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煜传-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觯∩嵊任ァ?晒饴淮蠓颉⒓煨L怠⒂仪N郎辖苑馕ッ睢"狻  
  第六章 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4)   
  李煜对这道诏书的内容,特别是那个带有极大侮辱性的封爵“违命侯”,感到怏怏不快,但一转念,又觉得有几分自豪,因为这是倔强不朝的反映。因此,他叩头谢恩,高呼万岁。 
  随后,赵匡胤又命有司宣诏,对跟随李煜同来汴梁归顺的南唐皇室成员和臣僚,参照原有官爵,分别赏赐不等的冠带、器币、鞍马。封小周后为郑国夫人,授仲寓为左千牛卫大将军。 
  然而,当赵匡胤从“献俘”的花名册上看到徐铉和张洎两个熟悉的名字时,脸色突然阴沉起来,大声吼道:“传徐铉、张洎登楼!其余退下。” 
  在有司的引导下,身着白衣、头戴幞头的徐铉和张洎,战战兢兢地登上城楼,并排跪在赵匡胤的面前。 
  赵匡胤厉声责问;“徐铉,你可知罪!李煜屡次违命不朝,尔身为江南重臣,为何不劝其尽早归顺,反而为其辩解,要朕自江南退兵?” 
  同所有受审的囚犯在刑讯前后的心理变化一样,徐铉登楼之初精神颇为紧张,经赵匡胤威慑之后,反倒镇静下来。他神态自若地回答说:“臣身为江南重臣,理应效忠国主,与故国共存亡。焉有劝主献土伏降之理?当日江南灭国之时,臣本拟为国尽忠,但念及国主无人护驾,臣只好暂缓死国。而今国主已蒙陛下宽恕,授官封爵,臣尽可释念而去,伏乞陛下容臣全节,不须再问其他。”紒紜矠 
  徐铉这番回答,完全出乎赵匡胤的意料。他原以为徐铉会屈膝求生,甚至痛骂李煜而为自己开脱,没想到徐铉竟说出了这样掷地有声的话。赵匡胤深为徐铉的铮铮骨气和对李煜的忠诚所感动。接着,他用眼睛扫了一下跪在徐铉身旁的张洎,顺手剖开一个蜡丸,取出一份帛书,高声喝道: 
  “张洎!你可知罪?当初李煜昏庸无道,朕以王师吊民伐罪。围城之日,尔身为重臣,非但不教李煜早降,反而制作蜡丸帛书,求救契丹,难道想同我朝对抗到底不成?” 
  由于有徐铉的先例可循,张洎也以坦然的语调回答说:“臣以为,事君者当以忠为大。昔日江南危在旦夕,臣为枢密副使,重任在肩,安能坐视不救?蜡丸帛书确实为臣所作,而且不止一份。倘若陛下依此定臣死罪,臣则死得其所矣。” 
  赵匡胤听了二人的回答,钦佩之情自内心油然而生,旋即转换语气称赞道:“尔等忠臣也!朕要破例重用。尔等今后事朕亦当如事李煜。”由是,分别授二人为太子率更令和太子中允。紒紞矠 
  当年十月,戎马一生的赵匡胤在皇家内部豆萁相煎的争斗中突然身死。关于赵匡胤之死,史载不一,人言殊异,至今仍是疑案。在纷纭的众说中,《湘山野录·续录》叙述的“烛影斧声”说,从者居多。 
  据说,赵匡胤在发迹之前,与一位无名道士结为酒友,二人常在一起促膝畅谈,狂饮浩歌。一次,道士喝得酩酊大醉,手舞足蹈地信口唱起歌来。在令人莫名其妙的歌词中,有两句是:“金猴虎头四,真龙得其位。”行伍出身的赵匡胤,当时对道士歌词中深藏的微言大义并未理解,故而也未介意。直到“黄袍加身”后,才猛然领悟到歌词的美言吉兆。于是,他紧急降旨宣召道士入宫,拟行重谢,然而差人访遍境内,不见道士踪影。 
  十六年后,赵匡胤巡幸洛阳,不想竟在途中与道士邂逅。道士笑问赵匡胤:“别来喜安?”赵匡胤与道士久别重逢,喜出望外,当即将他接到行宫,以上宾招待,仍如既往,纵酒叙旧。 
  席间,赵匡胤对道士说:“朕想请汝预卜一桩要事,诚望直言相告。汝可知朕的寿命尚有几何?” 
  道士闭目沉思片刻,庄重地回答:“关键在于今年十月二十日夜。如果届时天气晴朗,陛下的寿命可延一纪(十二年);不然,则请陛下火速安排后事。” 
  赵匡胤牢记道士这番充满宿命色彩的话语,于十月二十日夜准时登临太清阁观察天象,只见晴空星斗满天,心中不禁大喜。不料,好景转瞬即逝。顷刻间阴霾四起,天地陡变,冰雹骤降。赵匡胤急忙下阁,令有司宣开封府尹、晋王赵光义入宫到福宁殿议事。赵光义奉旨赶到,赵匡胤屏退所有内侍和宫女,然后兄弟二人密谋皇位继承大事。 
  站在远处守卫寝殿的侍卫,从映在窗纸上的身影,发现赵光义几次离座避让,估计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没过多久,又趋向了缓和。此时三更已过,殿外悄悄地下起鹅毛大雪。二人交谈结束,赵匡胤将赵光义送到殿外。分手之际,赵匡胤用镶玉剑鞘戳着地下积雪,叮嘱赵光义:“好自为之!”随后转身回殿,令人更衣就寝,不久便响起鼾声。 
  当夜,赵光义没有回府,留宿宫中。天近五更,宫内鸦雀无声,突然传出了赵匡胤驾崩的噩耗。赵光义火速赶到灵前,出示赵匡胤“遗诏”即皇帝位,是为宋太宗。   
  第六章 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5)   
  赵光义称帝之后,于当年十一月下诏,废除李煜的爵位“违命侯”,改封“陇西郡公”。由侯晋公,似乎意味着李煜身份的提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赵光义深信开卷有益,是个嗜书成癖的皇帝。他不止一次地向近臣宣扬:“朕平生无其他嗜好,就是酷爱读书。为的是从中探察古今兴亡,成败得失,以史为鉴,择善戒恶,以利治国平天下。”紒紡矠他即位之后,鉴于原坐落在右长庆门附近的昭文、集贤、史馆等三个藏书场所狭小简陋,不利于“蓄天下图籍,延四方贤俊”,便下诏于左升龙门东北另建三馆,赐名为崇文院。新馆落成之后,将旧馆藏书尽移于此。崇文院的东廊藏昭文馆书,南廊藏集贤殿书,西廊藏史馆书。史馆书又分经、史、子、集四库,合昭文、集贤两库,六库共有正副本图书八万卷。后来,他又下诏在崇文院中建秘阁,把三馆所藏的万余卷版本珍贵的图书和宫内特藏的古今名人书画墨迹,存放于此,令吏部侍郎李至专管。 
  赵光义在位期间,为了改变唐末以来骄兵悍将重武轻文的社会陋习,他还以优厚待遇网落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的文人学士,埋头编纂事业,编成了三部卷帙浩繁的图书,即《太平御览》一千卷,《太平广记》五百卷,《文苑英华》一千卷。每部巨书印出之后,他又悉心披阅,诏令史馆每日进呈三卷,只用一年时间,就读完了《太平御览》。在读书之余,他还喜爱诗文,常召群臣与他唱和。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有人将他的诗文编成《御制诗文》四十一卷,藏于秘阁。他对书法也极为热衷,常对臣下说:“朕在退朝之后,未尝虚度光阴,读书之外还留意书法。这虽非帝王事业,但总比追求声色狗马有益!” 
  然而,这位不乏文采的皇帝,却不懂得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他把薄命君王、绝代才人李煜,依然置于被侮辱、被损害的境地。一日,赵光义书兴大发,传旨有司备轿去崇文院观书,并召李煜同行。来到书院礼贤馆,他指着馆内汗牛充栋的藏书对李煜说:“据云卿在江南亦喜读书,更喜收藏。此中孤本、善本多是卿的爱物。不知卿归顺本朝后是否常来书院披览?” 
  李煜驻足望着眼前一函函钤有自己藏书印章,并在天头地脚留有自己眉批手迹的藏书,酸咸苦辣齐涌五内。面对赵光义的挑衅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为免惹事生非,只好言不由中,虚与委蛇。紒紥矠但是,李煜在心中却极端鄙视赵氏兄弟诗文的浅薄和谈吐的粗野,认为这是附庸风雅之举,不足挂齿。每逢想到这里,李煜的精神又为之一振,想到英雄决战何止在沙场?诗词难道不是抗争的兵器? 
  最使李煜痛苦的是,“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紒紦矠往日与他朝夕相伴的小周后,降宋后虽然被堂而皇之封为郑国夫人,但自身权益却毫无保障。赵光义经常召她入宫陪宴侍寝,一去便是多日,迫使一往情深的伉俪,咫尺天涯,难得团聚。小周后每次入宫归来,都要扑在李煜的怀中,向他哭诉赵光义对她的无耻威逼和野蛮摧残;李煜则望着她那充满屈辱和痛苦的泪眼,唉声叹气,自惭自责地陪着她悄悄流泪。他深为自己这个堂堂须眉却无力保护爱妻的身心而内疚,更为赵光义的暴虐和下流而愤恨。他对亲人遭受的这种难以启齿的凌辱,除了强忍心灵深处创伤的剧痛,长时间与小周后抱头饮泣之外,只有强压怒火,着力回避。紓紛矠正如元人张宗在《太宗逼幸小周后图》上的题画诗所云:“一自宫门随例入,为渠宛转避房栊。” 
  然而,越是回避,越难忘情。小周后每次应召入宫,李煜都失魂落魄,坐卧不宁,彻夜难眠,望眼欲穿。小周后巧笑顾盼的可爱形象,总是如梦似幻地萦绕在他的眼前。尤其是在暮春之夜,他惆怅无言,倚枕遥望长空,见残月西沉,宿云微漠,远天传来凄凉的雁唳,更增添了他对小周后的依依情思。想念之中,窗外似乎又响起了他熟悉的小周后夜归的脚步声。于是,他赶紧起身,凭窗环顾画堂深院,可是却不见小周后飘飘欲仙的倩影,只有满地落红。但他并不为此失望,仍以期待的口吻暗暗自语:“但愿杂役别来清扫这满院落花,好让我的小周后在黎明前踏着这‘红锦地衣’归来。”待到曙色临窗,他又把长夜所思,写成一首《喜迁莺》: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倚。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莺啼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降宋以后,李煜一年四季过的是“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紓紝矠的屈辱而悲惨的生活。他像一只被禁锢在金丝笼中的鸟儿,宅第虽然华丽,行动却毫无自由。他终日蜗居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