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高燧忙道:“琪国公年纪老迈,况且他资历太高,若是让赖俊为帅。他来做这副将,这也是大大不妥。”
徐太后沉吟片刻。道:“那么福清侯呢?”
这个福清侯也是靖难功臣,乃是张家的门生故吏。现在张辅被收拾,换上一个张家的副将,他还肯尽心竭力么?
朱高燧又是摇头。
此后,徐太后连续说了几个人,朱高燧也都不满意,如今能打的,也就剩下这些靖难功臣了,可是偏偏这些人大致分属各个山头。朱高燧一直提防的,其实也是这些人。如今竟是发现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
徐太后幽幽叹口气道:“看来这还真是难,有威望的,来回就这么几个,陛下若是都不满意,哀家倒也没什么说辞了。”徐太后想了想,慢悠悠地道:“不如让徐景昌去试试吧。”
徐景昌乃是徐达幼子徐增寿之子,他的父亲徐增寿在靖难时因为私通燕王,最后被建文皇帝处死,燕王称帝之后。感念他的恩德,便封他的嫡长子徐景昌为定国公。
提到徐景昌,朱高燧倒是眼前一亮。
因为这个家伙实在是不成器,可纵是如此。那又如何,朱高燧要的就是他不成器,毕竟此人是徐达之后。那所谓的靖难功臣,哪一个当年不是徐达亲手调教出来的?无论是张玉、丘福。还是朱能,乃至于他的父皇。绝大多数是徐达的徒弟,现在这些所谓的骁将,连做徒孙的资格都未必有,有一个徐达之后,那些将军们,谁敢造次?
朱高燧要的,显然就是这么个浪荡子的声望,并不指望他能办成什么事,真正的大事,自然是赖俊去办好了。
而徐太后多半也是晓得徐景昌是实在不成器,平时在这京师,每日飞鹰逗狗,不知惹出多少事端,如今徐家的子弟凋零,就剩下这么个不太成器的家伙,这才希望徐景昌出去历练一二。
于是朱高燧道:“母后,徐景昌倒是可用,儿臣决心任他为副将,协助赖俊。”
徐太后抿嘴笑了,咳嗽几声,才道:“这自然是陛下来拿主意,若是他有功,哀家心里欢喜,可若是他犯了糊涂,也望陛下莫怪。”
朱高燧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心里舒服愉快了许多,笑道:“母后放心便是,儿臣知晓轻重的。”
………………………………………………………………………………………………………………………………………………………………………………………………
在定国公府上,一份谕旨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来了。
这定国公府一直都是人人谈虎色变的存在,这地方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显然比锦衣卫更加可怕一些。
这定国公徐景昌自幼丧父,老爹在他才十几岁的时候就被建文拉去剁了,此后就成了家中的主人,等到他被封为定国公,有个姑姑是太后娘娘,还有伯伯亦是公爷,徐家的门生故吏更是遍布天下,便是朱能、丘福这样的人见了他,都少不得要显露出几分敬重,无人管教,无人约束,犯了天大的错也有人兜着,于是自然而然也就整天胡闹了。
而如今,这位定国公却是难得的接到了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过去勋业之臣,皆奋起行伍,身功战阵,积累勤劳,致有爵位。又小心敬守法律,谨事朝廷,以致长保富贵。及其子孙,沉于安逸,骄奢淫酗,忘祖父之艰难,玩贪岁月,不习骑射。定国公徐景昌,乃中山王之后,正当壮年,理应为朝廷效命,为君父分忧,特敕为广东诸营副将,立赴广东,钦此。”
徐景昌不到三十岁,因为保养得好,又是一张娃娃脸,此时却满是惊愕,他稀里糊涂的接了旨意,便问左右:“老子做副将了?”
边上的人连忙笑嘻嘻的道:“是,这不,陛下见公爷允文允武,知晓公爷的才干,于是……”
呸……徐景昌一口吐沫啐了这厮满脸,恶狠狠的道:“狗娘养的允文允武,老子是什么人,老子的爷爷乃是大明第一开国功臣,老子的爹乃是靖难功臣,若是允文允武,他娘的怎么给老子一个副将,让老子屈居人下?他娘的,哪个是主帅,来人,给老子点齐人手,现在咱们就去剁了他。”
边上的侍者们急了,却一个个不肯和他胡闹。
徐景昌急了,他腰间时刻佩戴一柄银刀,此时抽出来,恶狠狠的道:“不剁了他,老子不姓徐,不跟老子走的,老子先杀他祭旗。”
几个侍者顿时颤栗,其中一个小心翼翼的道:“去,去,这就去,公爷,主帅是赖俊,右都督赖俊!”
“噢。”徐景昌把银刀一收,突然红着脸不做声了。
其中也有一个族人,乃是定国公庶出的兄弟,平素也是和徐景昌胡闹惯了的,远远的听到要去胡闹,顿时来了精神,连忙凑上来道:“兄长要杀谁,我随你去。”
徐景昌支支吾吾的道:“不杀,不杀了,赖俊,赖俊啊,他太凶,我杀不过他。”
于是一摊手,抱着圣旨走了。
这位定国公爷次日一清早便被一群人死磨硬缠的拉着去了宫里,先是谢了恩,随即去见了徐太后,徐太后少不得勉励他,他便一副斗败的公鸡一样出来。
几日之后,便陪着赖俊起程了。
…………………………………………………………………………………………………………………………………………………………
京师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广东。
广州城几乎没有了战事,因为早有传言,张辅人等恐怕统统都要获罪,这个节骨眼上,谁还有心思攻城。
至于张辅,他的心里不免有几分壮志未酬的颓唐感,遇到了郝风楼,他的时运总是不济。各大营的流言如今还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只是下头的众将本来还肯管,现在灰心冷意,只等那新主帅上任,想到一朝天子一朝臣,也不知这赖都督上任之后会如何对待大家,此时自身都难保,哪有心思管这些。
于是各营失了管束,昼夜不出,每日便是混吃等死。
这便给了广州城里足够的喘息之机,城内的谅山军日夜操练,随后又有一批物资从海防来了,这一次是两百多艘大船,直抵番禺一带,大家高高兴兴的从水路运了物资入城,这一次也无明军骚扰,因而大家多像过年一般,自是少不得好好犒劳一番。
郝风楼如今如那张辅所言,做了‘缩头乌龟’,反正什么都不管,就龟缩在广州,外头的事一概不理,他在广州城里呆得快活,竟是生了赘肉,为了锻炼身体,他索性每日清早在那城墙的甬道上晨跑,大家清早,总是能见到这位平南王殿下一身短衫打扮,下头弄了绑腿,穿着一件布鞋,在附近兜着圈子。
那一万余人的俘虏,操练得已有了成效,如今是士气如虹,只等明军来攻了。
偏偏明军不来,郝风楼对城外的‘老兄弟’甚是想念,于是隔三差五便给张辅写信,大抵都是共叙旧谊,又或者是劝降之类,张辅很不给面子,这些信一概不看,直接销毁。
不过对郝风楼来说,劝降就好似泡妞一般,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敲开心扉,岂是一日之功?自是一丁点都不在意张辅的想法,只是无论刮风下雨,书信不缀。
……………………………………………………………………………………………………………………………………………………
第一章到!
月末求支持
最近很多事,老虎实在挺忙的,但是书还是得写的,毕竟不想伤了每天等着看老虎的书的小伙伴们的心,最近这几章写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用的时间也比较多,更新的时间不是很稳定,请大家谅解一下了。
今天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天了,希望喜欢看老虎书的小伙伴们再支持老虎一把吧,看着月票榜,真的很伤老虎的心的,码字不累,但是思考情节很累,看在老虎就算刮风下雨都能坚持更新的份上,给力的小伙伴们,请再给力一把,老虎心存感激,码字也就更带劲了!
第八百零四章:诚实做人徐副将
郝风楼在那儿暗送秋波,得来的却是明月照了沟渠,此等风情之事,换来的却是屁股相看,纵是再厚颜无耻之人,只怕这老脸也拉不下来。
郝风楼怒了,他决心给张辅一点厉害看看。
于是乎广州城头上炮声隆隆,仿佛这火药不要钱一般,从早到晚,断断续续。
此等土豪作风,在外头的明军眼里,却是得到了诸多的赞叹。
有钱人就是任性啊。
难怪城里的人天天有大白米饭。
听到了炮响,大家想到的却是大白米饭,随即便是哈喇子流了一地,这等稀罕事,他娘的找谁说理去。
张辅真是气的吐血,可偏偏又无可奈何,反正他要去北京了,权且充耳不闻罢。
明军的思想工作做得很好,全赖那些个从广州城来的俘虏,他们在广州城的待遇太好了,虽然舍不得从贼,回到了张都督的怀抱里,却总像是在有钱的后娘家那儿吃喝拉撒几日游,回到了家徒四壁的亲娘家里一般,连做梦,都想着那香喷喷的许多东西,回到家中,实在是百般的不适应,于是那些记忆,变得弥足的珍贵,隔三差五,就免不了拿出来说道说道,越说越是想念,越是想念越是添油加醋,到了后来,怀旧之人,不免要开始添油加醋,一开始还保持客观事实,只是说大白米饭,此后便是珍馐美味了。
渐渐的,这些明军上下,但凡提到了广州城。就好似piao客们提到了青楼一般,个个都是哈喇子流出来。
一些稍有操守的武官们见了这群孙子这般德行。便不免摇头,人心坏了啊。这群混账,怎么成天就想着吃呢,都说文官不爱财,武人不怕死,这他娘的武人都成了吃货,这是亡国之兆啊。
随军的巡检见了,更是气的吹胡子瞪眼,他满肚子里瞬间想到许多大道理,什么马革裹尸。什么尽忠职守,偏偏他一说,这些大头兵不理他们,直接一句话顶上,大人好吃好喝的供着,咱们兄弟们吃的却是米糊糊,你们是站着后头说话不腰疼,咱们饿着肚子,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