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在信的开头,徐景明就直截了当的痛骂朱高燧。说朱高燧乃是伪帝,他定要大义灭亲,要与郝风楼一道共讨国贼。为先帝报仇,又说了城外明军的许多布防。列举了军中众将,哪个游击嗜酒。哪个副将胆小如鼠,哪个最善见风使舵,某营松懈,某某营不可小看,附近的林莽,哪里设了埋伏,哪里布置了地钉和拌马索,若说后头的布防还值得商榷,可是前头对朱高燧的痛骂却是作不得假的。
若是这厮假降,提及朱高燧时必定会有意避过,毕竟若真让郝风楼中了计,灭了谅山军,那皇帝当时嘉许,可是事后回过味来,仔细一琢磨,你这孙子竟是如此痛骂于朕,不宰了你那才怪了。
可你若说定国公真是个浑人,就没有他不敢做到事,他若是真浑,能弄出这么个假降的把戏么?
更不必说在这城外,郝风楼也有自己的细作,徐景明里头所言的布置和郝风楼对城外的一些了解并没有什么出入,这些都能够相互印证得上。
只是郝风楼想不通,这厮为什么就非要放三个炮,非要辕门大开,这不科学啊。
………………………………………………………………………………………………………………………………………………………………………………………………………………………………………………………………
科学在这个时代显然是不被人所提倡的,无论怎么说,郝风楼拿这个来解释眼前发生的事都有些缘木求鱼。
徐景明是个疯子,既然是疯子,那么就陪他疯吧。
一封封书信来往于东大营和广州城,陆明这个信使的日子竟是过得滋润,一到东大营附近,那些斥候都认得他,远远的就打招呼:“老陆,又来送信?你今日来迟了,定国公问了几次,在生闷气呢,你这慢上一分半分,却是教咱们难伺候了,走走走,不要步行,骑我的马吧。”
待到了辕门,许多门口的卫兵就朝他看玩笑:“陆老哥今儿不早啊,怎么,吃了两碗大白米饭吧。”
陆明一开始很不适应,他在谅山军中所灌输的是敌我之间不共戴天,如今呢,瞧瞧这一张真挚朴实的脸,还有那真心焕发出来的笑容,怎么看都不像是敌人。
慢慢的,陆明习惯了,也晓得和他们说笑几句,紧接着便有亲卫立即进去向徐景明禀报,徐景明倒履相迎,得了书信,欣喜若狂,有一次因为来得早,他竟手舞足蹈的大叫道:“好哇,好哇,今个儿大爷高兴,那姓郝的还是很给本公爷面子的,要请酒,把大家伙都请来,不醉不归。”
于是乎,这位公爷创造了一个记录,便是专门为城中敌军送了信来专门设宴,大宴各营诸将,那些个老丘八虽然也是天不怕地不怕,可是一听这酒宴的理由,个个目瞪口呆,自然一个个推说身体不适,结果硬是被徐景明命人架到了东大营。
酒过正酣,这位仁兄兴高采烈的带着几分醉意,拿出‘书信’当着大家一起念,念完之后又哭又笑,时而悲不自笑,时而拍案叫好,惹得大家不敢吭声。
而正是这一来一往,城中的谅山军也终究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东大营的徐景明呢,也趁此机会暗中布置,双方约定了口令、时间、地点,甚至于所有的路线都通过这一份份的书信反反复复的进行了推敲。
最后,万事俱备。
今日照例还是一封书信传到了广州城,可是郝风楼却是知道,这是徐景明给自己的最后一封书信了,今日之后再不会有任何书信往来了。
将书信看过之后,郝风楼将它用烛火烧成了灰烬,最后脸色一冷,道:“来人,召集各营主官。”(未完待续……)
第八百零九章:杀
战斗的部署,自然是在深夜,因为夜战,不但能起到奇袭的效果,最重要的是,明军夜盲症的状况较为普遍。
至于徐景明,当然是关键中的关键,他不但提供了大量的情报,使得广州城内可以有针对的进行部署,况且,一切的突破点,显然都在东门大营。
郝风楼亲自部署,经由讨论之后,紧接着便确定了方向。
在此之前,这道命令还没有传达下去,依旧处于保密状态,直到半夜,命令传达了出去。
城南的营房里,郝风楼亲自签署的军令经由营官开始宣布。
大营里鸦雀无声,营官看着一个个人,道:“所有官兵,全部原地待命,随时准备整装出发,所有队官,到我这里来。”
十个队官抵达了营官的营房,紧接着便是下发地图,每一个队官的任务,都标注的十分详尽,大家在这烛火之下,一个个牢牢记住了自己所部的任务还有行军方向,谁也没有提出任何的疑问。
到了子夜。
东门大开,如潮水一般的谅山军就此汹涌出了城外。
一万五千人的队伍,宛若夜鬼一般,没有发出任何的声响。
他们俱都带了干粮,全副武装,虽是深夜,却并不凌乱,刘文雄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他在人堆中,并不起眼,他年纪已经不小了,已经接近三旬,乃是军户出身,本来是在山海关中卫戍。此后被朝廷调拨到了广东,刚来广东时。许多人水土不服,刘文雄就是其中之一。好不容易他挺了过去,结果又开始攻城,他所在的军马是第二次攻城的主力,只本来大家几乎已经占据了半个广州,结果夜幕落下之后,却是功亏一篑,那一夜他眼睛不适,如没头苍蝇的一般乱钻,最后却被人打倒。成了俘虏。
刘文雄很‘幸运’的留在了广州,这对于他来说,确实是幸运的,因为他很快,便喜欢了这个地方,他便编练到了谅山卫的第三营,此后操练虽是艰辛和枯燥,可是他却觉得极为充实,在这里日子过得并不坏。大家的相处,也还算愉快,这数月操练下来,他熟稔了火铳、刺杀。学了八十多个字,还能背诵几篇古诗,此外还学习了许多的战术动作。不管怎么说,他已算是谅山卫一个合格的新兵了。
此次出城。让他有些紧张,他之所以也被挑选出来。是因为他的夜盲症在这些时日已经逐渐好转,不再是灯火一亮,便是白蒙蒙的一片。
他聆听着老兵的教训,死死的随着自己所在的营队出发,心里既有些紧张,又有一些兴奋。
好在他手里有长铳,腰间配着佩刀和短铳,所以倒也不慌,正因为他曾是明军的官兵,所以对眼下手里的东西才格外的信赖,明军也有火铳,装备的其实还不少,可是比起谅山军,却总是差了许多,不只是钢材,还有强度,握在手里的感觉,都大大的不一样,自己手里的火铳,是不担心炸膛的,这对于刘文雄来说,极为重要,因为在明军,许多人是最害怕使用火铳的,尤其是明军内部,开始抽调出一些人手,编练神机营的时候,许多人都不敢去,就是因为这火铳十分粗劣,很容易炸膛。于是乎,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凡是有些关系的,都四处寻关系,结果就是一群在军中不受人待见的全部去了神机营,这些人成天都是愁眉苦脸,个个一副含冤待雪的样子,让人见了,都不禁会狐疑,这样的神机营,能有多少作用。
其实到了后来,刘文雄才明白,明军其实就未必没有精良的火铳,虽然有点自造的火铳实在粗糙,可是火铳的使用,能否带来危险,却也和平时的使用和养护不无关系,就比如在神机营里,有许多从西洋收来的精良火铳,可是平时大家操练的少,装药时,到底填装多少火药,装的少了,威力不足,装的多了,炸膛的危险就更多一些,可是神机营才懒得管这些,武官们早就把弹药的银子克扣的七七八八,朝廷本来定的规矩,是一日一操,可是火药克扣了,还拿什么来操练?不能让人在操练中学习到火药装填的定量多少,真正到了战时,或者紧急操练的时候,有人笨手笨脚,最后却因为装药太多,跑的一声,子弹没有放出去,结果手里的火铳却是炸了,死伤不少。
除此之外,就是火铳养护的问题,而明军那儿,几乎没有养护的概念,上头的武官只负责按朝廷的吩咐设神机营,弄出个几千个‘神机雄狮’出来,至于养护是什么,这些个丘八,有的不懂,即便是懂,那也懒得料理,养护是要银子的,莫说朝廷没有银子,拨发不出,即便是拨付出来,这上下的打点,也是天文数字,真正到了手里养护的银子,又有多少。结果就是,他们的火铳即便再精良,最后也是锈迹斑斑,火铳一放,天知道最后会发生什么,许多时候,那些神机营的人一放铳,莫说站在附近的人害怕,就是放铳的人自己,也是害怕的很。
而现如今,刘文雄在这里学习到了火铳的养护,知道每日都要擦油,要用专门的干布擦拭,也知道了火药定量,甚至于为了让他明白这一点,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操练。
许多东西,你一旦融入进去,再回头想想,刘文雄便觉得自己有一种极大的优越感,从前的明军,简直是该用草芥人命来形容。
………………………………………………………………………………………………………………………………………………………………………………………………………………………………………………………………………………
啪……
铳声响了。
先锋的军马已经抵达了东营,随即那火铳瞬发的火光如闪电一般出现。
随后,潮水一般的明军杀过去。
而刘文雄所在的营队,则是袭击东营附近的一个小营,只是这时候,混乱出现,明军哗然,像是炸营一般,刘文雄等人还未到,这个小营,居然就已经不战自溃,等大家杀进去,竟是发现空空如也,倒是俘虏了不少四散的逃兵。
这样的战斗,实在教人苦笑不得,大家卯足了劲头,结果只放了几铳,战斗也就结束。
只是这个时候,谁也不敢放松,他们还有许多很重要的事要做,营官已经打出信号弹,这种特制的弹子犹如鞭炮一样,从火铳中射出,随即在半空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