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640-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位工业组的负责人,虽然在短时间内不能把开采石油和冶炼成品的相关机器造出来,但在其他方面还是很在行的,尤其在冶炼钢铁,二人更是亲自跑去野外找到相关的各种材料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口小坩埚出来做实验,用了两天两夜到是把坩埚炼铁的工序给弄出来了。

随着铁矿的开采和冶炼,曼城基地其他相关工作组的进度也将会提高,其中受益最大还属农业组和基建组,因为新冶炼出来的钢铁都将会被优先制造成工具供这两个小组使用。

除了这些之外,工业组里还有一位怪老头,老头约莫70岁左右,姓黄,名叫启水据说是某大学教授。老头不爱说话也不太爱参加穿越众内部的集体会议,就在工业组组建时执委会原本想授命他为组长一职也被他推脱了,平时基本看不到这老头,最爱的就是拿着一本笔记本往野外跑,至于去干嘛没人知道。他就基本属于那种消失了估计也没多少人记住的人。

就在王铁锤下达命令不久,这位工业组里最清闲久不见人的老黄露面了,手里拿着一瓶黄色的液体,脸上洋溢着喜悦任谁都能看出他遇到了好事。

“小林,小游,你们快过来,快看这是什么。”黄启水拿着矿泉水瓶子朝着两人晃动了一下。

待走近一看,观察里面液体的黏度和晃动的速度,林有德首先开口:“这是植物油吧。”

“没错,这是油楠木油,也被称为植物柴油,只要经过简单过滤就能当做柴油使用,除了这些之外,还能用来照明和食用,无论是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都相当高。”

听黄启水这么一解释,林有德和游南哲也是一脸兴奋:“这可是好东西啊,老黄,你还不知道吧。王委员就在刚刚还督促我们工业组研究出新的可替代能源出来,解决海蓝号动力燃油的问题,如果能大规模收集这种油楠木植物油,那海蓝号就可以跑起来了。”

“收集油楠油的问题不大,距离基地东边10公里左右就是一大片油楠木林,如果全部收集起来,至少能让海蓝号跑巴达维亚一个来回,这件事交给我来做,你们该搞什么就搞什么。”

“那好,这件事就交给黄老了,我在给你派几个助手协助工作吧,对了,黄老,我能不能冒昧的问下,您穿越前该不会是搞新能源研究的吧,我在新闻里看过一条报道说是某研究所的一位新能源专家突然失踪了,该不会就是您老吧。”

林有德这么问自然是因为回想起新闻里那位专家的照片,根据可靠的消息这老专家突然失踪是因为怄气。

“既然你问起,那也就不瞒你了,我就是新闻里那个失踪的专家。”黄启水淡然的回道。

“什么,你真的是。”

林有德一脸大惊,如果黄启水就是那个失踪的专家,那可就是一个大宝贝啊,根据给他八卦的那位同学说,这老头无论是在新能源方面还是其他各个研究领域都有所列,属于那种万精油式的人物,有了他以后工业组遇到啥难题要解决那可就容易多了。

黄老,这组长该您当啊,在您面前我实在不敢发号施令,你说这以后要是指派啥任务。

“行了,小林,这组长还是你当,我要是想当官当初就不会搞失踪跑出来了,你以后有什么任务你直接发号施令,我老头子可不会倚老卖老的。”黄启水一脸真诚的推脱让林有德也不好在继续。

“那好,以后您老可要多指点一下我们这些后备,您以后可就是咱们工业组的一宝,有了您老,我相信很多东西弄出来都不是难事。”

第12章巴达维亚

历史上的巴达维亚城始建于1619年,当时野心勃勃的燕·彼德尔斯逊·昆开始担任荷兰东印度公司第三任总督,巴达维亚城正是在他的率领袭击下驱赶了万丹军队后建立起来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大帝国的总部,同时也是荷兰统治爪哇以至整个东印度群岛殖民地的政治基础。

如果此时正好是1640年的话,那么统治巴达维亚的现任总督应该是安东尼·范·迪门,这位老兄是被评为仅次于燕·彼德尔斯逊·昆的荷兰东方帝国扩张主义拓殖者。在他任职期间,荷兰式运河、城堡、市政厅、基督教堂、拉丁语学校和市场区相继出现。

穿越后第17天。

赵德和他的船员终于要离开了,离开只是暂时的,因为他已经答应胡西静先去巴达维亚城采购一番,至于穿越众们用来支付的自然就是那几面姑娘贡献出来的小镜子。

为了让赵德放心的去进购物资,胡西静还特意将那一小块巴掌大的小镜子给了赵德作为定金支付,并且为了让他放心,还特意把他带到了海蓝号的一间厕所内看了一眼一面一人多高的大镜子,意思很明显,穿越众有能力支付他的货物钱。

与他一起启程去巴达维亚的还有赵世杰和刘云,二人都是经过执委会授权派出去了解这个时空情况的,同时也有了解巴达维亚城的社会情况的意思,为以后的贸易积累情报。

第一次乘坐木头帆船的二人,在上船的那一刻都有些显得担心:“这茫茫大海这小身板真的不会被风浪吹翻吗?”

不过与他们比起来,赵德等明朝船员的表情就显得淡然多了,赵德好心的安慰两人:“赵先生,刘先生,您二位就放心吧,这船虽然没有你们大铁船大,但绝对安全。”

九天后,赵德的船终于抵达了巴达维亚,不得不让赵世杰感慨风帆船和现代船舶真的是没法比,这次回去一定要让工业组的加紧弄出一艘蒸汽船来,至少那个要比风帆快的多。

上岸后与赵德商定了三天后离开的时间,两人就迫不及待的打听现在是哪一年,不过谢天谢地,现在还好是17世纪1640年,至少这是一个自己等人知晓历史进程的时代。

打听清楚之后赵世杰与刘云便开始了他们17世纪巴达维亚游,走在三辆马车宽的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走着的各色人种。

“这就是17世纪的大都市吗,就这规模和后世国内某乡镇也比不上啊。”刘云笑着有些不屑的说道。

“你可别瞧不起现在的巴达维亚,在17世纪它在东南亚绝对是属于国际性大都市,看到没有,这里不当有荷兰人,中国人,西班牙人还有其他欧洲冒险主义者。”赵世杰手指着穿着各色不同服装的人种说道。

“好吧,接下来该干嘛,我们是不是找一家中餐馆吃上一顿。”

“提议不错,就那家吧。”

两人朝着一家叫聚得楼的饭店走去,饭店的外观和名字都明显带有东方风格。小二恭敬的将两人迎了进去,并在一旁像两人介绍起本店的特色菜。

“二位客官,你们想吃点啥,咱这店都有,只要您说的出,没有咱们大厨做不了的。”

“恩,这样,把你们店里的那个,炸、烹、煎、溻,四个特色菜每样来一个。在来一壶绍兴女儿红,你们这应该有吧。”刘云笑着朝小二问道。

“有,有,二位客官稍等片刻,酒菜马上就上。”

“看,发现什么没有。”刘云朝着四周坐满的食客看了一眼问着身旁的赵世杰。

“这里中国人很多,而且来的大多是沿海省份的,客家话,闽南话,广东话,从穿着打扮来看应该混的不差。”

赵世杰喝了口茶继续说道:“这充分说明巴达维亚城的商业及其繁荣,这也间接说明历史书本上的没错,这一时期中国人在巴城拥有一定经济实力和话语权,并不受荷兰人排斥,相反他们还很喜欢中国人,所以未来对我们很有利。”

“两位客官这是你们要的菜。”小二将打断了二人对话,将菜上来之后并没有急着离去,而是热情和他们俩聊了起来。“二位客官不像是大明人,诉小的冒昧请教两位客官乃何许人也。”

店小二从两人一进门就想问的问题终于还是问了出来,观他二人的衣着打扮甚是奇怪,但说的确是广东话,所以在上完菜之后才会这样问道。

“不错,我们的确不是大明人,乃前宋遗民,居住之地距离此处千里,非巨舟不可及,久别中土已有百年,衣着风俗自有改变,就是语言也有所出入。”

“二位客官是前宋遗民,难怪如此。”小二一脸惊讶的回道,随即又开始打听起二人来到巴达维亚的目的。

“两位客官此次来巴城是为进货还是卖货,若是要进购南洋土特产小的到是能帮你们介绍一二。”

“即要进货又要卖货,下船之时听那些红毛夷人总督大人有一面能将人面容照的清晰可见的玻璃镜子,不知道你知道此处哪家店铺有售,我们想买上几面回去。”

听到赵世杰的话,店小二黝黑的脸颊先是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随后似乎又想通了啥,表情变得正常了起来。“想必二位客官一定是久别中土还不知这镜子是万金难求吧,听我家掌柜的说,这镜子的产地在那个什么威尼斯,就是红毛夷人的国度,而且产量极低,往往是万两白银也难求得一块巴掌大小的镜子。”

“这么值钱,”刘云小声额嘀咕一句,心道难怪这个赵德连原本打算回航广州都放弃了。

店小二走后,刘云不经大叹亏本了:“胡西静居然将一面价值万金的镜子半送给了赵德,这可是多少人口粮啊。”

“呵呵,你就别叹息了,胡西静这么做一定有她的道理,就那姑娘的精明你觉得能干亏本买卖,再说不让赵德得点好处他会运物资到澳洲去吗?”

第13章 高价的镜子

第十三章高价的镜子

到达巴达维亚之后,赵德的神情就变得有些紧张起来,时不时用警惕的眼神看着周边的人,弄得他的船员伙计们很是不解,都不知道船主这是怎么了。该不是中啥邪了吧,船员们在心里嘀咕道。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赵德警惕的原因,要是换成他们任何一个人身怀一块价值万两白银的镜子肯定也会如此。

赵德进胡西静房间与她谈了什么,船员们一概不知,只知道船主突然放弃了回大明,而是准备到巴达维亚进购一批物资运到曼城,也不知道船主是怎么想的,怎么就好端端的放弃了回去,不过作为船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