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兴华夏-第3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不利的局面。他当机立断的立刻下令变阵,命令“春日”号退往阵后,以“东”号和“日进”号为第一战队,“孟春”号和“凤翔”号为第二战队,分队迎敌,向中国舰队冲击。

之所以如此变阵,是因为伊东佑磨想要采用“乱战”战术。

乱战,是从意奥“利萨海战”之后19世纪世界海军战术领域出现的一个新名词。这种战术的大致样式是,采用整体编队阵型接近敌舰队后,再化解为分散的战术分队,多点突破敌方舰船编队,进行混战,在乱中取胜的战术。

伊东佑磨的真实意图是,以便于保持各分队整体同时接敌的横阵队列接敌,而后两个双舰战术分队从两个不同方向开队分击,同时突破中国舰队的纵队编队,之后反复冲进杀出,保持舰侧方向始终对准敌舰射击,彻底搅乱舰队的队形。当敌方舰队大乱之际,日方可以运用二舰分队这一较为灵活的组合,或单队行动,或多队协同,互相配合,寻机攻击落单的敌舰,既可以使用火炮武器,也可以运用撞角。这种乱战战术几乎就是利萨海战的翻版。

使用乱战战术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对于旗舰的统一指挥依赖较小,主要依靠各战术分队不屈不挠地执行战术意图。但是这种在当时被各国海军认为非常有效的战术,如果要成功实施,需要同时具备多个因素:各战术分队必须具有极高的勇气,不顾敌方炮火,直冲敌阵;各战术分队突破时。必须尽可能地选择协同,多点同时发起,防止敌舰队断而不散;各战术分队突破后要竭尽一切手段,冲乱敌舰队的阵形,此外还需要像利萨海战时的奥地利海军那样具备一些好运气(也就是说要靠“人品”,而随后的事实表明,日本人缺德事做多了,人品非常差),因为混战之中。谁也无法预料会出现什么样的事情。

此时,日本舰队5艘军舰正在一面变阵,一面向远方煤烟下的中国舰队冲去。

看到日本舰队蹒跚着向前猛冲,一下子变成了“二二一”分队,林义哲先是一愣。但他立刻便明白了日本人的意图。

“发信号!‘建靖’、‘和硕公主’、‘超武’、‘澄庆’随同旗舰攻击敌头队两大舰,‘福胜’、‘建胜’、‘福星’、‘建星’四舰攻击敌二队两炮舰!”林义哲沉声命令道。

随着“福靖”号一连串的旗语升起,中国舰队开始分成了两队,第一队5艘巡洋舰直扑向“东”号和“日进”号,第二队4艘炮舰直扑向“孟春”号和“凤翔”号。

看到中国舰队变阵如此快速,伊东佑磨再一次吃惊不已。

在以前得到的关于中国海军的这支新式蒸汽舰队的报告中,无一例外的提到一个情况。就是这支舰队的军舰平时并不是在一起编队的,而是分别驻守于东南沿海各省的重要口岸,来回巡防,只有特殊情况才召集到一起。这个情况表明。中国舰队平时是缺少编队作战训练的,但现在摆在伊东佑磨面前的事实,却不是这样!

就从这变阵的熟练程度来看,中国舰队在编队作战方面。应该是经过了很好的训练!

伊东佑磨并不知道,为了能够使船政舰队拥有编队作战能力。林义哲很早就开始在船政水师的框架内按照西方国家海军的作战阵型进行过操演,因为操演都是在指定的公海海域内秘密进行,是以外界对此一无所知!

为了保密起见,林义哲每一次要进行操演,都是以船政大臣沈葆桢的名义向领用船政各舰的沿海省行文,召集各舰到公海指定的海域集合,然后统一进行作战阵形操演,在操演完毕后各舰再直接返回所在各省。这样既可以做到形成编队作战的能力,又锻炼了各舰的远洋航行能力,还起到了保密的效果。

由于保密措施得力,对于船政水师在公海编队操演一事,日本方面一直毫不知情。是以在见到中国舰队变阵时的纯熟动作之后,不光是伊东佑磨,连曾留学英国的东乡平八郎也是吃惊不已。

随着双方军舰的不断接近,中国海军各舰都已快速地完成了战斗准备。

林义哲此时已经身处在飞桥下的装甲司令塔内,监督着军舰的航行。

身边负责测距的军官不断的报告着双方的距离。得到报告后,贝锦泉认为已经到了适当距离,即刻命令舰队左转。“福靖”、“建靖”、“和硕公主”、“超武”、“澄庆”5舰在日本舰队阵前划出了一个大大的圆弧,朝向日本舰队第一分队袭去。

船政舰队巡洋舰分队由“福靖”领头,开始从日本舰队的阵前通过,此时,这5艘浅蓝色的庞然大物已经彻底清楚地出现在日本海军官兵的视野里,甚至连炮门上的涂饰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这些中国军舰看起来有如一头头蓝色的鲨鱼,正准备将日本人凶狠地撕成碎片!

“右转15度!”

“东”号铁甲舰上发出号令,根据舷侧对敌的标准,日本海军的两艘主力舰调整了航向,“东”号的舰首方向,黑洞洞的11英寸巨炮炮口已经伸出了一侧的炮窗,追踪着正在向右而去的中国巡洋舰队。

伊东佑磨和伊东佑亨、东乡平八朗等日本海军军官紧张地注视着眼前的情形,中国舰队的移动速度显得极快,而日本舰队的编队航速只能维持在7至8节,照此下去,日本舰队两个分队尚未能接近切入清舰编队,中国舰队可能就已经绕行到日本舰队火力薄弱的侧翼或后侧发起攻击!

“开炮!”伊东佑磨看了弟弟一眼,大声的吼道。

伊东佑亨明白哥哥的意思。点了点头,转身大声的下达了命令。

伊东佑磨想要发挥出“东”号铁甲舰的重炮威力,在远距离上运用大口径火炮的射程优势,先声夺人,在中国巡洋舰队运动到自己后面之前,抢先开火,尽可能的给中国军舰造成最大的损伤。

位于“东”号铁甲舰舰首的主炮炮房中,装备有1门279毫米口径的阿姆斯特朗前膛巨炮,这是日本舰队中最具威慑力的武器。此时它已经完成了装弹,炮长站在炮尾,手牵发火绳准备击发,同时三点一线观察着表尺、准星、敌舰,不断地下达口令。负责调整俯仰的水兵则立刻转动俯仰手轮,副炮长在一旁监督水兵的操作,这里的视野并不开阔,枪炮官满头大汗的听取着测距员的报告,他刚刚已经得到了舰长伊东佑亨的命令,在到达适当距离后,发起攻击。

历史的指针渐渐指向了1874年6月10日上午10时40分。

枪炮官仿佛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一般。大声地喊出开炮的口令,手中的指挥刀也随之举起。

在司令塔内的日本舰队司令伊东佑磨、舰长伊东佑亨,以及大副角田秀松等军官事前都用分发的棉花团塞上了耳朵,默默等待着这一刻的到来。

“东”号铁甲舰主炮炮房右侧的炮窗腾起一团巨大的黑色烟雾。279毫米主炮发出了天崩地裂般的巨响,紧接而来的是巨大的震动,沉重的大炮被巨大的后座力缓缓推向下炮架的末端,整个炮房内瞬间笼罩在了呛人的烟雾中。一颗279千克的钢铁弹头旋转着呼啸飞出炮膛。射向远方的中国巡洋舰队。

“东”号铁甲舰,这艘日本近代海军最具威力的象征之一。亚洲第一艘真正意义的铁甲舰,在倒幕战争结束,默默沉寂了数年后,终于又迎来了体现其价值的机会。

随着旗舰“东”号的开火,这场对19世纪后期世界海军技术发展有着转折点意义的中日大海战正式打响。由于大致交战位置在台湾琅峤海面,史称“琅峤海战”。

6月的天津,正值盛夏,显得闷热不堪。直隶总督衙门内一片寂静,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在这静谧中隐隐觉得有一丝凉意。

这些天他一直在关注着台湾的局势,从英国和法国方面得到的消息看,日本人此次出兵台湾,并不是简单的“保民惩凶”,而是有着更大的目标和野心!

就在这时,一份十万火急的电报从福州经香港中转,传达到了上海,而后由小火轮专差急送向天津:“寄天津督署,专船送李制军。日海陆军已至台南,遇澎湖水师阻之,竟然开炮轰击,致使水师舟船尽毁,官兵大都罹难。现日陆军已然登陆,正向内地进发,一路烧杀抢掠……鲲宇所督船政水师兵少,又不能上陆,而闽省又无兵可调,忧心如焚,特乞师于台端,盼能调发一二陆营前来,济一时之急……”

快马飞驰,尘土飞扬。当汗流浃背的信差跑进直隶总督府,呈上这份重要的文件,当李鸿章用颤抖的手捧读起这纸由船政大臣沈葆桢发来的电文时,远方海面上已经响起了隆隆的炮声。千里之外的李鸿章,突然感到了一阵莫名的心悸。

“东”号铁甲舰射出的第一颗炮弹,呼啸着从中国巡洋舰队的上空掠过,落在距离旗舰“福靖”左舷仅数百米处的海中,激起了冲天水柱。

“敌舰舰首炮房吐出一团浓烟,接着轰然巨响,一颗大炮弹冲开烟雾,从我舰头顶高高飞过,于左舷附近落入海中,海水顿时腾高数丈。”

“福靖”号的飞桥之上,《点时斋画报》的画师张志和目睹这一场面,一边打着画稿,一边写下了这样的话。

在现在这个时代,火炮射击更多的是各自为战,舰上各炮位自由掌握时机进行发射,而且射击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原始。与中国海军大量装备的新式大口径后膛炮相比,日本海军采用的旧式前膛炮的操作更为缓慢。而“东”号铁甲舰的日本炮手操作着如此巨大而沉重的前膛火炮,采用简单原始的瞄准法,首发能够取得这样的射击效果,是相当值得称道的。

以旗舰的动作为号令,日本舰队各舰相继开火射击,天空中开始滑出道道轨迹,钢铁炮弹啸叫着飞向中国舰队,然而各艘日舰并没有都仿照旗舰集中火力炮击中国巡洋舰队,而是散乱地各自为战,射击各自认定最为合宜的目标。

ps:其实控制世界金融的根本不是共济会也不是罗什么家族,而是一个叫“中国大妈”的神秘分布式基金,她们推高过a股、狙击过黄金、炒过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