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34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鲁晓夫在他短短10年的执政时期,干了许多鲁莽的事,签发了许多仓促而成的决议,但这次他在看了这份报告后,却显得分外的谨慎。他虽然同意了委员会的分析和建议,但却没有指责斯大林和内务部。他把造成前战俘问题的一切责任都推在了“贝利亚、阿巴库莫夫及其一伙人的身上”。他像分权一样,把处理前战俘问题的权限交给了三个部门:责成内务部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撤消以前的命令,责成国防部恢复前战俘的名誉、军衔和一切权利,责成文化部为前战俘们树碑立传。

  决定虽不鲁莽,但却令人颇费猜疑:既然内务部造成了前战俘问题,又不让它具体去解决这一问题;既然国防部无权解决前战俘问题,却又偏偏让它去为前战俘恢复名誉和权利,这明显是不让前战俘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只有被誉为苏联第一号女强人的福尔采娃所领导的文化部无事一身轻,它既不要为过去承担责任,也不要为未来运筹策划,它只要拿出电影、小说和音乐等作品来就行了。

  而事实上,那些制造了前战俘问题的人并不想真正解决这一问题。他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他们现在已经获得的地位、权力和一切物质待遇。他们不想因为给前战俘平反、恢复名誉,而失去自己的一切。也许,他们中的许多人正是在前战俘搭成的阶梯上爬到今天这样的地位的。苏共中央行政机构的负责人和苏联总检察长就反对为赦免前战俘而重新颁布法令。他们说用过去的法令就行了,只需要解释和进一步的说明,而颁布新的法令,无疑是要宣布实行一次新的大赦。他们这种对苏联官场行事的娴熟了解,阻挡了对前战俘问题的认真解决。苏共这样一个执政大党在其统治中不出现失误显然是不可能的,可它到头来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求实的决心去改正和弥补这些失误,而让这些失误去日益扩大它和人民之间感情、道义和政治上的裂痕,其不祥的结局是可以想见的;苏共这样一个大党在其队伍中有几个争权夺利者并不足为怪,可它却没有认真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去遏制这些人的野心和非法,而是让他们日益发展和膨胀,演变成一批批不知人世冷暖的食禄者,一层层高居于人民之上的权贵阶层,其未来的垮台就初见端倪了。

  今天是战俘问题,明天是迁徙少数民族的问题,岁月愈益推进,“失误”所造成的问题愈积愈多,而苏共这个执政党又不以为然,总是坚持一个冠冕堂皇的理论:无非是伟大胜利中的一个小挫折,无非是一片光明中的一个小黑点。待到所有的问题都积重到非在一天解决不可的时候,悲剧就会发生。对于苏共的垮台和苏联的瓦解,人们有许多原则和理论上的分析,而却常常忽视了人心上的度量。大概,在一切危险中最危险的莫过于感情背离和人心向背的危险。苏联垮台时,普通人对这一重要历史现象的沉默就是一个可怕的证明。

  在强烈的阳光下,那束紫白相间的花已开始打蔫。目光呆滞的老人颤巍巍地起身回村。我虽然已经和他很熟,他依然没有向我讲述过他自己过去的任何事情,包括这段不幸和悲惨的战俘生涯。不要说我这个外国人了,就连他的乡亲们也很少有人听他说过多少话。他被送进甄别营后,他的妻子被关押,获释后就永远地离开了他。她没有给他留下任何子女,只留下了四壁空空的一处木屋。待到有一天,他终于熬出了甄别营回到故里时,这四壁空空的木屋就更摇摇晃晃了。是他的亲爱的邻里们帮他修复了小木屋。即使在战争年代,他们也从没有把他看成是背叛祖国的人。现在,他活下来已没有了什么事情可做,只是每天要去田野采一束鲜花,放到那阵亡将士碑前……

  在伟大的卫国战争50周年时,俄罗斯政府颁布了有关恢复前苏联战俘一切权利的总统令。这个政府显然把苏联政府的这一沉重历史负担接受了下来。除了一纸法令外,它还能给那些目光呆滞、只有一处破旧小木屋的前战俘什么呢?

 

Number : 9911 

Title :想生气

作者 :叶兆言

出处《读者》 : 总第 199期

Provenance :青年博览

Date :1997。11

Nation :

Translator :

  我从小就是个乖孩子。乖,就是听话,好话坏话,什么话都听,且听得进去。说来很惭愧,四十不惑,回首往事,胆子之小,竟然没和别人打过架,甚至也没有几回敢真正地跟谁红脸。可数的几次吵架,也就是自家人斗嘴,嗓门是大的,大,也不过是为了壮胆,有理不在声高。女儿就知道我的弱点,对她嗓门越大,她越不当回事。

  很羡慕周围那些容易生气的人,直来直去,痛痛快快。想当初,我在出版社当小编辑,编一本社科类工具书,一百多万字,厚厚的两大册,一切从零开始,参与策划,组织人撰稿,改错别字,统一格式,前前后后忙了两年,年终计算成果,一分钱的奖金也没有。同样一位编辑,只是把一本薄薄的台湾三流小说,繁体字改成简体字出版,工作量是我的几十分之一,得到的奖励,竟然是我的许多倍。

  我知道自己不是当编辑的料,况且为了奖金的事,斤斤计较,多少有些小人之嫌。凡事一挨着钱的边,就俗不可耐。窝囊就窝囊在心里面会不高兴,自己要和自己算小账。更尴尬的,是你不痛快了,别人还趁火打劫,表扬你不在乎,表扬你肯默默无闻地奉献。人倒霉,往往就在于吃了亏,还要让人调侃练嘴皮。有的人,永远占便宜,便宜占多了,就成了天经地义,占了便宜还要卖乖。吃亏的人永远吃亏,吃亏吃惯了,不吃亏,有人心里就不舒服,就奇怪。

  终于改行当了作家,接二连三地发表小说,渐渐混了些俗名,连续得了些奖。出了一叠书,便又忘了自己是谁。小人的本性立刻显现了出来,私下里忍不住很猥琐地做比较,大家都写东西,在同一个创作组里混,别人可以当中青年专家,可以当跨世纪人才,可以是突出贡献者,是政协或者别的什么委员,是人大或者别的什么代表,有这个津贴,那个奖赏,多则身兼数职,少也能轮上一二,偏偏我沦为异物,什么都不沾边。有时候想想也生气,掰手指头算算,树上这么多桃子,一人分两个都足够,为什么非要少我这一份。

  吃亏的人,必须无话可说。如果说了,说明不潇洒,说明没器量,小肚鸡肠。我不怕领导批评,就怕领导无缘无故表扬。领导说你这人通情达理,遇事不在乎,好说话,能够体谅领导的苦心。说你拿了那么多稿费,还在乎什么津贴奖赏。说当委员当代表要开会,你又不喜欢发言。作家靠作品说话,你不需要那些头衔装饰自己。领导一表扬,我又忘乎所以,姿态顿时高起来,顺竿子往上爬,说自己确是不太在乎。话音刚落,领导就立刻批评提醒,说不可能不在乎。人总还是人,不可能都是雷锋。都喜欢说自己不在乎,可结果还是有些在乎。领导几句话,针针见血,我好比当众掉了裤子,无地自容恨不能挖个地洞钻进去。想认错又怕领导说我虚伪,不认错这话就没办法继续。

  回到家,借题发挥,对女儿的嗓门大起来。妻子说我有毛病,女儿说我变态。我说心里不痛快,想生生气。得到的一致回答是:有能耐到外面生气,用不着在家里出洋相。

 

Number : 9912 

Title :文化名人在北大荒

作者 :赵国春

出处《读者》 : 总第 199期

Provenance :中国农垦

Date :1997。11

Nation :

Translator :

  在北大荒(黑龙江垦区)50年的开发历史上,除了10万转业官兵和50万城市知识青年外,还有一支被称为“特殊的垦荒队”,那就是1500名来自中央机关各部门的、“反右”扩大化造成的一批“当代流人”,其中,有些是文化界名人。此文记述的是他们来北大荒后的轶事。

  分场副场长艾青

  著名诗人艾青,下放到北大荒后,王震将军再三嘱咐八五二农场领导:“政治上要帮助老艾,尽快让他摘掉帽子,回到党内来,要让他接触群众,了解农垦战士。”

  身材高大,年近半百的艾青,在王震将军的关怀下,当时担任八五二农场林业分场副场长,他是当时来北大荒的1500名“右派”中,唯一挂了领导职务的。

  艾青当时住的俄式木壳笼填锯末的房子,是八五二农场总场部最高级的房子。当时,总场部有四幢这种高级房子,党委书记李桂莲原是少将军衔,场长和副场长是师级干部,又是老红军,他们四家各住一幢。艾青每天早早起床,从总场部和他爱人高瑛步行到示范林场上班,风雨无阻。

  有一次,转业军官、他的浙江同乡孟达问他:“艾青同志,听说你在写长诗《老头店》?”

  他警觉地问:“你听谁说的?”

  孟达看了他那窘态笑道:“我不会告发,你放心。”

  一天,艾青把新写的长诗《老头店》,拿给王震将军看,王震看后对他说:“诗写得不错,但,目前还不能拿出去发表。”

  长诗就此压了下来,诗人继续默默地干他的活。1959年底,艾青把王震给他的一封信交给了示范林场的领导。王震在信中说:他要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视察,问艾青愿不愿意同他一起到新疆去一趟?

  林场领导看艾青愿意换个环境,只好让他走了。

  艾青虽然在北大荒才呆了一年,但,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因为他用自己的稿费,给林场添置了发电机、圆盘锯、扩大器、话筒、电唱机等,每当人们看到林场里那通亮的电灯、听到高音喇叭传出的音乐时,都会想起诗人的笑貌。

  打杂的美编丁聪

  著名漫画家、原《人民画报》社副总编丁聪,40岁那年,当了“右派”后来到北大荒的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