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安记-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将来能有你大姐一半,我呀就知足了。”张二舅妈向来是个唠叨的。
  张二姐有些不耐烦,她历来不爱听这个,只低头绣着自己手中的荷包。
  张二舅妈又道:“你看你姐夫,读书人就是不一样。又是出身那样的人家,你姐姐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张二姐应了一声,“大姐的命好。”
  张二舅妈见女儿不爱听,想起女儿的婚事,笑道:“你也不用担心,那严家公子,我是见过的。人也周正,严家做茶叶生意,他又是嫡子,这银子是肯定不缺的。以后你的日子也不差。重要的一条,这严公子我可是听说,也读书呢。”
  张二姐放下荷包,看向母亲:“这亲事,总得我看一看才算。”
  她至今可都没见过那严公子。
  因严家是商户,张二姐一直都未曾点过头,张二舅妈一直有些迟疑,此时听了女儿的话,知道女儿心里有所松懈,便笑道:“母亲还害你不成。”
  “既然母亲很满意。我听母亲的就是。只是有一条,我得看看这人,人品周正,我才嫁。”张二姐知道母亲是不会放过这门婚事的。
  张二舅妈笑:“好,好。母亲这就给你安排。到时叫上三姐儿和城月。你见见就是。”
  张二姐微微点了点头。
  九月重阳节的时候,严太太便带了儿子上门。
  严家在一直做粮食生意,在西州城开了好几个铺子,严老爷又是个精明人,生意倒是做得颇大,用张二舅的话来说,严家在京城都是有铺子的。这商户的身份过个几年,定是能摆脱的。
  严公子的是严太太的嫡长子,生得确实如张二舅妈说的,一张脸很是端正。唯一的不足的地方,就是瘸腿。走路姿势颇为不雅。
  ?

☆、劝说

?  严公子的模样别说张二姐,便是张老太太都有些惊讶。但脸上也未表现出现,只微微点了点头。
  “阿文少年的时候,从树上摔了下来。”严太太却道。
  张老太太看了看张二舅妈,笑道:“这事儿我倒是第一次听说。”
  严太太转眼看了看张二舅妈,张二舅妈赶紧对张老太太笑道:“这事严太太是给我说过的。我呀是看这孩子老实,人品端正。其他的就没给母亲说了。”
  张老太太心里对张二舅妈有些不满,但事已至此,也不能扫人面子,只得笑道:“说得也是。孩子品质好,我们还求他什么呢。只是这日子,还得孩子们过。”
  言下之意,自然得张二姐同意才行。
  张二舅妈只得称是。
  一屋子的人都慢慢转了话题。
  而另外一边,郑城月陪着张二姐自然也在幕帘后见到了严公子。
  那只瘸腿实在很影响观瞻,张三姐只看了一眼,就笑了起来:“原来二婶给姐姐找了个瘸子。”
  眼中止不住的笑意。
  张二姐木木地看着那个走路都有些吃力的男子,半响说不出话来,这就是母亲说的“周正”,心中对母亲越发失望。
  “我听二表哥说,严公子的诗文还是不错的。”郑城月看了一眼那个正和张轩张澜说话的瘸腿男子,虽然腿脚不便,但是面上却未有丝毫难色。
  张三姐笑:“那又如何,不过是个商户。再厉害也下不了场。”
  郑城月看了看脸色越发惨白的张二姐,这是张二姐从未出现过的神色。心里微微叹了口气,轻声道:“二姐也不用担心,这婚事总归得问问二姐的意思。二姐姐若是一心不同意的,想必舅母也不会逼你。”
  那帘子上是珠子穿成,张二姐不说话,一只手紧紧抓在了那珠子上,半响,才狠狠将那帘子放了下来。
  珠子发出的声音还是让屋里的严文听了,微微回了回头。便见到帘子后面隐隐有个人影正瞪着他。
  严文叹了叹气,转头,握笔写了方才张澜的词牌,南歌子。
  送走了严家人,张老太太将张二舅夫妇留在屋里说了话。
  “那郎君的腿不好使。”张老太太道,“又是个商户。你夫妻二人到底是看中了他哪儿?即便我们家家境不好,二姐儿也不用去嫁个这样的人吧。”
  张二舅妈一直信誓旦旦的说为二姐找了个好人家,却没料到是这样一户人家。一般的殷实人家,张家还是能找的。
  张二舅妈见母亲生气,赶忙道:“母亲,那严家虽是个商户。可是咱们晋国也不是没有商户做官的例子。”
  这话自然张二舅告诉她的。
  张老太太沉声道:“我看你就是不切实实际。”
  商户人家的子弟在晋国是不能科举的。
  “母亲,他家虽然是商户,但是这户籍却是能改的。这些年我们西州也有好些家商户人家该成了农家呀。”张二舅道,“二姐儿性子要强,我又是没个功名的。不能像大哥一样为女儿找户富贵人家。可是也想为二姐儿找个殷实人家。这严家虽然是商户,可是他家做的是军粮生意。这改户的事也是可期的。再说严家就这么个儿子,严老爷我也是相熟的,他家人口简单。也委屈不了二姐儿。”
  张老太太皱眉:“正因为二姐儿好强,你让她嫁个腿不好使的。你以为她心里好受,她这不好受,日子会好好过?”
  张老太太虽然最疼张大姐,可是张二姐也是她孙女。历来女子的后半生都托在这婚事上,这样的一门婚事,张老太太是不愿意的。
  张二舅妈笑道:“母亲,我知道你疼爱二姐儿,可是这事我已经和二姐儿透过,她也是点了头,我才敢让严家上门的。”
  张老太太一滞,半响,才问道:“你说二姐儿同意?”
  张二舅妈笑:“可不是。那孩子说只要对方家境简单,人品端正就好。那严公子虽然腿上有毛病,可是也管着他自家铺子里的事,我让老爷打听了,这孩子做事稳重。严家军粮生意,和军里都要打关系的,都是这孩子陪着严老爷呢。”
  张老太太转眼看了儿子一眼,慢声道:“老二,你媳妇说的可是真的?”
  张二舅看了看张二舅妈,张二舅妈抿嘴不说话。
  “确实是真的。”张二舅回道。
  张老太太冷眼,哪有不明白这夫妻二人都是看中严家那军粮生意了。可是孩子终归是这夫妻二人的孩子,这二人咬口孙女同意了,张老太太最终只得道:“你夫妻可是二姐儿的亲爹娘。这孩子虽然有不足的地方,但是为人父母,可不能将孩子拿来做你生意的桥梁。”
  张二舅一愣,半响,才轻声承诺道:“母亲放心吧。我总不会害我自己的闺女的。”
  严文的腿是不好,可是严家那家产却全是严文的,二姐儿嫁过去,哪能是坏日子呢?
  待张二舅夫出了母亲屋里,张二舅才对老婆道:“虽然我们觉着严家不错,但到底还是要二姐儿心甘情愿。你可要和她好好说明白,以免以后闹得不好看。”
  张二舅妈笑道:“这个自然。”
  “不过是一只腿不好使而已,又不是端了。我看他是能走路的。这男人有点小病又如何?”张二舅妈劝女儿。
  张二姐看向母亲:“这就是母亲说的周正?”
  张二舅妈笑:“女儿啊,我可告诉你,外面抢着和这家结亲的多的是。你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那严家商户又如何,家里的富贵可不比你大姐家差。夏家是个县丞,可是一年能有多少银子。我可是告诉你,他家可是做军粮生意的,这里头没点关系又是且能做的。这家就他一个儿子,你嫁了过去,生了儿子,严家那些不都是你的?”
  “母亲是看中他家的银子了吧?”张二姐道。
  张二舅妈微微一愣,随即怒道:“你这孩子。怎的说话?我是你亲娘,我还能害你不成。你现在清高,看不上银子,可是你要的吃的,穿的,戴的。哪一样不需要银子!你喜欢你大姐的那些衣裳,你表妹的那些镯子。你嫁到了严家,难不成还缺这些?以后只有他们来巴结来羡慕你的时候。”
  张二姐道:“终归不过是商户人家。”
  想到张三姐的嘲笑,张二姐就胃疼。
  张二舅妈道:“我可是给你说,人过日子,里子可比面子重要。你也想想你自己,你不如大姐儿文采气质,长得也不如城月和三姐儿好看。你大伯父和你姑父可都是给朝廷做事的。你要总和你大姐比,你这是。。。。。。。”
  “母亲,我累了。”张二姐丢了手中的荷包,直接站了起来背了身子过去。
  张二舅妈见女儿脸上的冷意,顿时觉得自己话说得有些过分,轻声道:“孩子,做娘的绝不会糊弄你的。这事儿,你祖母也是同意了的。”
  张二姐一愣,张了张口,终于是没说话。
  “你好好在屋里想想吧。”张二舅妈一狠心,丢了话出来。
  张二姐在屋里闷了三天,才终于出了门,点了头。
  张二舅妈大喜。
  严家正式下聘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了。
  郑城月过了十月就已经十三岁,因张二姐的亲事,张二舅妈没少找张氏唠叨,无非都是让张氏劝一劝女儿。自张二姐答应了婚事,张二姐对张二舅妈很是冷淡。
  张氏从中看了,也很是叹息。她可不想自己女儿将来也埋怨自己。所以便也留心起女儿的事。
  十三岁,可不小了。最好能为女儿找个知根知底的人家。?

☆、巧事

?  张二姐的婚事,郑家自然知晓了。
  “姐姐,二表姐真要嫁人了?”郑城知还是懵懂无知的年纪。
  郑城月笑:“今日是下聘。婚期应该还早呢。”
  郑城知问道;“舅妈为何给二姐姐找了个瘸腿的姐夫?”
  郑城月道:“不能这么说严家姐夫。做人,可不能光看外表的。”
  郑城知见姐姐一脸严肃,便点了点头。
  郑城月见弟弟规矩了,才满意地笑了起来。
  张二舅妈向来眼皮子浅,手里眼里都是银子。严家若是没有家底,张二舅妈可不会这么赞同这门婚事。
  张二舅妈看中的严家的银子,而不是严家的公子。
  “我看二表姐不太高兴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