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份秘密记录的资料,也成为了澳洲后世历史上研究土奴劳力的最佳证据和揭开历史真相的资料,从而为澳洲土奴的后代提供申请政府补偿和道歉提供了有效的证据。(未完待续。。)
第274章 民族社会问题
虽说澳洲政府制定的土奴法案有些不为人道,甚至是带有一定性种族主义情节在里面,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在对待已归化的土著居民上,与其他移民都是一视同仁的,并不会出现什么区别对待。
从后世而来的穿越众比这一时空的人更为明白,区别与等级对待会给国家带来的什么样的后果,看看日后分非洲和中东就不难看出,虽然中东各国的主要问题是以教派之间的理念和信仰不同展开的,但这里面也同样存在着种族之间问题。
对于归化的土奴,政府甚至比对待其他移民上付出更大,因为土著的智商普遍低下,要想将一个从石器时代的生活人立马拉倒拥有至少达到20世纪初的工业水平社会生活那种难度可想而知。
根据目前民政部门的统计,全国共有三百名土著归化名,这些土著都是所在服役的工厂或者矿产表现良好,智商比较高的人,相比于拥有近三万土著劳力规模的大军相比较起来,这个数字简直不能成正比。
如果想要短时期内将土著的整体水平提高,估计难度非常巨大,拥有这个经历还不如多花在大明的移民和欧洲移民身上,至少这些人在一定的引导下,能够理解问题如何解决。
随着移民的越来越多,澳洲的主体民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了穿越众的重视,尤其的以汉人基础为主体民族问题上,是大家一致认可的。虽然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欧裔移民,但从整体数量上来说,还是无法与大明移民数量相同的。
大明移民的人数虽然是最多的。但要论到归属感却是不及欧洲移民的一半,欧洲移民不管是技术还是普通的难民在获得澳洲国籍后都会有着自然而然的把自己当成这个国家的主人。
相比较而言大明移民即使获得了澳洲国籍也有相当大部分人不认同自己的身份,也许在他们看来,国籍就相当于一张可以获得更多利益好处的证明,只要自己挣够了钱还是要回到出生的那片故土。
落叶归根这个情节几乎是每一个飘落海外华侨的心愿,17世纪的大明移民也一样,他们同样有这样的想法。虽然眼下大明的局势非常不稳定,又是饥荒又是战争,但在他们心里那片土地就是最好的。
就拿最具代表性的老根叔来说。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生活水平,在澳洲和大明相比,都已经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可就是这样他的思想里还仍然保留着对大明那片故土的眷恋。甚至想着自己现在也有些存款了。是不是回到家乡买上几亩地简简单单的过活。
这种思想不是说不好,就算是穿越众对于那片土地也是有感情的,可要是论到实际的利益出发,他们绝对考虑的是自己一手建立的澳洲共和国,这个国家的利益才是自己最应该考虑的。
而老根叔那批大明人不同,虽然他们受到了澳洲政府的重用,但脑海里对大明的眷恋与穿越众的那种眷恋是有着完全不同的出发点,如果真的发生澳洲与大明的利益相违背时。他们即便不会做出背叛澳洲的事情来,但也很难做出从澳洲利益出发去提出好的建议。
相对于来说服役于军队的士兵就要比普通百姓更要有归属感。尤其参加过多次对外活动的海军士兵,更能体会到这种自豪,无论是称霸东海的郑家,还是蒸蒸日上的荷兰人对于澳洲人都非常尊敬。
这种自豪所带来的人上人感觉是他们在大明所没有享受过的,在加上军队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也是非常到位,每周都会有针对士兵政治思想的课程,这里面除了灌输热爱澳洲之外,也有向他们传达作为一名澳洲军人的义务和荣耀。
所以相比于在军队的移民,普通老百姓这种政治课程就要少的多,每天除了上班下班,就是与家人或者朋友聚集在一起讨论着从前的生活。
除此之外澳洲的社会问题还存在一个最大民族融合问题,因为是移民国家,自然而然会有来自多个国家或者民族的人口,但从目前的总体人口来说,主要的方向就是东方大明和欧洲各国。
这两大种族之间的关系一直不怎么好,大明移民们因为和穿越众有着天然同样外表同样的血缘和民族,所以在看待从欧洲来的移民上,带有一定的有色眼镜去看待所有欧洲移民,认为他们说来之地就是未开化蛮荒,根本不能与大明相比。
高人一等的眼神和想法,无论是从大人还是小孩都无处不在,就比如有一次一个欧裔小孩第一次入学的时候就被所有华裔小孩指着头叫,红毛番人,红毛番人。
这种事情几乎每个学期都会出现,长此以往下去必然造成两个人种之间的对立,所以教育部下大了严令,对于这种破坏民族感情的学生必须受到严厉的处罚,所谓严厉无非是让老师罚学生抄某篇课文几百遍,抄完了还得道歉,如果没有得到对方的谅解,那么你就只能继续抄写下去,直到小学毕业或者中学毕业。
还别说这种惩罚制度对付学生非常不错的一种手段,一些害怕罚抄课本的学生看到欧裔同学再也不会叫红毛,杂毛,番人之类的词语,在加上大家彼此的熟悉度增加,学校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下,彼此很快的就成为了朋友。
为了解决目前澳洲社会存在的民族和人种之间的问题,穿越众们也是绞尽脑汁展开自己大脑和思维,不久前举办的一次社区居民联谊,以及强制性的将明欧裔移民分配到同一个社区或者是直接分在两隔壁成为领军,这些都是解决两个人种和民政不融洽的解决方法之一。
同时为了让大明百姓对自己身为澳洲国民更有自豪感和归属感之外,政府要求民政部门做好定期的社区宣传方案,为老百姓讲解当前的形式,同时也可以定期组织移民回大明探亲。(未完待续。。)
第275章 扩军计划(求订阅)
随着1644年的临近,距离野猪皮入关的时间也只有两年左右,而穿越众来到这个时空也正好了两年多时间,在这两年里,荒芜一片的原始澳洲成为了17世纪蒸汽工业发展的领头羊。成为了世界输出镜子,武器装备化学药品出口国。
但是距离真正足够的强大还相差甚远,整个澳洲根据最近一次的全国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三市一镇,以及两块海外殖民地总人口数加在一起首次突破了七万人大关。
这对于幅员广阔,资源丰富的澳洲来说,人口实在是太少了,少的几乎还完全无法控制整个澳洲大陆,甚至在东部更多的地方进行开发建设。
如果澳洲政府准备在1644年野猪皮入关时干涉,至少要投入一万人到两万人之间的陆军部队进入到战场才会发生有效的作用,除此之外海军的战舰总数也必须达到二十艘。
除去防守本土和海外领的舰船之外,必须出动至少五艘可以直接进入到敌人后方沿海作战五艘运输船的数量才能完成登陆作战。
受制于荷兰进口船舶速度的缓慢进程,海军和国内两大掌控外贸分配的部门,组建庞大的运输船队都受到了一定时间上的延迟。根据可靠的情报消息,荷兰人是有意放缓交付新船的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希望澳洲在海上运输的力量上与他们开开更大的距离。
身为欧洲国家里船舶最多的拥有者,荷兰。似乎已经严重的感觉到了危险,虽然对付威胁他们往往采用的最简单直接办法就是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但澳洲太过强大。强大到他们都只能表面上与之握手相笑结为盟友。
如果说澳洲的火器过于犀利是让他们放弃与澳洲为敌的想法的话,蒸汽机驱动的船舶才是让他们感觉到了致命的威胁,这种威胁甚至不出几年只要澳洲人愿意就能轻易的将荷兰从世界性的海上运输大国给挤下舞台。
这种依靠蒸汽动力驱使的船舶,只要拥有足够的煤炭和水就能使得船舶不用依赖季风的吹向航行,他们可以一年四季的航行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但前提是必须在每一段距离内设置一个船舶加煤站。
荷兰人正是看到了澳洲的运输潜力之后,才决定放缓交船时间。同时也在命令国内的造船专家仿造蒸汽机,希望能够自信建造出蒸汽来驱动船舶,这样澳洲人的威胁也就不存在了。
不过显然荷兰船舶专家们还没有聪明到这种程度。只是听了一些见过蒸汽机的者的叙述就能将整套蒸汽机工作的原理给弄明白。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澳洲人也只能感叹欧洲人不愧是近代科学发展的奠基人。
但事实是荷兰人并没有这么聪明,他们正在试图说服澳洲出口蒸汽船,比起武器来。蒸汽机驱动的船舶更让荷兰人疯狂的喜欢。本就是以商业立国的荷兰靠的就是全国大大小码头和船队运输发展起来,一旦掌握了这种新式动力驱使的船舶,将可以大大加强荷兰在海上运输上的能力,同时也能缩短海上运输的时间。
出口战舰这样的重大事情不是政府以及造船厂想要出口就能出的,还必须通过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国防部军事委员会的探讨才能做出决定,所以荷兰人提议一直没有获得同意也没有被拒绝。
毕竟两国在情理上属于盟友,如果贸然拒绝必然会遭到荷兰人的报复行为。荷兰虽不至于直接动用武力,但在运输移民一项上就能直接给澳洲造成一个不小的麻烦。
除此之外荷兰还是目前欧洲最大造船基地。一旦澳洲拒绝就等同于失去了从荷兰购买船舶的权利。以澳洲自己造船的技术积累来说虽然通过引进了大部分欧洲造船工匠,建造自行设计的船舶出来不是问题,但建造材料上却是非常的大问题所在,整个澳洲大陆基本上无适合建造大型船舶的树木,如果需要建造船舶需从更远的马来西亚运送橡木。
所以澳洲从实际的利益出发来讲,离不开荷兰的运输能力,随着人口增大,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