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第5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以三昧力,契理会源」。契是契入,会是融会。契理,理明白了。源是源头,根源,那就是本来是一,这个一是根源,一是一真;真妄同源,迷悟同源,邪正同源。源头里面没有真妄,没有迷悟,没有邪正。源是什么?源是真心,源是本性。真如本性里面没有真妄、是非、邪正,什么都没有。所以经教里面常讲不可思议。
  真心、真如本性不可思、不可议。你去思就错了,你就把一真改变了,一「思」它就有变化了。变成什么?变成妄识。法相里面讲的变成了无明、三细、六麤、八识、五十一心所。你只一思,这个念头一动就迷了。就这么个道理。思,从无始劫以来一直到「思尽还源」,这个过程当中,绝对没有完全相同的念头。就像我们世间,这个地球上人口有七十多亿人,你决定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科学家给我们做实验,水的结晶,结晶最明显的是雪花,冬天下雪的雪花。你绝对找不到两个雪花完全相同的,找不到;有相似的,没有相同的。
  妄念!妄念没有相同的。跟诸位说,正念就相同了。正念是什么?正念没有念,没有妄念。所以到如来境界,佛佛道同,才完全相同。由此可知,等觉菩萨都不能完全相同,等觉菩萨可以说非常相似,他不完全相同,因为他还带著一品生相无明。所以,他们的见解、示现可以说非常相似,跟佛相似,但是不能完全相同。
  所以我们信,是信「本来是一」,万事万物本来是一;我跟诸佛如来本来是一,我跟地狱众生造作五逆十恶本来是一,我跟花草树木本来是一,我跟山河大地本来是一,我跟虚空法界本来是一,我跟一切诸佛刹土众生本来是一。你的信心建立了,这样的信心可以学《华严》。这个信心落实,你们想想它是不是三昧力?这个信心纯净纯善,会不会有一个念头是恶的?没有。为什么?知道一切诸法本来是一,一是什么?一是自己。是自己真心所现,是自己妄想所变。真妄既然都是一,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怎么不是一?
  心定了,还有没有求?没有求,没有希求了。随顺佛陀教诲,老老实实随顺佛陀教诲,不断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三昧提升,智慧提升,德能提升,相好也提升,一切都提升了。而这个提升里头还有一个秘密,那是什么?是遍法界虚空界平等提升,这很不可思议!不是说我提升了,其他境界没有提升,不是的,平等提升,「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所以在自己心目之中,一切众生都是我的老师(《华严经》上讲善友,善友就是老师),都是我的善知识。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华藏世界,情与无情都是来度我的,你这一生当然成就圆满的佛果。善财那一套的能耐,你完全学会了。
  所以「契理会源」,这个「源」就是真如,就是本性。你融会到自性里面去了,这不就见性了!见性,破一品无明,证一分自性。见性,境界就上升了,这升到初住菩萨。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契理会源;契理会源就是明心见性,所以他入了初住。
  向下这十个位次,「十住,佛号为月」。诸位在此地要特别记住,「契理会源」靠什么?三昧力。我们现在要不要修「华严三昧」?当然要修。怎么修法?阿弥陀佛就是方法。我们是用念佛的方法修。谁教给我们的?《华严经》上普贤菩萨教我们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吉祥云比丘教善财童子,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第一参,这个很重要。我们中国谚语里面常讲「先入为主」,第一个老师影响最大,先入为主!第一个老师教他念佛,教他念阿弥陀佛。最后一个,普贤菩萨导归极乐。你们想想,《华严经》是怎么个修法,不就明白了!所以彭际清说《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大本《无量寿经》,这话不是随便说的,有道理的、有根据的,真的是这个样子。所以,十住佛号里头都有个「月」。
  「皆是约修行之人所得之法,以成佛号」,十住菩萨修行身心清凉自在。不像十信位以前,烦恼控制住了,并没有断尽,只控制而已;所以叫伏烦恼,把它伏住,没断!到入住,烦恼断了。就是相宗所讲的转八识成四智,烦恼都转变成智慧了。智慧清凉自在,里面决定没有热恼。到这个时候才是佛法里头所说的离苦得乐。为什么?十信位菩萨伏烦恼也是苦,你还要降伏它。到这个时候把烦恼统统转变成智慧了,真入了。
  所以我们说烦恼断、灭,不是真的断、真的灭。如果烦恼真的断了,自性不就断掉了!烦恼要真的灭掉,那性识不就灭掉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能生、能现的性识不都断掉、都灭掉了,哪有这种道理!所以我们说断、说灭,意思是什么?意思是说它永远不会生了,它变了,变成智慧。这个智慧绝对不会再变成烦恼,也就是四智菩提绝对不会再变成八识五十一心所,这么个意思。实际上它是转变,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这些文字、名词术语,不能把它的意思错解了。
  下面给我们说「安立五位五十个佛名」,这都是方便,教学的一种方法、手段。给我们立五个阶段,这个五位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每一位次里面有一个佛号做代表,这个佛号就是在这个地位里面修学的宗旨,修学的指导原则,这个道理一定要懂。都是修学教化方便,我们不能不晓得。释迦牟尼佛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为什么要用这个名号?用别的名号不行吗?不行,就得用这个名号。现在想想这个名号真的不能少。今天这个世界,世界上的人没有爱心,「释迦」就是爱心,释迦意思是仁慈。今天佛法的教学,教学的宗旨,最高的指导原则,你不用名号怎么办?
  两千年的元旦,我在新加坡,那个时候举行了一个大型的温馨晚宴,吴作栋总理参加了。我们印了一万张「爱」字跟大家结缘,我们送爱心。我们的原本送给吴作栋总理,现在外面流通的都是印刷的,原本送给吴总理。我们对全世界送爱心,当时印了一万张,以后又有很多人印。我也看到有小张的,像一般八开纸这样的,十六开纸的,我都看到。很好,愈多愈好!
  现代社会上大众忘恩负义!我们要送感恩,这就是应机施教。现在这个社会最缺乏的是伦理道德,最缺乏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些话全都在名号里面含摄著,释迦这两个字里头包含著。「牟尼」是寂静、清净的意思,此地讲的三昧。对自己,自己不可以再胡思乱想,不能再有妄想分别执著了,要回头!回头就是牟尼。心地本来清净,《六祖坛经》里面说「本来无一物」,一个念头都没有,有一念就有一物了。我们现在不是一念,无量无边的妄念,无量劫到今天,已经养成习惯了,怎么办?念头止不住。
  佛教给我们八万四千法门,每个法门都是止住念头的。每个法门都是促长我们爱心的,爱心是性德。迷失了自性,爱心没有了,所以名号的功德是促长爱心。你看每一个法门都用一个佛名来代表,意义很深很深!所以,读《华严》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它表法的义趣,我们才能真正学到东西。自己要学纯净纯善,纯净对自己,纯善对别人。善心善意是真正的爱心,仁慈博爱。所以说,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阿弥陀佛这个名号,「阿」是无,「弥陀」是量,「佛」是智、是觉;无量智,无量觉,遍法界虚空界无有一法不觉,名号是这个意思。自他统统包括在其中,对自己无量觉,对一切众生无量觉。这个名号是究竟圆满的德号,什么德号?自性德号。阿弥陀佛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的法性,是我们自己的法身,这个名号跟毗卢遮那实在讲异曲同工,妙不可言。毗卢遮那是种种光明遍照。
  这是「安立五位五十个佛名」,我们举这个例子,诸位多少能够理解一点,名号是佛法教学的纲领,指导的原则。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长者的《论》文。
  「安立五位五十个佛名,五十个因,五十个果」,果就是位子,像十信位,初信、二信,初住、二住这是果。果必有因,修因证果,所以,这五十个位子,五十个果位,当然就有五十个因。「为当位具因果故」,当位就是你现前所修的,这样就有一百重因果,「成一百重因果」了,五十个因,五十个果。「为根本五位中本有五因五果」,所以一共就有「一百一十重因果法门」。
  诸位在此地特别留意的就是世出世间法不离因果。因果确确实实,虽然它也离不开因缘所生,在我们世间人来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也是万法里面的一种,万法皆空为什么它不空?这个话的意思我们一定要懂,因变成果了。我们用植物来做比喻,譬如桃,桃核这是因,我们把它种下去之后,它慢慢长成桃树,那个核没有了,因变成果,树是果;果现前了,因没有了。但是这个树它又结桃,桃里头又有核,这个果又变成因。因果循环,因变成果,果又变成因,「循环不空」。说因果不空是说这个道理,说它循环不空。第二个意思「相续不空」,细心去观察,「转变不空」,它有了这三个意思,因此才说因果不空。这个样子维系住世出世间一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总不外乎相续、转变、循环,我们世间人讲这是真理!
  於是「种善因,得善果」,这一句话就非常重要。佛教菩萨「常念善法」,心善;「思惟善法」,思想善;「观察善法」,他行为善。这是佛教菩萨种善因,他将来所得的果报,是佛法界、菩萨法界。在十法界里面最殊胜的果报!所以,离开因果,不但世间法没得说了,连佛法也没得说了。世间人如果说不相信因果的,那就没法子讲,这个在佛法里面称之为一阐提。一阐提是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