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兴华夏-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入内堂,分宾主落座之后,林义哲便让仆人将锦盒送到了贝锦泉的面前。

“小弟冒昧揣测,这件礼物贝兄将来是用得着的。呵呵。贝兄不妨看看。”

贝锦泉又称谢了一番,他接过锦盒打开,当他的目光落到里面的一支有着精美的雕刻纹饰的左轮手枪时,身子不由得一僵,呼吸也跟着停顿。

“这是小弟以比利时国梅花手枪为参照,自制的新式梅花手枪。”林义哲一边欣赏着贝锦泉的惊谔表情,一边笑着说道。

这把手枪,是林义哲根据日意格给他的那份比利时手枪图纸,结合这个时代手枪和现代手枪的特点,对结构进行了改进和简化,再画好图纸,请工匠依样打造的。

林义哲同样根据那次在美国的经历,可以说很无耻的将美国1870年生产的“史密斯韦森”左轮手枪的设计给剽窃了过来,用到了自己设计的手枪身上。发射方式也由原来的“边针发火”改成了这个时代较为先进的“中针发火”。

“好枪,好枪。”贝锦泉喃喃地说着,将手枪从锦盒内取出,细细把玩起来。

“所谓宝刀赠英雄,”林义哲不失时机的捧了贝锦泉一句,“小弟听闻法兰西海军各舰管带悉配此类梅花手枪,贝兄此次荣任我大清第一艘蒸汽兵轮管带,佩此枪正相宜也。”

“如此厚礼,叫我何以为报啊!”贝锦泉心下感激,声音竟然有些哽咽。

在这个时代的中国,象这样的新式手枪,不光是价值不菲,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并不是谁都能用得了的。林义哲竟然送上这样一份厚礼,可以说是诚心要结交他了。

对于林义哲和胡雪岩之间的恩怨,贝锦泉的心里其实是清楚的。由于自己是胡雪岩举荐上来的,在胡雪岩因纵仆行凶事去职后,他心里自然会担忧林义哲找自己的麻烦,但今天林义哲的赠枪主动结交表明他不但对自己毫无成见,而且是相当看重。贝锦泉想到自己这些天一直在莫明其妙的以最坏的恶意揣测林义哲,心里不由得生出一阵愧疚。

“小弟未习风涛,以后若是有机会出海,还得求贝兄多多指点才是。”林义哲笑着说道。

“鲲宇太客气了,”听到林义哲如此说,贝锦泉心中疑虑冰释,“鲲宇大才,学贯中西,我一介武夫,哪里谈得上指点,不过是出海的经验多些罢了,鲲宇切莫如此说,日后只要有用得着贝某之处,尽管开口。”

“小弟研制的新式连珠枪,贝兄已经见过了,预备在‘万年清’舰上装备三门,此枪射手,沈大人和周大人的意思,是于船上水手选拔操练。”林义哲说明了来意,“小弟的意思,是想尽快操练,以备‘万年清’舰北上参阅。”

“鲲宇忧心国事,十分可敬,贝某敢不从命。”贝锦泉正色说道,“鲲宇放心,我这几日已然招募到一批水手,皆是我宁波的同乡,聪颖健壮,任习风涛,今日便安排到你那里去好了。”

听到贝锦泉的话,林义哲知道,胡雪岩留在船政的最后一点不利影响,也已经不复存在。

“鲲宇所制之连珠枪火力猛烈,真近战之利器也,”贝锦泉此时和林义哲已经毫无生分之感,便把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只是此枪耗费枪子火药如此之多,光操练便需大量子药,子药若是不足,只怕……”

“贝兄放心好了,此枪所用子药,为法兰西国之‘夏赛波’步枪之子药,我已请日意格先生同法国水师提督交涉,购得大批子药前来,可保无虞。”林义哲说道。

“如此甚好。”贝锦泉的眼中也闪过跃跃欲试之色,他是见过“林氏机枪”的威力的,作为一名久经风涛的中国军官,对于新式武器的喜欢,可以说是情不自禁的。

在贝锦泉的努力下,“万年清”舰的第一批官弁水手很快配齐,除了三名军乐队的成员是江苏人之外,其余包括大副沈仁发、二副孙晓云、三副屠才友在内的九十四人无一例外都是浙江宁波人。宁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常捷军的诞生地,同时宁波沿海渔户众多,“宝顺”轮船击灭海盗、以及宁波官商招安的中国海盗舰队击败盘踞宁波的葡萄牙海盗,都是闻名一时的例子,宁波出好水手,也就成了时人的共识。是以林义哲对“万年清”号上的水手清一色的是宁波人,并未感到有什么不妥。

1869年9月6日,“万年清”号的舾装终于完成,日意格与达士博等带领西方技术人员对船上的蒸汽机进行试机、调校,一切情况良好。9月18日,在船政官员黄维煊会同下,贝锦泉指挥他的老乡们升火起锚,“万年清”号驶离船政江边,沿闽安、绾头、壶江一线,在马江中进行首次试航。9月25日傍晚,沈葆桢由日意格、周开锡、吴仲翔、夏献纶、达士博和林义哲等人陪同亲自登上“万年清”号,26日凌晨,挂着红底金龙牙旗的“万年清”号顶风逆潮驶出马江,进入了浩瀚的大海洋面,开始了远海的试航。

“万年清”号首次远航,正赶上东北风大作,浪潮极大,在这样的海况下,船政大臣沈葆桢首次体验乘坐国造蒸汽军舰的感受,可以说别有感触。在日记中,沈葆桢异常激动地提笔记下这从未见过的壮丽景观,“星月在天,一望无际,银涛万迭,起落如山”,尽管沈葆桢在海浪颠簸中逐渐感到有些眩晕,体力不支,但是他欣喜地看到“万年清”号上的水手“皆动合自然”。

“万年清”号完成了航海、测速等多项检验,根据航试时测得的数据,“万年清”号在全速时螺旋桨每小时转动约4680转,逆风逆潮时航速10节左右,乘风乘潮时航速14节左右,取风平浪静时的速度,“万年清”号的航速为12节,大大超过母型“lamotte-picquet”级炮舰的7。9节。

看到这样的测试结果,船政官员们都欣喜不已。

——————分割线——————

新书精选推荐!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第四十九章 疯狂的海盗

在完成了测速之后,“万年清”号便开始了试炮。

“万年清”虽然两侧各有5个炮门,可以安装10门火炮,但由于经费所限,所以暂时只在两侧各装了3门24磅前膛炮。此时炮手们在管炮陈安明的口令下,熟练地操纵着大炮开始了射击。

站在飞桥之上的林义哲,正仔细观看着“万年清”号左舷的三门火炮的射击情景。

炮手们先将架在轮式炮架上的火炮拉回,从炮口装入实心弹丸和药包连在一体的一枚长形炮弹,做好发火准备之后,便将火炮推入炮门,然后发火射击。

三门火炮轮番向外射击,炮口喷出长长的白色烟柱,发出低沉的轰响,不一会儿,远处的海面升起道道水柱,显得颇为壮观。

看着炮手们费力的操纵着火炮进行着可以说是“龟速”的射击,林义哲禁不住在心中暗自叹息。

这样的火力和射速,和他心目中的战舰,差的实在是太远。

过不多时,试炮成功结束,林义哲看到“万年清”号的首次远海试航基本上算是圆满成功,和吴仲翔等船政官员都松了一口气。

林义哲注意到站在飞桥上的周开锡面色有些发白,便上前问道:“周大人可是有些不适?您这阵子太过劳累了,要不先去舱中歇息一下吧?”

“可能是有些晕船,不打紧。”周开锡勉强笑了笑,摆了摆手,“回去躺着倒更难受,不如在这外边透透气为好。”

看到周开锡坚持要在外边陪着沈葆桢他们,林义哲只好不再劝说。

此时“万年清”号已经完成了所有的测试项目,开始返航,眼下海波平静,微风习习,看着“万年清”号在碧海蓝天之间破浪前行,林义哲也和大家一道,心情十分舒畅。只是周开锡怎么看也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万年清”号正行驶间,正前方远处的海面上突然似有阵阵响声传来。

“这是……枪声!”林义哲心里骤然一紧。他想了想,转身快步跑下飞桥,直奔船舱而去。

沈葆桢等船政官员停止了闲谈,全都聚集在了飞桥上,凝视着前方。

“千里镜!”沈葆桢沉声道。

一位亲随递上了一具单筒望远镜,沈葆桢打开望远镜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其余的船政官员凡是有望远镜的,也全都拿了出来,观察起远方的情况来。

这时林义哲扛着一个长长的用布口袋装起来的东西,重新回到了飞桥上,此时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前方的海面上,没有人注意到他在做什么。

随着“万年清”号的继续前驶,离声音传来的海面越来越近,过不多时,海面上出现了几个小小的船影。

沈葆桢紧盯着那些出现在海面上的船只,很快,他便看清楚了,一些小船,正在围攻一条大帆船!

“海盗!”有水手大叫起来,“是海盗!他们在抢劫商船!”

林义哲听到水手的叫喊声,立刻将手中的布口袋打开,里面的一支闪着精光的长枪露了出来。

从外形上看,这支枪好似长筒猎枪,又有些象老式抬枪,它的枪管是铜制的,带有精心打磨的木质枪托,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而这支枪最为与从不同的地方,是枪身中部,赫然带有一个铜质的类似沈葆桢手中拿着的单筒望远镜。

这支枪,便是林义哲用“蒙提格尼”排枪的枪管改制而成的一支狙击枪。

看到林义哲拎出这么一个家伙出来,贝锦泉和大副沈仁发不由得吓了一跳。

林义哲举起了枪,加在了飞桥的栏杆上,将眼睛凑到了瞄准镜前,仔细地观察了起来。

瞄准镜中,那艘船头涂成绿色的商船正努力地躲避着小船的逼近。

(作者注:1723年夏,雍正皇帝为了防止南方海域的渔船超越区域作业、出洋沟通盗贼,也为了便于控制海上的秩序,下令“着将出海民船按次编号,刊刻大字,船头桅杆油饰标记。”并且规定,“福建船用绿油漆饰,红色钩字;浙江船用白油漆饰,绿色钩字;广东船用红油漆饰,青色钩字;江南船用清油漆饰,白色钩字。”福建“绿头船”、广东“红头船”的称呼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