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已经和张学良说过了,应让蒋夫人来西安照顾委员长,并改变其听天由命之态度。*****由戴雨农代表黄埔系前来西安,亲身观察此地之局势。派一将军来西安,以处理可能产生之军事问题,三点方案得到了张杨的赞同。张学良还特意给蒋夫人和戴雨农写了信。”宋美龄赶紧从宋子文手里接过了信,信中无非就是老生常谈,将会如何如何保证蒋夫人安全,但在最后张学良写道:
“倘西安发生战事,蒋夫人之安全不能得到保障……”
“我去!”宋美龄的回答没有任何的一点迟疑。
“委员长是否希望军事解决?”何应钦忽然问道。
“若能寻得和平解决之道,委员长不希望看到再发生内战。”面对这个问题,宋子文模棱两可地回答道。
“委员长既然这样说了,那么我服从命令……”何应钦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郑永忽然发现自己的后背完全被汗水浸湿。
实在太危险了,万一何应钦不肯让步的话,会是一种什么样地后果谁也无法说清……
宋子文日携宋美龄、郭增恺、戴笠及蒋鼎文飞抵西安。
蒋介石与宋美龄团圆后态度开始发生了重大转变,同意谈判,并且指定宋美龄和宋子文为谈判地代表。
蒋介石总共提出了四点要求和三个承诺。
但张、杨日上午的建议令宋子文大感意外。
他们提出由蒋介石出面,即刻在西安召集一由朝野各界官员名流大会,出席者应包括陈果夫、李宗仁、白崇禧、李济琛、冯玉祥、孙夫人、韩复榘、宋哲元、刘湘、宋子文、张学良等。
大会作出决议后,蒋介石才可离开西安。
宋子文直截了当地告诉张学良:“我对如此条件甚感失望,因为我了解南京方面地态度,他们不会接受。”
他提出了不召开名流与政府官员大会反建议。
经过艰苦的谈判,双方都做出了不同形式的让步。
整整一天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事件出现了重大转机。
但是日上午局势突然发生逆转,首先是张学良的部下不同意在蒋介石未履行部分承诺的情况下就放其离开西安。
其次是杨虎城也不同意就这么放蒋介石回去。
杨虎城在西安城周有驻军九个团,他可用兵强扣委员长,故形势极为危险
“立即给郑永发报,命令其立即飞抵洛阳,全权指挥当地军队,以防不测。”这个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蒋介石忽然舍近求远调动郑永至洛阳指挥军队。
也许是宋美龄已经和他说过了在南京发生的一切,在现在蒋介石的心中,军方各高级将领里唯一可以信任的也只有自己这个爱将加侄女婿了。
在宋子文等人的劝说下,杨虎城终于答应释放蒋介石,但态度依然非常暧昧。
在离开西安的时候,蒋介石当天召见张、杨,说尽管他们做法系叛变行为,但他原谅他们。他所允诺之一切均会履行。宋子文与蒋介石一起动身前往机场,乘波音飞机离开西安。
这段惊心动魄的日子,史称“西安事变”,这场事先谁也无法意料到的事变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政局。
而在被关押了十余日的蒋介石离开西安的时候,有一个人已经提前乘专机到达了洛阳,这人就是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师中将师长郑永。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二百十九章 庐山
更新时间:2009…9…8 19:13:15 本章字数:3740
“委座!”
洛阳机场。。***
大队大队的士兵已经控制了整个机场,机场的气氛显得肃杀、紧张。
看着对面迎接自己的这个年轻的中将,蒋介石的嘴角微微露出了一丝笑意。
虽然不是自己的黄埔学生,但却远比一些黄埔学生更加值得信赖:
国民革命军陆军师师长郑永!
“夫人好,副总司令好!”
敬着军礼的郑永大声说道。
“恒渊,都安排好了吗?”宋美龄亲切地问道。
“请夫人和委座放心,一切都安排好了,洛阳机场万无一失!”郑永响亮的回答道。
张学良的面色有些难看,面前的这个人是委员长的爱将,但在他看来,却是自己的叛徒,稍稍举手回了一个礼,张学良很快钻进了为他准备的轿车中。
“恒渊,你和我坐一部车子。”蒋介石微笑着说道。
“南京的局势怎么样?”轿车缓缓启动,蒋介石微微闭起了眼睛说道。
“委座,目前局势稳定,师控制着南京各党政机关、电厂等处,一旦发生任何突变,师完全有能力坚守到援兵到达为止。”郑永不暇思索地说道:
“不过这样的突变不会发生,为了欢迎委座脱险,南京已经组织了二十万人地欢迎大会。”
“场面弄得太大了。太大了。”蒋介石摆了摆手,忽然问道:“听说你为了救我,和何敬之弄得很不愉快?”
郑永稍稍沉默了下:“请恕属下直言,何部长的心思属下不敢妄自猜测,但是属下以为,何部长的出发点。应该还是以军事压力逼迫张、杨二人停止对委座的扣押,只是用的方法有些过激……”
“何敬之这个人谁都不看在眼里,恒渊你就是太老实了。”宋美龄有些不满的哼了一声。
“夫人,恒渊地话并没有错。”蒋介石露出了微笑:“何敬之这个人我是了解的,都大度一些,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 ”
郑永心里稍稍松了口气,老实两个字自己是绝对谈不上的。
他只是知道蒋介石回到南京后,非但没有把何应钦怎么样。反而继续给予重用,自己犯不着和何应钦结下解不开的矛盾。
“汉卿这次做了糊涂事啊。”蒋介石的话让郑永一下紧张起来:
“他受了坏人的挑唆,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杀,我答应过不杀他,恒渊,你是汉卿地老部下了,你认为应该怎么处置副总司令啊?”
这是郑永最怕面对的问题了。蒋介石心里只怕早就有个答案:
“委座,这样的事郑永不敢回答……”
“一遇到这个问题,连你这样地人都变得谨慎起来。”蒋介石不以为许的笑了笑:
“现在最让我后悔的是,当初没有听恒渊的话,如果听了他的话也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时候的郑永却忽然想起了自己那个时代一个近代史学家曾经对张学良做出的评价:
“如果没西安事变。张学良什么也不是,蒋介石把他一关,关出了个中国的哈姆雷特。爱国地人很多,多少人还牺牲了性命。但张汉卿成了爱国的代表,名垂千古。”军事法庭审判有期徒刑十年,但随后被特赦。
郑永曾经去了几次张学良软禁的地点探望,但也许是双方地积怨太深了,一连几次都被张学良所拒绝。
这时候东北军也开始发生了内乱。
万并在主战主和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最后发展到内部残杀。
年月日,东北军少壮派应德田、苗剑秋、孙鸣九等人杀死了东北军元老派67军军长王以哲、西北总部参谋处处长徐方、副处长宋学礼和交通处长蒋斌等人。
血案发生之后,王以哲的至交第师师长刘多荃为了替王以哲报仇。将部队开进西安搜捕少壮派军官。诱杀了旅长高福源。
王以哲是郑永的老上司了,当王以哲的死讯传来之后。郑永呆呆的想了很久很久。
年,中国大地即将风起云涌的一年,刺刀在这一刻即将出击……已经完全得到了日本人的信任。”
罗鱼勐平静地说道:“一份份我们事先策划好的情报已经不断通过张忠华送到了日本人地手上,并且在戴笠地配合下,我们已经成功的让日本人相信了情报地可靠性。”
郑永扔掉了手中的笔:
“告诉张忠华,继续坚持潜伏,一旦中日全面开战,也就是他暴露的时候了,到了那个时候,允许撤退。”
“是。”
“对了,魏处长有消息吗?”郑永忽然问道。
“没有,我们已经和魏处长彻底失去了联系。”罗鱼勐的脸上有些悲哀:“我怕……”
魏含之身边的人,也许对他最有感情的并不是他的外甥郑永,而是这个新的法务处长罗鱼勐。
这个法务处的存在目前有些特别。
罗鱼勐的公开身份是师的情报分析处少校处长,所谓的法务处也即是情报分析处。
这一点戴笠也是知道的,不过戴笠并不认为一个师的情报分析处和自己有什么利益冲突。
郑永亲自制定,由罗鱼勐、张忠华和戴笠联合实施的“洋河计划”,其中心只有一个:
…………南京!
年月日。
“恒渊啊,你来得正好,来,见见恩来先生。”见到自己的爱将进来,蒋介石春风满面地说道:“恩来啊,这位就是我最得意的部下郑永。”
“周先生好。”郑永端正的敬了一个军礼。
面前站着的这个人就是自己所仰慕的周恩来吗?
“郑将军,传奇的少将军。”周恩来没有一点架子,热情的和郑永握了下手:
“郑将军的大名我是久仰的,奉天血战,长城大捷,身先士卒,浴血疆场,乃我民族之英雄,军人之楷模啊!”
几句话便消除了隔阂,郑永谦逊了几句,在一边坐了下来。
蒋介石这次让自己来庐山,除了汇报师的情况之外,还特别嘱咐自己多准备一些关于目下局势的看法。
很显然委员长已经准备重点栽培自己了。
这两位两党最高领导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