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风-第6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作罢。王衙内没有想到王静辉居然自己提出先从两浙路和淮南东路查起,这样一来反而让他有些意动,但是又怕这是王静辉的”诡计”。”这是为何?”王安石依然是不为所动的问道。
    ”先生若是在河北诸路查起的话。势必会遭到朝中大臣地一些反对,而先生的老家是江南西路,这样一来也可以视之公正,也可以堵反对者的口舌。至于两浙路和淮南东路,这两路官员基本上都是大宋比较年轻的官员。背景没有河北诸路这么复杂,到时候阻力也会小上许多。到于京畿路比较复杂,还是留待河北诸路问题解决之后再推广,也可分而治之,方田均税法阻力也不会太大”王静辉慢慢解释道。王安石听王静辉讲得头头是道,心中也觉得这么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他也不想碰太多的钉子树敌过多,这样于大事毫无益处,反倒是王静辉的”分而治之”更加现实一些,听后他不禁点点头。不过王静辉的方案却上王衙内无法接受…………王安石持身很正派,但是他这个儿子和老子相比可就差地太多了,在王安石的老家,王衙内购买了大量的土地,同
    时因为王安石走上相位,在这前后不到十年当中,王安石的亲戚也都购买了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有些是明码标价公平交易地,更多确实在讨好王家的地方官员操纵之下暗箱操作的…………这些操纵在平时看起来没有什么,但是绝对瞒不过土地丈量这一关,一旦被查出来,恐怕河北诸路的官员将会睁大了双眼来观察这些土地的来源问题,到时候乐子恐怕就大了!
    王衙内纵有天大的不满却不能够在这个时候提出反对,这样必然会引起王安石和王静辉的注意,其后果不堪预料。王衙内看着脸上挂着微笑的王静辉,心中甚至在想这是不是王静辉专门针对王安石设下的圈套,不过左思右想之下觉得这并不大可能,因为两浙路和淮南东路里面,王静辉所拥有的土地更多,单单是这两路所拥有的土地就足以使王静辉成灯!为大宋最大的地主,他不相信王静辉把事情照顾的这么周到,连自己家里面的土地也控制的这么好!事实上这确实是王静辉对王衙内所设下的圈套,王衙内肚子里面有什么货他最清楚不过了。相对于已经黯然退出大宋政坛的吕惠卿,王衙内地手脚实在是太不干净了。吕惠卿那样老奸巨猾的手段来敛财王静辉都能够发现,更不要说王衙内了。
    可惜王衙内一直认为他做事滴水不漏,但是在拥有强大情报侦查能力的王静辉面前,他所做的事情漏洞多的跟马蜂窝差不了多少,只不过王静辉一直忍耐不动而已。将全国农业土地全部丈量清楚,这也是王静辉希望做到的,可惜他可不敢这么做,同时他也不认为有谁能够做得到,这并不是单纯政治上便可以解决的,在技术上同样也欠缺条件。而且王安石所进行的十年规划还是太短。方田均税法一出,在大宋立刻掀起了一阵风暴,在大宋殿内大宋百官相互辩论了许久。司马光等人都认为是王安石有些多事,这也是他们同时看到了其中的风险。
    于针对新党不同,司马光更多考虑的是私人交谊,他不希望王安石在这个问题上栽跟头…………他倒不是想到王安石地亲戚购置了大量的隐田。而是顾忌到北方官员对此的反应。不过不管怎么样,方田均税法还是开始试行了,两浙路,淮南东路十天后便开始勘测,河北诸路与江南西路稍后推行…………这个变动是王静辉以勘测人员不足为名拖延地,大宋朝廷对此采取了默认的态度,毕竟这给了很多人弥补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大家赶快想办法来把以前的窟窿都给填补起来。同时也正是因为王静辉这一提议,使得大宋官员们再次紧张起来…………这条建议地背后标志着王静辉身后的大宋统计局将会介入方田均税法的推行。这几年大宋统计局都没有太大的行动,只是将全国各地的常平仓和广惠仓都管理的井井有条,没有任何大宋官员敢挪用朝廷地方仓储他用,除了赈灾,战争之外,朝廷两大仓储与名目帐本核对地严丝合缝。因为敢打地方仓储的官员大都遭到了统计局的严厉惩处,所以这个时候是大宋两大仓储管理最为清廉的时候,大宋统计局就如同一柄利剑一般悬在两大仓储门上。
    他们拥有大宋最高明的灯,查帐高手,帐目上只要有可疑之处,大宋统计局可以立刻将当地官员全部”保护”起来,直到大家把帐本说清楚为止,到时候是流放还是贬官罢黜就听中书省的意见了。也许是大宋统计局的”凶名”太威。在一个月之内,河北诸路和江南西路的地价都是连连下跌,这两地地官府也是忙碌的底朝天,各种土地买卖频繁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尽管如此,皇城司只不过每隔十天便把一份节略呈送到皇帝面前御览而已,而年轻的皇帝对两路如此频繁的进行土地交易也没有说什么话,只是对淮南东路和两浙路地土地丈量进度关心了一下而已。相比河北诸路和江南西路频繁的土地交易,弄得地方官员苦不堪言,两浙路和淮南东路的土地丈量和清算则进行的非常顺利。对这两地方田均税法推行非常上心的王衙内在紧急处理手头上的漏洞同时也非常关注王静辉的动静,
    不过令他非常失望的是,作为这两路最大的地主,在所属王静辉的田地上并没有查出什么毛病。其实在得到王衙内面授机宜的推行官在丈量王静辉土地的时候并不是没有查出出入的地方,但是这种出入是来自他更不能够得罪的人…………大宋皇帝赵顼!
    王静辉在这两地的土地都是皇帝赵顼为了表彰王静辉的功绩而公开赏赐的,王静辉在楚州,杭州等地不是没有购买土地,但是所购买的土地都是商业用地和港口,这些土地交易非常清白,让人无从查起,并且这也不是农田,他们也无法进行丈量核实。朝廷赏赐给王静辉的土地的规模最低都是三四万亩开始,最高的曾经一次性赏赐十万亩之多,这中间自然有很大的水分,都是当时朝廷派出的官员在丈量土地的时候得到了皇帝赵顼甚至是太上皇赵曙的授意,放宽了赏赐土地的尺码,每次赏赐都会多出一千多亩土地,这多出来的土地是被新法推行官查出来了,但是他们却不敢按照王衙内的意思上报,毕竟皇家的面子在那里摆着,谁敢触皇帝的霉头,这明摆着就是皇家给王静辉额外的好处!王衙内在得知具体情况后也不禁暗骂驸马的狡诈,但是却无可奈何的咽下了这口恶气。淮南东路和两浙路的土地丈量进度非常快,在入冬之前便已经全部结束,这也是得益于两路土地产权归属非常分明,由于两路工商业发达,在农业上就是连当地的大地主都不是很上心…………与其把心思用在兼并土地上,还不如多开设几个作坊来钱更快一些!  


第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廉政
        
    新旧两党在土地问题上都不是很干净,有了一个月的缓冲期则给了他们一个共同的机会。即便如此,在河北诸路的豪族隐田,这也是他们反击旧党的一个重要话题,所以在河北诸路丈量清所有土地
    的时候,尽管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来供这里的豪族做手脚,来漂白自己的田产,但是有些人是因为期间的手续繁琐,有些人是心存侥幸,结果新党诸官员组成的推行官果然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隐田。
    按照方田均税法的条例,一旦被查出隐田,这些田产必须充公,并且还要补交一定的税款。地方豪族自己是不愿意吃这个亏的,这种矛盾必然直接反映到朝堂中形成新旧两党的再次对立。在这个时候大
    宋统计局和皇城司便以裁判者的身份介入,因为两者直接对皇帝负责,所以手中拥有的特权极大,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惹得起的,这种强力机关的介入使得两派纷争的声音立刻小了许多,形成的最后的札
    子将会由皇帝本人来评判过失,这就让所有的问题都摆在了外面。面对新党的攻击,旧党自然不甘就范,王衙内等新党官员在江南西路的屁股还没有擦干净,自己也有旧帐重提的时候。
    此时的王静辉除了将大宋统计局的事务交给得力手下去办之外,自己则不愿意卷进方田均税法所引起的政治漩涡当中,现在的大宋官员在操守上已经比十年前要好的多,不过不可否认贪官无时无处不在
    ,就是政治再清明的时代,也总会有贪官吏的出现,更不要说在这监管制度并不完善,官员操守大部分还要看个人自律的时代了。
    “政治斗争对朝廷没有好处,不过要看放在什么时候,政治斗争双方交锋的激烈程度是否危及朝廷稳定。想要消除政治斗争不过是个妄想而已。与其压制不如寻找通道进行疏解,并且在疏解的同时,对
    不守自律道德地官员进行清洗!”王静辉暗暗的想到。
    王静辉借助方田均税法所刮起的廉政风暴直接造成了大批贪官的下马,尽管新旧两党都不愿意看到这样地事情发生。不过大宋统计局所展示的证据让司马光和王安石等政治领袖心中都产生了这些人该杀
    的念头,而大宋皇帝赵顼则是怒不可遏。
    大宋官职改革只是在大体上完成了框架部分的变动,这一次大量的官员因为说不清楚自己的经济问题而被大宋统计局查处,很大一部分官员都纷纷落马,而皇帝赵顼等人看似也下了很大的决心,要严惩
    贪污官员,所以在汴都大量闲置地官员纷纷奔赴各地去补空缺。这倒是一时缓解了大宋“待业官员”的窘状。大宋自太祖太宗皇帝的优待读书人的政策,在科举考试上地录取率远远高于历代王朝,不过
    大宋的统治疆域却远比历代王朝要小得多,所以在闲置官员数量上也远比其他王朝要严重的多。
    每年科举考试所录取的士子们。如果没有门路,即便是考上了也是闲置在汴都开封,得一散官名号,每月拿着朝廷所给地俸禄度日。这种状况已经延续了数十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