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生缘之孟丽君传奇-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待她与众不同,这才导致她对你另眼相看。依我说,如今你越是躲着她,她便越发不肯罢休。官人还不如也如旁人一般待她,过几日等她自己腻了,自然会丢开手。到底她也知道你是有妻室的人,她金枝玉叶之体,日后婚配,自有太后皇上为她千挑万选地招选驸马。” 

  孟丽君闻言恍然,喜道:“雪妹所言极是。我怎地如此糊涂,竟没想到这个釜底抽薪的好法子?”苏映雪柔声道:“官人哪里糊涂,不过当局者迷罢了。你是做大事之人,朝中事忙,怎会有工夫想这些儿女私情?再者你久扮男子,行事想法都与闺阁女子迥异,猜不到公主女儿家的心思,也属正常。”最后一句话,贴在孟丽君耳边轻声说出。 

  孟丽君自前日接到圣旨,心中既喜且忧,所忧者便是此事,现下脑中豁然开朗,心下十分欢喜,侧过身子,拉了苏映雪的手,悄声道:“说到儿女私情,上回我和你说的那件事情,你考虑得怎样了?” 

  月光从纱窗透入,斑驳的树影映在窗上,随风摆动。苏映雪微微垂下头,半晌才道:“哪件事情?我可记不得了。”声音细若蚊鸣。孟丽君若非就躺在她身侧,恐怕也听不清她究竟说了甚么。月光映照之下,只见她一张芙蓉粉面上满是羞意,如能瞧得见,只怕她连耳根都羞红了。 

  孟丽君知她素来脸皮子薄,但此事关系她的终身大事,不可不问,轻声道:“你我姐妹知心,此事我一直记挂心中、时刻不忘。这一年多来,我发觉梅昭如对你实是一片深情,便是如今你我有了孩儿,他对你依旧痴心不改,不过将之深藏于心。此人人品才华、相貌家世,都与你十分般配。他这一片真情,连我都瞧出来了,我不信你竟对此一无所知。” 

  等了一会,听她不肯说话,又道:“我知你心里顾忌甚么,定是担心此举恐会揭穿我的女儿身,又或是想‘小姐都未成婚,我自然要陪着小姐’。这些且都抛开不说——我到时自然有遮掩的好法子,你别担心——你我虚凤假凰,于我而言,我能扫平叛乱、相救爹爹,更能得以施展才华,若能如此男装一世,我欢喜高兴还来不及,更不会觉得丝毫委屈。雪妹你却不同,你温婉贤淑、娇弱柔善,原是要人疼爱呵护的。当初你肯替我遮掩身份,为的是咱们昔日恩情,却非你自己的选择。若为此事而误了你的终身幸福,我实在心中不忍。” 

  苏映雪听了这话,心中一惊,悄声道:“小姐你果真要男装一世、不愿改回女妆么?你难道当真一点也不想成婚嫁人么?”孟丽君微微一笑,傲然道:“我如今手握兵部大权,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日后说不定更能封侯拜相,位居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施展自己的满腹才学,匡扶社稷,调和鼎鼐,辅治乾坤,令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我胸中抱负未展,自然不愿轻易改回女装、成亲嫁人。” 

  话锋一转,道:“我说了这许多话,你也该明白我的心意。这样罢,那件事情,你若愿意,甚么都别说,只消点点头,我自会想法着手去办。”说罢凝望着苏映雪。苏映雪脸上羞意更浓,过得半晌,终于轻轻点了一下头。

第三部 第三章

发表时间:2006…04…03

  十七这日乃是钦天监选定的黄道吉日,庆恩宫李妃一宿不曾安睡,早早地就起了身,命宫女们替晋王世乾穿戴齐整,将一应物品收拾妥当,又拉住他小手细细叮嘱道:“从今儿起乾儿就要进学了,从此便是大孩子了。待会见了郦太傅,可一定要恭谨有礼。郦太傅是我朝第一大才子,学识渊博,乾儿要听太傅的话,认真读书,不可贪玩,知道了吗?”想到皇上终于准了自己的请求,下旨令郦君玉出任晋王太傅,心中满是欢喜。郦君玉是皇上最为信任宠爱的臣子,由他担任太傅,日后乾儿在朝中便也有了依靠。 

  世乾虽只五岁,一向十分懂事,应道:“是。”小眼睛骨碌碌地转了一转,忽然问道:“母妃,郦太傅是不是乾儿从前在太后娘娘殿里,见过的那个美得不得了的神仙?”李妃一怔,随即反应过来,不由失笑道:“‘神仙’这两个字,可不能乱说。这又是谁告诉你的?” 

  世乾答道:“昨日乾儿去给公主姑姑请安,听姑姑说的。乾儿问公主姑姑,郦太傅是不是神仙,姑姑也不肯答,只一个劲儿地笑。”李妃闻言心中一动,依稀想到了些甚么,待要细思,却又不甚明了。见时辰快到了,替世乾将衣袍理了理,领着他到宁寿宫见过太后,又到坤宁宫来见刘后。 

  刘后不冷不热地说了几句。李妃素来隐忍,想到皇后自大婚第二年小产之后,一直并无所出,皇上只有世乾这么一个皇子,立为太子是迟早的事,自己总有苦尽甘来的一日,心中不愠也不恼,陪笑着奉承了几句。从坤宁宫出来,又到乾清宫去见皇帝。 

  皇帝才刚退朝回宫,见过礼后,提及进学之事,李妃借机特意说道:“说来也巧,皇上可还记得,乾儿与郦太傅还曾见过一面呢。”皇帝奇道:“是么?几时见的?朕可记不得了。”李妃笑道:“怨不得皇上记不得,就连臣妾原也记不得了。倒是乾儿这孩子,难为他小小年纪,一年前的事情,居然至今都还记得。这可不正是郦大人和乾儿两个人的师徒缘分么!”说着将先前世乾的话语原样转述出来。 

  皇帝听了也不由失笑,摸摸世乾的小脑袋,说道:“乾儿小小年纪,却也能够分辨美丑。”随即正色道:“郦太傅的相貌自然是极美的。但乾儿是要跟太傅读书学真本事的,相貌如何那是小事,太傅自己多半也不喜听人议论,你今后可不许再提了。”世乾答应道:“是,父皇。儿臣知道了。” 

  皇帝又道:“时辰不早了,郦卿家只怕已在毓庆宫候着了。他统领兵部,如今前方平叛大军正与叛军相持不下,军政大事繁重,以后乾儿要早些过去,若是太傅还未下朝,就自己先用功温书,这方是尊师之道。好了,这便去罢。”说罢唤过权昌,命他送晋王去毓庆宫。 

  李妃从乾清宫退出,想了想,顺路来到安平公主所居的潇霞宫。问过宫女素素,打听得公主竟然在小厨房里亲手准备一道菜肴,不禁大奇,自己进宫七、八年了,从未听说公主下过厨房。来到后殿小厨房,远远地就听公主的声音怒斥道:“……你倒是早说啊,本宫都忙活了大半日,这会子才说……”当即笑着走进去,说道:“公主亲自下厨么?今日我可算有口福了。” 

  公主见到她,喜道:“贤妃来得正好,早听说你的手艺宫中第一,快来教教我罢。这些个奴才丢三落四的,害得本宫一会忘了这个、一会忘了那个。这么一道小菜,我从早上忙到现在,还是给弄砸了,口味一点不对,正要重新做过呢。”李妃见公主裙上、脸上都是面粉,厨房里热气腾腾,她额头、鼻尖已微微出汗,不由越发纳罕,问道:“公主这是准备做甚么呢?” 

  公主指着桌上几面大荷叶,说道:“我昨日路过御花园,瞧见荷塘里一池碧油油的荷叶,不知怎地,记起了从前吃过的一味荷叶粉蒸肉,一时嘴馋,就命人采了些荷叶,想做来尝尝。”李妃笑道:“公主想吃荷叶粉蒸肉,差个宫女跟御膳房一说,又或是派人来告诉我,哪里还要劳动公主大驾、亲自动手呢。”公主伸手拭了拭额头汗珠,说道:“这可是我自己想出的主意,就是要亲手做了,送给母后和皇帝哥哥尝尝,方能显出我的一片虔诚孝心。” 

  李妃听了这话,赶紧凑趣着称赞了几句,一步一步地教会公主做这道菜。公主初次下厨,手忙脚乱了好一阵,却依旧坚持从头至尾都自己亲自动手。在李妃的指点下,历时一个时辰,终于将这道荷叶粉蒸肉做好。自己先尝了一块,虽然味道不如从前吃过的那般鲜美,倒也清香扑鼻、有了七、八分口味,心中甚喜。 

  公主令人取来一大三小四个玛瑙碟子,在两个小碟子里盛上几块粉蒸肉,命宫女楚楚、依依各送一碟去宁寿宫和乾清宫,又在另一个小碟子里放了两块,递给李妃道:“乾儿今日进学去了罢?这是给他的,可不许嫌弃我的手艺。” 

  李妃见公主亲手准备的菜肴,只送给太后、皇上和乾儿三人,连皇后也不送,且不论送的是甚么,总归是一番心意,这份脸面着实不小,令自己脸上也倍觉光彩,连忙道谢接过。 

  公主瞧着碟子里余下的一半菜肴,抿嘴笑了一会,才道:“好了,我要换衣衫去了,就不留你了。”李妃忙告辞道:“时辰不早了,乾儿该下学了,我也该回去了。” 

  李妃回到庆恩宫,又等了小半个时辰,才见世乾笑嘻嘻地下学回来,一面命宫女替他换过衣衫,一面问道:“今日学了些甚么?郦太傅待你好不好?”世乾用力点头,道:“太傅给乾儿说了个故事。”李妃问道:“甚么故事?乾儿说给母妃听听,好不好?” 

  世乾初次进学,心中十分兴奋,说道:“太傅说,汉代有一个名叫匡衡的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买不起灯油,晚上无法读书。他家的隔壁邻居很有钱,每天晚上点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去向邻居请求借地读书,却被邻居无礼地拒绝了。他没有办法,只好偷偷地在家里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从洞里透出来。他就是借着这样微弱的烛光,发奋读书,有了大学问,最后当上了汉朝的丞相。”他小小年纪,口齿伶俐,记性又好,将今日所听的故事复述出来,倒也象模象样。 

  李妃听是“凿壁偷光”的典故,不以为意,道:“太傅说这个故事,自然是要鼓励乾儿,象那匡衡一样发奋努力,好好读书。”世乾先点点头,又摇头道:“太傅是这么说了,却还提了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匡衡不在白天读书?第二,为什么邻居家有钱点蜡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