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接着,此前的太监急匆匆地进来,看着刘皇后呆坐在这里,手里还抱着茶盏不曾摔落,这太监连忙拜倒道:“娘娘,这……”
刘皇后一脸颓然,不禁笑了,道:“把人撤了吧。”
这太监有些不甘,道:“娘娘,现在我们还有机会,那郝风楼还未曾出得别宫。”
刘皇后冷若寒霜,厉声道:“滚!”
太监吓了一跳,面如土色,连磕头如捣蒜,口称:“奴婢万死。”跌跌撞撞的去了。
……………………………………………………………………………………………………………………………………………………………………………………………………………………………………………………………………………………………………………………
在这别宫外头,谅山卫指挥使佥事王荣在此焦急等候,殿下已经进去了小半时辰。可是到现在却依旧没有音讯,他此番是专门负责殿下的安全。如是稍稍有个闪失,那可就真是粉身碎骨也难恕其罪了。
八百个谅山卫官兵。此时也感觉到了气氛的不同,此番入广州,便如进了龙潭虎穴,他们深知最近的责任重大,在来之前,他们就已有随时赴死的准备,因而他们一个个散落在附近,表面无动于衷,可是按着腰间佩刀的手。却都捏出了冷汗。
只要殿下再不出来,他们就要做好鱼死网破的准备了,他们固然可以不要性命,可是在这临死之前,必定要这里的所有人付出极大的代价。
王荣当年便是火铳队出身,此后历任谅山卫百户、千户、指挥使佥事,随着郝风楼东征西讨,他本是孤儿出身,早年若非是郝家。就不会有他今日,因而对他来说,殿下的性命比自己的性命更重,此时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依旧不见动静,让他更加不安,他正准备上前询问。而恰在这时候,郝风楼终于出来了。王荣大喜过望。连忙迎上去,道:“殿下。没有事吧。”
郝风楼微微一笑,道:“能有什么事呢?你不必担心。”
王荣失笑,道:“在卑下眼里,这别宫就是龙潭虎穴,殿下一日离开卑下的眼皮子底下,便觉得不安,这里住着的毕竟乃是当朝皇后娘娘……”
“她?”郝风楼唏嘘,幽幽道:“她固是当朝的皇后娘娘,可是她也只是个可怜的女人而已,不说这些,寻地方下榻罢。”
郝风楼没有按照布政使刘岩的安排住在这广州城的驿馆,而是自寻包下了一个较为偏僻的客栈,至于其他人手则是就近租下附近的民房和客栈居住,谅山卫的军人,生活要求简单,一个房子,十几个人也住得,平时都是和衣而睡,所有闲杂的人都能引起他们的警惕。
不过郝风楼人一下榻,许多人就都来了。
广州本地的官员是不愿意露面的,毕竟他们的避嫌,现在朝廷和谅山这样紧张,你还大张旗鼓的去拜谒,这分明是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前程去开玩笑,不过有的官员却不得不去,这是他们的职责,不过他们去了,也只是询问一二,问有没有什么所需,接着便走了。
郝风楼这儿当然没什么需求,八百个人虽多,可是郝风楼却带了银子,都是谅山钱庄的钱钞,随时可兑换足称的纹银,广州城内,大家都认这个。
有了银子,附近的酒馆几乎专门供应随扈们的吃喝,每日按时都是大厨做了饭菜,随即用马车一桶桶的送来。
前来探访的商贾和读书人多一些,一些广州的大商贾,都是靠贩卖谅山的货物讨饭吃,放在后世,就是经销商,如今这位谅山的老祖宗来了,无论如何,也得见上一面。
至于那些读书人,多是陈学生员,广东历来山多,因而许多人不得不另找营生,如今商贸兴起,不少人从中分了一杯羹,大家都是靠工商过活,有了这个基础,对于陈学的接受程度也高了许多,反正论起理学,他们也未必竞争的过江浙的学霸,与其如此,那么还不如从陈学入手。
这些读书人,可一直将谅山当作是圣地,而对保护和提倡陈学的郝家,都有特殊的好感。
平南王既然到了,一些对政治较为敏感的人或许还忌惮一些,许多生员,胆子也大,纷纷上了名帖,要去拜谒,甚至一些大儒,也搀和了进去。
郝风楼对这些人,是来者不拒,每日接见,询问一些广东城里关于陈学的近况,谈一些商贸的情况,自然也旁敲侧击,从中得知了不少的事。
对于这些人,广州府方面,既不能拦,却也得倍加小心,生怕这些人私通了郝家,到时候郝家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朝廷问责起来,这余党都寻不着。
于是乎,差役们可是忙开了,每日都在附近转悠盯梢,记录了一份份的名册,送去布政使和知府衙门,可这依旧挡不住许多人的热情,读书人嘛,终究胆子大些,尤其是那些身上有功名的,才顾不得这许多。
………………………………………………………………………………………………………………………………………………………………………………………………………………
第二章送到。
第七百八十一章:不堪一击
半月之后,风平浪静的广州城里终于迎来了姗姗来迟的黄门钦差。
事实上,这位太监知道郝风楼也在广州,实在吓了一跳,本是好整以暇,却一下子又变得紧张兮兮起来。
这位仁兄的动作倒也快得很,来了两天,旋即恳请皇后娘娘,说太后和陛下对娘娘甚是想念,理当立即启程。
刘皇后自然晓得他的心思,双方也算是一拍即合,这广州城里留着这么个隐患,其他的事还是让别人去料理吧,两个皇子留在这里毕竟不太安全,于是飞了凤驾,在金陵来的侍卫,还有广东的三千官兵拱卫下,飞快动了身。
刘皇后一走,那布政使刘岩和都指挥使王猛二人却还是提心吊胆,他们时刻关注着郝风楼,生怕这个小子对刘皇后不利,这广东毕竟不是江西,江西那地方,理学昌盛,而广东这儿看,却是工商发达,谁晓得郝风楼会不会在广东又闹那么一出广西的把戏,到时候再命乱党劫了皇后,那可真是天塌下来了。
因为将许多兵马调动去了保护皇后,广州有些空虚,这就给了刘岩和王猛的机会。
皇后前脚刚走,二人便立即凑在了一起,王猛显得有些焦虑,时不时去看刘岩,刘岩倒是显得镇定自若,看了王猛一眼,道:“广州空虚,此时调珠江口岸新军入城理所当然,他们入城之后,当夜就动手,袭击郝风楼行辕,生死勿论!”
刘岩的脸色变得杀机腾腾。既然下了决心,他亦是不打算回头了。能活捉固然是好,不能活捉。那么索性就鱼死网破了。
朝中对于郝风楼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他们固然此时不愿开启战端,不过眼下若是能杀死郝风楼,那么谅山少了这么个主心骨,必然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即便有定南王主持大局,可是在军中,谅山军的士气必定跌到极点,既然如此。那么就不妨一试。
王猛这几日总是心神不宁,此时听了刘岩的话,倒也定下神来,他深深看了王猛一眼,最后重重点头道:“好,就这么办!”
……………………………………………………………………………………………………………………………………………………………………………………………………………………………………………………………………………
一份密令已经火速传向珠江口岸,香山卫与其他各卫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乃是广州重要门户,这里设有海路巡检。同时朝廷为了防范海寇,因而还在此设立了香山卫大营,人马五千,接近满额。前几年永乐天子革新天下各卫,这香山卫竟是成了香饽饽,于是挑选广东各卫青壮。组建香山新卫,日夜以火铳操练。自此,这里就成了广东都指挥使司最依赖的一支力量。
本来这不起眼的地方设置了这么一支精锐兵马。实在教人有些匪夷所思,因而有人猜测,当年的永乐天子,只怕是因为决心传位太子,而皇子赵王的藩地就在广州,为了压住赵王,才有了如今的香山卫。
这个猜测广为流传,倒也完全不是空穴来风,永乐天子如此栽培太子,且太子受到百官拥戴,这江山若说不是太子的,还能有谁?可是有资格的两个皇子,一个在青州,机会已被半圈禁,另一个就在广州,拿香山卫来威慑赵王,某种程度上,对于一个父亲来说,未尝不是一件极为有利的安排,就以香山卫指挥使刘彦的身份,其实就可以看出来,这位刘指挥使当年也是靖难起兵的功臣,只是这位仁兄没有东征西讨,而是留守北平,协助太子参加了北平保卫战,如此看来,事情就清晰了,他是太子的人,一个太子的人手握精兵,就在赵王藩地的眼皮子底下,不得不说,朱棣的安排是人都能看得出来。
而如今,太子已死,永乐也已驾崩,刘彦固然和太子有旧,可是现在,他也只有一个身份,那便是明臣,他驻守香山的使命只有一个,防范海寇。
刘彦确实颇有几分能力,这香山卫很有几分模样,如今一份密令传来,却让刘彦有些为难了。
都指挥使司急调入广州,鉴于眼下广州的时局,刘彦便是傻子也清楚,这些人是要自己去做什么,他们想让自己成为他们的刀子,去干掉郝风楼,而郝风楼,如今可是朝廷敕封的藩王,这倒也罢了,人家还有个爹在谅山呢,谅山和桂林一线,有军马十几万,自己干掉了郝风楼,人家肯善罢甘休么?
只是将令难违,刘彦亦是没有办法,拖延了几日,广州那儿几番催促,他是想不动身都不成了,他留了个心眼,故意传出一些流言在军中,说是此番入广州的使命,又将这些命令送回了自己的老家,让家人妥善保管,刘彦怕的就是卸磨杀驴,自己在朝中已经没有了依靠,将来真要秋后算账,自己多少有点凭据,虽然明知这凭据作用微乎其微,却还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