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公子风流-第6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一次机会。他替自己做了选择,而自己要做的,就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

郝风楼深吸一口气,心情不能平复,好不容易缓过神,才道:“不知恩师有什么教训。”

悟道道:“恩师如此做,并不提前告知于你,是因为知道你并没有看清老三的伪善,假若一旦告诉你,你于心不忍,既不忍老皇帝受到伤害,也不忍老三受到伤害,一旦你提前制止了此事,那么最终就可能是满盘皆输。恩师说。你虽已和刚认识时大不相同,可是你的心底深处还留有那么一丝淳善,先生要贫僧转达你的第一句话便是。做大事者不拘小节,做大事之人就像登高之人,他站在山峰之巅,距离脚下的芸芸众生相隔万丈之遥,距离越远,就越看不清他们的面目,便不会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不会知道他们的家里长短,也唯有如此,当他遥遥俯瞰。才不会为千万人流血而悲痛,为脚踏无数皑皑白骨攀爬九天之上而羞愧,先生告诉殿下,殿下到了今日这一步就再不能有妇人之仁。殿下的前程远大。看到的不再是身边人的喜怒,也不应有家里的长短,所有人在殿下眼里理所应当的只是棋子,能用则用,不能用,大可以弃之如敝屐。”

郝风楼长叹,这个,他能做到么?固然有赵王的经历使他更加铁石心肠。可是把人都当作猪狗,莫非才是所谓成大事者的本质?

若是如此。那么该有多么的寂寞,该有多么的可悲。

就如那永乐,他选择了帝王之路,他成就了伟业,可是他也成为了棋手,所有人成为他的棋子,他的儿子,他的老兄弟……

悟道并不在乎郝风楼在想什么,他脸色平静,继续道:“恩师要交代的第二件事就是后路。眼下殿下困于金陵,若是不能逃出生天,那么就永远都只会是新君制衡郝家的筹码,一旦等到新君收拾了局面,到了那时,郝家便要死无葬身之地了。这时机就如白驹过隙,一旦错过,便要遗憾终身,因此殿下必须想尽办法回到谅山去,回到谅山厉兵秣马,等待时机,先生已有了脱困之策。”

而这……眼下才是郝风楼最关注的,郝风楼若是一人出逃,或许还有三成的把握,毕竟他的人脉依旧还在,锦衣卫之中并非没有自己的亲信,真要走,并非全然没有机会,可是眼下郝家一大家子都在这里,上至老母,下至妻儿,自己能走,他们走得成么?若是抛下他们,自己今日的奋斗又有什么意义?

悟道深深地看了郝风楼一眼,道:“先生说,要破这一局,唯有一人可用,那便是……徐太后……”

…………………………………………………………………………………………………………………………………………………………………………………………………………………………………………………………………

从厅中出来,郝风楼依旧是满面笑容,只是笑容的背后多了些许的心事,得知了许多事之后,郝风楼才有一种迷糊灌顶的感觉,而摆在他面前却是一件事,那便是悟道这个和尚,因为恩师第三个要求却是一封用封泥包好的书信,这封书信是悟道交给自己的,却也和悟道有关,恩师说,此事机密,悟道已与自己密谈,必定会为赵王殿下侦知,只要悟道出了这个门,必定会被锦衣卫拿获,而若是留在府中,亦可能引来麻烦,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悟道永远走不出去。

第三个是一场考验,这个被恩师何等信任的和尚,这个曾经照料恩师生活起居这么多年的小沙弥,甚至于,恩师连如此机密大事都对悟道予以托付,可是现在,恩师却让自己痛下杀手。

郝风楼在犹豫,足足犹豫了太久太久,最后他站起来,他看着悟道,感激涕零地道:“我的恩师,承蒙你的照拂,实在感激不尽,如今这等机密大事也非常感谢你的告知,不知你有什么愿望,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郝某人不会无故受你恩情。”

悟道大喜,连忙拜倒在地,道:“贫僧仰慕殿下久矣,愿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

如此看来,他亦非是真正遁入空门之人,一心想寻找到晋身的阶梯,而姚广孝的托付只怕给了他这个希望,所以他一直在忍耐,一直等到这个时候才出现在了郝风楼的面前,毕竟郝风楼的话是极有道理的,自己确实受了他极大的恩惠,这个恩惠,足够一旦郝风楼成了大事,他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受用无穷。

“是么?”郝风楼笑了,他按住了腰间的剑柄,而后抽剑,拔剑,剑尖自悟道的前胸穿胸而过,自后背出来,血淋淋的鲜血滴淌在地上。郝风楼转身,没有去看悟道目中的惊愕,他走出了小厅,吩咐了外头的家人:“把小厅收拾一下!”

第七百四十四章:鱼死网破

沾着那么星点的血腥,可是郝风楼浑身上下,并不见杀气,他如沐春风,穿梭于自己府邸之间,与宾客们寒暄,前去老夫人那儿拜寿,陪着众人一道儿看了戏,嘻嘻哈哈的送了客,一通忙乱下来,所有人忘记了这里曾有个和尚,也不曾想到,这里还有个凶徒。

郝风楼临末了,还在给老夫人讲解方才戏文中的典故,老夫人自是高兴的,她并不在意戏文中的精彩,而更乐意于去倾听儿子绘声绘色的讲解。

终于,万物静籁,夜已深了。

月儿如勾,皎洁无暇。

终于可以静下来,郝风楼将自己关在了书房。

他仔细的体会着今日得知的信息,不但为恩师的手段所感叹,可是同时,却似乎也明白了什么。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恩师知道,从一开始,自己就不曾有选择,所以恩师为自己做出了选择,而自己无论情愿还是不情愿,当他已到了这风口浪尖,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之下,无论前路如何坎坷,他也必须咬着牙走下去,走下去,就有生机,就有曙光,若是踟蹰不前,唯有死路一条。

自己惜命么?自然是爱惜的,人生万难唯一死,人死了,就什么都不会留下了。其实恩师所言,未必正确,成大事者,固是要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是郝风楼却认为,他要保全家族,要保护自己,要保护自己一切心爱的事物。就必须成大事,大局已成,自己。该落子了。

这第一子,就是回到谅山,回不到谅山,一切都是空谈,一切都是虚妄,一切布局,都是笑话。

所以他必须回去。不但要回,而且还要带着自己的妻儿老小一起回去。

现在……是该回去了。

郝风楼想了想,草拟了一份奏疏。奏疏写罢,他搁了笔,心事重重的吹干墨迹,郝风楼道:“进来。”

片刻功夫。便进来了个家人。此人算是郝家的远亲,父母兄弟都在谅山跟着郝政做事,因而郝风楼在这里,也很放心用他,一些牵涉机密的事,大多交代他去办,郝风楼道:“那个和尚,处置干净了么?”

“干净了。不会有什么问题。”

“是么?”郝风楼微微一笑,锦衣卫的手段。他是多少知道一些的,再干净的事,也能被他们从蛛丝马迹中寻到诸多迹象,不过郝风楼并不以为意,只是道:“那就好,今天夜里,我就在书房里睡,你去加个铺子来,噢,还有,到府库里,好生挑一挑,寻一些别致的礼物出来,过几日,我要送礼。”

………………………………………………………………………………………………………………………………………………………………………………………………………………………………………………………………………………………………………………………………………………………………………………………………

次日一大清早。

暖阁里的朱高燧懒洋洋的用了早膳,照例还是像从前那般,不耐烦的听着几个阁臣对于筹建新军的牢骚,无非就是钱粮不足,许多事缺乏专才之类,朱高燧对此的态度倒是坚决,在他看来,眼下人心思动,想要彻底站稳脚跟,办法无非有二,其一是笼络人心,关于这一点,朱高燧已经开始着手在做了,比如像自己父皇那般,重用了黄淮、胡俨等人,给予读书人,更大的优渥。

而另一方面,就是打压自己的对手,自己的对手只有两个,其一是藩王,这些藩王在朱棣的努力之下,已经削弱了不少,这也是为何他们蠢蠢欲动,却不敢造次的原因,可是要做到不留后患,这等温水煮青蛙的事还要继续下去,而如今汉王一死,朱高燧真正的心腹大患,就只剩下了谅山的郝家。

朱棣和朱高炽或许固执的认为,交趾、定南不过是不毛之地,久居化外,华夷杂居,并不是什么要紧的地方,可是朱高燧却不这样认为,他当年在广州就藩时,曾派了许多人前去谅山,而得到的消息,大多数都是叹为观止,再加上郝家那一年高达数百万的岁入,还有各种根本察觉不到的进项开支,以及谅山、交州、神机卫、大城四卫的实力,甚至于将来的护卫的扩编,朱高燧当日清楚,这个地方,还有那姓郝的家族,绝对不容小觑。

而眼下,朱高燧已有一些布局,他清楚,眼下对待郝家,一方面要争取时间,尽力的重整军备,另一方面,郝家的根基就在谅山,只要拿下谅山,其他各处,根本就不足为虑,所以郝家上了奏疏,说是交趾有人谋反,朱高燧便就坡下驴,一方面,命郝家‘平叛’,另一方面,则是下了旨意,令黔国公沐晟带兵数万,布防于谅山一线,此后,朝廷还可源源不断的加派一些军马,这些军马,将维持在二十万左右。

二十万大军,枕戈以待,表面上是为了剿贼,实则却是针对郝家,而黔国公沐晟此人,据说他和郝家也算是旧交,不过以朱高燧对沐家的了解,沐家素来是不喜搀和进庙堂之争的,他们只擅长奉旨行事,只要是天子的旨意,无论好坏对错,他们都愿意顺从的去执行,这当然是沐家明哲保身之道,所以这朱高燧深信,沐晟这个人,必定十分可靠。

沐晟乃是名将,曾参与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