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折花-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央那名虎背熊腰的大汉,只因他的气势便是比旁人强了几分。
  “哼!”贯彻始终的回答。
  “既然你不想说,那就由我来说。”宁妃语调平稳、神色自若,像在话家常一样,“皇上此次微服出巡,知道的人并不多,甚至连地方知府都不知皇上驾临,因此不可能是由民间人士策反……我猜主使你们的人身分、地位必定不低,最有可能是皇室中人。”
  她仔细观察刺客首领的神情,发现他背脊不自然的僵了下,轻轻一笑,继续说道:“加上这次出巡的路线极度保密,在我们住入别苑的第一日,你们便杀了进来,还如此有组织、有系统,看来必定经过长期谋画。因此,只要从知晓皇上行踪的人身上下功夫,总会有蛛丝马迹。”
  刺客首领只是脸色难看,其余的刺客大都已面色苍白、面露惊恐。
  “其实你们不必嘴硬,皇上若真要查,没有什么查不出来的,只不过多拖延一段时间罢了!”她谢过皇上赐给她的清茶,轻吸一口,“而你们,帮主使者拼命遮掩,有什么好处?弑君之罪不同一般,如今你们没有得手,罪已诛连九族;若你们得手了,主使者必也将你们灭口,愈少人知道愈是保障。要是你们供出那人将功折罪,皇上仁慈,说不准还能留你们其他族人的性命呢!”
  她的话似乎起了些效用,刺客们开始用眼光交换意见,态度已有软化。
  “爱妃说的话就是朕要说的。”朱祈良也适时补上一句,投给宁妃一个赞赏的目光。
  双手握拳,庞大的身躯倏然紧绷,刺客首领像是豁出去了,突然扬起头来,却是直视宁妃。
  “主使者是……七王爷朱翊。”
  
  七王爷……朱翊?
  在别苑里已过数天,容华——也就是宁妃,坐在苑里徊澜楼的房内,蹙起娥眉望着窗外斜阳映照的迷离景致。
  她知道护卫们现在人心惶惶,深怕又有刺客入侵,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地巡逻,皇上身边更是高手聚集,就怕他出了什么差错。但她只暗中要地方知府在别苑内外布游兵马,央求皇上压下遭刺的消息,停留在此为的是想瞧瞧皇宫内是否有任何蠢动的迹象。
  她求,皇上便答应了,他一向信任她,无论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实上,她对刺客的供词仍有疑虑。朱翊是皇上的胞弟,受先王封为晋王,因排行第七,皇族人习惯称他七王爷。她入官后从没见过他,只听闻他行事极低调,虽说皇上微服出官时,为了安全起见曾预先知会他,要他在皇上入晋境时加强注意,但如今才走到太行山边,还未入晋便遇到行刺,七王爷确实有很大嫌疑。
  可是,她直觉这事有些古怪。
  没有人会蠢到在自己家门口杀人。
  “叩叩!”一阵敲门声传来,跟着一个尖细微小的嗓音响起——
  “宁妃娘娘?”是王公公。
  “进来。”容华的随身女侍珊儿在大火那一夜慌张离去后,便再也没有回来,因此没有人通传。她藏起了脸上的忧虑,不露出一丝疲态。
  王公公推门进来,仔细地掩上门扉,小心谨慎过了头。
  “什么事?”她毫不放松地盯着他。皇上的内传通常不刻意和嫔妃交好,以正官纪,而她却是唯一的例外。
  “禀娘娘,皇上前些天下旨要七王爷立即由太原赶来别苑,看来是想明算帐了。奴才好不容易观个空赶紧过来给您报信。”他的表情几乎称得上是逢迎了。
  “约莫什么时候会到?”皇上竟又如此冲动?容华暗叹口气,先皇的沉稳可是一丝也未传到皇帝身上,做事往往任性而为,瞻前不顾后。
  “快马加鞭的话,这两天应该就会到。”
  “我知道了。”容华低头沉思,已在考虑如何解决这件事。“王公公,七王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娘娘几年前入宫时,现在的皇上已经登基,所以有所不知。在先皇尚未立储前,七皇子朱翊文武兼备、见识高远,是最被看好的太子人选,可是后来不知为何,先皇遗诏改立现在的皇上,七皇子仅封为晋王。”
  “因此他可能心有不甘?”容华推测。
  “奴才以为皇上登基后,七王爷便马上离开皇宫至封地,数年间从未回官,虽然屡次战功彪炳、军容壮盛,却从未听过他恃功而骄或拥兵自重,没有谋朝篡位之象。只是想不到七王爷竟买凶弑君,或许是一时糊涂。”
  “七王爷是怎样的人?”
  “过去还是皇子时,七王爷意态飞扬却沉稳自持,处事深谋远虑,在政事上颇得先皇器重,后来到晋境后,行事转为低调隐晦,锋芒尽致。”
  是怕武功太盛,盖过皇上的功绩吗?还是韬光养晦,想来个十年生聚,一朝再起?容华对七王爷的好奇心愈来愈重了。
  “好了,你下去吧。今天的谈话我会保密,我还要留着你的头做事呢!”她需要自个儿好好想一想。
  “娘娘……”王公公欲言又止。
  容华淡淡看了他一眼,一向都是别人讨好他,宫里的嫔妃是求皇上一夜临幸;文武大臣们为的是探查上意。而他会对她另眼相待的原因,她也明白,一方面因为她受宠,另一方面……
  “对了,我在宫里收着只白玉古镯用不上,回去就赏给你吧!”她也很识相。
  “谢娘娘。”
  
  隔日一早,容华端着一盅甜品,来到朱祈良身前。
  “皇上,您最近心里烦,整日坐立不安,臣妾熬了碗冰糖燕窝给您。”莲步轻移至他身边,容华知道他不会自个儿动手,便掀开盅盖,舀起一口至他嘴边。
  朱祈良看了她一眼,犹豫一会儿才张口喝下,而后便心浮气躁地摇摇头,习惯性地向她抱怨,“朕一点胃口也没有。一想到七皇弟居然买凶杀朕,朕便感到一阵心寒,朕登基之前,众皇子间已是感情疏离,只有七皇弟与朕还有话说,如今兄弟相残,更是可悲,前些日子朕已下旨要他立刻来,非问个清楚不可!”
  “皇上,这件事不一定是七王爷做的。”容华心平气和一笑,希望把这种情绪也感染给他。
  “你怎么知道?”朱祈良疑惑地看着她,“可是那些刺客不是说……”
  “若是嫁祸呢?皇上应该不会轻信歹徒的话吧?”
  她先把朱祈良捧得高高的,再把自己先前的疑虑说出来,好像思虑周密的都是他。
  然后她又举出另一个可能性,“当然,七王爷也可能是主谋,不过臣妾以为,七王爷镇守太原,军功显赫,对宫里位高权重的大臣还有诸王有制衡之效,若其因他人诬陷被皇上治罪,鹬蚌相争,官里一些野心者可能借此得利,而且边防空虚,倒便宜了那些外族,更少了一份顾忌。”
  “听你这么一说,朕也开始觉得皇弟可能是被诬陷的。”朱祈良摸摸下巴深思。
  “皇上英明,一定不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是诬陷?是预谋?既然七王爷就要来了,那就问个清楚也无妨。”春风拂面般的笑,她又舀起一匙冰糖燕窝,她知道他有心情吃了。
  终于消去了朱祈良的成见,否则依他的性子,那朱翊一到,八成先被痛骂一顿,然后二话不说打入天牢。
  “还是爱妃了解朕,朕一向待人公正。”毫不迟疑的喝下燕窝。
  一向公正?容华但笑不语。
  此时,王公公垂首踏进门内。
  “皇上,七王爷到了。”
  “叫他进来。”朱祈良看了看容华,她微笑朝他点个头,他才又唤来随身护卫,“你们,去把那几个利客给我带上来!”
  燕窝又喝了半盅,门外响起脚步声,王公公领着两个人走进来。前头的那个貌不惊人,面带犹豫,身着绫罗绸缎,看起来应该就是七王爷朱翊,后头的年轻人笑容可掬,一件普通长衫,可能是随从一类的。
  “皇弟——”朱祈良一见这两人,脸色马上拉下来。
  “皇上,可否先让徽臣与刺客对质?”那位身着华服的人抢先开口。
  朱祈良尚未说话,侍卫们适时将几名刺客带了进来。进门后,侍卫强硬压制他们跪在地上,但他们望着当朝天子的,仍是那抹不驯的目光。
  “大胆刺客,你们口中的七王爷来了,现在你们可以对质了。”或许是被瞪着心里不舒坦,朱祈良的脸色怪异。
  七王爷和他的随从走到刺客前,双方先对视一阵,最后身着华服者悠悠开口,“你们说,策画这次行刺的是七王爷朱翊?”
  “七……七王爷!你一定要救我们啊!是狗皇帝以我们族人性命要胁,我们才把你供出来的!”
  “冒犯皇上,无礼!”那位看起来像是随从的人上前朝每个人打了两巴掌,“你们硬要栽脏,就以为七王爷拿你们没办法?”
  “七王爷,你这会儿又不认了吗?好!算我们兄弟跟错人了!”刺客首领挨了重重两耳光,依旧恶狠狠地盯着随从身后着华服者。
  “我倒是问你们,你们如何与七王爷联络?又是谁跟你们接头的?”随从接着问。
  “当……当然是先至太原的晋王府,然后与七王爷他会合共商大计啊!”刺客首领直看着默不开口的七王爷。
  “是吗?”随从又笑起来,一副不痛不痒的样子,随后再没理会刺客们,转身面向朱祈良,拱手弯身行了个礼,“请皇上定夺。”
  “我知道了。”朱祈良叹了口气,又像是松了口气,目光益发凌厉地射向跪着的刺客们,“你们意图行刺朕,又嫁祸七王爷,罪无可恕,来人!给我拖下去重刑伺候,定要问出主使者是谁!”
  “昏君!明明就是七王爷主使的,你——”
  “啪啪!”又是两耳光,随从打扮的年轻人左右交互拍拍手掌,上扬的嘴角有丝轻蔑。
  “连七王爷是谁都搞不清楚,还叫得挺顺口的?”
  “什么意思?”刺客首领听出不对劲。
  “你犯了两个大错。”随从上前一步,干脆好人做到底般说明,“第一,七王爷这段日子一直不在太原,这个皇上派去找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