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里人家 作者:女之水晶(晋江vip2014-09-19正文完结)-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氏干笑一声,说道:“我哪里敢乱跑,都是听陈员外府里的人说的。”

    然后向秦英的方向靠了靠,压低声音道:“你不晓得,这陈员外对下人凶的很,一个不小心就连小命都会没啦。”

    又怕秦英不相信似的,继续说道:“听跟我一起干活的婆子说,就在陈小姐成亲前不久,有一个小丫头不小心打碎了陈员外书房里的一个花瓶,就被陈员外叫人拖出去活活打死了。就为了那么个叫什么哥什么窑的破花瓶就要了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哎,幸好我只是临时请去干活的,就那么几天,不然还不晓得哪天就没了命了。”

    “我就不晓得那破花瓶有啥好,听说那花瓶在还没有打碎前里里外外就已经是裂了一条一条的缝了,可偏就有人骗陈员外说那哥什么窑的就是要开裂了才是好东西,哄得陈员外欢喜的不行,每天当宝贝似的供着,你说这陈员外是不是脑子有毛病,他想要裂缝的东西我家多的是,随便拿个碗出来就有一条缝,比他那东西缝少的多了……”

    “那哥什么窑的就是要开裂了才是好东西,就是要开裂了才是好东西……”秦英已经不晓得肖氏后面还说了些什么,此时她脑海里就只有肖氏的这句话。

    对呀,就是哥窑,前世她在有关鉴宝的节目里听了无数次的哥窑,价值连城的哥窑,全世界数量不过百件的哥窑,想不到在这完全不同的异世也有哥窑,听肖氏的话好像在这里哥窑也是珍贵的紧。

    努力稳了稳心神,极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激动,语气平淡的问道:“那陈员外府里的人真说那哥……那破……破花瓶好?”

    肖氏正说的起劲,不妨被秦英打断,奇怪的看一眼她,然后毫无保留的把当时那婆子告诉她的话又复述了一次,“是呀,那花瓶是陈员外偶然得到的,见到的人都说值钱的很。”说完还不忘拉同盟,问道:“怎么?!英子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觉得那些有钱人脑壳坏掉了,居然把个裂缝的破东西当成宝贝。”

    秦英也不接肖氏这茬,说道:“嫂子你坐会儿,我去拿些柴火进来做饭。”说完也不管肖氏就径直走出了山洞,确认肖氏再也看不到她,才捂着嘴巴兴奋的咯咯笑了起来。

    看来赵三郎是好人有好报,居然无意间就得了个宝贝。

    肖氏看着秦英飞快往外跑的背影,张嘴还来不及说话,她的身影就消失在了眼前,不明所以的自言自语道:“英子这是咋啦,这里还堆了这么多柴火,怎么还要去外面拿?!”

    心里揣了事,秦英做什么都有些不经心,好不容易秦正一家走了,眼看着他们一家人的身影消失在山路间,秦英便迫不及待的跑回去一阵翻箱倒柜,一边找还一边咕哝道:“在哪里呢,在哪里呢……我记得明明放这里的呀,咋会没有啊……不可能啊……”

    好几次赵三郎问她找什么她都没有理会,最后终于在碗柜的最角落里面把“四不像”找了出来,里面还放了几瓣大蒜。

    秦英笑着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找到了。”复又心疼的把里面的蒜赶快都倒了出来,用袖子给这赵三郎拿回来的“四不像”里里外外擦干净,才对赵三郎说道:“三郎明天咱们把这东西拿去给张嫂子的娘家哥哥看看吧,他是烧陶瓷的师傅应该比咱们懂。”

    她记得张氏说过她的娘家哥哥在镇上的瓷窑做烧瓷师傅。

    赵三郎奇怪,“咋突然想起这个了?”想着就问出了口。

    秦英自己不是特别确定这“四不像”到底是不是哥窑,是否真像肖氏说的那般值钱,因而只是简单的告诉赵三郎,“我嫂子不是前不久在陈员外家做临活嘛,今天听她闲聊,觉得咱们这东西和她说的陈员外很喜欢的一只花瓶很像,里里外外都有裂缝,你知道的有钱人不都喜欢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嘛,所以我就想找个人看一看,这东西到底是个啥,咱们心底也好有个数。”

    赵三郎看一眼秦英手里的“四不像”,点点头,“那咱们明天先去问问嫂子再说。”总要人家有空闲才能去问。

    秦英哪有不答应的,“嗯,好。”转头又把“四不像”翻来覆去的研究。

    因为心里有了期待,所以秦英晚上就兴奋的睡不着觉,在床上翻来覆去,覆去翻来,最后被看不下去的赵三郎用非常手段镇压了。

    只听秦英娇嗔一句,“讨厌~”,然后就只能听到若有若无的低吟和粗喘,最后的最后就只剩下平稳的呼吸声了。

    秦英和赵三郎的事张氏自然不会推迟,张氏晓得她娘家哥哥啥时候在家歇着有空闲,所以三人当天就去了张氏的娘家。

    “这个应该是哥窑的笔洗,虽说这笔洗尺径小,但我听说哥窑的笔洗都是做成这般大小的,只是我也未曾亲眼瞧过。”张氏的娘家哥哥张大山翻来覆去将秦英他们的“四不像”研究了好久才下了个结论,“不过我只有七八成的把握,这个还要让我们窑主看一看才能给你们一个肯定的答复。”他们窑主见识比他广,而且对哥窑很有研究,他对哥窑的了解就是从他们窑主那里听来的,但却也只是知道些皮毛。

    而且让张大山颇为遗憾的就是哥窑的烧制技法已经失传了将近一百多年了,哎,要是没有失传那该有多好。

    “行,那张大哥什么时候去瓷窑,让三郎和你一起去,顺便麻烦张大哥给窑主看看。”秦英接过张大山递过来的“四不像”,想了想后说道。

    “明天晌午我就要去窑里,要不让三郎兄弟明天早上带着这东西来家里找我,然后我们俩一起往窑上去。”张大山明白秦英的顾虑,要是他,他也不会轻易把这么贵重的东西随便给人的。

    最后赵三郎拍板就按张大山说的办,明天两人一起去瓷窑。

    回去的路上,张氏那眼神一直瞟着赵三郎怀里揣的东西,最后还是忍不住的问道:“那东西咋裂成那样了?这多可惜,要是没有坏用来盛个汤也是好的,要是用来洗毛笔,咱们这些泥腿子可用不上这个。”虽然用来盛汤有些不搭衬,可农家人啥东西都没有用来浪费的道理,要懂得物尽其用,这才是会过日子的人。

    “不过这叫啥笔洗的东西真有我哥说的那么神奇吗?居然可以聚水成墨。”

    秦英笑笑,回答道:“咋会那么神,今天我还用水洗了的呢,咋没看到水变成墨了。”有时候以讹传讹,往往传着传着难免就会夸大其词,失了真。

    “我想也是,要是真有那样的宝贝岂是咱们这些凡人轻易能得到的。”弟妹不是说这东西是别人送的嘛,要是真是个那样的宝贝谁还舍得送人啊,又不是脑壳坏掉了。

 第32章 来是哥窑(2)

    第二天赵三郎吃了早饭就去找张大山去了,直到申初时分才满头是汗的回来。

    看到秦英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就宝贝的把怀里的笔洗小心翼翼的掏出来递给她,语带激动的说道:“快把这笔洗好好的放起来,那窑主说是真的哥窑笔洗。”

    “真的?!那窑主真说是真的?!是真的吗?”得到了肯定答复,秦英反而不敢相信了,反复确认道。

    赵三郎肯定的点点头,“是真的,那窑主还说要出八百两银子买了去,只是我晓得你喜欢这东西,所以就没有答应。”

    “呃……”那么多银子咋不干脆卖了呢,她是喜欢这东西不错,不过那也是因为觉得也许它可能会很值钱啊,说到底她还是喜欢银子啊,如果只是单纯的喜欢这样一件瓷器,她只能说她还没有那艺术修养或是艺术细胞。

    压下心里的想法,毕竟赵三郎最在意的还是她,这可比啥都重要,笑着说道:“没卖也好,既然那窑主能出到八百两,说不定以后还有人出更高的价钱买呢。”

    真是一语中的,几天后张大山就找上门来,说是他们瓷窑的东家想要那笔洗,要是秦英和赵三郎想卖就去瓷窑找那东家,他这一两个月也都会在瓷窑。

    这正好如了秦英的意,于是和赵三郎商量,等过两天秋收完了就去瓷窑,并让张大山给那瓷窑的东家带个话。

    为什么不立刻去找那东家呢?秦英想那不是上赶着去卖嘛,那样一来那东家肯定觉得他们很想卖了这笔洗,肯定就给不起价,她故意不急着去就是想试试那东家会不会把价格给的高一些。

    但是两人去前也说好了,这回不管咋样也要把这笔洗给卖了,毕竟这么抢手的东西留在他们这种没权没势的平头老百姓手里久了,就是祸不是福了,熟话说的好,怀璧其罪就是这个理儿。

    “三郎我有没有看错咱们真卖了这么多银子?”卖了笔洗回到山洞,秦英看着放在桌子上一叠的银票,不敢置信的问着赵三郎,整整一千一百两银子啊,比那窑主给的八百两还整整多出了三百两银子,看来她那招故意拖延时间真起了作用。

    赵三郎两眼带笑的看着已经看桌子上的银票和银锭看直了眼的秦英,不由莞尔,在瓷窑不是还一脸镇定的和那瓷窑东家说要各地都通用的银票不要银子,而且银票要一百两每张的。

    然后接过银票时也是一脸淡然的交给那时早已经被惊呆的自己。

    最后两人跟着张大山一起出了瓷窑,她还想的很周到的给了张大山一张银票,感谢他为他们前后操劳,而且还不忘嘱咐他千万要对此事保密,特别是他们得了多少银子的事。

    告别了张大山,她还是一脸镇定,并且还提醒自己要警觉是不是有人跟踪他们,虽然今天没有几个外人在场,但也不敢保证就没有那起子见利起了歪心的人。而且也不能保证那东家不会骗他们,虽说这机会很小,毕竟这一千多两银子那东家肯定也没有放在眼里,她还是叫他去了那东家说的能兑换这些银票的钱庄,随便拿出一张换成五十两、三十两和二十两各一张的银票,看看那东家给的银票是不是真的。

    因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