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煜传-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隋朝大将韩擒虎、贺若弼率军强渡长江、兵临建康城下,陈朝守军连发奏报紧急求救,手足无措的陈叔宝吓得魂不守舍,竟不敢拆阅奏报,故作镇静,掩耳盗铃,塞到床下了事。等隋军破城冲入禁宫,陈叔宝慌不择路,带领张贵妃和孔贵嫔躲进后堂景阳殿的一眼枯井。隋军搜遍皇宫,不见陈叔宝的踪影。来到景阳井旁向井内连续喊话无人应答,隋军厉声以投石相威胁,陈叔宝被迫呼叫留命。被隋军用辘轳将陈叔宝等三人从井内吊出,解往长安。落了个国破家亡、客死他乡的悲惨结局。正如刘禹锡在《台城》诗中讽喻的: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正当李煜悲古悼今,情不自胜的当儿,忽然有一股飘忽不定的江风扑进船舱,将一捧冰凉的雨雪抛向他那近似麻木的面颊。李煜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冷战,头脑随即清醒起来。他赶紧收拢起在遥远历史年代里舒张的思想羽翼,又艰难地飞回到严酷的现实中来。目睹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变化,他愈加感到痛苦不堪和羞愧难言:祖父戎马一生,披坚执锐,逐鹿江淮,在扫荡群雄中创建的大唐江山,最后全部丧失在他这个不肖的子孙手中。他正是怀着这种有负于先帝含辛茹苦创业的内疚,在两天之前仓皇拜别奉祀祖先的太庙的。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   
  南唐的太庙甚是简单,里面供奉的神主,除了那些用以“寻根觅祖”,充门面、夸荣耀、镇朝野的假冒者——诸如唐朝皇帝中出类拔萃的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宪宗李纯、宣宗李忱等序列以外,真正属于南唐亡故君主的只有两个灵位。第一个灵位是李煜的祖父李:灵牌上写着“唐烈祖光文肃武孝高皇帝之位”,后面墙上悬挂着宫廷画家为这位开国元勋精心绘制的画像——头戴冕旒,身穿衮服,炯炯有神的刚毅目光中,透露着一派武将的气质。第二个灵位是李煜的父亲李:灵牌上写着“唐元宗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之位”,灵牌后面的画像也是出自宫廷画家的手笔——眉清目秀,温文儒雅,着装不见冕旒、龙袍,只穿一领文臣的锦衣,显示着一派骚人墨客的风度。李煜就跪在列祖列宗的灵牌下面,伴着教坊乐工演奏的祭乐,率领李氏子弟哭诉失国的哀痛。 
  拜别太庙之后,教坊乐工又奏起哀怨伤别的《阳关三叠》为他送行,一些宫娥则如泣如诉地随着乐曲反复唱起了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煜望着这些自妙龄征选入宫,被葬送了青春、爱情以及人生一切权利和乐趣的宫娥,想到她们今后的处境会因江山易主,树倒鸟散而比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咏叹的宫女“惟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耿耿残灯照背影,萧萧暗雨打窗声”的处境更为凄惨。这种厄运,又正是由于他的牵累。想到这里,他的感情再也无法承受天理和良心的谴责,于是从他那深陷的眼窝里又涌出两行愧悔的泪,模糊了他眼前的一切景物…… 
  望着长江浩荡东去的流水,李煜绝望地在心中默想:与我同步成长的大唐,同我荣辱与共的金陵,你是我的生命和生活的起点,也是我的人生和事业的摇篮,我从呱呱坠地到“不惑”之年,同你朝夕相处了整整三十九个年头,如今却不得不忍痛分手了。今生何时才能与你重逢叙旧呢?“别时容易见时难”。只怕永远也不能再相见了!他想到这里,热泪夺眶而出,一字一咽地吟出了《破阵子》词: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晚唐诗人杜牧在其名篇《阿房宫赋》中总结“六王毕,四海一”的秦朝,何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教训时精辟地指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亲爱的读者,让我们就从这里开始,一道回过身去,倒越时间和空间,追逐李煜的行踪走到千年以前,重新认识这个集词宗与君主、天才与庸才、成功与失败于一身的矛盾性格组合的人物,考察他一生中“薄命君王”的悲剧命运与“绝代才子”的美学追求、错综交织的历史吧!     
  第一章 三千里地山河   
  第一章 三千里地山河(1)   
  李煜及其父祖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社会由统一走向分裂、又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五代十国”时期。这是天下政治风云瞬息万变的动乱年代,也是刀光剑影闪烁、群雄逐鹿的年代,更是黎民百姓横遭血雨腥风洗劫的苦难年代,还是人才脱颖而出乱中求治的创业年代。 
  唐朝末年,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怒涛席卷华夏大地。特别是把“平均”、“冲天”作为改朝换代的奋斗目标绣上战旗,并为之殊死搏斗的黄巢大军,更是粪土王侯,力转乾坤,所向无敌,威震海内。唐广明元年岁尾(公元880年),他们以电闪长空、风卷残云般的凌厉攻势,一举攻克西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把帝王将相的宫殿府邸捣得如同汤浇蚁穴,火燎蜂房。这种迅雷不及掩耳的毁灭性打击,正像这场事变的目击者、当时在长安应举的诗人韦庄,在他的长诗《秦妇吟》中借女主人公“秦妇”之口所述: 
  ……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 
  采樵斫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 
  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① 
  这曲哀叹王朝末日的挽歌,用白描的笔法款款叙述,层次分明,形象生动,绝少斧痕凿迹,谋篇遣辞,深得前贤古体叙事长诗真谛,堪称古代诗林不可多得的佳作。《秦妇吟》问世以后,时人争相传抄,韦庄名噪一时,被誉为“秦妇吟秀才”。然而没过多久便失传了。直到千年以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人们才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敦煌石窟中发现多种手写本,得以再窥全貌。 
  在这幕威武雄壮的伟大史剧上演前五天,当浩浩荡荡的义军以排山倒海之势,陷东都(今河南洛阳),下潼关,向八百里秦川勇猛挺进的时候,偌大的长安城就已陷入树倒猢狲散的混乱氛围之中。预感末日降临的唐朝君臣,个个如丧家之犬,茫然若失,不知所措,或策划逃命,或坐以待毙。酒囊饭袋的当朝天子,往日靠列祖列宗积攒下的家业过活,以击球、斗鸡为能事的唐僖宗李儇,吓得魂不附体,在小马坊使出身的宦官头目、被他亲热地唤为“阿父”的专权人物田令孜,及其选派的五百神策军护卫下,抛下宰相和文武百官,只带领为数很少的亲王妃嫔,不顾皇家体面,辙乱旗靡地挤出金光门,星夜急驰,仓皇逃往兴元(今陕西汉中)。随后,又流亡到成都栖身。声威显赫的大唐帝国,刹时沦落到名存实亡的地步。 
  不甘心轻易让出金銮宝座的唐僖宗,逃到“天府之国”的成都以后,惊魂稍定,就紧急诏示各地藩镇(又称方镇,系唐初为戍边而设置的军事机构,统兵一方的最高长官是节度使。“安史之乱”以后,扩展到各地,其治所称军镇,节度使权力亦随之加大,总领一州或数州的军事、行政、监察、财政等大权)调兵遣将,云集关中,解救京畿。然而,那些自唐中叶以来,随着募兵制盛行而崛起的“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②的武装割据者们,亦即手中紧握政权、兵权、财权的地方藩镇,特别是那些边远地区的藩镇,自恃“天高皇帝远”,朝廷鞭长莫及,非但坐视不救,反而借机谋叛。有的藩镇即使出兵弹压义军,也是阳奉阴违,假公济私,借机膨胀实力。这些“喜则连衡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及其甚则起而弱王室”③的新老藩镇,开始拥兵自重,割地称雄;继而干戈相寻,争夺皇冠;造成无地不藩,无时不战的厮杀局面。④五代中期,后晋成德(镇镇州真定,今河北正定)节度使安重荣,一语道破了他们当初争斗的天机:“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⑤ 
  这些列镇相望的大小军阀,乘堂堂帝国瓜分豆剖,令不行禁不止之机,以强凌弱,以大吃小,屡经火并,最后界定出若干不容他人插足的势力范围。其中:朱全忠,据宣武(今河南开封以南地区及与之毗连的安徽部分地区);李克用,据河东(今山西太原以南、太行山以北地区)。这是北方藩镇中实力最为强大、争夺最为激烈的两霸,也是当初镇压黄巢起义队伍最为残酷的两支反动武装。此外,称雄割据的主要人物还有,王建,据西川(极盛时辖今四川大部和湖北、陕西、甘肃部分地区);杨行密,据淮南(极盛时辖今江苏、安徽、湖北部分地区和江西全部);钱,据镇海和镇东(极盛时辖今江苏和浙江部分地区),刘隐,据岭南(极盛时辖今广东、广西和云南、湖南部分地区);马殷,据武安军(极盛时辖今湖南和贵州、广西部分地区);王审知,据威武军(极盛时辖今福建大部)。这些人后来几乎都称王称帝,摇身变成“五代十国”的鼻祖。   
  第一章 三千里地山河(2)   
  所谓五代,是指从公元907年藩镇立国的“始作俑者”朱温称帝,到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半个多世纪在黄河流域消长兴亡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所谓十国,则是与此同时在秦岭、准河以南,先后同五代并存、对峙的九个割据王国,其方位大致是沿长江流域自西向东排列为:前蜀与后蜀、荆南、楚、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