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虫洞-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浩怔住了,过了一会才消化这些话,问道:“什么是镜像时空?”
“就是像镜子一样映shè着主世界的时空,也就是你们所说的平行宇宙。只是那个镜像时空有几百年的延迟效应,目前正处于主世界历史上的北宋末年。”
原来自己早上到北宋末年走了一趟,李浩突然灵光一闪,自己现在太需要钱了,带一些现代化的小商品穿越到北宋出售,应该可以赚到不少白银吧,那不是比打暑期工赚得更多?
李浩又仔细询问,一个多小时后,他已相当了解这个超级虫洞了,自己的想法是可行的。他还了解到,这虫洞智能系统还肩负着传承雅灵族文明的使命,雅灵文明有一种修炼原力的方法,这是他们发展到神级文明的依靠。
雅灵族的原力似乎比科幻电影里的还要厉害,不过李浩暂时并不详细地了解这些。不是他不感兴趣,也不是他不重视,而是行事有轻重缓急之分,现在不先赚钱,就连伙食费都会成问题,所以当务之急是开展时空贸易去赚钱。
经过反复斟酌后,李浩开始策划北宋之行。
……
在华夏理工大学附近,李浩租了个一室一厅带厨卫的套间,毕竟学校里还有其他同学留校,在宿舍难以保守秘密。
关好出租套间的门窗,放下厚厚的窗帘。
李浩早就买了宋朝式样的古装衣服、鞋袜,还有拍古装片使用的假发。衣服是丝绸的,现代社会想找粗麻布可不容易,相比之下丝绸还易买到。穿戴整齐后对着镜子一看,倒有几分古代贵公子的模样。
桌子上摆满了种种“穿越必备”物品。
防身用的物品有:瑞士军刀一把、电击器两只、防身喷雾器两个,强力眩晕电击棒一根、石灰粉一袋,强力合金弩箭一套。可惜华夏国对枪支管制太严格,自己不可能搞到些那东西。要不然带上一把手枪,此行的安全就大大提升了。
其他物品有:急救小药箱一个,带指南针的手表一个、望远镜一只,还有几个面包和两瓶纯净水。这些东西用仿古包袱装起来,背在身上还算相当轻便的。
一切准备就绪后,李浩开启了超级虫洞。
眼前倏地一点蓝光亮起,蓝光逐渐扩大,形成一个直径两米大小的光圈。
这光圈类似于多拉A梦的如意门,跨过去就到达另一个时空。只要一步跨出,相当于逆行数百年光yīn,回到北宋末期的世界。
李浩穿越的坐标选择了泉州城西面,考虑到泉州是当时很繁荣的通商港口,冒充“海归”不会引人注意。李浩知道,自己的语言和习惯肯定与宋朝人有很大差异,如果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身份,在北宋末年恐怕会引人怀疑。
一切准备好后,李浩穿过光圈。
一步跨出,相当于回溯八百年光yīn。
李浩走过光圈,出现在一处树林中,身后那个蓝sè的光圈还是如常闪烁着光芒。
李浩观察了一下四周,这是一片无人山林,满眼看去是一大片参天古树。这虫洞是顶级外星文明的结晶,在穿越过程中是不会出现危险的,不至于穿到半空中掉下来摔死,也不至于穿到水里淹死之类。
关闭了虫洞,李浩通过指南针辨别了一下方向,李浩往东面走去。泉州城就在那个方向。
步行了不久,就发现了一条黄土铺就的官道,官道上行人络绎不绝,偶尔还有牛车、骡车载着货物走过。
宋朝人啊!
李浩通过望远镜观察了一会,路人衣服的式样和自己差不多,但染sè的工艺似乎相当差,sè彩看上去有点不自然。
摸了摸包袱里的防身用品,放在最容易取出的位置,李浩慢慢地走到官道上,往泉州方向而去。
他走在官道上,不算太引人注目,但也有不少行人会看他几眼,然后才匆匆而过。这些行人不少是结伴而行的,李浩偶尔听到他们的交谈,发音带有一些粤语和闽南话的味道,但他能听懂大部分,只有少数的音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中途坐在树yīn底休息了一会,吃了些干粮,喝了些纯净水,又行了很久,视线内终于出现了宏伟的城墙。
李浩走到路边一棵大树后,偷偷取出望远镜观察。
城门口有几个士兵把守,李浩调整了一下望远镜的倍数,更清楚地看着那些士兵。
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手里拄着一杆缨枪,高倍望远镜下,能清晰地看到长枪的细节。枪杆是木制的,枪头金属工艺似乎比想像中的要差,但枪尖边缘磨得发亮,看起来相当锐利。
这些士兵们对入城的行人并不理会,只是对牛车上的货物随便看一下,收一些入城费。
城门口进进出出的人相当多,有挑着蔬菜的,有推着车的,但秩序还算良好。李浩看了一会,确定那几个士兵只是对大宗货物收税,并不对个人进行检查盘问。自己外表看起来和这世界的贵公子一样,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进城应该没问题。
李浩走上官道,和其他行人一起往城门而去。通过城门时,那些士兵果然并不阻拦。
走过了yīn暗的门洞,眼前豁然开朗,仿佛走进了《清明上河图》的画卷之中。一排排古代房屋鳞次栉比、檐牙错落。街上行人熙熙攘攘,一片人声鼎沸。李浩呆住了,虽然早有思想准备,但也深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
这就是大宋!
八百年前的大宋扑面而来,带着喧闹的声音,带着悠远的韵味,还带着历史的真实感。
一瞬间,李浩有些恍惚,有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李浩看过不少古装电影、电视剧,但远远无法和眼前的景物相比,那些影视布景的格局太小了,更衬托出眼前的场面的宏大。一条笔直的大街望不到尽头,街上行人如织,络绎不绝。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李浩一路走下去,只见茶楼、客栈、车行、赌场、酒肆、钱庄、当铺、米店、染坊等等,各式各样的店铺作坊见缝插针地挤在街边。
一路走过去,柳永的《望海cháo》自然而然浮现在脑中,这首词是眼前景物最佳的写照:“……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如果回去搞一个“大宋泉州一rì游”的旅游项目,游客必定蜂拥而来。只是李浩不可能这样做,虫洞的秘密他绝不会让第二个人知晓。
街上大多数的行人步履悠闲,可以看出这里的生活节奏相当缓慢,不像二十一世纪的大城市,走在街上的行人都是争分夺秒地匆忙而过。
路人们总会看自己几眼,似乎看出自己与众不同。李浩有点纳闷,自己衣服式样和他们没差别呀,为什么他们还会觉得自己有古怪?
直至李浩看到一个公子哥儿从马车走出来,他总算明白了原因。自己一身上等丝绸,绝对是非富则贵的打扮,按理说这种贵公子出入都是仆从如云,自己偏偏独自一人闲逛,难怪别人感到诧异。
有句话叫“先敬罗衣后敬人”,因为在这种社会里,有钱没钱一眼就看能出来了,全身上下都是丝绸的人肯定是很有钱人。这种人出街,不带上三两个仆人,实在太少见了,所人们都觉得有点奇怪。
一路走过去,还是见到一些衣不蔽体的市民,也有些人脸上带有菜sè,一看就知道是营养不良,而且乞丐也不时能够遇上几个。最初第一眼的惊艳过了之后,李浩开始感受到一个真实的大宋,毕竟还是科技落后的封建王朝,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还是很差。
当然了,科技落后是指与二十一世纪相比,宋朝其同时期的国家相比,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完全处于领先地位的。如果按后世那样统计国民收入,宋朝的GDP也许占了全世界的80%以上。在这个时点上,华夏文明遥遥领先于世界。
李浩走着走着,又看到一间当铺。这间当铺规模很大,门口悬着一个巨大的繁体“当”字,门口牌匾上写着“韩记当铺”。
要换些钱币了,否则在这个时空寸步难行。
李浩走进当铺,里面有客人正在柜台前办理业务,他踱到一张空闲的柜台前,取出一只打火机放在柜台上。“你看看这件宝贝值多少钱。”

第三章 宋朝人眼中的打火机
那伙计见李浩身穿丝绸,一点也不敢怠慢。
这只打火机质量还不错,是二十多块钱一只的,外面镀了一层金sè的合金。
那伙计刚开始还以为是一块黄金,但他一拿到手上,就知道这绝不是黄金,黄金不会这么轻的。
当铺的伙计捧着打火机反复端详,越看神sè越凝重。这伙计是当铺专门培养出来的,既然能坐在柜台前,就说明他对物品估价已经有了一定的眼光。可是他看从来没见过打火机,更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用。
当铺自有一套鉴别的物品的方法,首先看材质,鉴物无数的伙计竟然无法识别材质。当然了,现代化工艺处理过的合金,他哪里见过?
那伙计看了半天,眉头紧皱,这东西非金、非银、非铜、非铁,弄不清楚究竟是什么东西。但这东西应该是相当贵重的,从表面一层金属光泽那以看出,从其jīng细的做工也可以看出来。
这东西表面打磨得如此光滑,甚至可以照出人影,上面有几条笔直的纹路,充满着工艺的美感。这只有最一流的能工巧匠才做得出来。
那伙计抬起头来,尴尬地问道:“这位贵客,请恕小的眼拙,认不出这件宝物。请贵客赐教,这究竟是什么宝物?”作为一个当铺的伙计,问出这话是很丢脸的,但没办法,他确实不认得。
李浩微微一笑,也不答话,从伙计手中接过打火机,大拇指一顶,“叮”的一声,顶开了打火机的盖子。再轻轻一按,一道小火苗从打火机上吐了出来。
那伙计“啊”的一声惊呼起来,被突然冒出的火苗吓了一跳。
宋人平时取火主要是靠保留火种不灭,生新火则需要火刀、火石和火绒。点火的时候先取一点干燥的火绒放在引火物上,然后用火刀撞击火石来产生火星点着火绒,最后引燃柴火,整个过程是很麻烦的。
那伙计从不敢想象某件东西会突然喷火,这完全超出了他的常识范围。
那伙计的惊呼吸引了其他人,他们走近看围观。李浩再次演示了一下打火机,周围的人齐声惊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