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向自己靠拢。但如今不同了;战争就要降临;而西京就不能出现多种声音;他需要的是步调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赵柽不能在玩儿下去了;他当机立断先期进驻朔州和应州的忠勇军向西京秘密靠拢;一旦自己这边谈判失败;随时准备配合克虏军抢占西京各州县;强力接管西厩;那时候就将是一场腥风血雨。
赵柽并不想这么做;他知道如今的燕云之地早就不是百年前的燕云;就连他那不靠谱的爹都知道拉拢耶律延禧;虽然采用了不恰当的手段。但他也知道燕云各州的守将基本上都是原辽国的人;正在彷徨无助;面临马上要被集体迁移的命运;如果宋朝及时伸手拉一把;再打出耶律延禧的亲情牌;情况会变成什么样呢?没有例外;都会向宋朝投降。
所以赵柽不想采用过激的手段处理西京的事情;他先约见了耶律余觛;说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以及当前的形势;并向他表明了自己态度。耶律余觛虽然对赵柽大宋亲王的身份略有惊讶;但并不意外;他早就看明白了;一个世家公子怎么会有如此大的能量;支撑一支上万人的军队;有着那么多的猛将;而他没料到的是赵柽是个王爷。
耶律余觛早对大辽失去了信心;对辽帝耶律延禧的被俘只有高兴;绝不会想着去救他。而他对女真他先降后叛;又‘领军’数次打败了他们;令阿骨打亲征失利;损兵折将;女真人再大度恐怕也不会原谅他;留给他的路也就只剩下一条;再说赵二待他不薄;他没有不依附的理由。
两人商议后;决定出手收拾残局;于是便有了耶律余觛率兵进城的事情;面对气势汹汹的德州军;一切皆为浮云;各方势力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对抗;而联姻的事情也让他们失去了再度携手的可能;只能等待耶律余觛的裁决!
赵柽留给他们的选择并不多!
一是维持西京路现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名义上依然是辽的一部分;留用契丹旧官;沿用旧制;保留原有皇室贵族的尊号和待遇;但前提是遵行赵柽的指令;这时上策;这样赵柽依然可以遥控这个政权;而不彻底暴露自己的身份;又可以保持西京相对的稳定。
二是归宋;由宋全面接受西京道;那就没有这么多的好事了;王孙贵族只能作为战俘送往宋都;他们的命运也就不是赵柽所能决定的了;各处官吏皆由宋政府派遣。这是下策;其实是个两败俱伤的打法;可大敌当前;赵柽不希望出现不同的声音。
“几位王爷该娶亲娶亲;像赵王一样当个逍遥王爷多好;何必卷入西京的是是非非;还伤了兄弟的感情!”赵柽讲明了当前的形势;对耶律雅里等三位皇子说道。
“我大辽就此没了吗?”耶律雅里凄然说道;父皇被俘辽国灭亡;让他悲伤不已。
“怎么能说没了呢?西竟是你们耶律氏的;只不过是公主摄政;免得立帝引起各方的打击;当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再议!”赵柽笑笑说道;他还是希望他们接受自己的建议。
“那我们岂不成了大宋的属国;要向你们称臣!”秦王耶律定一副依然欠揍的样子对赵柽质问道。
“秦王殿下;如果你要离开西京重振大辽雄威;本王不拦你;随时可以带着你的部下离开;女真人会很欢迎你去和他们战斗的!”赵柽不以为杵;笑笑说道。
“本王…本王再考虑一下燕亲王的建议!”耶律定想在赵柽面前表现的强硬一点;可是话到嘴边又没了底气;讪讪地说道。
“许王殿下如何打算;有什么条件也可说出来!”那两位暂时禁了声;赵柽看向耶律宁问道。
“本王还是听两位哥哥的!”许王耶律宁瞅瞅两个王兄说道;自己的势力最弱;就是大辽不亡也好事也轮不到他;“其实燕亲王的主意也很好;我可以提个问题吗?”他又怯生生地问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一百六十九章人性各异
赵柽和耶律宁还是初次见面,他与自己年纪相仿,但对于他的事迹也听说了些,时人称许王是个忠臣,不过说出这话却也不是个平常人…
那还是早在前两年的事情,耶律淳听说天祚帝向天德、云内、朔、武、应、蔚等州发出讨伐檄文,将率诸蕃精兵五万骑进入燕山地区并派人传信。耶律淳十分惊慌,被吓病了,急忙叫来南北面大臣商议。李处温、萧干等人提出了迎秦拒湘之说,让百官都来讨论,同意的人就站东边,不同意的站西边。
这明显是当年赵高指鹿为马的重演,其中包含着什么谁都明白,于是大家都站到了东边,只有当时担任南面行营都部署耶律宁独自站在西边,李处温就问为什么不和他们保持一致,而要唱对台戏!
耶律宁回答说:“天祚帝如果能以诸蕃兵夺回燕山,那就是他天数未尽,怎么能不接受他?秦王和湘阴王是父子,要拒绝就都拒绝。自古哪有迎接儿子而拒绝父亲的道理?”李处温和其他人笑了,欲以耶律宁扰乱军心为名,要杀他。
“他是个忠臣,怎么能杀?”耶律淳倚枕长叹道,于是放耶律宁出城投奔耶律延禧…
“许王有话请讲!”赵柽笑笑示意他说,他也想看看这个‘忠臣’能说道出点什么。
“燕亲王,我父皇被女真虏获,胁持北行,但仍存于世,如今以蜀国公主摄政监国,仍遥尊父皇为帝。本王认为不无不可!”耶律定说道,“可我等仍在。如不能迎回父皇何为人子,契丹子民尚被女真奴役。如何能安坐堂上,若燕亲王能助本王驱逐女真,迎回父皇,本王愿为马前卒以供驱使!”
“许王真是我辈中人,如陛下有知,圣心足慰了!”赵柽起身向耶律宁施了一礼道,其与耶律定是同母兄弟,可却是两路人,其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却没有牵扯到两个哥哥。
“王爷拗赞了,只是臣子本分罢了!”耶律宁还礼道。
“是啊,父皇仍在我们却商议这些事情,是为不孝啊,就依燕亲王安排吧!”耶律雅里收了心酸泪,深以为然地说道,对自己这些日子的所为有些后悔了。
“王兄,我们耶律子孙怎么能屈居人下呢?”耶律定急道,在他舅舅萧奉先的运作下他险些成了皇太子。要不是最后舅舅玩儿崩了,现在父皇被俘,帝位空缺,这皇位不就是他的了吗?现在皇上没当上。还得听他人安排,如何能甘心。
“秦王,多年战乱。百姓困苦,如今为了储位我们兄弟离心。大臣宗室不惜刀枪相向,由何必如此呢?”耶律雅里摆摆手。并不在意地说道,“如今大敌当前,迎回父皇,安抚百姓,共同御敌才是正理!”
“王兄,如今群龙无首,如何上下一心专心御敌?还需早作定夺!”耶律定看哥哥油盐不进,有些急躁了,就差举荐自己啦…
看着哥俩一个言辞激烈,一个慢声细语的争论,赵柽没有插言。耶律定和他打过交道,自然早知道他是什么货色,可对于耶律雅里,赵柽耳闻也不少,不过他还知道些这小子当皇上时的表现,不过眼前估计他是没希望了,史书上会缺少一个‘仁君’!
雅里这个人,据说和他老子大为不同,为人很谦和,仁慈宽厚,不喜欢杀人。他建立的小政权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到处乱蹿,难免人心离散,见天有人逃跑,这些家伙被逮回来以后,按照大臣们的意思,干脆砍了头以儆效尤,可是雅里不肯,只下令打一顿鞭子就算完事。
甚至有一次,雅里下令让当地牧民服劳役,搬运储藏在仓里的粮食,但是搬运过程中,被那些穷得叮当响的牧民们侵吞了不少。问题发现以后,北辽朝廷就商量着让牧民们赔偿,雅里自己设定价格,说:“偷一车粮食的,要赔一头羊,偷三车赔一头牛,五车赔一匹马。”
大臣们闻言大吃一惊,急忙劝阻:“现在一头羊连两斗粟子都换不了,您竟然算它能赔偿一车粮食,太少了啦!”雅里的回答很经典,他说:“老百姓有,就是我有。如果真的按时价赔偿,老百姓哪里赔得起?!”
这位雅里皇帝按照此时的标准还还真是位仁君,放在盛世或许可以垂范千古,然而可惜的,他所处的局势不是光靠爱民和收揽人心就可以改变的。况且这家伙想法很好,却基本上不干实事儿,继承了他爹的优良基因,整天就知道玩儿,直到有一天把自己玩儿死拉倒!
雅里称帝的五个月以后,这年轻的甩手皇帝又出门打猎去了,跑了一天收获颇丰,一天之内射死了四十只只黄羊和二十一匹狼。劳累过度一回来就病倒了,没几天竟然就咽了气,享年只有三十岁。他领导的政权六个月除了流亡,就干了这么件大事儿――皇上给累死了,对复国却没有起过丝毫的作用。
看着这哥仨的表现,赵柽忽然有了个想法,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可以给他们安排点事情做。耶律宁为人忠心,可以让他辅佐余里衍处理政务,一定能尽心尽职;耶律雅里为人宽厚,可以做个安抚使,干点慰问叛降,访贫问苦,救济饥民的善事,闲下来去打猎钓鱼,没准还真能长寿。至于耶律定这个搅屎棍子让他干点什么好呢…
“几位王爷事情想好了吗?我已经等候多时啦!”耶律定还在喋喋不休的试图争取兄弟们的支持时,耶律余覩带着几个护卫走了进来,扫了他们一眼冷冷地说道。
“想好了,我们愿听都帅的安排,由蜀国公主监国!”耶律定看看耶律余覩的刀抢先说道。
“噗,这小子就是吃硬不吃软,好好说话听不进去,就得来点真的!”赵柽暗乐,可很快就乐不起来了。
“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也为了西京永定,我们愿与燕亲王联姻,将蜀国公主许配与他!”耶律定又说道。
“嗯!”屋里的几个人都看向赵柽,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章傲慢与偏见
一番权衡讨价还价之后,事情定了下来,西京政权让遥尊废帝耶律延禧为帝,以蜀国公主监国。按旧制分南、北院,许王耶律宁知北院枢密院事,负责处理契丹各部和其他游牧、渔猎部族事宜;乔坤知南枢密院事,负责管理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