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动脉-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泥岩和煤为主,是这两个前陆盆地油气资源富集的基础。    
    塔里木盆地发育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两大类储层,组成了六套主要的储盖组合。塔里木盆地构造圈闭表现为背斜、断背斜、断鼻等类型,在库车和塔西南前陆盆地最为发育。由于构造应力强,圈闭的幅度很大,克拉2背斜的幅度就达到四百五十米。在白垩系和下第三系,克拉以河流为主沉积,形成了砂岩。下第三系有一套岩,岩层一挤就滑动。花岗岩、石灰岩一挤就断裂。库车坳陷最大的长处是在油气上方形成了一层膏盐,膏盐是很好的盖层,岩层以上像开花馒头,岩层以下像锅盖,紧紧地盖住了油气。克拉通是稳定地块,塔里木作为一个地块,下面真是一个聚宝盆。    
    上帝是公平的,对石油地质有利,对钻井就不利。克拉苏的膏盐层分布广泛,盐是流动的,容易溶解,泥浆一泡就化,钻井时顺着盐层的斜层走,流动的膏盐很容易卡钻。膏盐层变化大,没有规律,对地震波传播有屏蔽作用。    
    塔里木人发现了构造后决定钻两口井,钻井也是一种勘探手段,地质学家通过探井来分析地下构造。井位定了下来,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五年,他们打了东秋5井和克参1井,这两口井打的时间长,各花了一亿多元,钻井时膏盐层总卡钻。随着钻头的一米米下降,塔里木人的心也在一步步下沉。这两口井没有发现油气层,但是发现了一套好的生储盖组合。    
    圈闭不落实,钻井失败的罪魁祸首是膏盐层。要想防止倾斜穿过膏盐层,必须加强山地地震攻关。物探队员又做了一轮山地二维地震,一九九六年决定在克拉2构造上落实上钻。一九九七年元月,克拉2井开钻。    
    在一个新盆地,首先要对地质条件做野外调查研究,有些山已经隆起,很可能有生油岩和储盖组合。重磁、电法等非地震手段的勘探成本较低,在发现地下构造的基础上再做地震。二维地震发现区带和构造,精度比非地震手段要高。钻预探井有发现了就要评价,交出探明储量。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地震队使用的是国产模拟磁带地震仪和解放牌汽车。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中国人从美国和欧洲引进了大批先进设备,不仅掌握了大沙漠、沼泽、山地、平原的二维地震采集技术,而且掌握了大沙漠地区的三维地震采集技术、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技术。    
    为了配合钻探,二十年来物探队员们用非地震手段勘探十五万公里、二维地震测线二十多万公里、三维地震测线八千多平方公里,发现落实了一大批油气田和储油构造。通过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工作,提供了数百口井位,为塔里木建成五百万吨原油产能规模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还在吐哈、焉耆等西部战场获得了丰硕成果。一九八九年,物探队员在轮南2井发现了大油田,正是有了物探队员的努力,轮南2井拉开了塔里木石油会战的序幕。    
    


第二部分第42节:仔细一看是搞物探的

    四川山地地震队在前面劈山开路,东方物探地震队在后面前赴后继,物探队员有一句行话叫做宁干沙漠不干山地,山地勘探步履维艰。很多山连登山队员都望而却步。碰到难攀登的山,登山队员可以绕道走,但物探队员不行,他们必须按照线位攀登。在国外,越危险越艰苦的行业报酬越高,国外的物探队员报酬很高,还实行日不落工作制,就是八小时工作制,太阳出来后工作,太阳下山前收工。    
    在中国工人的行列中,石油工人是最苦的;在石油工人的行列中,物探队员是最苦的。对于一些风险勘探区块,外国的物探队员是首先以安全为重,过不去就不过了;而中国人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甭管多险也要保地震资料。外国的物探队员太阳下山就要收工,中国物探队员一天最少干十六个钟头的活儿,最多的干二十四个钟头的活儿。外国的物探队员一个月休一次假,中国的物探队员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半年也休不了一次假。    
    外国的物探队员住单人宿舍,中国的物探队员是七八个人挤一顶小帐篷。就凭着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东方物探在国际陆上勘探领域抢占了不少市场。苏丹、也门、沙特阿拉伯、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墨西哥、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基斯坦、越南等国家都有中国的物探队员在勘探。 塔里木盆地有一些日本区块、美国区块、英国区块,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在那里搞物探,他们沿着沟走,哪儿能上走哪儿。油气可不是哪儿能上埋哪儿,洋人在那里漏掉了很多资源一无所获地走了,中国的物探队员接着干有时就找出大油气田了。    
    塔里木物探队员去的地方都是没有人烟的地方,他们在野外碰到过狼、野猪、狐狸等动物,动物欺软怕硬,当物探队员成群结队时,动物就远远躲开;当物探队员孤身作业时,动物就出来挑衅。有一次,一只饿疯了的野猪冷不丁扑到一个物探队员身后,把他按倒在地死死地掐着他的脖子,幸亏碰上了人,野猪才落荒而逃。    
    塔里木的物探工作者    
    现在中国物探队员用的勘探仪器非常先进,都是从美国、法国等国进口的一流产品。克拉地区太大了,物探队员撒到野外就像蚂蚁一样不起眼。一天,2100山地队在分散点上干活,回来清点人数时发现少了一个人,大家饭也顾不上吃,沿着这个队员出发的脚印去寻找。那天天特别热,天黑时这个队员去收线,背着沉重的采集设备往回走。他整整背了九串小线下山。天燥热无比,小线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舍不得扔掉小线,一串小线一千一百多元,九串小线就是一万多元,这么贵重的国家财产怎么能随便丢弃呢?他背着小线一步步往回挪,本来天气就热,九串小线压在身上热上加热,他中暑晕倒在地上。按照规定:物探队员在野外迷路一定要原地不动,只要你不动就好找你,可这个物探队员却想自己走回来,结果南辕北辙。找到他时队长本想批评他不该乱走,可看到他手里还紧紧地抓着九串小线,一句话也不出来了。    
    勘探设备笨重如牛,有三台发动机、两台空气压缩机、一个操作台、三十多根钻样,光钻井的工具就有山地钻、山前砾石钻、麻花钻等等。山地钻是成套的,加起来有一吨重。克拉地区最高的山有一二百米,物探队员把设备拆开人拉肩扛往山上抬。山太陡了,很多地方连骆驼、马和毛驴都上不去,只有黄羊能攀登。山地钻拆开后还有九十多公斤重,两个物探队员身上系着保险绳,抬着山地钻一点一点地往山上挪。碰上悬崖峭壁俩人抬不动,有时候还需要辅助人员用大绳往上抬,七折腾八折腾一台山地钻要用半个月才能运到山上。    
    物探队员们不仅要爬山,还要一边爬山一边修之字形的路,危险处还必须拴防护绳。中国最厉害的风在新疆,新疆的山风蚀严重,日久风化表层松软,走在上面很不牢靠。新疆有很多刀片山,所谓刀片山是由于大陆板块的剧烈挤压把原来平行的地层挤得竖起,平行的地层就像刀片一样立了起来。    
    三维地震的投入相当大,一个三维地震队的投入相当于八个二维地震队,仅克拉2一个物探队的硬设备投入就达到四亿元。非地震手段可以乘飞机在天上飞一圈做航磁,也可以在地面做重力勘探,成本很低;二维地震网距最密的相隔一公里,三维地震最近的网距相隔二十五米。勘探的过程就是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非地震手段勘探和二维地震、三维地震的关系相当于普查、概查和详查,如果说非地震手段是给大地照X光片子普查,那么二维地震就相当于给大地做CT概查,三维地震就相当于给大地做核磁共振详查。过去二维地震放一炮有九十六道,现在放一炮有六百四十道,三维地震放一炮有三千道,大大提高了分辨率。网距密了对地层的认识就更精确,成功的概率就更高。    
    耿会朋是东方物探塔里木前指钻井运输公司项目长,当年他在塔里木河畔的沼泽地搞物探,一九九八年,他所在的沼泽队奉命到克拉地区搞勘探,命名为2315山地队。2100山地队是干山地的行家里手,有“劲旅”和“山地第一旅”的美誉。他先到2100队向人家取经学习山地管理经验。当时,克拉地区荒无人烟,他们住在克孜尔乡农民的土坯房里,把设备往山上抬。风太硬了,刮得人睁不开眼,他们索性把帐篷搭在山上,里面铺上棕垫子和褥子,人挤在地铺上睡觉。    
    物探就是探险,一天,2100山地队的一个物探队员上山搞勘探,从悬崖往下走时腰间系的保险绳卡在了岩石的缝隙里,上也上不去,下又下不来,他通过无线电对讲机传回了信息,队里急忙组织了几个登山功夫好的人去营救。天渐渐黑了下来,营救的人看不清他的身影,只好用绳子给他递棉大衣和馒头。他披着棉大衣啃着馒头在悬崖峭壁上整整吊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把他救上来时,他已经快冻僵了。    
    物探队员作业时都穿两条裤子,还磨得窟窿套窟窿,由于不能经常洗澡,他们一个个蓬头垢面,衣服上油渍麻花尽是汗碱,看着特别凄凉。当地人编了句顺口溜:远看像逃荒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搞物探的。    
    


第二部分第43节:回锅肉让队员们的味蕾立刻来了情绪

    还有一次,队员们在山顶测线,炊事员做了一锅回锅肉给队员们送饭。山太陡了,炊事员把绳子系在腰上,把锅背在背上,抓着绳子艰难地向上攀登。山上的人饿得前心贴后心,问炊事员做的什么菜?炊事员吊在半空中大声地喊着:回锅肉。    
    “回锅肉”的回声在山谷回响,一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