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潘虹独语-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试了几张,果真如此,他只好放弃。事后他开玩笑般地对我说:“潘虹,你真是个自恋狂。”我无声地笑了一下。他的说法或许夸张了点,却不无道理。 
  我一向以为人要自己喜欢自己。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也只要自己喜欢自己就足够了。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从没对自己有过埋怨,始终非常满意自己喜欢自己的话,那么这个人的一生一定是非常丰满而幸福的。 
  我一直觉得我最新近的人就是我自己。倒不是我在提防什么,排斥什么,而是多年的生活经历,让我体验了各种世态人情,也让我深知世界原本的冷酷。在这世界上,能有一两个真正关怀你、理解你的人,就很不易了。如果你还奢望再更多一些,那只会更多一份得不到的痛苦。 
  人要对得起自己。这个对得起,一是不能夸待自己,二是要对自己负责。我喜欢在照片里看着我自己,它们是面面镜子,映照出我的自卑、自负或者自信。在它们面前我可以从容地审视自己。照片的这种自我提醒、自我暗示的作用是极为强大的,远超过别人的一封情书、一张贺卡、一句问候,更能给我一种面对生活的力量。 
  在孤独的日子里,在没有人呵护没有人关怀的时刻,我可以依旧从容。我对自己说,没关系,屋里的照片全在呵护我,全在在意我,全在祝福我,这就让我有足够的理由觉得幸福了。 
  有些朋友来作客,奇怪我为什么从不把那些在国内国外发奖会上的照片或者那些与声名赫赫的人物的合影摆在屋里,让人人都能看见?摆着的都是我单个的,孤零零冷幽幽地看着世界。照片在我的视线里,我也在它们的视线里。 
  不选择那些看起来非常辉煌的时刻,是因为我确信,那样的东西放在家里是毫无意义的。这种辉煌的瞬间在我的生命中存在过,然后就让它这样过去吧。因为只有我才知道,我曾经为此付出过怎样的代价,我是用无数个孤独无数个寂寞才换得了这一瞬的热闹,而这热闹是不足以让我去面对明天的。我不需要这样的东西。 
  佛的真谛在于一个空字。既然已经知道世间种种最后终必成空,那么我们又何必再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之外刻意追求那些转瞬即逝的附加值呢? 
  我选择摆放出来的每一张照片都是我认为值得去记忆的某个时刻,它们是我成长的见证。有的照片并非是我最美的瞬间,但它一定有最可被解释的内容。它背后渗透出来的东西也许是属于很凄美、很失落、很糟糕的一个时期,但它会提醒我,在感情上这么艰难的时刻我走过来了,在事业上如此低潮的时刻我走过来了,在没有父亲的日子里我一样走到了今天。 
  这种力量是别的东西无法替代的。我确信有选择它们的理由。我选择这张童年的照片。不仅是因为它代表着我曾经拥有过的一段无邪的时光,更重要的是这张照片摄于父亲自杀不久,可我的脸上居然没有任何一点阴影。 
  我喜欢它,我觉得它体现了我的一种顽强的个性。 
  而这张在戛纳一个电影宫里拍的照片,则孕含着我的梦想,也表达着我的自信。在这个电影宫里,只要有一位女演员得到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的金棕榈奖,墙上就会有一幅她的照片,同时也永远有一块空白是留给下一届最佳女演员的。于是我就站到了这块空白前,让相机把我和这些优秀的女演员们定格在同一个空间。我们的脚下是同一条地平线。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现在摆出来的照片中只有一张是留着长发的。那是我做女孩子时拍的。那时刚从戏剧学院毕业二三年,是一个充满着梦想又不断编织着梦想的年龄。大家都想成为一个明星,都想拥有一个白马王子,我也不例外。 
  尽管我在该年轻的时候好像也没年轻过,从我毕业后演的第一个角色,《苦恼人的笑》中傅彬的妻子开始,就开始演妇女,演那种有家庭、有孩子、有丈夫,很早很早就把所有的挫折都受够了的女人。可是在这张照片里,我依然有几分羞涩,有几分腼腆,但又有几分明星了。会化那样的妆,穿那样的衣服,微笑里带一点那样刻意的感觉,包装自己。 
  回头去想,这种感觉也好也不好,可我确确实实是从那样的时候走过来的,时至今日,多少还带点那时的印记。我留着它,就是想提醒自己,我曾有过这样的一个年代。 
  摆出来的照片都是走两极的,要么是未婚时的,要么是独身后的。没有一张是在和米家山共同生活时期拍的。尽管他是个很不错的摄影者,能拍很不错的照片,也确实给我拍了一些很不错的照片,但我还是把它们都收了起来。我想,如果有一天我把这些照片拿出来时,我一定是已经老了。老到什么都抓不住了,只好抓一点回忆了。而现在我还不老,还不想整天面对回忆。我并不想逞强说我现在有多么多么的坚强。我自己知道。我依然有我作为女人的软弱,我依然有我的期待,否则我就不会着意地挑出这样一张照片放在我的客厅里。 
  这是我在新加坡度假时拍的。我穿戴整齐地坐在酒店里。并不是那天我的笑容多么甜美,也不是我的装扮有多么的雍容华贵,更不是酒店的大堂装潢得如何别致,而是因为我的身后有了一个他。一个陌生的侍应者。 
  拍的时候并没意识到他在那里,洗出来才发现他,背着手,站在我的身后。他的目光留意着我,没有在意自己已成为了我的背景。 
  我一看就喜欢了这张照片。我喜欢这种感觉,在我不经意的时候,会有一个男人默默地站在那儿,在我的背后,于是我心里就育种模糊的温暖感,仿佛终于找到了什么。 
  我知道,我还是期盼能有个人,一个男人,在我的背后,在我需要的时候托我一把的。 
  赛,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男人。 

十四 似水流年
6月23日 星期四 

  赛从香港到上海来时,特地带了梅丽尔·斯特里普最新的一部影片的录像带,他知道我最喜欢的女演员是她,便帮助我注意斯特里普的每一部新作,有时我觉得有赛在,我好省心,好有依靠。 
  影片是英文对白的,还未翻译成中文,我感到很吃力,幸亏有赛在一旁充当我的同期翻译,才使我能看完并明白这部影片的意思。 
  这部影片的片名叫《飞越长生》。 
  一个女演员,很怕自己衰老后再也得不到影迷的喜爱,便在一家整形医院动了手术,医院的大夫为她输入一种长生不老的溶液,于是这位名演员就这样年轻灿烂地活下去了。但是她却再也找不到那种有血有肉的自我,她开始迷失,开始怀疑自己一向希冀的青春和长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影片所要告诉别人的是有些人活着,他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设备使自己长生不老,但是活着的只是他们的躯壳,而不是他们的思想。 
  这部高层次的喜剧片所给予我的是长久的沉思。 
  情不自禁地对着镜子仔细端详起自己来,毕竟是38岁的女人,些微碎碎的皱纹已毫不商量地出现,十六年的演艺生涯使自然的皮肤得不到休息,多少失去一层弹性,我想只要是不要太粗心的女人心里总会流过一些惆怅和无奈,感叹时光如水,逝者如斯,更何况是演员呢。二十出头的时候演中年医生陆文婷是靠妆把自己化老的,那时候的自我感觉颇好,一旦还原真实,我毕竟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人,如今假若我要去演下个二十岁的女子,我的心情绝不会很轻松,人之常情啊。所以我说我想塑造一系列的中国中年知识妇女形象的说法并不是我一时兴起,信口开河。与其在扮演影片中的角色而失落了一个真实的自我,不如正视自我,在不断的拍片中使自己活得更真实,更愉快。 
  年龄之于每个人都是不可抗拒的,不能够正视的人不是愚蠢就是疯狂,每生活一天,就意味着向死亡迈进一步,这是真理。 
  我不留恋生命,生命只是一个人在地球上的存在方式而巳。尽管生活的年轮会在女人的脸上,刻下一道道皱纹;同时,它也会使不少女人成熟,具备另一种风韵。我只想在我有限的时间里,能活出激情,活出个性,有一天,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只想在我的墓志铭上写:“我生活过!” 

十五  《蒙娜丽莎》,我心中的歌
7月11日 星期一 

  赛推荐给我一本书:《A WOMANWITH SUBST ANCE》,我一整天便蜷缩在沙发上认真地阅读,CD中传来轻柔舒缓的《蒙娜丽莎》,一遍又一遍,这是我心中的歌。 
  我已记不清我是在何时、在何地第一次听到这首歌,只是在第一次听到时,我便感到它的美。美的旋律,美的歌词,我想起达·芬奇的那张名画,我总觉得那旋律对《蒙娜丽莎》的油画诠释得很到位。直到有一天,我坐在影院里看美国电影《教父》,影片结束时,当那只黑洞洞的枪口举起来时,《蒙娜丽莎》的音乐便渐渐弥散开来,我为之震颤。当最残酷的事实和最美丽的东西放在一起时,美丽便愈加叫人心碎。那一天,我对《蒙娜丽莎》这首歌有了新的理解。费了很大的劲托朋友买来了这张《蒙娜丽莎》的CD片,我实在爱不释手,在CD机中反反复复地听,反反复复地吟唱,那一阵,CD机中是永远的《蒙娜丽莎》。 
  对《蒙娜丽莎》的痴迷并没有因乐坛好歌连绵不断而改变,每听一遍,总觉得有新的发现,以致于现在《蒙娜丽莎》每天伴我晨起,伴我夜寐,成为我孤独时候唯一的亲人和朋友。 
  民乐中我最喜爱的乐器是二胡,幼年时还曾学过二胡,不过那时就学得肤浅,仅知一二点皮毛而已,许多年后的现在更是忘得可以了,但《二泉映月》的乐曲,尤其是闵惠芬的《二泉映月》仍是百听不厌,荡气回肠,哀婉凄凉的乐曲。而在西乐中我则喜爱小号。凡是乐器,一般都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