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变天-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之国民大会,实为各省督抚亲信之大会也,举目望其众,其心各异也。其众代表,代表的是各省旧有督抚之利益也,而非代表全体国民之利益。一针见血,一针见血啊。”

严复被沈从云说的起了好奇心,不由身子微微前倾道:“怎么?沈大人既然以为在下说地有理,为何要办这名不副实的国民大会呢?”

沈从云等的就是这个,要论见识,严复无疑是当代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不过要比起沈从云多了两百年的见识想必,自然在观点上要落后许多。沈从云算到严复是做学问的人,自然任何道理都要究一个清楚明白,一番作态下来,今天的谈话就算开了一个好头了。

“先生问的好啊,从云何尝不知国民代表大会,实为掩耳盗铃之举?非所愿而,实为不得已而为之也。”沈从云一声长叹道,严复来了兴趣,凑趣的接过话道:“愿闻其详!”

沈从云心中窃喜,正了正嗓子道:“自北伐勤王之后,先帝陨落,痛失明主。举目四望,满清贵胄无一人能当此天下也。从云不得已推行共和制度,为的是维持国家稳定的局面。其二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共和制能证明从云为窥视天下之心,只有救国图存之志。其三,以共和联邦制维持国之完整,方可名正言顺,在稳定的前提下,徐徐推进变革,以待时日收潜移默化国民之效果。”

沈从云的一番苦心,融入了这其三之中。中国目前的现状,就算各省承认了联邦制度,实际上还是各为其政的现状。沈从云也不是不想一统天下,可是中国实在是太大了,一下把所有人都树立成敌人,肯定是不明智的举动。

沈从云字里行间的苦心,在严复这里一下就反应过来了,皱了皱眉头后,严复突然冷笑道:“沈大人何不另立大统?这样不也是名正言顺么?满清可谓气数已尽,却而代之有何不可?”

严复这时候谈兴被沈从云勾上来了,把椅子往前挪了挪,摆开一副长谈的架势。沈从云今天到这里来,就是要和这么老先生耗一耗时光,磨一磨嘴皮子的,自然是求之不得了。

“严先生此言差矣,中国的事情,坏就坏在皇

了。从云既知其弊,如何能重蹈覆辙?”

严复听了一阵思索道:“此言不敢芶同,当今天下。远则有欧洲有立宪的英、德强国,近则有日本明治维新后地崛起。别国能以君主立宪而起,为何我国不可?”

沈从云笑了笑道:“不知先生以为,我泱泱中华,为何落后于世界?”

严复一楞道:“清之一朝以来,闭关锁国之故也?”

沈从云哈哈大笑道:“严先生所言,皆表面现象尔。实际上,我中华自南宋理学盛行以来。推行的就是以愚民为治国之国策。满人入关后。现成的统治理论摆在那里。拿过来用就是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满人能以数十万驾驭兆万汉人缘由之所在。更别说满人入关后,变本加厉,大兴文字狱以打击任何胆敢有不满言论。究其根源,满人乃以客居之心治国也,他们要的是奴才。满人害怕国人接触西方,所以推行闭关锁国之策,此我中华落后缘由之一也。其二。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中华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尤其是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模式自给自足,加之东有大海,西有天下地险为屏障,很容易形成偏安一方的局面。反观欧洲,因地理环境的缘故供给无法自足。引发了大航海时代。进而引发欧洲各国资产阶级为争夺政治权利的革命。其三,历来帝王,皆以天下为一己之囊中之物。殊不知,天下乃天下人地天下也。从云弃帝制而行联邦,就是要反其道而行,就是要从根子上挖去人人皆有地帝王之梦,还天下于天下人也。”

沈从云这番话,放到21世纪,恐怕都很难说服一般地中严复是个做学问的,对于西方各国的体制和中国的制度都有相当的研究。沈从云的话又都说在点子上,不由的不让严复沉思起来。

想了一会,严复似乎觉得沈从云理论有问题,但是又一时找不到言论来反驳。客厅里一时沉默了起来,良久之后严复轻轻一声叹息道:“沈大人之见识,严复不如也。”

“非也,非也。从云所言着,实际上是受到了先生《天演论》地启发,正所谓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罢了。此番前来拜访先生,就是想请先生出山襄助来了。”

总算是把话题引到来的目的上了。

严复多少有点丧气的苦笑道:“在下一介书生,襄助一事从何说起?”

沈从云等的就是这个,淡淡的笑道:“从云拟请先生出任教育部长,摒弃旧学之糟粕,引进西方先进学说。另从云欲建一社会科学院,欲请先生出马,凭先生德高望重的身份,汇集国内精英,为政府出谋划策。准确地说,社科院乃政府之智囊也,大部分国策地制定,都要经过社科院的可行性研究后放能实施。”

沈从云这个想法,无疑非常的新鲜,这念头国家大事,沈从云时候轮到一帮子做学问地人指手画脚来着?严复听了不由的眼前一亮道:“哦,此话当真?”

沈从云笑道:“当真!”

“果然?”

“果然!”

“哈哈哈哈!”二人模仿戏台上的样子,抚掌大笑。

……………………………………

正如沈从云对严复说的那样,国民代表大会,无疑是一次掩耳盗铃的大会,是一次各省督抚,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召开的大会。

沈从云回到北京后,听说大会进行的非常顺利,已经通过了尽快修订宪法,各省建立一会,全国建立参政两院的提案后,戏称:“他们都是为了同样的一个目的,从五湖四海汇集到一起来的。”

白天大会开的热闹,晚上私下里沈从云接见了一个又一个各方的代表,一一承诺,只要各省拥戴中央,沈从云愿意维持现状。

谁都知道沈从云说的是鬼话,各省督抚也不会把沈从云的保证当一回事。不过目前的现状是,东北有满人旧部嚷嚷要复国,福建有刘坤一要跟沈从云对着干,沈从云一时半会也顾不上其他,各省都惦记着从沈从云这里要点好处,往死里发展自己的实力。

大家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主,出于安抚各省的目的,沈从云答应了给各省自治武装提供廉价军火的条件后,各方代表更是对沈从云的联邦立国之举,四脚朝天的赞同。

用沈从云在国民代表大会上的发言稿最为第四部结束的话。

“这次大会,在热烈的,友好的,令人鼓舞的气氛中,胜利闭幕。中华共和国万岁!”

第四部完!

第五部

第一章干涉

海湾有冰封的时节,在福建沿海从完全没有这样的担海面上浓烟滚滚,远远的可看见,六艘战舰在海面上游弋,时刻注视着闽江的出海口。

“邓大人,就凭福建的那几条小破船,有必要这么谨慎么?直接从闽江口杀进去得了。”邓世昌放下望远镜的时候,身边的大副王国富靠上前来,低声笑道。

邓世昌面色严峻,看了王国富一眼道:“不可,我们的任务是配合浙江方面的新军南下,封锁闽江出口,断了刘坤一和台湾的联系和海上的逃路,不是来打福州的。”

看着闽江口海水和河水两种颜色分明的海面,王国富收起望远镜,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点了一根,递给邓世昌一根,见他摇摇头便笑道:“邓大人,您对自己也太苛刻了,不抽烟,很少喝酒,更别说出去找女人了。”

王国富有点不严肃的话语,引得邓世昌脸上一阵的不快,冷言道:“不是我不喜欢你说的那些,而是我担心自己受不了诱惑。如今共和国初立,正是我辈军人建功立业的大好时候,你平时也注意点,别影响了士兵。”

邓世昌说着,很不给面子的扭身走了,王国富看着邓世昌的背影不由的一阵苦笑道:“天生的军人!就是当兵的命。”

望台上的士兵这时候突然喊了起来:“邓大人,闽江口有情况。”

邓世昌闻声快步来到飞桥之上,举着望远镜朝闽江口看过去。之间两股浓烟升腾而起,应该是有战舰出海。

“怎么回事?福建水师虽然重建了,但是都是一些千余吨的木制铁壳小船,怎么有胆子出来迎战?”邓世昌狐疑之际,远处传来轰隆隆地炮击声。

“吩咐舰队靠上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邓世昌喊了一声,瞭望台上的士兵立刻挥动旗帜,下令全体往出海口靠近。

邓世昌所在的是分舰队的旗舰。“泰山”号快速巡洋舰。这是最新从德国购进的战舰。航速最高可达19节,两弦装备了新式的径速射炮。

“大人,再往前靠就进入岸上炮台的射程了。”

邓世昌闻声皱了皱眉头,听着闽江之内隆隆的炮声,面色严峻地下令道:“全体准备战斗,靠上去。”

轰地一声!岸上炮台上突然升起一股浓烟,看情况应该是被闽江内地战舰开炮打中的。邓世昌见状心道:“怎么回事?”

这时候。一艘千吨级的战舰冒着炮台上的炮火冲出闽江口,一边冲出来,一边向炮台还击。紧接着又是一艘战舰冲出来!看看后面浓烟的架势,冲出来的战舰不在少数。

“邓大人,是福州水师的闽甲号,他们发来旗语,要向我部投诚。”

邓世昌闻声眼前一亮,立刻冲到船舷跟前。仔细地用望远镜一番打量后。发现炮台上的炮火,主要是对着江面上的战舰开炮,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传我的命令。炮击炮台,掩护投诚战舰出来。”

命令一下,四艘快速巡洋舰立刻加速,排成一字队形,一阵闷雷般的响声后,岸上的炮台立刻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福州水师可比不了北洋水师,炮台威力远远不能和威海炮台相比,在分舰队的炮火吸引下,岸上的炮台开始调转炮口,对准海面上地分舰队开炮。

说到炮战,海面上地战舰一般都很难和岸基炮台抗衡,即便是装备了最新式的巡洋舰,分舰队在受到岸基炮台的反击后,也倍感压力。邓世昌不慌不忙地下达着一个又一个指令,指挥战舰在炮火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