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式发行。虽然在一开始,明治通宝因为技术的原因通行不畅。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终于解决了问题。标准金银币和明治通宝的发行,标志着日本近代货币秩序的建立。对于稳定经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经济秩序的逐步稳定,财政的问题日益突出。之前的战费,高昂的藩债,藩士们的俸禄。置产兴业的支出……等等等等,都让明治政府的财政几乎喘不过气来。大隈因为稳定了经济秩序,论功行赏,则成为了大藏卿,接掌了明治政府的钱袋子,大权独揽。而大久保利通则被迫退出了大藏省。
自1869年起,大隈通过盟友的帮助和自身的不懈努力,一步一步的爬上了大藏省高官的位置,手中权力不断扩大。到了1873年,大隈终于成了正式的大藏卿,成为了明治政府的财相大管家。随着置产兴业运动的开始,三省统治的局面逐渐形成。做为三大省卿之一的大藏卿,大隈位极人臣。铁道推进和邮政改革更是让他倍受瞩目。而大久保利通从大藏省退出,大隈接管大藏省全部权力后,基于其急变派的立场和大藏卿的位置,大藏卿肩负着为置产兴业运动输血的重大使命。故大隈急迫的实行了一系列财政政策,这些政策为置产兴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强大财政支持,极大的推动了日本近代工业的发展。
但是同时,在这看似快速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连大隈君都说日本负担不了一场对外战争,可见是真的不可能和清国开战了。”伊藤博文笑道,“但我想,山县君和西乡君,恐怕是不会赞同的吧?”
想到老对头山县有朋和西乡隆盛,大隈重信的脸上现出了怒色,但过不一会儿便消失了。
大隈重信为人脾气随和,很少有大发脾气的事情。可能是受身为佛教徒的母亲的影响。大隈总是愤怒一会儿就会平息下来。而且生气时也很少口出恶言。伊藤博文见过他最怒的一次,跟人发生口角时,大隈重信也只是说了一句“彼方へ行け!”(一边儿去!)。这应该是大隈重信说过的最狠的一句怒话了。
“我不会让他们得逞的。”大隈重信平静地说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三章 工业化日本之发端
“可是,据我所知,已经有人在积极的为出兵台湾做着准备工作了。”伊藤博文紧盯着大隈重信的眼睛,“您不可能不知道吧?”
“让他们保持一些希望,不也是很好吗?”大隈重信笑了笑,说道,“他们愿意去准备,就去准备好了,只是……”他迎着伊藤博文锐利的目光,“想要和清国开战,我却绝不会允许!”
伊藤博文明白了大隈重信为什么急于知道柳原前光的消息,不由得大笑起来。
“可叹他们被你大隈君玩弄于掌股之间,竟不自知。”
“为了建设一个强盛的日本,这些不过都是应付突发情况的手段。”大隈重信道。
“大隈君,你觉得,日本做为一个新兴国家,如何才能不像印度缅甸一样沦为殖民地?如何才能把日本变成一个强国?”伊藤博文问道。
“日本想要强大起来,必须建立自己的工业,完成日本的工业化!这样日本才有和世界诸强一较高下之实力!才有可能不沦为殖民地!”大隈重信坚定的给出了他的答案,“为了把日本建设成西方式的强大国家,哪怕付出再艰辛的努力和再多的心血,我也无怨无悔!”
听到大隈重信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伊藤博文的眼中现出一丝敬佩之色。他回想起二人在兴办铁路的过程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不由得慨然长叹,现今的局面来之不易。
因为大隈重信常年研究兰学,所以说到近代工业化,大隈等人的想法可以说难能可贵。大隈上台之后着力推进日本的“产业育成”政策。大隈借起立会社之事,提议创立通商司,专管对外贸易,金融,海运和商业诸事。大隈的建议获准。但是通商司的成立引起了急变派内部的权力争夺,伊藤博文等新藩阀派不满大隈到处伸手的举措而争权夺利。为了缓和权力斗争。大隈立刻提议创办工部省。把通商司限制在商业领域,让工部省专管近代工业建设。1870年,工部省正式成立。工部省自成立后便成为日本最为核心的部门之一。整个日本新政府完全操纵在内务省(省卿为大久保利通),大藏省(省卿为大隈重信)和工部省(省卿为伊藤博文)三省之手。而伊藤博文也有了“副相”之称。
大隈入主大藏省,加之伊藤博文主持的工部省,标志着急变派在政府内实力大涨。急变派大权在手,马上就开始推行自己的政策,工部省在各处建设各种现代产业,极速推进工业化计划。号召以洋为师。大搞工业。一时间各地兴办洋式工业之声大起。“洋跃进”席卷日本。急变派为求政绩,经过一番筹谋,决心开办一样新事物——铁路。木户等人公开放出舆论说“铁道乃文明之利器。铺设铁道于全国,方才能开化四方。”
事实上,在急变派决定建设铁路之前,日本对于铁路实际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中宾万次郎在开诚所(萨摩的兰学藩校)讲学时,就第一次提到了铁道及火车。1853年7月18日。继佩里来航仅1个月后,俄罗斯帝国海军中将普嘉廷率四艘大型军舰进入长崎港。普嘉廷奉命和幕府交涉补给事宜。而当时负责长崎港守备的佐贺藩作为日方代表,上舰与普嘉廷谈判。在普嘉廷的舰上。日本人见到了一个火车模型。这个模型以燃烧酒精为动力驱动。俄罗斯人现场为日本人表演了驱动火车模型奔跑。当时日本人看到了这个小火车飞奔的场景“目瞪口呆”。佐贺藩的随行人员中包括两个佐贺藩的技术人员本岛藤太夫和中村奇辅。本岛是佐贺藩的火枪铸造师。中村则是当时佐贺藩精炼方的首脑。二人对这个模型一番研究之后。回到佐贺藩向藩主锅岛直正报告。锅岛直正本来就喜好兰学,于是下令建造此物。
1855年,佐贺藩自力建成酒精蒸汽机车模型。并试行成功,达到了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佐贺藩的产品是已知的日本第一台蒸汽火车。1858年。英国在长崎展示了其在中国使用的火车。其优秀的运载能力大大刺激了日本人。随后幕府也制订了建设铁路的计划。1869年,维新刚刚结束之际。在北海道茅沼煤矿,日本人首次使用了铁轨。当时的铁轨虽然是木制铁皮轨,而且使用牛马作为驱动力。但已经可以算作第一个铁路系统了。经过北海道的尝试。急变派认为铁路一物好处极大。原来幕府虽然有全国铁路计划,但是实际无力推行。可时下维新政府可是有足够实力推行了。于是铁道建设顺理成章的被提上了日程。急变派认为,当今亚洲除了泰国和日本之外其他国家均变为殖民地了。为了避免日本也变成殖民地。日本应该师法西洋。可是国内人均很保守,铺设铁路可以让他们见到欧美的强大,使之放弃保守观念。所以铁路的铺设势在必行。而且虽然当时海运发达,可是如果能让陆路运输的效率提升。对于全国统一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于是明治3年,大隈和伊藤联合出头,游说三条实美通过铁路开拓计划事。消息传出,立刻群议汹汹。缓进派一致反对。缓进派的首领西乡隆盛本来就是逢大隈必反,此时更是大声谴责大隈等人是“浪费无度”。大久保和大隈的老战友副岛种臣也激烈反对此事。连军方也因为考虑到在铁路建设中需要进行极为重要的军事测绘,可能会导致泄密而表示不赞同。在民间,因为当时生产力仍不发达,铁路建设需要许多铁,民间舆论认为这可能导致民间铁器供应不足。而且铁做为武士象征的武士刀的原材料,这回却要被拿去当铁轨任火车“乱踩”,很多顽固士族对此接受不了。恰好正在这时全国大名一致奉还版籍。政府接手了2400多万的藩债。财政正是无比困难。大隈心中也不乐意在此时让政府出头造铁路。主张由政府引导民间资本来造铁路。而让民资来造又惹出一桩麻烦。早在1867年幕府时代,美国领事馆官员波特曼曾经从幕府那里拿到过一张建造铁路的许可。这个许可里说明幕府仅提供土地,而剩下的一切均由美国承担。幕府倒台后,美国公使正好借此机会要求新政府兑现许可。而在另外一方面,几个英国资本家盯上了这笔铁路生意,向新政府申请建立铁路公司,提出让外资来修铁路。政府分成的计划。大隈得知后一概予以拒绝。尤其对英国商人的计划,大隈斥之为“印度式的铁路计划,其结果是铁路到那里,那里就变成殖民地”,力主日资自力建设。
虽说大隈要求日资独立修建,可是日本当时连西式铁路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技术上的巨大差距使得大隈和伊藤等人不得不向外国寻求技术支持。而且此时政府财政困难,民间也因为战争刚刚结束而疲敝不堪。因此大隈还是要寻求外国的资金协助。当大隈等人正在评估诸国的技术和经济实力,看看那家比较合理时。大隈的老对头英国公使帕克斯不知道怎么得到了这个消息,一心想让英国商人挣这笔钱的帕克斯在铁路公司计划受挫后一直上下其手,向新政府吹风。大隈当时正头疼大久保和副岛等人的反对声浪。帕克斯的举措正好是份送上门来的大礼。大隈跟帕克斯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达成协议。最后在急变派内部提出让英国参与修筑。大隈的意见是英国为铁路的发源国,经济实力强大,所以应选定英国为技术和资金援助方。让英日合资建设铁路。最后急变派内部通过大隈的意见。之后大隈和伊藤跟帕克斯介绍来的英国商人纳尔逊开始谈判,最后同意向纳尔逊借款来建设铁道。同时让纳尔逊帮忙寻求车辆和铁轨。纳尔逊回国后在报纸上公开登载广告为日本铁路建设募集资金。消息传回日本后举国骚动,时人皆大骂大隈和伊藤等人是“卖国奴”。兵部省和集议院写来的弹劾堆得有如山高。大隈等人却丝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