希望”关照的感觉。
此时在洛阳皇宫中,凌巴便正是在教导着刘宏的三个xiǎo儿nv,刘辩、刘协和刘yàn,这也算是这些日子以来他的一项“业余活动”了。
这其中,他最疼爱的,自然还是刘协,聪慧过人,而且也不象是刘yàn那么“烦人”。
对于刘辩,他谈不上恶感,甚至还有些同情,这些同情,自然都是来自于自己对于“历史”中的那个他的印象,随后后来的刘协,貌似处境也没有比他好上多少;不过有了自己来,恐怕这“历史”将会改变了,当然要从心理感情上来说,他还是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