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暧昧三国-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放心,一切就绪!”众人齐声答道。

韩进点了点头,此时,韩遂刚刚大败,马腾还没发家,如不趁早将祸患消除了,那么对他以后的霸业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虽然也会因此让他对历史失去了先知先觉的优势。

……

然而,韩进似乎忘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就在第二日,刚刚起床,婉儿几人伺候着他正准备吃早饭的时候,戏志才匆匆进来,告诉他,大事不好了。

询问之下,韩进知道,的确是大事不好了,所谓大战之后,必有瘟疫,去年黄巾之乱,遍及全国,死人不知凡几,用饿殍遍地来形容毫不夸张。

这个时代的人又没什么卫生意识,即便是有,大多数人在肚子都吃不饱的情况下,那里来的力气去到处埋尸体呢!

求点击推荐收藏,多多益善,欧阳感激不尽!大大们,你们的支持,就是欧阳最大的动力,谢谢!……结果就是前几天,全国各地爆发瘟疫,各地灾情严重,被感染者数不胜数。即便汉阳郡,也出现了被感染者。

如此一来,征伐韩遂的事情当然不可再行了。

于是韩进上奏请缓出兵。

作为后世来着,韩进自然知道瘟疫的可怕,据他所致,三国时期,人口剧减,黄巾之乱前东汉有人口六千多万,而等到三国后期,却仅仅只有七百多万。除了战争这个摧残人命的机器外,瘟疫可以说是罪魁祸首。

战争是人杀人,瘟疫却是杀人不见血!

不得已,韩进急忙找来樊阿,一个有后世的见识,一个是医学家,两人在房中商议了整整顿饭时间,定下了些条例。

樊阿走出的时候还在怀疑韩进所出的那些点子,比如什么喝烧开的水,将感染者隔离开去,游人尽量不要外出等等一系列东西,是否真的管用,但是想到韩进信誓旦旦地那样说,他即便心有所疑,也只能照样办了。

然而,福不双降祸不单行,似乎是老天看到东汉的摇摇欲坠了,又在火上浇油。

东汉,中平二年二月初十,洛阳皇宫里,南宫云台,火神祝融降临,一把大火,将列置在云台的东汉王朝开国时期二十八员功勋盖世的大将画像烧的一干二净。

一时间,灵帝恐慌,百官恐慌,百姓恐慌,云台作为东汉的建立的象征,意义非凡,此时此刻,被烧个精光,似乎是老天在惩罚大汉了。然而,祸患还没有结束,就在第二天,熊熊大火再一次降临,皇宫的乐城门也接受了火神的特殊待遇,这个乐城门是东宫的中门,门内就是乐城殿,而东宫是大皇帝居住的宫殿。火势延续到灵台殿、乐成殿,并还焚烧到北阙度道,嘉德殿、和驩殿。

灵帝大怒之下,再次换了三公之职。

可是天灾虽过,人祸依然,各地黄巾余孽趁势而起,其中尤其以黑山张燕所率领的一部黄巾军最为强大。攻城略地,打得当地官军四处逃窜。冀并州二州再次陷入战乱之中。

而洛阳,那些所谓的大汉的主人,却不知道这一切都是上天在预示着大汉王朝这个四百余年的机器就要停止运转了,他们依然在歌舞升平,寻欢作乐,只是灵帝却是被各地传来的坏消息弄的焦头烂额,自认为是上天对自己不公,百官不尽心,众将不效力,百姓不归心所致,每每想到这些,汉灵帝就心中大大的不悦。

人就是这样,没有经历的时候,不知道好好珍惜,当灾难真的降临的时候,才怨天尤人,殊不知这一切岂非就是自己造成的。

一切,似乎在随时间在转,随着历史的步伐在转,皇帝,百官,百姓惶惶无知!

……

作为近侍的张让等人眼看这样下去,他们在不能套的皇帝欢心,皇帝心中定会觉的他们没用。

于是,经过十常侍在三讨论,终于想出了一个法子。

卷三定凉州第一百零七章又是一年

向汉灵帝奏请修建宫殿,铸造铜人,这条建议一被提出,立时引起了灵帝的强烈兴趣。皇宫被烧坏了,自然要重建。

对于灵帝来说,这建皇宫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让他引起兴趣的是,这样,他就有钱可赚了。

作为一国之君,汉灵帝治国安天下的本领和后世的刘禅也就是伯仲之间,但若论做生意,却是极有一手。既有修缮宫殿,自然要筹资,然而国库空虚,皇帝内库又不让动。

那么钱从那里来呢?自然是老百姓身上要,于是灵帝不久后下令,增加赋税,在东汉前期,百姓一般是十里抽一的税赋,然而自灵帝即位以来,赋税节节拔高,时到今日,已经是十里抽七。十成收获,上缴七成。

如此一来,老百姓在此怨声载道。

不久后,先是乐安太守陆康上奏大汉朝廷,曰:“臣尝闻陛下之志,乃惜民力,轻赋税,减徭役,去繁化简,崇尚简朴,所以天下归心,万民敬仰,而今一旦丧志,惜乎天下之危,朝政难安,圣天子居天下神器,秉万民权威,据四海之大,添不世之疆,自当奋身作则,如此咋天下可定,而今虽则天下荒乱,然圣天子效法文景,复尧舜之志,不出三载,万民乃安,一尝少年之愿!”

意思就是说皇上你年轻的时候,立志是要做一个好皇帝的,可是为什么现在就这样子了呢,现在虽然天下动荡,但是您身为大汉的扛把子,坐拥天下,只要您以身作则,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增强国力,那么不出三年,内乱就能平定。

陆康此言可说是极为诚恳,也既有见解,然而,他却忘了灵帝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对于敢反对自己赚钱的人,他,从来就不会手软。

因此,不出月余,陆康被廷尉以大不敬的罪名索拿归案,不久后,被侍郎刘岱救出,只是死罪虽免,活罪难逃,最终被免了官职,驱逐回乡。

……

却说这日,韩进在汉阳郡忙的不可开交,听钟繇说道这个消息,皱皱眉头道:“可惜了一位大贤啊,就此……”说吧摇了摇头。神情似是有些低落,不再言语。

他固然报着浑水摸鱼的心思,但是对于那些为国为民的历史先贤们,向来是有着崇高的敬意的。

陆康此人,他自然知道,但是对于他的这种行为,虽然佩服,却是不认可。儒家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你连自己都保不住,如何去造福别人呢!

和钟繇有闲谈了片刻,忽然问道:“元常,陛下既然下旨讨贼,如今虽被拖住,然本将想来,怕是最迟明年,一切就会好转,只怕那时,也是我等征伐韩贼之时,是以,本将以为,还是早些做些准备的好!”

钟繇点点头,笑道:“主公放心,粮草方面,属下与长文早就向个府君发出征集令,最迟半年,当能凑齐大军所需粮草,只是,我军军力不足,如是征伐羌人,还得奏请朝廷大军支援为好!”

“哈哈,这些元常不必担心,本将身为朝廷征西将军,自然有权征调雍凉二州大军,只是,本将军对这些郡兵的战力有些怀疑!”韩进磨着他那没有一寸的短须沉吟道。

“哈哈哈,主公无需担忧,忠已有良策矣!”韩进刚说完,就见戏志才和陈群二人相继而入。

“哦!军事有何良策,快快道来!”韩进眼睛一亮,顿时笑问道,对于这些智谋之士的智力,他从来没有半点的怀疑。自己若非靠了作弊的手段,在这些人面前玩,只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二人相视一笑,给韩进见过了礼,戏志才才娓娓说道:“主公,无须他法,征兵即可!”

“征兵!”韩进一愣,随即若有所思地重复了一遍。

“不错,就是征兵,主公督率两州大军,只是如今凉州几近空虚,没有助力,雍州灾荒,官兵腐败,战力不强,主公正可借此机会,征的强兵数万,以为将军卫队……”

戏志才说完,两只眼睛灼灼地盯住韩进,只是以他对韩进的了解,知道此法也一定会被韩进采纳。

要知道,韩进身为征西将军,自然有自己的亲属部队,然而如今大汉官兵战力不强,忠心也是问题,若是乘此次机会,征召些新兵,在韩进自己的训练之下,一来战力大大增强,二来对韩进的忠心也无须多疑。

倘若他日,韩进一声令下,这些人正可为其行大事的助力。而韩进显然也很快相通了其中诀窍,双眼闪过一丝兴奋,终于可以组建自己的部属了吗,这一天,他可是等的好久了。

和戏志才钟繇等人相视一眼,几人同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

时间就在大汉的堕落中流淌,转眼间,又是一年,大汉的这头睡着的狮子似乎是真的醒不来了,一年来,些许有先见的忠臣贤良的劝械并未让大汉王朝好转,反而搭上了自己。

而瘟疫在寒冬之际,也终于慢慢消失,凉州雍州一带,由于韩进在汉阳郡的观点,全民效仿,所以并未造成多大的伤害,而樊阿也是心服口服,对于韩进这个与医道完全不沾边的人,却能提出如此见解,当真是奇才。

于是自这以后,太守府变成恶来他家的后花园,每每提出各种各样的见解来掏空韩进,久而久之,韩进被缠的怕了,就借故溜走。

可是,在一个人来了之后,韩进再也走不开了。这个人就是后世名传千古的华佗先生,华佗一直在南方行医,不久前,却接到自己弟子的书信,备言发现了一个医学奇才,其中一些言论却为真知灼见,乃是百年难得一件的奇才。

华佗行医一声,最感兴趣的就是对医术的研究,听的此言,大喜之下,就收拾行囊,一人一骑,自荆州花了不足半月的时间就赶到了长安,求见韩进。

为什么来长安呢?因为此时的韩进已经将在长安正式上任征西将军。按大汉惯例,韩进行征西将军之职,有权开府,也有自己的卫队,行雍州凉州二地的征伐职权。而征西将军府一直就在长安。

所以在入冬不久,韩进全家搬入长安。

至于汉阳郡,那是韩进苦心经营已久的地方,民心所向,在他的治理之下打压豪强,减轻赋税,去除其他不三不四的徭役,百姓富裕,富商云集,人民安居乐业,当真一片政通人和,外来人员一看,以为世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