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东军偏将杨师厚求见燕国公!”杨师厚表现的非常稳重,骑着马上微微躬身说道。仿佛不知道对方已经将他作为敌人。
“滚!”沙桉克非常不客气的说道,“主公现在没有空见你?”
“真是不见?”杨师厚皱皱眉头,不过语气依旧很平淡,仿佛对于沙桉克的拒绝而有太大的感情波动。
“滚!”沙桉克依旧非常不客气的说道,同时示意手下手下士兵戒备。沙桉克可不敢保证,荒草群中会不会冒出一大群弓弩手。
杨师厚眼中闪过一抹失望,点点头,调转马头刚准备离开。忽然马车中传来一把雄厚的声音,“让他来见我!”
“主公,这个家伙不但来历不明,而且还是河东那边的!”沙桉克婉转的劝说道。
李存焕走出马车,不满的看了沙桉克一眼,亲自来到前方,对杨师厚拱手说道:“失礼了!将军请!“
沙桉克气愤填膺的看着杨师厚,他不知道为什么焕哥会这么看重这个才第一次见面的家伙。甚至为了他不惜亲自来请他,这不亚于在沙桉克的脸上狠狠的扇上一巴掌。
其实不要说沙桉克,就连刚才表现稳重而不失冷静的杨师厚这个时候也脸露惊惶的神色。杨师厚虽然一直认为自己文武可比霍去病、尉迟敬德,不过也想不到才刚刚见面李存焕就给予那么大的礼遇。
杨师厚是偏将,听起来也是一个将军,实际上杨师厚这个偏将不过是从七品下的官职而言,连一般校尉都不如。他和李存焕的地位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和一个地。
但李存焕不同,他虽然极力掩饰,但眼睛中依旧透露着丝丝难以掩饰的兴奋。杨师厚李存焕本来还不熟悉这个人的名字的,直到杨师厚刚才通报,李存焕感到有一点熟悉。
仔细想了良久,这才记起杨师厚这个人在五代的分量。
杨师厚在历史上是朱温手下大将,跟随朱温西败李茂贞,再独自领军三胜平卢节度使王师范,迫使王师范投降。成为了当时朱温手下陆军最高指挥官。再大败当时南方名将荆襄节度使赵匡凝。杨师厚再次跟随朱温出战河北,让朱温牢牢的控制了河北大片地方,狠狠的将李克用压制着,李克用当时的领土只有河东镇北部的地区,也就是说,传统根据地也就剩下一半。最后杨师厚死了,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这才真正的有所作为,成功占领了河北。
可以说,后梁东南西北的领土扩展杨师厚都参与了,并在其中担任极其重要的角色。杨师厚简直就是后梁的顶梁柱。
不过李存焕不知道这个杨师厚是不是那个杨师厚,毕竟杨师厚是后梁大将,现在看来却是李克用手下干活。貌似有点不对路。
李存焕还是决定试探一下对方比较好,他邀请了变的有些局促的杨师厚来到他的马车上。不过杨师厚到底不是一般人,他很快就恢复了稳重、冷静的姿态。这由不得李存焕心目中对杨师厚的评分增加了少许。
“坐!”李存焕的马车非常宽敞,甚至可以说是一家移动的豪华小房。单单马车就需要四匹骏马拉动就可以看得出车厢的庞大。
李存焕从一侧的小盒子里面拿出两个雪梨,朝杨师厚递过去,开口问道:“不知道将军找我有什么事情呢?”
“大人太过客气了!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偏将,当不起将军这个称呼。”杨师厚不亢不卑的说道,顿了顿,开口回答李存焕的问题。“说起我的出身,大人可能有些不齿。我原本是河阳节度使手下当差,晋王千岁向李罕之要兵,李罕之就将一百余士兵送予晋王千岁,而我就在其中一个。”
李罕之是残唐五代中数一数二的人物,不过倒不是李罕之有多么厉害,势力多么庞大。而是说他的残暴,李罕之继承了秦宗权的凶悍、残暴,他的领地泽州被他管理的荒无人烟。当时天下大乱,加上李罕之管理无方,粮食补给成了问题。经过他却纵兵抢掠,时间长了,当地百姓也没有什么好抢的了,他索性让人劫掠活人为食。还派兵到附近州县劫掠。李罕之的名声可谓是臭不可闻的了,被当时人暗暗称之为秦宗权第二,也是秦宗权之后新一代食人魔王。也由不得杨师厚为之不齿。
李存焕笑着安抚道:“这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过师厚你拦路见我到底是为了什么?”
杨师厚默然片刻,开口说道:“我虽然跟随晋王千岁,但我认为晋王千岁不是明主,我原本准备南下投靠宣武节度使朱温,不过在今天宴会上,大人让我见识了什么叫明主。”说到这里,杨师厚缓慢的吟诵着:“壮志饥餐胡虏肉,谈笑渴饮匈奴血!多么让人振奋的句子啊!也道出将军多么大的雄心!”
“我想不仅仅如此?”李存焕咬了一口手中甘甜爽口的雪梨,声音有些含糊的问道。
杨师厚点点头,光线黯淡的车厢中,让杨师厚仿佛隐藏在黑暗当中,没有人知道他现在是怎么样的表情。“另外还有一件事情,我听闻了晋王千岁和大人你们进入长安城后的情况。”
“哦?”李存焕不置可否的应了一声,并没有发问杨师厚这话是什么意思。
第131章一马换将
第131章一马换将
杨师厚浑然不在意,将手中雪梨轻轻放在身边的茶几上,轻声说道:“昔日汉高祖刘邦进咸阳,而先保经书图策,与百姓约法三章。楚霸王(项羽)进咸阳而大肆抢掠,焚烧阿房宫。而昔日情形虽然和现在不同,却亦相差不大。大人进长安城而保经书,虽然没有与百姓约法三章,但手下士兵严守军法,买卖公平。长安城百姓以居大人驻地附近为幸。而晋王虽然没有烧阿房宫之事迹,但手下士兵抢掠却胜过当日楚兵。其行为如同狼虎,让长安城百姓苦不堪言,如同身处水深火热当中。大人这番作为,乃成大事者所为!”
李存焕现在真的相信这个杨师厚就是历史上那个杨师厚了,寻常人那里有这翻见解?而且说的那么透彻,简直就是将李存焕进入长安城后的所作所为的目的都道了出来。
不过李存焕还是觉得谨慎一点好,李存焕开口问道:“那你既然认为我是成大事者,那你说我现在该怎么办?卢龙西有李克用虎视,南有朱温雄霸,北有来去如风之契丹、室韦、奚人,东为无边大海。我现在就仿佛是在家块岩石的间隙中挣扎的小草,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岩石压挤而死,”
杨师厚一咧嘴,露出雪白的牙齿,笑道:“大人这话就错了!南方朱温被朱宣、朱瑾兄弟牵制着,想腾出手对卢龙有什么动作也难,更何况现在关中大乱,朱温更加没有时间来到和大人争锋了。而晋王千岁莫看他仿佛一幅坐山观虎斗的样子,实际上他是在朱温争锋,关中将牵制着他们的精力,这是大人茁壮成长的时机啊!”
李存焕饶有兴趣的看着杨师厚,他感觉,这个人即使不是历史上的杨师厚,也一定是个了不得的人才。
不过李存焕还在装傻充愣,“那即使如此也不过是苟然残喘罢了!如此能够茁壮成长,和河东、宣武争锋天下呢?”
“的确!”杨师厚出奇的没有反对李存焕的话,就在李存焕双目露出疑惑的眼神之时,杨师厚话锋一转,开口说道:“大人难道忽视了辽东吗?昔日高句丽养兵二十万!若果大人据高句丽故地,纳四方之流民,兴农牧。加上卢龙可得四十万精兵!待天下风云聚变之时,挥兵南下!夺取河东、中原、江南、关中、一统天下!!!”
李存焕也不由感到惊讶了,他深深的明白这个时代的人受到的局限性。比如土地方面,大唐并没有过于注重土地的开发,或者说不会如何深入开发土地。昔日唐高宗占领了百济,最后很快就被藩国新罗占领了,大唐虽然因为当时西面而牵制了力量,无法对新罗进行报复,但更加重要的是因为大唐不注重这些‘荒蛮’土地的原因。以大唐的实力,完全有能力找新罗秋后算账,收复被新罗占领的百济故土,不过大唐却没有这样做,不得不让后世人扼腕叹息啊!
可以说大唐太过保守于中原,他们往往将中原放在第一位上,过于重视中原了。却没有想过开发一块新的中原。即使是江南,与其说是中国统治者努力开发的原因,还不如说是五胡乱华以来草原人压迫汉人生存空间造成的结果,迫使南逃统治者开发南方。
所以即使李存焕的手下,他们都是想着如何开发卢龙,并没有想过开发辽东。在营州,与其说是一个州,还不如说是卢龙的牧场更加合适。对于荒蛮土地,卢龙对于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原始的掠夺,并没有多少建设。
当杨师厚说完这一番话后,李存焕双目露出欣赏的目光看着杨师厚,点点头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三年书!师厚可原担任卢龙判官?”
杨师厚却没有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反而有些不满的说道:“我更加愿意成为一州刺史,最好是檀州、蓟州这些边境州县地方!这才是男儿有作为的地方!”
李存焕闻言笑着说道:“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卢龙现在的情况!卢龙已经实行新政,兵马由该州兵马使管理,每年由幽州经过核算应该有地方支付多少军饷,幽州补贴多少。同时兵马使不得干预刺史治理百姓。捉捕犯人、管理治安有巡捕司,如果有穷凶极恶的罪犯可以请求当地的团练兵协助捉捕。刺史已经不同于往日轻易发兵。”
杨师厚闻言,立刻知道李存焕的盘算了,感叹道:“大人好算计,如此一来,卢龙尽在大人手中了!”
李存焕淡然的笑了笑,“你这话就说错了,卢龙这套办法不过刚刚开始施行,只是在有数的几个州县开始实施,其他地方我还没有敢动!”
“如无意外,卢龙被大人完全掌控,不过是迟早的事情罢了!”杨师厚摇摇头,感叹道。
李存焕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开口问道:“那么师厚如何?答应了我的邀请吗?”
杨师厚笑着说道:“师厚既然来了找大人,就已经做出了为大人卖命的想法了。大人何须多问呢?哪怕大人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