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涛的心愿是90岁前在塔里木再建一个大庆
我国陆上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其中松辽、渤海湾、塔里木、准噶尔四大盆地占71%。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中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三大盆地占66%。根据我国油气分布的地质规律,王涛提出了陆上石油“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方针,发展西部一定要油气并举、油气并重。
东部地区指的是太行山以东、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十二个油气田。稳定东部主要指的是两大块:一是松辽盆地,包括大庆和吉林两个油田;二是渤海湾盆地,包括胜利、辽河、华北、大港、中原、冀东六个油田。这些油田一是已经开发的主力油田大都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采油速度的“三高”阶段,稳产难度很大;二是勘探程度相对比较高,再找到整装的富集油田相当困难,资源接替形势严峻;三是勘探开发的作业成本逐年上升,面临着效益的挑战。
西部地区是指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包括七个油气田。西部地区是我国石油工业战略接替地区,总体资源潜力很大。但有利就有弊,这些地区的缺点是:首先地表很复杂,基本是在沙漠、黄土塬、山地地区,作业难度大;其次地下情况复杂,塔里木油藏埋深都在五六千米,还有多套膏盐层、压力异常层,认识油层和钻探工作都遇到了很多难题;再者地处边疆,油气源离市场远,运输比较困难。
发展西部的主力战场是新疆的塔里木、准噶尔、吐哈等三大盆地。从一九八六年,王涛就组织人马到塔里木搞勘探。他亲自到塔里木督战,塔里木是比较稳定的地块,世界勘探史证明:周边的前陆盆地是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世界上可供勘探的厚度大于一千米,面积大于二百五十平方公里的沉积岩盆地有五百多个,其中有二十多个是前陆盆地,在这二十多个前陆盆地里发现的大油气田占油气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塔里木一定是块大肥肉。
塔里木油气的肉虽然肥,可埋藏的地方特别刁钻。在这种地方勘探找圈闭、找背斜搞不清形状,找不准高点,构造的高点搞不清楚打井就打不准。
第一部分第14节:他仿佛是为石油天然气而生(2)
凭着精湛的学术功底,王涛坚持要地震先行。地震是地质勘探学的一种手段,当代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已使我们有可能依靠地震信息,只用少数探井,就对地下地质构造、断层情况和岩性变化做出比较可靠的判断,大大地提高了探井成功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探井工作量。
地震这一勘探手段本来花钱少效益还高,可塔里木偏偏不买地震的账。塔里木地质情况复杂,构造变化频繁,有三十三万平方公里完全被沙漠覆盖。沙丘从一米到二百米高,属于流动沙漠。沙丘连绵起伏凹凸不平,对其做地震测试时,地震波传不下去,传回来的波幅不同,地震技术得不到准确的信息。怎么办,中途退却吗?不,有时候胜利就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一九八九年,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宣告成立,大本营在库尔勒。有着前瞻性眼光的王涛把爱将周永康和邱中建先后派到塔里木,周永康是学地球物理的,邱中建是学地质出身,他们的一生几乎在中国所有的大油田都留下了脚印。他们义无反顾地来到塔里木,率领千军万马在茫茫大漠上为祖国寻找石油和天然气。
为了寻找石油天然气,石油人前赴后继,仅中国石油物探局就有四十二条生命牺牲在勘探现场。勘探是王涛吃到心里的活计,他发现塔里木勘探的失败是由于技术不成熟,便狠抓物探技术攻关。
勘探要打持久战,塔里木有沙漠也有山地,沙漠不买账,山地究竟行不行呢?在塔里木搞地震测线网必须是小格格,要有三维空间。 在王涛、周永康、邱中建等专家领导的率领下,物探队员经过认真的技术攻关,用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搞数字地震,终于在克拉2山地上搞成了三维数字地震。正是由于山地三维地震的成功,才发现了克拉2 大气田。克拉2气田虽然只有四五十平方公里,面积很小,却有两千八百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而且多是干气,95%以上是甲烷,品质很好。正是由于发现了克拉2 大气田,才有了西气东输工程的资源基础。
克拉2 大气田的发现是高山三维数字地震技术突破的结果,是大力开展科技攻关的结果。地震技术的过关使地质家能够获得准确的地质信息,搞清地下含油气构造,从而使地质家能够准确地确定探井井位,使钻井弹无虚发。
塔里木的钻井有三难:一难是因为这里多是高陡构造,刀片山打软的东西钻头容易进,但遇到硬地层就容易打斜;二难是塔里木地下有两套膏盐层,钻井最害怕膏盐层,膏盐层容易膨胀抱住钻杆,造成卡钻,必须使用合适的泥浆,有时候花上亿元还打不成一口井;三难是这里多是高压气层,地层压力很大,超高压状态,打开气层,天然气容易往上蹿,泥浆比重弄不好就容易发生井喷。天然气井发生井喷是气往外蹿的缘故,油井发生井喷是因为油里有气,气比油轻,一个劲儿往上顶。
这三难是国际级难题,王涛又率领人搞深井钻探技术攻关,他苦口婆心地对大伙儿说:“高陡构造钻井很容易钻偏,第一要打准,第二要打到,第三泥浆一定要讲究。高压层气层压力高,对钻井技术要求也高。”
三维数字地震勘探技术和深井钻井技术的突破,使塔里木开始腾飞。天然气是各类能源竞争的大赢家,天然气需求的增长促进了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天然气输送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克拉2 气田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中国的物探技术和钻井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塔里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未来,塔里木的油气埋藏很深,在地下六七千米都打过井,而且井井都很高产。现在,塔里木每年的油气总产量达到两千万吨,前景看好。王涛又在搞《塔里木大型油气田形成的地质条件和分布规律》的研究课题,这是全国油气资源量最大的宝地,他最大的心愿是二○二○年把塔里木建成又一个大庆。
第一部分第15节:黑色液体像我血管里的血液
天然气作为一种高效、优质、清洁的能源,近年来备受重视,发展迅猛。目前国外的油气产量比已达1∶0。7,而我国的天然气工业发展比较滞后,油气产量比仅为1∶0。1,状况亟待改变。王涛挂帅完成的中国天然气田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的科研成果,高效迅速地探明了我国最大的天然气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的发现为西气东输工程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基础。
王涛凭着自己渊博的地质矿物学知识,敏锐地预感到鄂尔多斯盆地具备深盆气形成的地质条件,很可能大面积富含天然气。他的心里有一杆秤:鄂尔多斯盆地的主要目的是要找气。他亲自组织科研攻关,对中国可能存在的深盆气田问题进行专项课题研究。
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在他的领导下,石油人向鄂尔多斯盆地发出挑战。他以极大的魄力拍板每年拿一个亿给勘探开发研究院来定井位。一九八九年,陕参1井敲开了鄂尔多斯气田的大门。石油人认识了下古生代含气的情况。场面越打越大,往北打下去,不仅下古生代有天然气,上古生代也有天然气。鄂尔多斯盆地是河流三角洲相沉积,天然气分布不规范,靖边气田有三千多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苏里格三千多平方公里的气田天然气探明储量是七千九百多亿立方米。
一九九六年,王涛退休后到全国人大环资委工作。他始终关注着鄂尔多斯盆地寻找大气田的工作。他觉得地质勘探必须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他是一个极其认真的人,把油气田当做自己的办公室,在第一线调查研究。下属向他汇报:这里有很多井见到了天然气但不成规模,达不到工业标准报废了,看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找气来头不大。他不信邪,在他的建议下,中石油拨专款对长庆油田的三十六口天然气探井进行研究,对二十八口已经报废的老井重新测试,结果大部分报废井都获得了工业性气流,这就意味着上古生界的天然气有工业价值。
长庆人把上古生界作为天然气勘探的目的层,在上古生界打了三百多口井,有人说这些井工业储量低,没有工业价值。王涛让长庆石油管理局局长亲自挂帅采用新技术组织压裂,改造气层,使气井产量大大提高。
置身在鄂尔多斯盆地,我发现苏里格大气田的天然气井有个特点:虽然气田含气面积很大,但气层薄,单井产量低。我既见到了高产井,也见到了中产井和低产井。我问王涛部长:“为什么苏里格不像克拉2 那样井井高产,有没有办法解决?”
他说:“这是因为鄂尔多斯盆地砂岩致密,孔隙小,渗透力低,天然气储量多,但单井产量少。如果能用新技术开发,就会提高单井产量。长庆人殚精竭虑,已经创造出一套适合大面积岩性圈闭和负压异常气藏的综合勘探配套技术,提前三年完成了探明天然气储量一万亿立方米的工作目标。”
在苏里格大气田的气井旁,石油人高兴地告诉我:我们苏里格大气田的发现,创造了中国石油工业的三个第一:鄂尔多斯盆地成为我国第一个探明储量超过一万亿立方米的大气田;探井成功率达78。3%,在全国名列前茅;勘探每千立方米气可采储量的成本为一元九角,仅为全国平均成本的二十分之一,勘探效益创全国同行之最。苏里格气田的发现,证实了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