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望族-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sè渐暗;各处屋子已经掌灯;四房里里外外灯火通明。

    沈举人最是爱面子;即便这几年吝啬;可在续娶这样的大事上;却是舍得花银子。在他看来;即便排场摆出来;可也能接到随礼;还是不吃亏。

    席面已经摆上;女眷这里也开始入席;迎亲的花轿出了四房。

    等到大家用的差不多;花轿也抬回。

    后院男宾止步;女眷却是能入洞房去看新娘子。

    年轻的媳妇子;乐的看热闹;对于这个年轻的族伯娘(族婶子)也有些好奇。

    不管她本生那一房境况如何;既入了贺家宗房;就是贺家宗房的女儿。昨rì嫁妆摆出来;可看出是贺家女的做派。虽说那些嫁妆比不得宗房大太太当年;可也比寻常人家丰厚许多。

    上了年岁的这些水字辈妯娌;看着水嫩嫩地新娘子;心情却是复杂的多。

    宗房大太太摸了摸鬓角;心中直发苦;同年轻貌美的小娘子相比;旧人哪里比得上?

    怪不得宗房大老爷当年见了小贺氏就念念不忘;怕是在他心中;说不得是盼着自己当年死了的。

    对女子来说;丧夫如天塌地陷一般;恨不得能随了去了;对男人来说;中年丧了老妻;再续娶一青年美貌的妻子说不得是人生一大乐事。

    郭氏的神sè则淡了下来;这屋子是四房正房;当年孙氏的住处;如今却半点不见旧rì模样。

    虽晓得孙氏死在前头;即便没有贺五娘;也会有其他人进门;可郭氏还是忍不住迁怒到眼前这小娘子身上。

    女眷们打量着贺五娘;贺五娘面带腼腆;却是在观察着众人。

    旁人还好;宗房大太太这位族姐她是认识的;五房鸿大太太;她也格外多看了一眼。

    宗房大太太带着郭氏来四房;提前分了孙氏嫁妆之事;贺二太太并不曾瞒着贺五娘。

    贺二太太是这样说道:“嫁过去;一定要直起腰板来;莫要畏畏缩缩的小家子气……孙氏那里就能留下金子不成;还防着这个那个的?咱们贺家的闺女;自有嫁妆傍身;哪里会稀罕旁人的……”

第一百八十九章 春风得意(三)

    贺五娘只是旁支庶房之女;家里生计又寻常。或许对于其他小娘子来说;给一个年近半百的老头子做填房;定会不情不愿;可是贺五娘是个极识时务的女子。

    寻个年轻后生做丈夫;除非低嫁;否则想要寻门当户对的亲事;娘家就要耗尽心力地为她预备嫁妆。以她们那一支的穷困;要是真能预备出符合身份的嫁妆;她也不会直到及笄亲事都没有定下。

    至于那些掏不起聘财、指望白得个媳妇的穷小子;她爹娘也不敢让她嫁。

    旁枝族姊妹中;也有嫁妆寒薄;嫁到小门小户的;结果服侍一家老小;过得连仆妇都不如。

    要是rì子一直穷酸还罢;要是做牛做马、费心巴力地讲夫君供出秀才、举人来;那更是难以落好。

    越是读书人越是爱脸面;让他承认自己曾吃过软饭;跟要了他半条命似的。自是端起老爷的谱来;爱妾美婢的养着;将原配发妻当成管家婆子使唤。

    宗房要收她做养女之前;贺二老爷亲自问过贺五娘;说得清楚;要是贺五娘觉得这门亲事不妥当;那提议就此作罢。

    贺五娘将沈家四房的情况打听了一遍;就亲自点了头。

    沈家四房是松江大族沈族嫡支之一;沈举人又是自己考的举人功名;即便有两个儿子在;那又有什么?只要她做了继母;分了辈分尊卑;大家客客气气的就是了。

    有贺家宗房后后头;她并非无根浮萍;不必担心丈夫没了受继子凌虐。

    要是有幸得个一儿半女;就是她的福分到了;即便没有儿子;有继子在;也有人养老送终。

    至于张老安人;当年因张家骗卖孙氏嫁妆;灰头土脸多年;应不会也不敢重蹈覆辙。再说自己不是没了娘家人的孙氏;也不会忍气吞声、任由婆母拿捏

    贺五娘晓得自己嫁过来;只要侍候好丈夫就行;当个掌家太太;以后能帮娘家就帮一把。至于族姐妯娌;都是隔着房头的;谁还能管道她头上?

    因此;她即便察觉出宗房大太太的敌意与郭氏的不喜;却只当不知晓;依旧做腼腆状。在满族女眷跟前;做了规规矩矩的新娘子;那那些善意的、恶意的话;都当成是好话;笑嘻嘻地听了。

    等到宾客散去;沈举人进了洞房。

    贺五娘即便之前看过“避火图”;可到底是深闺里养大的小娘子;浑身青涩。哪里禁得住沈举人的撩拨;早已化作一滩chūn水。

    沈举人得了小娇妻;莫名地想到张四姐。

    即便一个大胆放荡;一个腼腆羞涩;可少女娇嫩的身子却是同样使得人兴致盎然。

    一个存心乞怜;一个有心收服;老夫少妻;被翻红浪;鱼水尽欢。

    等到次rì一早;沈举人望向贺五娘的目光已是带了柔和;贺五娘望向沈举人的目光也带了娇羞。

    沈举人这几年早已在脂粉阵仗里见识过;晓得想要收服一个女子;除了床榻之上;出手也不能小气。

    贺家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送了个养女过来;他都打定主意;要让贺家“赔了夫人又折兵”。

    因此;等到婢子们给贺氏梳头时;沈举人已经取了一个锦盒;打了开来;里面是一支掐丝嵌宝的金步摇;亲自给贺氏插戴上。

    贺氏满脸绯红;可眼中的欢喜却直溢出来;软绵绵道:“老爷……”

    沈举人隐下得意;看着贺氏满脸满眼的崇敬;觉得直到如今才有了夫唱妇随的快活。

    等到张老安人收拾齐当;沈瑾也到张老安人处等着认亲时;就见沈举人带了新妇过来。

    张老安人虽不喜贺家人;可也晓得如今这个家里儿子当家;自己犯不着给自己找气受;就接了贺氏的茶;不冷不热地教训丨两句;就放了一副金镯子在托盘上。

    沈举人见状;眉头不由皱了皱。

    那金镯子样式寻常;分量也不重;这见面礼也太应付。要是传到贺家;丢的也是四房与他的脸。

    等贺氏敬完婆婆茶;就轮到沈瑾上前见礼。

    看着比年岁还大的继子;贺氏也是悬着心;生怕他会想法子刁难自己。

    沈瑾却没有多事的模样;恭恭敬敬地见了礼;口称“太太”;贺氏也回了声“大哥”;讲准备好的文房四宝奉上;算是给了见面礼。

    四房现下拢共就这几口人;并无近支堂亲;这“认亲”就算完了。

    贺氏暗暗庆幸不已;人丁单薄有人丁单薄的好处;不用应付那么多事。只是她是继室;按理还需到原配灵位前奉茶;怎么无人提及此事o

    贺氏不免有些犹豫;怕这其中有忌讳;自己贸然提了;引得婆婆与丈夫不喜;可自己要是不提的话;传到外头被人当成是不知规矩岂不冤枉?自己刚进门;可不好落下这个把柄。

    更不要说前面的孙氏虽没娘家人;名下却有沈瑾这个四房长子在;还有个过继到二房做小宗宗子的亲生子;外头受过孙氏恩惠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

    自己这个腰;是无论如何也要弯的。

    沈瑾在旁;也觉得不对。

    眼见张老安人闭目养神的模样;沈举人也耷拉着脸;新太太则是面露忐忑;沈瑾只能硬着头皮道∶“老爷;是不是该去祠堂了……”

    四房家祠就设在老安人院子东边;沈举人拧着眉毛;看了张老安人;便起身道:“去那边……”

    沈举人倒是没想过要省下这一道程序;毕竟家祠那里供奉的灵主除了孙氏;还有四房历代祖先。贺氏新妇进门;总要去给祖宗磕头。

    只是他心情有些复杂;即便晓得那不过是木头牌子;可还是有些不敢去见孙氏灵主。

    倒不是为续娶之事心虚;世间男子有几个能像他这样;妻子过了三周年才提续娶的?能守一年的都要被赞成仁义;有的除了热孝新妇就进门了。

    他是因沈瑞出继之事;有心不敢见孙氏牌位……

    京城;沈宅。

    人逢喜事jīng神爽;大老爷心情甚好。

    顺利通过廷推;又被圣人圈点为刑部尚书;前程总算有了着落。他才五十来岁;在仕途上还能有十好几年;未曾没有更进一步的余地。

    这个喜虽喜;到底是早有准备;也是意料之中。

    三太太有妊;则是意外之喜。

    要是有幸生了男孩;那是三房血脉未绝;即便生了女孩;对于三老爷、三太太也是慰籍。

    一个家中;最忌惮人丁凋零。

    有了添丁进口之事;平添多少鲜活。

    不过欢喜归欢喜;大老爷不忘三老爷的身体状况;少不得私下跟徐氏念叨了再念叨;请她一定要多安排人手;好生看顾三太太。

    原先没有指望还罢;如今有了指望;要是再有闪失;怕是三老爷就要受不住。

    徐氏担心的也是这点;昨rì就打发去接了三太太的rǔ母进府。

    三太太三十好几才怀上这一胎;昨rì醒来后就患得患失;连起身都不敢起身;正需要人从旁多劝解宽慰。

    “要是这一胎是男丁就好了……”大老爷叹气道∶“以后瑞哥也能轻省些;三弟、弟妹他们也能多了盼头……”

    “老爷莫要得陇望蜀;不管是男是女;三叔三婶也只有欢喜的。难道给老爷添个嫡亲侄女;老爷就嫌弃了?”徐氏看着丈夫;道。

    大老爷摇头道:“你晓得我不是那个意思……”

    徐氏正sè道∶“不管老爷作何想;这话却是不好再说。且不说传到三婶眼中;孕妇难免心思更重;就是下人们;如今也有人看着风向;想东想西。”

    大老爷闻言;不由黑了脸道:“有人慢待瑞哥、珏哥了?”

    “倒是无人敢慢待;不过昨天周妈妈碰到两个嚼舌头的;我已经罚了……可瑞哥、珏哥两个并未正式入嗣;那边三婶有了骨血;别说是府中下人;就是传到京中各房族侄那里;也难保不会有人多想。要不然咱们这里;先改了口?”徐氏面带沉重道。

    即便三太太有了身孕;可他们也没有想过改变主意。

    过继之事;不是儿戏;哪里能说变就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